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買賣遍全球 “世界工廠”轉身“世界市場”
- 更新時間:2018-09-26 15:33來源:網絡作者:@两个青人氣:564500
改革開放40年,如果要用國人的切身感受來度量,恐怕沒有比買賣更直接的了。
改革開放初期,憑票供應尚未完全退出曆史舞台,自由買賣才剛開始爲人們所熟悉,買進口貨更是讓普通人遙不可及;彼時的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留下太多足迹。2018年的今天,買和賣幾乎已經沒有時空界限,不僅是工業制品,生鮮時蔬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全球抵達中國,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自中國的“制造”和“智造”則飛向世界,服務著遍布五大洲的異國家庭。
40年間,中國人實現了輕松地“買賣全球”,中國則一步步晉升爲“世界工廠”,又逐漸轉變爲“世界市場”,在全球買賣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開放初期的“稀罕”
——“那會兒中國的進出口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太多聲音和足迹”
改革開放之初的買賣情形,如今已要借由年齡稍長者的記憶才能還原。
在當時的國內市場,到供銷社排隊憑票采購的情景還未遠去,自由流通的商品市場剛剛起步,進口貨是了不得的新鮮物。多數人對進口貨的記憶還停留在“古巴糖”和“伊拉克棗”上。年過七旬的北京市民李老記得,“雖然口感真的談不上有多好,但畢竟是進口貨,而且物質匮乏年代,能吃到國外的東西很不容易了。我們家都用來款待客人,或者給孕婦補身體”。
改革開放猶如一股春風,不僅經濟水平提升,人民物質生活漸漸豐盈,也吹來了更多舶來品。1979年1月,中國進口第一批可口可樂,這在當時算得上是奢侈品。此後,惠普、通用、東芝、夏普等品牌陸續進入中國。
“當時家裏買的第一件進口商品就是夏普的電視,還是找單位跟商店做擔保每月扣工資才買到的。”北京市民崔建國回憶說,“這些進口商品在那時候太稀罕了,家裏買了彩電後,街坊鄰居都來看,來觀摩電視的比看電視節目的人還多。”
那時想買進口貨遠沒有現在這麽便利,不僅要到指定商店,還要通過僑彙券等票券購買。天津、深圳等地還出現了專門買賣進口貨的洋貨市場,例如深圳沙頭角就有一條中英街買賣進口商品。“去一次很不容易,還要辦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所以我們每次都帶很多東西回來。”深圳本土居民李女士介紹說,如果有親戚在海外或是當海員的,也會托他們帶進口商品回來。
在不少城市設立的友誼商店則是風光無兩的“時尚地標”,電冰箱、電視機等進口商品也可以在這裏買到。上海市民王晖還記得,80年代末親戚回來探親要先去中行把美元兌換成外彙券,借著親戚回來的機會,他們普通市民也能去友誼商店體驗一把購物。“記得那時候用500元的外彙券,買了一台市面上極難見到的原裝日立彩色電視機。”這台彩電的市場價1800多元,差不多相當于他一年的工資收入。
從早期的糖果點心、汽水到彩電、冰箱、電話等家用小電器,再到後來的手機、相機等數碼産品,進口商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稀缺的代名詞。而中國的出口,在改革開放初期也以初級産品爲主。197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只有355億元,不足今天的千分之二。“那會兒中國進出口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太多聲音和足迹。”市民崔建國說。
河北省阜城縣生産的工藝玻璃制品,産品遠銷德國、法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工廠”的成績
——“不管華人還是當地朋友,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中國産品”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進出口日益繁榮,中國産品走向了世界舞台。
“展覽館內從機械、紡織、五金礦産到輕工、糧油和土産畜産,充滿濃厚的貿易氣氛。整個布局,都是爲出口服務的。”《人民日報》對1979年春季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報道中這樣寫道。
增加出口,搞好外貿,這是改革開放之後許多行業的目標。然而資料顯示,當時出口額占我國國民生産總值僅3%,出口的産品大部分是農、副、輕工産品、工礦原料和初級加工品,數量大、技術低、收彙少。
經過幾十年發展,情況已經發生巨變。
總量躍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8年到2017年,我國出口總額從168億元提高到15.3萬億元,增長914倍,年均增速爲19.1%。
結構變遷。1978年初級産品出口占53.5%,工業制成品出口占46.5%;到2017年,初級産品和工業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分別爲5.2%和94.8%。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向工業制成品爲主的轉變之後,90年代實現了由輕紡産品爲主向機電産品爲主的轉變,進入21世紀以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爲代表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占比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這40年中的每一步,都能找到不同企業奮進的身影。
紅豆集團是一家服裝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紅豆就推行“兩條腿走路”,內銷外貿互補。在當時,不少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紡織品行業配額制度仍然存在,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是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通過對外貿易,既要提高銷量,也要在過程中提升産品水平和技術含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紅豆集團常務副總裁戴敏君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紅豆集團已建立起美國紐約、新加坡、西班牙等境外分支機構。在紅豆的外貿客戶中,八成是老客戶,其中與紅豆合作長達一二十年的不在少數,忠誠度極高。
