香港教會增長的分析
- 更新時間:2020-09-19 10:13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4615
前言
1.在殖民地時代,基督教在香港發展迅速,并且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從 1950 年代開始,香港教會已經緊貼著社會步伐,針對社會的需要提供服務。
a.1950 年代,香港教會得到歐美傳道會大力支持,為從內地源源涌入的難民提供接濟,也為為數不少的大專學生提供獎學金。
b.1960 年代,由于香港教會和外國傳道會聯手回應政府的要求,努力興辦學校,香港得以在 1978年開始 9 年免費教育。
c.到了 1970 年代,隨著社會發展,香港教會的服務更是多元化,全面貼近社會的需要,例:學校社會工作、寄養服務、中途宿舍、老人中心、青少年發展服務、外展服務等。
d.到了 1980–1990 年代,教會在社會福利服務方面的角色更加清晰,也得到政府的認同和資助,進一步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和社會運動發展。從以上可見,香港教會的增長與社會的發展實在有著重要的關聯。
2.香港的新教信徒人數仍維持在約 50 萬。按新近統計,目前香港的基督教會約 1,300–1,400 間,不少是大宗派如中華基督教會、路德會、浸信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圣公會等,其他則屬規模較小的宗派和獨立教會。
二
2009年“香港教會普查”概要
A.堂會的人數
1.據 2009 年的普查,得出全港在教會會友名錄上有登名的會友(名冊會友)人數為 478,803 人,平均每周出席崇拜人數為 292,287 人,會眾人數有 320,923 人,居港會友有 287,759 人,領圣餐人數有 183,268 人。
2.與 2004 年的普查比較,以上各組人數均見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出席各類崇拜聚會的人數比 2004年的普查多出 75,548 人,而堂會崇拜平均人數更由 183.5 人升至 233.8 人,反映過去 5 年間香港的堂會人數“有明確增長”。
B.堂會的規模
1.相比 2004 年的普查,2009 年的普查發現,小型堂會(50 人內)及中小型堂會(51–100 人)減少,而中型(101–200人)或以上堂會顯著增加。
2.大型堂會(501–1,000 人)及特大型堂會(1,000人以上)由 2004 年普查的 61 間升為 91 間,并且崇拜人數更由 7 萬多人躍升為 11 萬多,顯示“堂會生態的不均現象”。
C.會眾年齡
1.調查發現,5 年來 46–64 歲中年會眾占人數比率的 4.2%,比 2004 年普查的 2.8% 有明顯上升。
2.至于 15 歲以下及 15–24 歲的青少年人數,也由2004 年的 6.6 萬多,加增至 8.6 萬多,增長了約 2 萬人,顯示教會的青少年事工“有正面的果效”。
D.其他調查內容
這次普查因應社會轉變而增加了一些調查內容,如 教牧同工流動的情況、教會提供無障礙通道情況、 時代敬拜對傳統教會的影響、小組牧養的普遍程 度,以及教會對社會參與程度等。
E. 對社會課題的關注
1.在教會不斷倡議提高社關意識之際,普查就堂會過去兩年所關注的社會課題作出調查,發現最多堂會關注的是金融海嘯(63.9%)、色情文化(54.3%)、家庭問題(52.4%)、家庭暴力(45.4%)等。
2.教會對突發災難的關注明顯增加,比 2004 年的普查上升達 26%。
3.對同性戀課題的關注也有顯著升幅,由 1999 年普查的 5.2%,升至 2004 年普查的 17.5%,再躍升至 2009 年普查的 39.9%。
4.不過,堂會的關注“以私德為主”,對民主進程、社會公義及人權的關注均見倒退。
三
從普查結果了解教會增長面貌
A.會眾的增長
1.普查的結果顯示,全港名冊會友較 5 年前增加逾9 萬人,達 478,803 人;而平均每周崇拜人數則增加了 7.5 萬,至 29 萬人。
2.在堂會數目方面,調查的最新數字為 1,250 間,較 2004 年增加了 69 間。
3.最有效的布道方法為友誼布道或“一領一”。
4.涉及教會紀律的個案中,占最多的為性道德問題及離婚。
5.其余結果:
a.會 眾 年 齡 以 25–44 歲 的 組 別 最 多, 其 次 為45–64 歲。
b.新來港人士會眾的人數有所增加,而表示有新來港人士參與崇拜的堂會達 49.2%。
c.堂會牧養模式方面,小組牧養及部門分工并重的混合模式上升,反映堂會在架構方面靈活運用,多了個別關注弟兄姊妹。
