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必須有堅實的科學基礎
- 更新時間:2017-08-09 18:55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164250
十八大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嗣後,又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要把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與實行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聯系起來,把它們放在曆史發展的大框架內來看問題。
中華文明是世界各古文明中沒有中斷的文明。在我們有文字記錄的四千來年的曆史中,在大多數年月中,中華文明走在了世界文明的前列,在人類自身和物質的生產方面,我們都是領先的。但是,近幾百年了,我們落後了。“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中華民族偉大的複興。
在古代,中國在人類自身和物質的生產方面領先,但是,也有些地方是落後的,這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缺點:我們過分強調治國的實用,看不起抽象思辨;過分強調道德、禮儀和治人,看不起生產,連技術的發展也認為是奇技淫巧。這樣,西方在文藝複興時代以後,科學、技術都得到飛速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引起了生產力的大進展,從而發生了生產關系的大變革,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而我們卻在小農經濟中輪回,踏步不前。
1949年以後,我們在如何建設國家的問題上曾經經曆了曲折的道路,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為中國的崛起指明了方向。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在國家建設的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極大的進展。不但解決了幾千年來未曾解決的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也空前提高。但是,在我們前面也產生了各種問題,生產和社會發展將如何進一步前進,怎樣才能趕上經濟發達國家?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走到了一個新的節點。
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指出,必須繼續改革開放,將改革進行到底。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立刻去深圳、廣東,重走鄧小平南下路線,就是向全世界宣示繼續改革開放的決心。在經濟建設方面,黨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簡政放權等措施,又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這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部署。
在發展的過程中,黨中央提出“共贏”的概念,提出拒絕“零和”,這是一個新型國際關系的理念。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與沿路國家實現發展共贏,培養市場,擴大戰略縱深。中國和世界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應當做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著。
一帶一路建設必須有科技進步為後盾,中國在高鐵、橋梁、港口等基建領域中,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這是走出去的基礎。另一方面,經濟建設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科技創新。我們要使科技進步與經濟建設進一步相互促進,才能夠做到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中國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並同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大利益交彙點的全球戰略理念,對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有著極大的政治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是開放合作的產物,旨在通過“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則,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積極主動與沿線國家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建立並有效發揮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科技人文交流機制,是推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一帶一路”是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政治構想,是解決區域內地緣分割、安全局勢不穩定、政治過渡和社會轉型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矛盾問題的根本之策,是堅持新中國成立以來秉持的國際主義、縮小南北差距外交實踐的繼承和發展,更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的新型國際關系和增進人類共同利益、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略”。科技人文交流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涵之一,也是實施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驅動力,加強科技人文交流可以促進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強彼此之間的合作,促進地區之間的文化融合。
科技交流一般包含科技合作、科技培訓、科技人員交流等,其目的是加強各國之間在科技領域的溝通合作,通過尋找利益共同點、進行科技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等,從而共同解決科技問題或促進科技進步。人文交流一般包含人員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認識與了解,從而塑造區域文化認同、價值認同,最後達成區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
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有利於增進沿線國家科技界的互信和理解,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基礎,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大的意義。
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經發揮出積極作用,並取得良好成效。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對加強各國之間的科技創新合作提出了緊迫需求,中國與不少國家的發展需求和條件有很多共同之處,以科技創新推動增長動力的轉換,雙方合作前景廣闊。深化“一帶一路”科技人文交流,中國與各國共享科技成果和創新發展經驗,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合作是“一帶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徑。根據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其遠期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一帶一路”創新共同體,形成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世界各國創新發展的曆史表明,推動國際合作、發展國際貿易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沿線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在裝備制造、空間、農業、減災防災、生命科學與健康、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等領域形成的技術優勢,有利於提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水平和層次。深化科技人文合作,有利於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宗教信仰等也十分多元化,在戰略推進過程中,一方面可以以科技學術交流為切入點,與沿線國家的科技組織建立合作關系,這可以有效避開一些政治障礙,促進民心相通;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人文交流與合作,有助於夯實我國同沿線國家合作的民意基礎。只有民相親才有國相交,只有心相通才能民相親。通過人文交流與合作,可以讓發展程度各異、曆史文化宗教不同的各國人民產生共同話語、增強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