起初是突破障礙走出國門,在競爭中求生存與發展,後來則是找准市場空白,憑本事更勝一籌。
浙江華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業民營企業。從2010年起,企業建立“國際業務部”,通過業務人員走訪調查,企業發現不少國家缺乏建築、裝飾、家電等用途的鍍鋅板、彩塗板。從2010年開始,公司通過國家商務部主辦的會展,首先與埃及簽訂了出口産品協議,第一年銷售彩鍍鋼帶3.5萬噸。從2014年開始,公司布局“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目前累計出口近50個國家。
從服裝、家電、玩具到數碼産品、機電、高科技産品,中國出口真正“賣全球”;從格力、海爾到小米、聯想、華爲,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贏得世界知名度。電商平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雙11”購物節吸引了22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第1分鍾就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湧入,手機、服飾、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等産品受到海外消費者的熱捧。
“無論是華人還是當地朋友,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中國産品。”在美國留學的劉敏說,“比如海爾,在外國人眼裏就是質量和優價的象征,我身邊用聯想筆記本的人和用蘋果的數量不相上下。”
“世界市場”的潛力
——“現在各種電商平台很方便,還有海外直郵,不用出國啥都能買到”
一邊是中國企業“賣全球”,另一邊則是企業和消費者“買全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8年到2017年,我國進口總額從187億元提高到12.5萬億元,增長664倍,年均增速爲18.1%。如今,除了傳統的進口家電、服裝産品外,母嬰、護膚、保健、家居個戶等個性化産品越來越多進入中國,進口蔬菜、水果、海鮮等生鮮類産品也常見于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中。
在一般貿易之外,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是將中國消費者“買全球”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外企工作的“海淘達人”孫萌就常常從網上購買各式物品,“現在各種電商平台很方便,還有海外直郵,不用出國啥都能買到。”
網易考拉是國內跨境電商平台,2015年初成立,據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該平台多次位居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份額之首。網易考拉CEO張蕾告訴本報記者,網易考拉項目始于2014年下半年,一方面,網易關注到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中國消費者海外遊的快速增長,國內消費市場誕生了旺盛的進口商品需求;另一方面,國家對跨境電商給予政策支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和保稅區走訪後,網易決定發力跨境電商市場。
得益于産品引進周期、價格等方面的優勢,“買買買”也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深入。網易考拉發現,從最初的奶粉、紙尿褲等剛需商品,到美妝商品,再到家居個護商品,跨境電商的主力消費商品已經有過數次變化。類目深度也在不斷變化。以母嬰商品爲例,跨境電商早期母嬰商品以奶粉紙尿褲爲主,但現在已經發展爲包括輔食、童裝、早教以及營養品在內的均衡結構。“消費者對于商品的理解和需求專業度都在不斷提升。”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在“買全球”的同時,中國消費者還形成了一張獨特的世界資源利用地圖。舉例來說,在自然資源方面,優勢更明顯的美國及澳洲在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得到消費者的青睐;在科技方面,日本、美國及歐洲表現明顯,因此在化妝品、數碼科技品等市場有著明顯的領先優勢;在文化方面,日韓憑借文化相近性在美妝及家居個護等方面有優勢……
不僅中國消費者買進口更便利,國外廠商也開始爲中國市場定制産品。例如,澳大利亞一家蜂膠産品企業表示,通過與網易考拉合作,將蜂膠制成漱口水、肥皂等個護産品,成功打造了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爆款。意大利一家皮包工廠則表示,爲中國消費者做有別于歐洲市場的設計,爲他們贏得了更多顧客。
繁榮的市場背後是龐大的需求。據中國海關數據,2017年跨境電商進口增速高達116.4%。一個擁有4億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長的中等收入群體的中國市場,還將爲世界消費注入動力。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會是怎樣的情形。能夠輕松‘買賣’全球,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90後”孫萌說。
文章根據人民日報、中華網、一帶一路網等採編
【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泰中羅勇工業園累計實現工業産值超百億 爲當地創造3萬多個就業崗位
作爲中國企業最早“走出去”建立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泰中羅勇工業園區自2005年設立以來,已吸引百余家中國企業入駐,帶動中國企業累計在泰投資超過29億美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超過100億美元,爲當地創造了3[詳細]
