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焦 點 >

天主教的祭祀儀式——彌撒

更新時間:2020-09-07 10:17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906104

天主教的祭祀儀式——彌撒

彌撒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禮儀行為之一,是天主教最神圣、最隆重的祈禱方式;彌撒是為紀念和重演耶穌所舉行的最后晚餐。一般每天教堂都有平日彌撒,每個星期日(主日)都會在教堂做主日彌撒,逢到重大節日如圣誕節、復活節等節日會做節日瞻禮的大彌撒,并接受教友的奉獻。教友參與彌撒儀式,稱作望彌撒或參與彌撒。

彌撒(拉丁語:Missa),又稱感恩祭(現已廣泛于中文環境使用),是天主教會拉丁禮的祭祀儀式。圣公會及大部份的路德會高派教會的禮儀也跟彌撒大同少異。在東方教會中,是指與羅馬教廷完全共融的圣體禮。“彌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彌撒中的最后一句話:“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而來。

天主教只有神父和主教,教宗可以舉行彌撒祭獻,因此稱神父為“司祭”,稱主教為“大司祭”。舉行彌撒時,主持禮儀的神父或主教叫“主祭”或“主禮”;輔助主祭的人員叫“輔祭”。多位神父、主教共同舉行彌撒時,除“主祭”外,其余參禮的神父、主教均為“共祭”,這樣的彌撒稱為“共祭彌撒”。

教會內把神父、主教舉行彌撒稱“做彌撒”;舉行彌撒的次數稱做“臺”。一位神父、主教一天做一臺彌撒。舉行彌撒的正常地點是教堂,有時為了牧靈的需要,也可以在教友家中,或其他合適的場所;時間平日一般在早晨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主日和瞻禮日多在上午或午間,以便教友們參加,教友較多的堂區主日往往要在不同時間段做多臺彌撒,以便教友參與。

天主教會在特倫托大公會議中重申了傳統天主教徒的教導,即相信彌撒是以不血腥的方式達成與耶穌受難相同的奉獻:“所奉獻的是相同的,現在透過祭司奉獻的祭品,那時在十字架上獻身。不同只在于奉獻的方式。因為那時以血腥方式在在十字架上獻身的基督在彌撒中再次以不血腥的方式奉獻...此奉獻確實贖罪”。會議宣稱耶穌在最后的晚餐建立了彌撒:“他以葡萄酒和面包的表像向他的父親天主圣父奉獻了他的血與肉,并且透過這些東西,他給與他的使徒他的血與肉,然后組建了新約祭司; 經由說:“這樣做來紀念我”,他命令他們和后繼祭司奉獻這些東西; 就和天主教會一直以來理解和教導的一樣。”

在大公會議中,明確指出:“借著餅與酒的被祝圣,餅的整個實體,被轉變成為我主基督身體的實體;酒的整個實體,被轉變成為祂寶血的實體。這種轉變,天主教會恰當地、正確地稱之為餅酒的實體轉變。”,這轉變稱為變質說,使整個基督,體血,靈魂和神性,是真正地包含在共融圣事中。

彌撒的意義

彌撒——“主的圣餐”。是耶穌在最后晚餐中所建立的圣禮,為使他在十字架上所作的救世犧牲和祭獻,藉圣餐的方式永存人間。讓我們藉領受主的圣餐而得其實益,與基督合成一體,在他內生活。

彌撒——重演加爾瓦略山十字架的祭獻。以不流血的祭祀,重現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愛和服從,將自身重新奉獻給圣父,表達了圣子對圣父的欽崇、感謝和贖罪的意思,為了更清楚地顯示彌撒就是十字架祭獻的重演,教會規定在舉行彌撒時,祭臺上或祭臺旁,必須安置一個十字架,以說明彌撒與十字架的祭獻原是同一的祭獻,所不同的是彌撒中,基督隱身在餅酒的形下,他的祭獻乃是不流血的祭獻。

彌撒——盟約的“祭餐”。就是讓人參與這“祭獻”和分享這“祭品”而有份于該“盟約”,并得到它的實效。“祭餐”的方式早見于人類社會的結盟儀式,即“歃血為盟”。古經中也可見于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西乃山立約儀式(出 24 )。新經中的耶穌最后晚餐,按對觀福音就是“逾越節”的“祭餐”,而按若望福音,耶穌自己便是新約的逾越節祭品(若十九 36--37 )。換句話說,耶穌就是用祭餐的方式把自己在十字架上所建立的新而永久的盟約,傳遞給歷代分吃這祭品的人,使參與這盟約者,得到盟約的名份,而這祭品就是他在十字架上甘愿為人所犧牲的“體”和“血”。

彌撒——教會生活的中心。他以圣餐的方式,藉犧牲和祭獻所完成的救贖工程,使我們在領洗后繼續聆聽上主的圣言。同時藉主的圣餐參與基督出死入生的逾越奧跡,不斷領受基督圣化的恩寵,在基督、在圣神的共融中,回應天父的召叫。所以,彌撒足以反映教會的面貌和本質,使教會的成員荷蒙天主召選,因基督的救贖而成為天父的兒女,得救的子民,在圣神內結成天父的家庭,負起圣化世界的使命,向天父奉獻教會的生活和救恩的成果。

舉行彌撒的圣器,主要有為祭獻用的祭器,其次是祭臺上的用具。

祭獻用的祭器:有盛放大面餅的盤,稱做“圣盤”(祭盤);盛葡萄酒的杯,稱做“圣爵”(祭爵);存放圣體的爵,稱做“供爵”或“圣盒”。這些祭器與圣體圣血接觸,所以很尊貴,須先由主教或神父祝圣才能使用。別的還有圣體布(九折布)、圣爵布、圣蓋及為教友送圣體用的圣體盤等。

祭臺用具:祭臺上要鋪三層白色臺布;祭臺上或祭臺旁要有十字架(苦像);祭臺上要有兩個蠟臺及裝飾的花。祭臺旁,有一小桌(俗稱“天使臺”),上放“酒水壺”各一,還有洗手盤、洗手布及圣鈴。大禮彌撒中,有手提的香爐,俗稱“提爐”和乳香盒。主日彌撒前,司祭給信友灑圣水,要有可以提帶的圣水壺及灑水桿。

祭臺布:如同餐桌布,也用來表示對祭臺的尊敬。舉行彌撒時,祭臺常要鋪上一層祭臺布。(《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304條)

十字架:用來使人記起基督在十字架的救世犧牲,常放在祭臺旁或圣所間,讓人看見。(《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308條)

蠟燭:表示光明和尊敬,也增加慶典的歡樂氣氛,常用于禮儀中。(《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307條)

圣爵:舉行彌撒圣祭時用來盛載葡萄酒(圣血),該以高貴的、不汲液體的物料或金屬制成。(《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327-328,330條)

圣盤/圣體盒:舉行彌撒時,用來盛載面餅(圣體),該以高貴物料或金屬制成。圣體盒也用來保存圣體于圣體柜內(《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327-329條)按傳統,如果圣體盒內盛有祝圣了的基督圣體,會蓋上「圣體罩」,以表示尊敬,及識別于未祝圣的面餅。這是非常好的習慣,值得推廣。