d.除崇拜以外的教會聚會中,最多會眾參加的為團契或小組,約為 51.1%;而主日學或圣經教導課程則只有 24.4%。
e.最受教牧歡迎的進修科目為輔導,約占選修科目的 60%,比差傳及城市宣教為多。
f.逾 80% 的堂會培育課程以慕道 / 栽培課程及查經/ 圣經課程為優先,其次是個人布道。另外,較長期的課程通常不能成功舉辦,短期課程較受歡迎。
g.教會開始重視少數族裔信徒。
h.堂會與內地教會的交流增多,逾 60% 堂會過去 3年有和內地合作的事工,包括訪問交流、培訓、神學教育、布道等。
i.堂 會 差 遣 會友事奉 的 地 點 以 海 外 為 主, 占52.1%,差遣到內地的占 39.4%。
j.堂會最主要的困難是資源不足,包括:場地、人手、經費不足及缺乏領袖等。
k.堂會參與社關活動的形式,以捐款救災為主,占75.1%。另有 51.9% 堂會表示有鼓勵信徒投票,而登報聯署發聲明的則有 26.2%。
l.逾 600間堂會表示,他們關注的課題以金融海嘯、色情文化及家庭問題為主,涉及民主及人權的,大約只有 5%,比 2004 年有倒退的現象。
B.教會的增長
共增加了 69 間。崇拜人數由 2004 年的 216,739 人增加至 292,287 人,共增了 75,548 人,年增長率為 6.2%。堂會崇拜人數中位數則由 2004 年的 114人增加至 126 人。這些增長數據是整份報告中最讓人興奮及感恩的。然而,前述 6.2% 的年增率是整體數據,中間其實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包括有 26%堂會屬負增長堂會,40% 堂會有 0–5% 增長,25%堂會有 5–12% 增長,而只有 9% 堂會有超過 12% 增長。在“年增率”與其他變數(“相關系數”)的測試中,有以下發現:
1.堂會的規模:
a.特大堂會(1,000 人以上)及特小堂會(50 人以下)年增率較高,分別為 6.7% 及 5.7%。中型堂會(51–100 人、101–200 人、201–500 人)年增率較低,分別為 3.1%、2.7% 及 3.1%。
b.數據沒有顯示當中原因,只顯示中型堂會得反省為何較大及較小的堂會可有較高的增長,以及在牧養神學與教會事工中作出相應的轉變,方能有較高的增長。
2.青少年事工:
a.青少年事工果子累累,可從 3 方面看到:
① 青年崇拜人數倍增―由 2004 年的 11,509 人增至 2009 年的 24,852 人,增加了 115%。此數字還未計算參與大堂或成人崇拜的青少年人。
② 在學校進行崇拜的堂會數目大增―由 1999 年的 178 間, 至 2004 年 的 231 間, 再 至 2009年的 284 間。10 年里增加了 106 間,增長約60%,占這段期間所有增加堂會的 87%。當中的假設是,在學校崇拜的堂會的主力是放在學生事工上。
③ 在學校崇拜的堂會人數也大增―由 2004 年的28,617 人增至 2009 年的 46,983 人,增加了18,366 人,增長約 64%。
b.從這些數據看,著重青少年崇拜及在學校中崇拜的堂會,年增率較高。數據也顯示青少年事工仍在增長中,要繼續努力,以保持及提高增長。
3.小組牧養:
a.有小組牧養的堂會的年增率較沒有小組的為高,但這個現象只在 200 人以上的堂會出現,至于200 人以下的堂會,則兩者沒多大分別。有小組牧養的堂會包括了“以小組牧養為主導”的堂會(占全港教會 13%)及“以小組牧養及部門分工推動事工并重”的堂會(占全港教會 42.8%)。至于“以部門分工推動事工主導”的堂會,無論是 200 人以上或以下,皆顯示了較低的年增率。
b.20 年前“以小組牧養為主導”的堂會模式開始在香港出現,10 年間影響近 200 所堂會轉型為小組教會。當中規模較大的堂會,甚至不鼓勵會友進入傳統神學院接受裝備,反而在堂會中自設培訓學校,培訓教會需要的牧職人員。
c.那些沒有轉型的堂會,大都加強了小組的牧養功能,因此演變為“以小組牧養及部門分工推動事工并重”的新模式,效果與前者也不遑多讓。對神學教育而言,重點不在教會采用什么模式,而在培育及動員會眾。
d.“以小組牧養為主導”的堂會,如果能夠加強對會眾的培訓,讓會眾投入事奉,也會產生較高增長率。
4.推動靈修或靜修:
a.有推動靈修或靜修的堂會的年增率,較沒有推動的堂會為高。然而,這現象只在 200 人以上的堂會出現;至于 200 人以下的堂會,則兩者沒多大分別。
b.其中一個解釋,是 200 人以上的堂會資源較多,有足夠實力推動不同事工,并且可以產生正面效果。注重靈命塑造及屬靈操練,提供機會集體操練,讓會眾的屬靈生命得著培育,也是教會增長的要素。
5.社會服務:
a.基本上,有提供社會服務的堂會的年增率,較沒提供社會服務的為高。在 200 人以上的堂會中,有提供溫習服務、新來港人士服務、扶貧服務及中學服務的,年增率較沒有提供的為高。在 200人以下的堂會中,有提供小學服務、學童托管服務、老人中心服務、老人服務及家庭服務的,年增率較沒有提供的為高。