深化“一帶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的深度和水平,通過與沿線國家共同培養科技人才,建設不同類型的培訓中心和培訓基地;彙聚高層次科技人才,強化合作研究,促進科技資源互聯互通,找到各國的利益彙合點,解決沿線國家面臨的共性問題,為中國及沿線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技術和智力支持。可以說,科技人文交流是維系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重要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應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領頭羊和先行者,以科技為基礎,科技先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結構和政治格局,科學技術加速在全球的普及與擴散,推動世界經濟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用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進科技界的互信和理解,是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基礎,也能增進與沿線國家共築命運共同體的共識。
科技創新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推動力。“一帶一路”沿線區域覆蓋40多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0億,各國在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政治和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但沿線各國在很多方面面臨一系列共同性問題和重大挑戰,比如持續發展、環境氣候、能源資源、安全等問題,這些問題和挑戰不是一個國家獨有的,也不是一個國家能夠解決的。可以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以及重大資源、環境、經濟、民生和可持續發展中的科技問題,構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學家聯盟,集成各國科技資源,協同創新、共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充分發揮科學家聯盟的智庫作用。科學家聯盟成立後,一是可以推動沿線國家科研機構共同合作,共享數據、網絡研究平台,集中沿線國家科技資源,彙聚沿線國家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開展系列國際科學考察,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攻關;二是可以通過舉辦國際培訓班,培養國際科技人才,建立國家之間科技合作的長效機制,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科技人才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創新驅動的先鋒力量,服務“一帶一路”戰略,需要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撐。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科研成果不斷湧現,但是由於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短缺,研發與市場脫節的現象嚴重,創業品質低下。在培養“一帶一路”科技人才方面,一是通過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學習,設立和發展一些滿足國際發展需求的專業,培養科技管理人員“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態度,開闊科技管理人員的國際視野;
二是通過開展一些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力度,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建立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人才交流合作機制和網絡,促進科技人員交流培訓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激發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服務“一帶一路”科技戰略合作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三是建立穩定的科技人才交流的長效機制,為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儲備科技人才,開創“一帶一路”科技人才新局面。
科學共同體是促進科技人文交流的有效載體。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中,國際民間科技組織具有跨學科、跨部門、跨領域,學科齊全、人才薈萃、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在促進各國之間存在的雙邊或地區問題以及區域合作時,更容易發揮自身優勢。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可以通過加強國際民間科技組織間的交流來促進科學共同體之間的建設,發揮沿線國家科學共同體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優勢和特點,加強區域建設與合作,通過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科技創新合作,為“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服務。一是建設“一帶一路”區域科技組織聯盟,吸引沿線國家的科技民間組織加入,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參與到區域一體化建設中來。二是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點區域,加強沿線國家民間科技組織之間在學科、人員、項目方面的交流合作,突破各自的視野和利益框架,引導沿線國家的民意和輿論,增進關系、化解矛盾,共建命運共同體。
20世紀以來,科學蓬勃發展,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科學與公眾個人的關系愈發密切,科學文化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進行深度滲透,“一帶一路”建設也為推動科學文化事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科學文化交流與合作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夠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是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是促進中國與有關國家政治互信的重要基礎。可通過舉辦“一帶一路”科學文化研討會、建立“一帶一路”科學文化研究中心、創辦科學文化研究領域的國際期刊等,打造科技人文交流平台,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交融與合作發展,建立“一帶一路”區域的科技人文新秩序,改善國際科技治理環境。