九折布(圣體布):如同用餐時的枱墊,用綿布或麻布等汲水布料制成,對折成九格,故名九折布;舉行彌撒時,九折布放在祭臺中央,墊著圣爵、圣盤、圣體盒,以防圣體碎屑散落失敬;當然收拾九折布前,要盡量先把圣體碎屑檢起,放入圣爵領下。「九折布」的折法,是把正面折在里面,把底面折在外面,這樣,打開時,正面便自然平放在祭臺上,收拾時,也自然把圣體碎屑(如果仍有的話),包在里面。

圣爵布(圣血布):如同餐巾,用以送(領)圣血時,拭抹圣爵邊沿、口唇或手指,又用以防止圣血滴在地上;又或,如果偶然不慎,圣血滴在地上時,用以抹凈。圣血布用綿布或麻布等汲水布料制成。傳統上,以「風琴式」折疊,方便打開應用。送圣體時,亦宜拿著圣爵布,有需要時,用以抹拭手指。圣蓋:如杯蓋,用布制成,為蓋著圣爵。

酒水壺:彌撒中,獻禮時,用來盛載葡萄酒的小壺,及盛載清水的小壺,為把酒水倒入圣爵。(作獻禮用的水,專為飲用,為表尊敬,不應用來洗手。洗手應另設洗手器。)

圣體光座(圣體皓光):又名圣體顯供架。故名思議是明供圣體時,用來顯供圣體的。通常為鍍金銀制品,正中開有一個透明的小窗,用于嵌入圣體,四周呈放射性線條,以表現出“圣體發光”的主題。

祭器桌(天神枱):是放在圣所角落或旁邊的小桌,用來放置彌撒用品。例如:圣爵、酒水、圣盤、面餅、圣體碟、福音書,及主禮用經書等。給主禮洗手的水和盤,以及乳香等其它物品,最好放在另一雜務桌。

圣所是祭臺之所在,和宣講天主圣言的地方,也是‘主祭、執事、和其他輔禮人員執行職務的地方’圣所的特殊性質是由它的設計、裝置或是由它的突出地面而加以強調與彰顯。為那些負責圣所設計者的挑戰,就是要使整個設計傳達出在其中所進行的禮儀行為的獨特性質,同時要表達出那些禮儀行動與全體禮儀信眾的祈禱與行動的一種有機的聯系。圣所必須足夠寬闊以使整個圣言與圣體的慶祝得以容納。

香爐(thurible)

香爐(thurible),這一單詞來自于古法語,而根源則是拉丁語的“Thuribulum”,它在中國更多是被稱為“提爐”,將動詞與名詞相結合指代Thurible。香爐是由一個金屬材質的爐體與金屬鏈條結合所組成的器具,在彌撒時通過將產于中東的乳香香料放置在爐內的炭火上燃燒發出香氣,而將禮儀環境帶入神秘感。香爐被廣泛用于基督宗教各教派中,拉丁禮與東儀天主教會、東正教會、亞美尼亞宗徒教會,以及在一些新教團體諸如路德宗、圣公會、舊天主教都可以看到它;香爐最開始為羅馬帝國時期,羅馬貴族出行時使用的火爐。羅馬官員出行,按照禮制應點燃一支蠟燭,一個人拿著火爐防止蠟燭熄滅后可以迅速借火點燃。天主教教宗也效仿這種禮制,出行時也配有火爐、持蠟者。公元8世紀,火爐開始改為香爐樣式,加上金屬環鏈,但不用于上香。公元9世紀,提爐被用于上香。公元14世紀,香爐設備更加完善,與今日相同;在東正教會(或東儀)中,現今保留了單手甩香爐的傳統。不過這一傳統禮儀也植根于猶太教,與猶太民族第二圣殿年代與歷史背景息息相關;除去在宗教信仰上的用途外,香爐還被用于民間習俗或禮儀內,甚至是邪教或迷信中。諾斯底派、共濟會(當一間房間成為新的聚會地點時)和魔法儀式都用香爐,但是在形制上卻與天主教會的香爐有較大不同。

通常香爐的上方會由三或四根金屬鏈(單根金屬鏈的單手提爐也存在,但天主教會使用較少)吊起,與爐體上的圓環銜接在一起,并在鏈子上配有單獨的圓環,該圓環可以固定香爐的鏤空蓋子,保證它在使用時更加牢固,不至香爐傾灑。爐內有放置木炭的空間,使用前需要將燃燒的木炭放入其內。香爐又分為可移動的內膽香爐與單體的香爐,前者當要放置木炭時,可以將香爐內部的內膽取出,放入木炭再放置回爐體中,這種香爐是較為普遍的;在燃燒的木炭上撒乳香,較高的溫度將乳香香料熔化,產生香煙,它將從香爐的蓋子上散發出去。一旦乳香被放置在爐內,該香爐就會被關上蓋子,并在游行隊伍行進時由輔祭者搖擺,將香煙盡量散發出來(這也保證木炭與空氣接觸,不至于熄滅)。

天主教會的彌撒廣泛使用到香爐,根據1969年修訂的《羅馬彌撒經書》(Missale Romanum),允許司鐸可在任何彌撒中使用香爐(不過在1969年前教會不準許在常禮彌撒中使用香爐)。彌撒中,在苦像前、祭臺、圣人像或福音書、圣體圣血、圣髑匣等,都將用到香爐,在圣體游行時也將被使用。因此作為一位與彌撒禮儀有較深接觸的輔祭者或祭臺服務者,必須在堂區服務中學會香爐的使用與添香、上香方法,使能更好的輔助主祭神父完成彌撒。拿香爐的輔祭者,也被稱為“thurifer”,他們的職責包括:打開香爐方便神父(主教)添香、手持香爐帶領游行隊伍、給神職人員遞交香爐、炭火的保持等;在禮儀中,香爐的職務也可以分為兩人,即持香爐者(thurifer)與持香船者(boat boys),后者只負責遞交和管理香船(香盒),可以認為持香船者是thurifer的助手。香船是拉丁風格船型的盒子,其內盛放乳香香料,并配有一把小勺,持香船者有些時候也負責添香,但大多數時候他只會把添香的機會留給司鐸;東儀天主教會頻繁使用香爐,不僅在侍奉禮儀中,而且在晨禱、晚禱及葬禮或敬禮方面,香爐都幾乎不斷地擺動。爐中的煙被理解為象征著天主圣神的恩典及圣人們在天國的代禱,而在東方的傳統中,教會牧長(ecclesiarch)和他的助手在特定的時刻負責焚香。

1969年《羅馬彌撒經書》提到了如何使用香爐的規定,這其中包括了,1、三組擺動:對至圣圣體、天主的圣像或明供圣體、苦像、福音書、復活蠟、神職和教友。2、兩組擺動:對圣髑和公開敬禮的圣人像。3、一系列的單組擺動:祭臺;神父當需要向祭品上香時,則通過使用香爐畫十字的方式完成,而不是用三組擺動。

祭臺鈴(Altar bell)