b.堂會關注不同的社關課題,對年增率也有影響。在 200 人以下的堂會中,有關注教育政策的,有較高的年增率。而 200 人以上或以下的堂會,有關注人權、社會公義及民主進程的,年增率明顯較沒有關注的堂會為低。
6.植堂事工:
a.植堂事工的步伐雖然放慢了,但仍然有增長。相對于 1999–2004 年增加了 104 間堂會,2004–2009 年只增加兩 71 間。不過,卻有 216 間堂會計劃開拓新堂。
b.在這 216 間堂會中,年增率較高的堂會數目仍多于年增率較低的,尤其 200 人以上的堂會。
C.信徒的牧養
1.男女比例:
a.會眾的男女比例差距繼續擴大,由 5 年前 38.5:61.5,擴大至 37.7:62.3。
b.有堂會察覺并努力面對此現象,例:開拓男士事工。但仍然需要時間,才能評估成效。
c.堂會需要做整體性的檢討和回應,方能改善男女比例差距大的問題。例:教會整體的文化能否更迎合男士(不同年齡,由兒童至老人)?講壇信息能否吸引男士?事工能否回應男士需要?家庭事工如何突破?
2.會眾年齡:
a.會眾年齡也和 5 年前有些微不同。較為顯著的,有 15 歲以下、45–64 歲及 65 歲以上 3 個組別。
b.15 歲以下組別增加了一萬多人,占全港同組人數 的 4.78%(5 年前則占 3.09%)。這顯示了青少年工作的成果。
c.至于另外兩個組別,就是撇除了由下一組別自動升入的因素,也有顯著的升幅。45–64 歲組別由5 年前的 2.8% 升至 4.16%,64 歲以上組別則由2.25% 升至 4.95%。為何此兩組別人數顯著上升?是針對他們的福音事工加強了,抑或有其他因素?是金融海嘯導致一批有經濟成就的中年人反思財富問題,因而對福音有所回應?是和退休及提早退休潮有關?香港人口呈老化現象已是不爭事實,如何保持及加強此兩組人士的福音事工,將會是堂會未來的挑戰。
3.在教牧同工眼中,信徒常遇到的困惑是工作及子女教養,分別占 66.2% 及 46.1%;其次是危疾、長期病患、健康、學業及人際關系等。
4.至于堂會紀律個案,仍以性道德及離婚性質為主。因此,需要加強輔導及基督教教育課程,以裝備信徒處理個人成長、人際關系、婚姻、家庭及子女問題。
5.面對牧養信徒的挑戰,教牧同工多有在職進修。66.9% 堂會提供不同形式的在職進修安排。教牧同工進修的科目仍以輔導為多,有 60.5%;繼而為圣經 46.3%;神學 43.3%;領導、管理 34.8%;靈修 22.7%;以及差傳或城市宣教 21.1%。
四
結語
按上述普查所得,香港教會增長的動力可暫且歸因為 6 大因素:
1.增長教會一般均具備活潑的主日敬拜。
2.增長教會重視青年與學生事工。
3.增長教會有效運用小組結構推行關懷牧養。
4.增長教會的會眾一般積極參與服侍,且在培育靈命上取得平衡。
5.增長教會保持教牧的穩定和素質,提供在職培育。
6.增長教會促使會眾具有廣闊眼光、國度異象。
五
附錄
A.教會增長運動歷史簡介
1.19 世紀后期至 20 世紀初―孕育期,開始面對跨文化宣教的挑戰。
2.1920 及 1940 年代―理論創始及宣教應用期。
3.1950–1965 年―回歸北美及預備期。
4.1965–1980 年中期―起飛及大發展期。
5.1980 年中期至今天―百花齊放期。
B.馬蓋文教會增長策略5重點
1.重視藉領人歸主帶來的數字增長―認為教會常重視牧養、造就信徒而忽略布道,所以要強調歸主的人數。
2.把力量集中投放在對福音積極回應的群體中―教會的領袖要觀察不同群體對福音接受的態度,從而了解誰是神已預備好的人群。
3.辨認同類群體(homogeneous group)及推動群體歸主運動―群體歸主是指在同類群體中個體互相影響而歸主,與“集體歸主”有別。從社會學角度看,這是完全正確的,但在神學上卻有爭議。
4.在教會增長的研究中使用社會科學的方法。
5.運用屬靈的恩賜及能力―無論在理論及實踐上,圣靈的工作都是重要的。
C.教會增長運動各主要流派模式
1.權能增長模式(Spiritual Power Model)。
2.巨型教會(Mega-Church Model)。
3.倍增植堂模式(Multiplication Model)。
4.細胞小組教會模式(Cell Church Model)。
5.教會更新的增長模式——啟發模式(Alpha course)。
6.健康堂會模式——自然教會發展(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
7.韓國的ICGK(Institute for Church Growth in Korea)。
D. 馬蓋文參考參考初期教會而提出的增長學理念
1.須以大使命為教會增長的目標。
2.其中要有跨科制整合(Integration)。