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對外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圍繞“一帶一路”重大議題,協力構建沿線國家科技智庫合作交流的平台,創新全球科技智庫合作運行形式,在沿線國家共同關注的科技領域,開展政策性、前瞻性研究,為中國及沿線國家政府建言獻策,增進國家間政策溝通,推動各方將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落到實處。在科技智庫合作機制上,可建立常態化組織協調機制、信息享用機制、成果發布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我國智庫和沿線國家智庫的交往,積極開展雙軌外交,增進科技共識與合作。
教育為一國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之本,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是實現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要求,也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特色鮮明、資源豐富、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巨大。可根據沿線國家各自的科技資源特點與優勢,以青少年為核心群體,開展科普活動交流。定期開展沿線國家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辦青少年科技夏令營等活動,搭建青少年科技交流平台,展示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加強各國青少年的互動,建立科普活動交流機制。
學習課程不但要學好知識,還要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
要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這是現在許多學生所忽視的。動腦、動手才能夠創新。
抓緊青年時代的最佳學習時機,珍惜改革開放帶來的好時光,努力學習,才能夠放飛自己的青春夢想。
根據新華社、科學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上一篇:“一帶一路”推動影視創作
下一篇:一帶一路——新的中國品牌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泰中羅勇工業園累計實現工業産值超百億 爲當地創造3萬多個就業崗位
作爲中國企業最早“走出去”建立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泰中羅勇工業園區自2005年設立以來,已吸引百余家中國企業入駐,帶動中國企業累計在泰投資超過29億美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超過100億美元,爲當地創造了3[詳細]
- 2“萬村通”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預計年底完工
今年夏天,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精彩紛呈,而在非洲塞內加爾的很多村落,球迷們也度過了一個狂歡的盛夏。由于中國在非洲啓動的“萬村通”衛星數字電視項目,塞內加爾300個村落因此受益,球迷們通過電視機觀看了這[詳細]
- 3王義桅:貿易暢通是應對逆全球化之道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貿易暢通成果豐碩,對于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等全球性[詳細]
- 4孔子學院落戶于南太平洋地區6年 架設了解與友誼橋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以及世界對了解中國語言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強,應運而生的孔子學院從2012年開始相繼落戶于南太平洋地區一些島國。位于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的南太平洋大學艾瑪盧校區主管魯本·馬克沃德盛贊孔子學院是一[詳細]
- 5探訪俄遠東跨越式發展區:“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區域發展
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區,開車向北大約30多分鍾,就來到了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四個跨越式發展區之一——納傑日金斯基跨越式發展區。“納傑日金斯基”是俄語“希望的”意思。將在這片面積爲806公頃的土地上建設的俄羅[詳細]
- 6“一帶一路”為波黑發展提供“加速器”和“穩定
波黑12日舉辦“一帶一路”5周年研討會。波黑主席團塞爾維亞族成員伊萬尼奇盛贊“一帶一路”倡議,認為“一帶一路”不但在經濟領域產生重要影響,也促進了不同社會間的交流,將影響未來數個世紀。[詳細]
- 7物流樞紐已成形 “一帶一路”促進中哈投資
五年前,習近平主席首次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倡議。五年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一帶一路”建設成果顯著。 昨日(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一帶一路”中哈智庫媒體人文交流論壇上,多位嘉賓指出,[詳細]
- 8衢州大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6月28日,由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務廳、南南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中國 衢州)國際經貿合作活動盛大啟幕。近年來,衢州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衢州的區位優勢,大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有力務實地推動[詳細]
- 9中國智慧“一帶一路”必將給世界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提供了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方案,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和熱情參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應運而生。[詳細]
- 10搭“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橋,中國校企聯盟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人才
身處經濟全球化洪流中,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詞匯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技術語言”。5月20日,由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5所高校共建的“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下稱“標準化大學聯盟”)在浙江杭州成立,希冀以標準化文化交流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詳細]
- 11拉美已成“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參與方
5月28日,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一帶一路”與中拉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此次研討會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中拉全面合作夥伴建立三周年的背景下召開,多位前駐拉美國家大使、拉美研究學者就新時代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關鍵實施階段,中拉關係和[詳細]
- 12中剛共同開發黑角經濟特區 助剛果(布)打通“夢想之路”
9月5日,在習近平主席和剛果共和國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見證下,中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英文簡稱COIDIC)與剛果共和國政府在北京簽署《剛果共和國黑角經濟特區開發框架協議》。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胡懷邦和剛果共和國大型工程部長讓·雅克·布亞[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