在天主教會中,祭臺鈴通常是一個手持小型的鈴鐺。它的持續出現主要原因是通過使用祭臺鈴來提醒望彌撒的信眾,天主為全人類所做的奉獻犧牲。因此鈴聲是一個輔助功能,旨在提醒信眾在祭臺上發生的超自然事件(面餅成了圣體,基督的臨在)。這種鈴鐺也被稱為彌撒鈴(Mass bell)、圣哉鈴(sanctus bell)、諸圣鈴(saints' bell),并被保留在天神臺(credence table)或至圣所內一些方便輔祭者拾取的地方。

特別是在祝圣圣體圣血的時候,輔祭(或祭臺服務者)通過搖鈴的方式提醒信眾的注意,根據實踐的需要,輔祭的搖鈴也是在提醒主祭何時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動作。按傳統上,當司祭將雙手覆于圣爵上,念至epiclesis時,輔祭就該搖鈴一次。而輔祭的第一次搖鈴,是在三圣頌(Sanctus)的時候;祭臺鈴的使用可能早在公元13世紀就已經出現了,1570年的羅馬彌撒經書已經提到這一使用,但一直沒有被引入到宗座彌撒內,直到圣大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時期才出現。對于傳統教友來說,在三圣頌的時候聽到三遍搖鈴是讓人喜悅的。因為雖然這一舉動并不引人關注,但它已經存在了至少800年。

直到公元十三世紀,室外的塔式鐘樓開始出現了(起初,教堂最大的鐘被放置在樓內)。從歷史的角度講,當彌撒念至“圣圣圣”(Sanctus)時,塔式鐘樓的鐘就會敲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今天,圣哉經(Sanctus)和祝圣圣體圣血時圣伯多祿大教堂和一些歷史悠久的教堂都在使用大鐘,而不是祭臺鈴。而在巴西利卡圣殿(Basilica)的舊結構中,可以看到鐘樓的部分有很多窗口(或鏡子),這是為了讓敲鐘人(bell ringers)可以更好的觀察彌撒進行的部分,以便完成自己敲鐘的職務。因此教堂鐘聲在彌撒內的響起,包含著兩種原因,即最重要的提醒(圣體圣事),以及在圣哉經內營造歡樂的氣氛(而這通常也和管風琴相結合),而在中世紀中期,敲鐘還被用于宣布教區主教或本堂司鐸的去世,或宣布某人已被科處絕罰,但這類鐘聲是混亂而急切的。而在《圣經》中,也可以找到歷史依據:【因此普世大地,請向上主歌舞,請踴躍,請歡樂,彈琴演奏:】(詠98:4);而搖鈴的動作在猶太古教中,已經作為一種向天主雅威獻祭的一部分,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的是小鈴(Tintinnabulum)或crotal bell。這兩種形式的鈴鐺都有悠久的歷史,Tintinnabulum大多是掛在墻上的,類似現今的風鈴,且可以有藝術上的構思,在古羅馬帝國時期也流行于貴族階級。天主教會在古代時期也曾使用這種鈴鐺在禮儀中,這是為延續猶太古教的傳統,并沒有禮儀書中嚴格的規定(如下圖)。而后者的crotal bell是將金屬球放入圓形鐵皮內,以晃動敲擊而發出聲音,而這種鈴鐺的用途比較廣泛,還曾在馬車上使用。

天主教會重視鐘的作用,因此在祝福銅鐘的圣儀中是非常隆重的。這導致很多信友甚至戲稱這種圣儀為“銅鐘的圣洗圣事”。在這一圣儀中,需要用圣水清洗銅鐘,并在其上涂抹圣油(外部與內部),并給銅鐘奉香,圍繞銅鐘祈禱并配有一段讀經。每一個銅鐘都配有它自己的圣名,這些拉丁文的圣人名字會刻在鐘的內側底部,或者直接刻在表面(有時還配有圣人像的浮雕);在今天,銅鐘祝福圣儀已經被簡化。

我們可以這樣說,最早的祭臺鈴形態,就是在大教堂戶外的大型或小型銅鐘(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天主教會經常在歷史發展中把用品“縮小”,比如大白衣Alb變成surplice。Paenula變成了祭披,并且在羅馬風格中又不斷縮小)。西班牙老圣路易斯.奧比斯波天主教堂的掛鐘就是這一形態最好的舉例(如上圖),這一形態可以說就是祭臺鈴的雛形。被敲響的鐘聲還通知了那些無法望彌撒的人(患者、奴隸、士兵和囚犯等)神圣奧妙的事件正發生在教堂內。鐘聲可以讓教堂外的人停止他們的工作,而把注意力引向天主,這帶動了一切人信仰的熱忱,并為救主基督的犧牲而感恩;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教友不再需要塔式鐘樓的提醒就可以準時到教堂望彌撒,圣所鈴(sanctuary chimes)或西班牙地區常用的“榮耀輪鈴”(Gloria wheels)最終取代了大型的塔式銅鐘。這是基于小鈴鐺(相比之下)使用更加方便并更有能力創造出輕快悅耳的聲音。特別是“榮耀輪鈴”(Gloria wheels)的出現,改變了耗費巨大體力才能有鐘聲的情況,這一形式將教會的鐘類禮儀用具引入新的時代。小范圍的鈴聲也讓信眾可以找到關注的焦點在哪兒;將搖鈴作為彌撒禮儀的一部分,是在天主教會脫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中正式確認的,這也是第一次將在彌撒中搖鈴的行動定為強制的規定。因此脫利騰彌撒中需要搖鈴,而在1969年教宗保祿六世時期出現的新禮彌撒(Novus ordo Missae),將搖鈴定為“可選擇性”的舉動。

在舊約中的鈴鐺,通常有兩個原因,猶太人通過這方式向上主歡呼(就像《圣詠集》98章所描述的)。而更關鍵的,鈴鐺的聲音被認為擁有辟邪驅魔的能力,也包含著消災避禍的功能,猶太民族害怕賞善罰惡的天主,因此司祭隨身佩戴鈴鐺進入至圣所,是為避免天主的懲罰。

鈴鐺在很早就表示崇拜上主的含義,《圣經》匝加利亞14:20記載:

【在那一天,馬鈴上也要刻著“祝圣與上主”;上主殿里的鍋,也將像祭臺前的灑血盆那樣神圣;】——《圣經》匝14:20

在《圣詠集》的最后,也提到了一種禮儀用具,這類似于今天的鈴鐺。

【請眾以聲洪的鐃鈸贊美上主,請眾以響亮的鐃鈸贊美上主!】——《圣經》詠150:5

現今天主教會大部分的祭臺鈴都是用手持式鈴鐺。而在質量上,多是黃銅或鑄鐵的。這類手持鈴鐺的質量遠不如青銅制作的鈴鐺優越(在聲音質感方面),但是青銅鈴鐺造價昂貴,現今已不普遍。手搖祭臺鈴,按傳統被放置在天神臺或祭臺書信角一側,以便于輔祭可以隨時拾取它。在祝圣圣體血,這一神圣偉大的奧跡時,有以下幾處響起鈴聲:

(1)  鈴聲首先在主祭祈禱,祈求天主派遣圣神圣化所祭獻的禮品時,為使餅酒成為主耶穌基督的圣體圣血而響起,這一次是短暫急促的。

(2) 鈴聲第二次響起,是作為神父舉起耶穌至圣圣體的時候。

(3) 鈴聲第三次響起,是作為神父舉起耶穌至尊寶血的時候。

(4)  多教區或堂區,還有第四次搖鈴。這是當主祭將至尊寶血飲用時所搖響的,這種舉動是來自于脫利騰彌撒的傳統。在拉丁彌撒中,主祭在飲用圣血時輔祭就需要開始再次念悔罪經(Confideor)并同時搖鈴,準備稍后領受圣體圣事;第四次(實際是全彌撒的第五次,因為圣哉經需要搖鈴)搖鈴的傳統并沒有被明確禁止,它依然適用于新禮彌撒中。但并不再是必須的。

在彌撒中的搖鈴方法,除神父向餅酒劃十字時是一次急促的短鈴,其他都為三次間斷的鈴聲,這是特別需要注意的(中國大陸經常隨意搖鈴,既不按傳統行事,又力圖標新立異,亂象嚴重);祭臺鈴也可以在彌撒外使用,諸如圣體降福的時候。

今天,祭臺鈴還在天主教會的禮儀內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于祭臺鈴的歷史,就好像他們都關注著圣像、祭衣、蠟燭、餅酒、教堂的藝術一樣,祭臺鈴也作為教會藝術的一部分。很多天主教徒也對聲音(鈴聲)和氣味(乳香)保持好感,這將助于他們接觸深邃而神秘的天主。特別在現今這個充滿懷疑的時代,大批的信眾不再相信耶穌基督臨在于圣體中,歡樂的鈴音提示他們要仔細關注質變論為全人類是喜樂的事,這在增進信仰堅定方面也有好處;通過現在的使用頻率和調查顯示,天主教友大部分對于祭臺鈴仍然保有特別的喜好。而對于奉香,他們開始關注是否會引發致癌的危險…但教會仍然喜悅,因為他們更多地關注于自己在肉體與神體上的健康,而對于“聞音與聞味”傳統的延續上,信眾還是普遍接受的。

似乎只有三種有效的理由可以不使用祭臺鈴:

1 有些堂區不再使用祭臺服務者(或固定輔祭)。特別是在小堂或祈禱所中舉祭,彌撒禮儀不再需要輔祭者的輔助。沒有輔祭,自然無法使用祭臺鈴。

2、 沒有受過禮儀培訓的祭臺服務者(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在不能正確執行祭臺鈴響鈴部分的情況下,可避免使用。(雖然這在梵二會議前是聞所未聞的)

3、   使用不正當的替代品替代祭臺鈴的部分,這是導致彌撒禮儀走向惡化的要因。比如牛鈴(方形掛在牛脖子上的)、銅鑼、電吉他、藏密頌缽、木琴,這些替代品是無法被接受的。因此,有,不如沒有的好。

圣體欄桿

在禮儀革新以前,圣體欄桿或祭臺欄桿在大部分教堂都是必需的。它一方面是為分開圣所與教堂其余部分,另一方面是為便利分送圣體,那時人們通常是跪著領受圣體,神父從一個領圣體者移動到另一個領圣體者。

自從禮儀革新以后,人們經常站著排著隊列上前領受圣體,一個一個地走近神父去領受,而神父卻站在一個地方不動。因此,圣體欄桿已失去了它的主要功用之一。另外,當圣體圣血被同時分送或是有多人送圣體時,圣體欄桿有時反而成了一種障礙。

天主教的祭祀儀式——彌撒

彌撒儀式的由來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彌撒儀式,并非耶穌及宗徒時的復制品,一點不差地傳承下來。而是隨時代、環境的影響,陶成今天的樣式,但其主要動作及有效言詞卻絕對沒有改變,否則彌撒就變成他物。正如禮儀憲章所訓示的:“禮儀包括不能改變的成份——即吾主所定的,也包括因應時代改變的成份;如有禮節與本質不甚符合,或已不適宜的成份,則必須予以改變。”讓我們查考歷史,便可看到初期教會舉行這祭餐彌撒,是具體的在進餐當中,好像猶太人進食安息日或逾越節的晚餐一樣,餅和酒分開(體血分開領)。它的程序是:①在餐前拿起餅來祝謝、擘開(分領圣體)。②然后進餐。③餐后拿起杯來祝謝(分領圣血)。這時期多以“擘餅”或“主的晚餐”來稱呼這祭餐。

公元二——四世紀,教會團體因人數增多,每人進餐不易,便把體血部份并在一起領,為增加教友在領圣體時心靈上有充分的準備,便把源自會堂的圣道禮儀(讀經、講道、祈禱)置于這圣餐之前,也由執事送圣體給不能參與彌撒的信友,并在主日彌撒后,以收集獻儀,幫助有需要的弟兄。

自從第四世紀,基督信仰得到自由,且成為國教。教會的神職人員漸漸成為社會階層中的顯貴人士。于是把宮廷中公職人員的排場儀式,搬進教會的生活中。例如:彌撒前隆重的進堂儀式,圣體游行儀式,在圣體降福時穿上袈帕(袈帕原是朝廷高坤晉見及出軍將帥專用的披臂)。主教主持禮儀時戴上高帽,手拿權杖等(權杖、高帽原是朝廷執行公職必備的禮杖,主教的權杖稱為牧杖,牧放子民的意思)。在教宗達瑪森( 366 —— 384 )時,改用當地的拉丁語來舉行彌撒。這樣,彌撒的儀式變得富麗堂皇,莊嚴肅穆。

在中古世紀,教會傳于非拉丁語民族時,因一般百姓不懂拉丁文,教友對參與彌撒變得拘謹生疏(當時為教友明白彌撒起見,盛行著穿鑿附會的解釋彌撒儀式。比如:步上祭臺表示耶穌登上加爾瓦略山等寄意釋義)神父便朝著墻壁、背著教友來舉行拉丁彌撒。再說太多的繁文縟節,變得教友只注意彌撒外表而忽略了其實質。加上那時期,一般人的罪惡感很強,信友怕犯罪不敢領圣體( 1215 年特倫多大公會議特規定信友每年至少一次領圣體)。那時面餅也改用特制的小餅,不像日用食糧面包。這樣一來“主的祭餐”差不多變得越來越“儀式化”和“神職化”,使參與者變成旁觀者,只好被動“望”著圣堂遠處,“聽”神父做彌撒,或是“看”彌撒。信友私下念些自己熱心的經文。如玫瑰經之類,成為你做你的彌撒,我念我的經文。

十九世紀時,拉丁彌撒在歐洲以外的傳教區,已漸覺得在牧民上遇到阻力。終于在 1963 年梵二大公會議制定禮儀憲章,命令“彌撒”儀式簡化,除去歷代所作無用的增添,年久失用的,要按教父們的原始傳統和今日的需要來復興使用,務使“彌撒”儀式充分地表達出“新約祭餐”的內容。更要讓信友明白彌撒的讀經和禱文,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以得到實益。于是,自 1965 年開始,教會便漸次開放,讓各地方教會采用當地語言舉行彌撒,并在 1970 年頒布和實行新的《羅馬彌撒經書總論》取代用了四百多年的,《比約五世彌撒經書》。