- 2“萬村通”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預計年底完工
今年夏天,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精彩紛呈,而在非洲塞內加爾的很多村落,球迷們也度過了一個狂歡的盛夏。由于中國在非洲啓動的“萬村通”衛星數字電視項目,塞內加爾300個村落因此受益,球迷們通過電視機觀看了這[詳細]
- 3王義桅:貿易暢通是應對逆全球化之道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貿易暢通成果豐碩,對于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等全球性[詳細]
- 4孔子學院落戶于南太平洋地區6年 架設了解與友誼橋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以及世界對了解中國語言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強,應運而生的孔子學院從2012年開始相繼落戶于南太平洋地區一些島國。位于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的南太平洋大學艾瑪盧校區主管魯本·馬克沃德盛贊孔子學院是一[詳細]
- 5探訪俄遠東跨越式發展區:“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區域發展
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區,開車向北大約30多分鍾,就來到了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四個跨越式發展區之一——納傑日金斯基跨越式發展區。“納傑日金斯基”是俄語“希望的”意思。將在這片面積爲806公頃的土地上建設的俄羅[詳細]
- 6“一帶一路”為波黑發展提供“加速器”和“穩定
波黑12日舉辦“一帶一路”5周年研討會。波黑主席團塞爾維亞族成員伊萬尼奇盛贊“一帶一路”倡議,認為“一帶一路”不但在經濟領域產生重要影響,也促進了不同社會間的交流,將影響未來數個世紀。[詳細]
- 7物流樞紐已成形 “一帶一路”促進中哈投資
五年前,習近平主席首次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倡議。五年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一帶一路”建設成果顯著。 昨日(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一帶一路”中哈智庫媒體人文交流論壇上,多位嘉賓指出,[詳細]
- 8衢州大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6月28日,由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務廳、南南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中國 衢州)國際經貿合作活動盛大啟幕。近年來,衢州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衢州的區位優勢,大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有力務實地推動[詳細]
- 9中國智慧“一帶一路”必將給世界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提供了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方案,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和熱情參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應運而生。[詳細]
- 10搭“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橋,中國校企聯盟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人才
身處經濟全球化洪流中,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詞匯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技術語言”。5月20日,由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5所高校共建的“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下稱“標準化大學聯盟”)在浙江杭州成立,希冀以標準化文化交流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詳細]
- 11拉美已成“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參與方
5月28日,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一帶一路”與中拉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此次研討會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中拉全面合作夥伴建立三周年的背景下召開,多位前駐拉美國家大使、拉美研究學者就新時代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關鍵實施階段,中拉關係和[詳細]
- 12中剛共同開發黑角經濟特區 助剛果(布)打通“夢想之路”
9月5日,在習近平主席和剛果共和國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見證下,中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英文簡稱COIDIC)與剛果共和國政府在北京簽署《剛果共和國黑角經濟特區開發框架協議》。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胡懷邦和剛果共和國大型工程部長讓·雅克·布亞[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