3.避免直接套用不同模式。
4.謹防“業余化后遺癥”(Amateurization)。
【圖文綜合整理:華發網】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港高鐵明年直達梅州 僅需1.75小時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李家超:香港全力攜手大灣區城市推進灣區建設
- 中美元首會晤/「剝奪中國人民發展權利,我們決不答應」
- 中美須相向而行 走出困境
-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將訪華
- 搶企業報捷 阿斯利康華為進駐香港
- 曼谷槍擊案 | 泰國王王后派代表看望受傷中國公民
- 李家超:明起一連兩日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意義重大
- 聯招放榜 港大攬四成尖子 三狀元留港讀醫
- 特首:「八大中心」定位添新吸引力 將「補充維他命」強化獨特優勢
- 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 不容妥協退讓
- 習近平就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提出「八點建議」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4“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參訪綏德革命紀念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綏德革命紀念館。走進綏德縣名州鎮,一座嶄新而恢弘[詳細]
- 52024海外媒體采訪團參訪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來自美國、加拿大、德[詳細]
- 6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72024海外媒體榆林行|一座會唱歌的陜北民歌博物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陜北民歌博物館。這里是聲音與城市的千古共鳴,是歷[詳細]
- 8鄭逢春:萬峰林不僅是一座座山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萬峰林不多余一座山峰!群峰之上,陽光燦爛,天空遼闊而透明,任憑情思與心智往來縱橫。峰巔之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村寨炊煙裊裊……每有閑暇,人們便會由四面八方往這里趕,爭先恐后地投入萬峰林的懷抱,一個也不多[詳細]
- 9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亞[詳細]
- 10追夢中華·多彩黔行 | 石阡溫泉:療養與悠閑的完美融合
【加拿大華發網海外香港繁體版銅仁訊 朱梅仙報道】10月15日,由中國僑聯指導,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省僑務辦)支持,貴州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多彩黔行”2024海外華文媒體貴州采訪行活動媒體采訪團走進中國溫泉之鄉石阡縣采訪,深入了解石阡溫泉歷史與文化[詳細]
- 11“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新疆國際大巴扎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1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在烏魯木齊啟動。來自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詳細]
- 122024國際山旅大會開幕式暨2024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舉行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9月26日,2024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啟幕,來自國內外相關業界專家匯聚一堂,共話助推山地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