梵二彌撒的結構

耶穌在世時,曾教給我們生活、得永生的方法,教會遵循耶穌的教導,接受他的命令,舉行逾越奧跡——主的晚餐——新約祭宴。他說:“人生活不單靠餅,更靠天主口中的圣言”(瑪四 4 )而且要使徒們把這有關生命的圣言,講給百姓聽(宗五 20 ),他又嚴格、鄭重地說:“誰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不能得常生(若六 53 )”。因此,人要生活,必須靠他的圣言,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真實的生命。教會為了表達這兩個生命是教友生活的兩大中心,逐將彌撒分成兩大部分,即圣道禮儀和圣祭禮儀。圣道禮儀注重圣言的宣讀和祈禱,使人意識到靠天主圣言生活的重要,體認這圣言是有關生命的話而不是一般人的話。當人們意識到超性生命的重要時,應該去珍惜、養活這生命,這便是圣祭禮儀,成主的體血,讓具有這生命的人領受,有份于該盟約,分享他的天主性,獲得永生。

為了讓教友進入圣道禮儀,在開始時有進堂儀式作前導,這儀式包括誦讀舊約、書信和福音、講道、信經及信友禱詞。接著就是圣祭禮儀,包括感恩經和領圣體禮,最后以禮成式降福遣散教友,這是彌撒的結構。

大禮彌撒,小彌撒以及追思彌撒(黑彌撒)

大禮彌撒有主祭的主教或神父,有執事,有輔祭者、司香者、執燭者等;彌撒中的若干經文須詠唱,儀式比較隆重;大禮彌撒也叫“大彌撒”或“唱彌撒”,主要在大瞻禮及重大教務活動時舉行。簡禮彌撒的儀式較簡單,或只有一位司鐸,或教友人數少,或尋常日期不舉行隆重儀式,或只是私下舉行,所以只能做簡禮(誦讀),也叫“小彌撒”。

大禮彌撒的舉行除主祭外,還有執事:襄助主祭的一切禮節,宣唱福音經,彌撒結束時唱“彌撒禮成”;輔祭:大禮彌撒中的輔祭至少該有二人,他們在彌撒上臺、下臺,以及唱福音時,擎著蠟臺,在苦像或福音經書兩旁陪侍;讀經員:在圣道禮儀中恭讀《圣經》,領“答唱詠”;司香者:手提香爐,奉香時請主祭添香并祝福,然后把香爐交給執事,執事再交給主祭。

大禮彌撒中有奉香的儀式。奉香有三次,第一次是進堂式中,主祭到圣所,口親祭臺后,環繞祭臺奉香;第二次是讀福音時,由主祭添香、祝福,執事向福音經奉香,宣讀福音后,又給主祭奉香;第三次是在奉獻餅酒后,主祭向祭品奉香,又繞祭臺奉香,再由執事向主祭奉香,繼而司香者向執事、輔祭及眾信友依次奉香。另外,舉揚圣體圣血時,司香者需向圣體圣血奉香。大禮彌撒中的許多經文需要詠唱。有的由主祭單獨唱,如“集禱經”、“頌謝詞”等;有的是信眾答應主祭的歌唱,比如“集禱經”后的“阿們”等;有的是全體合唱或對唱,如“垂憐經”、“光榮頌”、“信經”等;也有歌詠團歌唱及音樂伴奏。

主教的簡禮彌撒和司鐸的簡禮彌撒沒有多大分別,只是有時為增加禮儀的隆重,在二名輔祭之外,還有一位司鐸襄禮。主教的大禮彌撒比司鐸的大禮彌撒儀式更為隆重。在人員方面,除執事、輔祭、司香者外,還有一位襄禮司鐸,又有執冠、執杖等人員。舉行彌撒時,主教身穿祭服,頭戴高冠,手執權杖,在輔祭人員、襄禮司鐸和執事的陪同下,列隊進入圣堂;到祭臺前,釋去權杖,免去高冠,向祭臺奉香;奉香后,走向座位。從劃十字到“信友禱詞”,主教或坐或立、或唱或念,都在座位處。

禮儀中,主教坐定時、受香時、洗手時,常戴高冠,表示主教地位的尊高;行走時,常頭戴高冠,手執權杖。執事宣讀福音時,主教手執權杖站立;主教講道時,也是頭戴高冠,手執權杖,這都為表示主教教導信友的神權。圣祭禮儀開始,主教走向祭臺,奉獻酒餅,以后種種禮儀和平常大禮彌撒相同。

彌撒末了,主教頭戴高冠,手執權杖,降福信眾。降福時,向左、中、右連劃三個十字。

追思彌撒是為亡靈的得救祭獻、祈禱,所以也稱“亡者彌撒”或“煉靈彌撒”。由于主祭穿著黑色(或紫色)祭披,又稱“黑彌撒”。簡禮追思彌撒與平常彌撒相同。大禮追思彌撒上臺和宣讀福音時都不奉香,只在奉獻餅酒后奉香,但不給輔祭及眾人奉香。彌撒后,往往還舉行其他追思儀式。  

安魂彌撒,源自拉丁文“Requiem”,有指天主教會為悼念逝者舉行的彌撒,拉丁文也稱為“Missa pro Defunctis”,現多稱為追思彌撒。這種彌撒除了用作葬禮儀式,也是每年11月2日的諸靈節禮儀的一部分。天主教徒相信為在煉獄中的逝者舉行彌撒,可縮短他們在煉獄的日子,令他們更早進入天國。安息彌撒與其他彌撒不同,省去如歡贊歌(Alleluia)等愉快的經文,增加了末日經(Dies Ir?)等經文。進堂詠(Introit)的首句:“Requiem ?ternam dona eis, Domine,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主啊,請賜與他們永恒的安息,讓永恒的光輝照耀他們。)

圣所的布局

首先,我們一進堂,就看到祭臺—— 圣餐桌。這是用堅固的材料做成,面積不大,因為它只作成圣體用,不可作任何用途,所以空無他物。中間有座十字架,表示這里是基督自我犧牲的地方,也表示彌撒是十字架不流血祭獻的重演。兩旁點著蠟燭,表示基督的奉獻是生活的,光榮的,我們也該像燭光一樣,度犧牲自己,光照他人的奉獻生活;同時也為紀念初期教會之百年地窯里的苦難生活。按今日彌撒禮儀,祭臺應該面向教友,這是表示神父號召大家,同他一起舉行感恩祭宴,同是引發教友舉心向上,使之與主祭的禮儀更密切地配合。昔日的祭臺在圣所的底部,神父在教友前方,象征神父領導大家共赴天庭,就如牧人走在羊群的前面一樣(若十 4 )

圣所內還有一個讀經臺——圣言桌,是供讀經員恭讀圣經之用,為此,當在明顯突出的位置,使大家看見也能聽到,神父或執事在這里宣讀福音或講道;所以圣言餐桌供給我們精神生活的食糧,是要我們以圣言來指導生活,以生活來印證圣言。

為舉行彌撒,還有第三個重要的位置,就是主席座位,這表示神父不單是單獨一個人行祭,而是同信眾共同奉獻圣祭,神父只是主席(主禮人)而已,這位置應在教友看見能聽見的顯明地方。一般向信友致候,領念懺悔詞,集禱經,坐聽讀者員的讀經,領念信友禱詞的開始和結尾,及結束禮的降福,都在這里舉行。

圣堂里一排排整齊的坐椅或跪凳,都面朝祭臺,使參禮的教友能看清禮儀的運作,也能舉心向上。在禮儀改革中,為使神父的主席角色與教友共同的參與性能體現出來,應取消中間阻隔的圍墻——圣體欄桿,因為那樣,使神父和教友有些隔閡。再說,以前的欄桿是為跪著領圣體用,現在教會準許站著領圣體,用口領或手領圣體的方式都可以,以表在信仰上的成熟(見附注)。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視覺效果相當好,高出地面的圣所,顯示出禮儀運作的主次,更易引人舉心向上。

基督的親臨

耶穌曾經說過:“我不會撇下你們做孤兒……我要天天同你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這許諾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和力量;可惜這種臨在是看不見的,而我們的感覺和群居的本性卻要求有可見及活躍的標志去體驗基督的親臨,并與他交往。彌撒禮儀正是體現這種親臨,在禮儀中基督以四種方式親臨他的教會。即親臨于① 祈禱的團體中:“你們中間二、三個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你們中間。”(瑪十八 20 )舉行禮儀時,集體的團聚祈禱,就是基督的親臨。② 圣言的宣講:在共同聆聽圣言,宣講圣言,是天主在講話:“天主在古時藉著多種方式借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了話,但在這末期,他卻藉自己的兒子說話”(希一 1--2 )③ 主禮的服務:尤其在舉行彌撒時,臨在于司祭身上,因為他不但因基督的名義,且正式代表他說:“這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誰也知道他所說的“這是我的身體”,實在是基督的身體。④ 圣體圣事:基督親臨于餅酒形下,是一種完全特殊的方式,因為是基督的天主性、人性、靈魂、肉身、寶血——就是完全而整個的耶穌——以本體和恒久的方式,全隱藏在餅酒的形下作為祭品,直至餅酒形溶化為止。(祈禱及圣言的臨在,可說是德能的臨在,并非體血的臨在)為將基督在圣體中的親臨是“持久的”價值體現出來,將圣體供在圣龕中,供彌撒外領圣體或病人送臨終圣體之用,或供朝拜之用。因此,不能將圣體放在做彌撒的祭臺上,否則,做彌撒以前已實現基督親臨在祭臺上的圣體內,便失去了上面所說基督漸次親臨在祈禱的團體里,在圣言中、在司祭身上以及在祭獻(圣體圣血)中達到高峰的動態過程。

我們闡述這段基督親臨,有助于我們參與彌撒時意識到彌撒的神圣性,這是一種最美好的約會,重要的約會,應珍惜、莊重,好能以心神相稱地參與。真是不說不知道,說了嚇一跳。

各施其職

基督的親臨,增強了我們參與的意識,那么,如何去參與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彌撒并非神父的獨家產品。它有如交響樂團的演奏,每位團員都有他指定演奏的部份,使其各施其職;而主祭的角色是雙重的。他既是交響樂團的獨奏者,又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因此,彌撒不是主祭一人的事,而是全體教友的事。教會規定:在舉行禮儀時,無論是司祭或教友,每人按照事體的性質和禮規,盡自己的任務,只作自己的一份,且要作得齊全,以相稱的虔誠與秩序,去執行自己的任務。因為全體子民藉洗禮的德能已被祝圣為圣潔的子民,能與主祭的神父一起舉行祭獻和犧牲。因此,在彌撒中常用復數:“我們奉獻,我們感謝,我們祈禱……”神父的司祭職稱為公務司祭職,而教友的參與稱為普通司祭職——王家的司祭,圣潔的國民。(伯前二 9 )

但舉行彌撒并非只是神父和教友兩種人,在神父與教友之間,還有聯絡雙方的輔禮人員。首先是執事(六品)其性質是沒有神權,只是“服務”在舉行彌撒時襄助神父,誦讀福音,講道,給人送圣體,并在神父降福教友時朗誦“彌撒禮成”而宣布散會。

輔祭

執事以外尚有輔祭者,是協助神父舉行彌撒的,此職可由小學生,中學生或大學生都可擔任,成年教友同樣可以擔任,協助倒水,提香爐,抱蠟燭,接圣盤,使彌撒的舉行井然有序;總不至于讓神父一個身兼數職。

輔祭(圣壇侍從、圣壇司事)在羅馬天主教會、圣公宗、及東正教會不同的崇拜禮儀,包括彌撒、早晚禱等禮儀當中,協助主禮的司鐸(主教、神父或牧師)舉行圣祭。使禮儀更莊重、流暢、增加禮儀的隆重及神圣,他們同時也幫助其他信友投入禮儀當中。輔祭的起源與初期教會的“助祭”Sub-deacons 有關,是指執事(Deacons)(會吏/六品)以下的輔助圣職,一般由修士擔任。現今的輔祭職則已自成一家,分為輔祭員(Acolytes)與祭臺服務員(Altar servers)兩級;前者為由教區主教降福派遣,可輔助進行感恩圣餐圣事,分送已被祝圣的圣餐餅酒,后者則多由堂區青年會眾組成,純以簡單侍奉工作奉獻生活(如點、熄祭臺上的蠟燭、遞上未祝圣的餅酒、提著游行十字架、提爐等)。教會傳統一般認為,輔祭一職是延續耶穌五餅二魚奇跡(若望福音 6:5-13)中主動獻出自己的食物的小孩,那種無私地奉獻自己僅有的來成就上主大事的精神,用最簡單、最卑微的工作,彰顯上主偉大神圣奧跡圣餐祭宴的光榮。

讀經員

還有讀經員,由教友擔任,宣讀古經,答唱詠,書信及信友禱詞。一方面是讓教友分擔祭獻的任務;另一方面讓教友重視圣經的宣讀。(固定的讀經員應由堂區推選,經特殊培訓,然后由主教給予接收儀式;臨時讀經員則不然。)

彌撒經文含義深奧,教友對圣經內容也難立刻領會到重點,所以有“釋經員”或稱解釋員一職,他的責任在領導教友了解圣經意義,更完滿的獲得神益。在每節經文或讀經之前,他該簡明扼要地,用幾句話點出圣經的要義;在彌撒之前,也可把本主日占禮的歷史及彌撒大意略作提示,使教友事先有概括的認識,容易進入禮儀的堂奧。同時,可擔任領經及指導禮儀進行的統一姿勢,使整體步調一致。

歌詠團(唱經班)

歌詠團之職是彌撒中指定的職務。最理想是全體教友一起唱。圣奧斯定說:“唱歌唱得好,是雙倍的祈禱。”可見歌詠贊美力量的偉大。因此,唱經班選歌的時候,應顧及教友們的歌唱,而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應該懂得,唱經班的責任在于推動及支持教友們的歌唱而不是“包辦”。應選些大眾化的歌曲,讓大家都能唱。不過平常歌曲較易唱,占禮歌曲教友不易唱,最好選歌時能與神父配合,選些更適合經文及占禮意義的歌曲,適當把握住禮儀歌唱的時間,不致冷場或出洋相。

假使彌撒職務分配清楚,各盡已職,做到配合得體,盡善盡美,定能引人入圣,收到彌撒更大的神益。

共祭

共祭是近幾年來教友常見的事,尤其在大慶日或特別的場合,數位神父舉行共祭彌撒。正如彌撒總論 153號所說的,這是表示司祭祭獻與天主全體子民的合一,體現出教會內只有一個祭獻,只有一位大司祭——耶穌基督。特別在圣周四早上的祝圣圣油彌撒,主教連同教區的全體神父舉行共祭,更體現出主教是神父的家長,基督大家庭司祭職的合一。平日神父們舉行的共祭,也表現出弟兄般的友愛,團結,在唯一“大司祭”——基督內團結合一的奧跡。

傳統拉丁彌撒(Traditional Latin Mass)又稱為脫利騰彌撒(拉丁語:Missa Tridentina),天主教拉丁禮教會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前,通用的彌撒形式。儀式必須使用拉丁文,程序復雜繁瑣,但更顯莊嚴神圣。

拉丁語(Lingua Latīna)屬于印歐語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區(今意大利的拉齊奧區)和羅馬帝國使用。雖然現在拉丁語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死語言,但仍有少數基督宗教神職人員及學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語。羅馬天主教傳統上用拉丁語作為正式會議的語言和禮拜儀式用的語言。此外,許多西方國家的大學仍然提供有關拉丁語的課程。從中世紀至20世紀初葉,拉丁語不僅是天主教的禮儀語言和公用語,而且是學術著作、學術論文乃至文學作品的寫作語言。許多世界著名學者都曾經用拉丁語著述,如:波蘭的哥白尼、法國的笛卡爾、英國的培根和牛頓、德國的萊布尼茨和高斯、荷蘭的斯賓諾莎、瑞士的歐拉、瑞典的林奈等。此外,拉丁語作為外交語言使用到18世紀,而醫學、生物學等領域里一些學術的詞匯或文章,例如生物分類法的命名規則至今仍然得以廣泛使用。現在只有梵蒂岡仍在使用拉丁語。拉丁語和希臘語是西歐文化史上影響最大的兩種語言。所以歐洲語言中都有大量拉丁語借詞和利用拉丁語詞(語)素創造而后廣為通用的所謂國際詞。

參與彌撒的姿勢  

人體的姿態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往往勝過有聲的語言,人在敬禮天主時,外表恭敬的姿態足以表達內心虔敬的程度。因為人在天主面前,最先反應的不是方語,而是姿態。如進堂時,第一個動作就是下跪,據出谷紀的記載,天主在曠野,在荊棘叢中,顯現給梅瑟時說:“不要上來,脫去腳上的鞋,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天主要求梅瑟在談話之前,以“脫鞋”來表示對天主圣地的敬禮,而梅瑟反應是把臉“遮”起來。宗徒們見耶穌顯圣容時,立刻“俯伏在地”。這兩個例子,很明顯地指出,身體的姿態對天主的敬禮是多么重要,而且表現在言語及其他敬禮方式之前。因此,在參與彌撒時不得不注意身體姿態的運作。

彌撒時,各姿態的意義大致如下:

站立:表示喜悅、尊敬、警覺、聽訓、精神抖擻、勇敢奮斗。所以在主祭進堂或出堂時,聆聽福音、信經、信友禱詞時,當神父向我們致候以及念集禱經、獻禮經、頌謝詞、領圣體后經及降福時。

跪下:表示謙遜、朝拜、懇求、補贖以及個人祈禱。如成圣體成圣血時,請看天主羔羊時。

坐下:表示靜思靜聽、收斂心神、舉心向上,帶有受教及沉思默想作用。如在讀經、講道和奉獻餅酒時。

捶胸:表示痛悔、求恕,如在念懺悔詞時。

教友參與彌撒時,不但應留心自己的姿態,也要特別注意神父的動作,因為他不是在演戲,而是把奧跡藉可理解性的動作表達出來,使我們更易了解其言語的意思,能與他同心祈禱。

神父深深鞠躬或下跪:表示在天主臺前我們應謙虛。

神父親吻祭臺及經書:表示對耶穌的敬禮。因為祭臺代表耶穌,(石質的祭臺或祭臺上放上圣石,表示基督是教會的基石)福音經是耶穌的圣訓。

神父伸開雙手:表示向天主祈禱,并從天主接受恩寵,分施給我們。

神父合掌靜默:表示他在作默禱,也提醒我們同樣祈禱。

神父劃十字圣號:表示耶穌因此圣架救贖普世。

成圣體圣血時,神父舉起:表示請我們朝拜。

神父念感恩經最后一段時,又舉起圣盤及圣爵:表示把耶穌的圣體圣血獻給天主圣父。

神父分送圣體:代表耶穌把他的身體賜給我們。

神父向祭臺祭品奉香:表示將我們的祈禱連同祭品,像煙一樣上升天主臺前而蒙受悅納。

假如我們能懂得自己參與的各種姿態和神父的各種動作,很可以幫助我們親近天主,并且以身體和心靈即我們整個的人,來完成我們對天主所行的敬禮,也同時獲得天主所賜的豐富恩惠。

參與彌撒還應遵守有關的規定:

1、應提前進入圣堂、收斂心神、作彌撒前的默想祈求,念悔罪經、發真心痛悔、求天主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功勞饒赦我的罪。祈求將參與彌撒和領主圣體所得的大赦讓于我們的親人煉靈及全體煉靈,賞他們早升天堂。祈求讓我們也與耶穌共同祭獻給天主圣父。誦念天主十誡,圣教四規及七罪宗經用以督察自己,決定是實領圣體還是神領圣體。

2、不可遲到,并應男女左右分跪,以免影響團體祈禱的氣氛。

3、發揚我們作為教友的兄弟姊妹的至愛精神,尊老愛幼、禮讓跪凳。對外教人士及慕道者應以愛德禮貌相待。青年人宜上樓上,并應注意高空安全,也不得向下掉落物品。

4、圣堂不是俱樂部,應肅靜,尤其是個別青年,不許打鬧、談笑。

5、神父講道時應聚精會神聆聽,神父的訓導對我們教友牧靈生活大的裨益,因此,不準拉家常,也不許小孩亂跑、亂哭、亂叫。

6、教友來圣堂參與彌撒時必應穿著端莊,不得敞胸露背,不準穿短褲短裙,不應奇裝異服,不宜涂脂抹粉和過分打扮。

7、圣堂內不可吸煙、吐痰,不可亂扔果皮、雜物、廢紙,雨雪之時應將鞋上泥巴除掉,以利保持圣堂清潔衛生。

8、要愛護公物,保持整潔,不準腳踩跪凳

主日——星期天

星期日,又稱星期天、禮拜日、禮拜天、周日、周天、主日、日曜日。是指的是星期六與星期一之間的那一天,在歐洲國家中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是希伯來歷一星期的第一天。星期日的拉丁語名字是dies solis,意思是“太陽日”;法語是dimanche,來源于拉丁語詞,意思是“主的日子”;英語是Sunday,來源于“太陽日”;俄語是воскресенье,意思是“禮拜日”。

在古代中國,和現在的日本、韓國、朝鮮,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日叫日曜日(韓語:???)。在中國民間稱禮拜天,也有簡稱禮拜。

天主教國家,東正教國家都是在星期日休息、到教堂參與彌撒。

現時大多數國家規定星期日為休息日,政府部門、企業大多在星期六、星期日休息。但在東亞地區,對于銷售、餐飲、旅游等行業星期日是生意最好的時間,因此甚少可能有休息。

主日(希臘語:kyriake hemera)是天主教中稱呼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的一個傳統名稱,大部分基督徒按照新約圣經中四福音的記載,相信耶穌的復活發生在“七日的第一日”,遵守此日作為紀念。這一傳統開始于天主教歷史的最初時期,在每個星期日聚集敬拜主耶穌基督,因此稱為“主日”。

圣經上提到耶穌死亡的當天過了傍晚是安息日(星期五的日落到星期六的日落),而耶穌在第三日復活,故推算為星期日。

關于過主日,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這樣說:“在這一天,基督信徒都應該聚會,聽取天主的圣言,參與感恩祭,紀念主耶穌的受難、復活與光榮升天,感謝天主,因為他曾‘藉耶穌基督從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伯前l:3)他們。所以,主日是最原始的慶節.應該提倡并強調,使信友虔誠注意,應使此日成為歡樂休假的日子。其他慶祝活動,如非確屬極其重要者,不得超越主日,因為主日乃是整個禮儀年度的基礎與核心。”(禮儀憲章106)

根據教會的傳統和梵二大公會議精神,教友聚會舉行感恩祭(彌撒)是主日的固有特點。古代教會與現代教會將主日參與彌撒視為教友當盡的本分。參與主日彌撒是每個教友的義務。教友應參加完整的彌撒;教會也鼓勵教友在彌撒中領圣體。自從禮儀改革以來,教會希望在沒有神父時,教友能舉行圣道禮(圣經誦讀),并且如可能,也許可領圣體(即分送已經由神父祝圣的圣體)。這種禮儀通常由教友主持;主持此禮的教友須經過一番訓練,并有主教的委任。

除聚會舉行感恩祭外,主日還是教友歡樂休假的日子。平日里,許多人因工作或上學等往往不能相見;在主日,堂區教友歡聚一堂,祈禱、參加彌撒、聽道理、唱圣歌,分享信仰經驗,歡樂無比。同樣,在家庭,父母、兄弟、姊妹相聚,交流思想,聯絡感情。依照教會的規定,主日應停工休息,主要目的在于發展人格,表現出人是自由的,不是機械,不能做工作的奴隸。主日的自由時間較多,教友們可做許多仁愛善工,如探望患病者、安慰孤苦者等。

教友們除須參加主日彌撒外,沒有參加平日禮儀的義務。但常有不少教友每天去教堂參加禮儀——彌撒或其它敬禮,也有些教友特別在星期五或星期六參加禮儀,以敬禮耶穌圣心或圣母瑪利亞。

安息日

安息日(希伯來語,含有“休息,停止,終止”的意思)是猶太教每周一天的休息日,根據神的有關命令紀念神創世六日后休息的第七日。安息日在摩西獲得的十誡中有明確指出。根據摩西律法所定的安息制度,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圣日、每年幾個特定的日子、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圣年,都必須守安息。猶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按照猶太歷法,是從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而時間按當地日落時間而定。安息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它是一個記念上帝和思考生命的精神層面,并花時間陪伴家人的一天。

【圖文綜合整理:華發網】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爆料】美領事晤黃台仰、梁天琦密談內容曝光

    香港回歸中國接近19年了,中央政府格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讓港人治港。和問題百出的臺灣一樣,香港的民主,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也催生出各種怪胎來。極小部分不滿足現狀的人,違背民主的宗旨,掀起違法“占[詳細]

  • 2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創辦於1939年5月1日的香港《成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雖然後來被競爭者相繼超越,風光不再,但依然在香港傳媒界和中老年讀者心中享有盛譽。作為一家很成熟的媒體,《成報》從去年8月以來的一系列出格行為[詳細]

  • 3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海外華媒西鳳行|西鳳集團:“一站式”制酒車間,全智能化生產線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4“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參訪綏德革命紀念館“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參訪綏德革命紀念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綏德革命紀念館。走進綏德縣名州鎮,一座嶄新而恢弘[詳細]

  • 52024海外媒體采訪團參訪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2024海外媒體采訪團參訪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頤高榆林高新區科技創新基地。來自美國、加拿大、德[詳細]

  • 6​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傳承千年匠心 講述西鳳故事 | 海外華媒采訪團走進西鳳集團參訪座談

    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99釀造和國寶大酒海秘藏的獨特魅力[詳細]

  • 72024海外媒體榆林行|一座會唱歌的陜北民歌博物館2024海外媒體榆林行|一座會唱歌的陜北民歌博物館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7月10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延安市僑聯、《華商報》社、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弘揚嘉庚精神啟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陜北民歌博物館。這里是聲音與城市的千古共鳴,是歷[詳細]

  • 8鄭逢春:萬峰林不僅是一座座山峰!鄭逢春:萬峰林不僅是一座座山峰!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萬峰林不多余一座山峰!群峰之上,陽光燦爛,天空遼闊而透明,任憑情思與心智往來縱橫。峰巔之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村寨炊煙裊裊……每有閑暇,人們便會由四面八方往這里趕,爭先恐后地投入萬峰林的懷抱,一個也不多[詳細]

  • 9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海外華文媒體走訪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亞[詳細]

  • 10​追夢中華·多彩黔行 | 石阡溫泉:療養與悠閑的完美融合​追夢中華·多彩黔行 | 石阡溫泉:療養與悠閑的完美融合

    【加拿大華發網海外香港繁體版銅仁訊 朱梅仙報道】10月15日,由中國僑聯指導,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省僑務辦)支持,貴州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多彩黔行”2024海外華文媒體貴州采訪行活動媒體采訪團走進中國溫泉之鄉石阡縣采訪,深入了解石阡溫泉歷史與文化[詳細]

  • 11“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新疆國際大巴扎“追夢中華·大美新疆”|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新疆國際大巴扎

    【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6月21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追夢中華·大美新疆”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在烏魯木齊啟動。來自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詳細]

  • 122024國際山旅大會開幕式暨2024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舉行2024國際山旅大會開幕式暨2024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舉行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貴州興義訊】9月26日,2024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啟幕,來自國內外相關業界專家匯聚一堂,共話助推山地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谷卓恒何方神聖,敢以卵擊石犯眾怒?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