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一帶一路情緣:回顧歷史,加強溝通交流
- 更新時間:2021-10-07 20:45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7061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文物發掘、研究以及保護工作上合作成果不斷,書寫了文明交流的美好篇章。
回顧歷史,加強溝通交流
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和馬涅什廣場之間,矗立著一片赭紅色建築群,這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所在地。從花瓶形狀的茶壺到裝運茶葉的箱子,從絲綢製成的服飾到中國帆船造型的墨水臺……博物館裏的豐富藏品,述說著古絲綢之路上貿易往來與文明交流的盛況。
該博物館考古部高級研究員納塔利婭·希什林娜向記者介紹,博物館考古部珍藏著從公元8世紀至14世紀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獨特布匹,這是古絲綢之路連接起古代中國和伏爾加河沿岸地區的見證。
具有代表性的是出土於13世紀的古代服飾,包括兩件長袍以及一些女性使用的頭飾、護身符和皮靴等。在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考古人員對這些文物進行了全面研究,並還原了更多歷史背景。該博物館科研人員編寫的服飾研究報告寫道:「長袍是用昂貴的中國布匹做成的。中國布匹沿著絲綢之路到達伏爾加河沿岸地區,服飾上的龜、魚和鶴等中國傳統圖案象征健康、長壽、富足。」
希什林娜介紹,該博物館的草原考古隊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地區進行考古發現,一處中世紀遊牧民的墓葬裏有用中國絲綢做成的布匹的碎片。「這再次表明,歷史上人們沿著絲綢之路開展跨境貿易,布匹貿易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和稅收,絲綢、棉織物等是主要的流通商品。」
古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在藝術及技術方面融合互鑒。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再次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近年來,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積極合作辦展。希什林娜說:「保存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遺產展示了古代文明往來的面貌。這啟示我們,經濟全球化時代,人們可以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中加強交流溝通、促進共同發展,保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
遺址發掘,延續傳統友好
紅海之濱,沙漠之下,一段古老的絲路記憶正在被喚醒。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角的塞林港,曾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繁華貿易港。時間流逝,塞林港遺址逐漸被流沙掩埋,消失於歷史長河。
2016年,中國和沙特簽署《中國—沙特塞林港考古合作協議書》,決定聯合開展塞林港遺址考古。2018年起,中沙兩國組織聯合考古隊開展調查與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我們在遺址的多個地點發現中國宋元時期的白瓷與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片,這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沙方考古隊員麥迪表示,這些發現展示了紅海地區與中國之間往來的悠久歷史。
塞林港所在的紅海地區,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海上交通要道。阿拉伯文獻記載,公元9世紀至13世紀是塞林港最為繁榮的時期,經海路而來的朝聖者和商人在此登陸。中國史料中,元代航海家汪大淵曾兩次從海路抵達中東地區,在其《島夷誌略》中記錄下當地風土人情。公元15世紀,明朝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船隊停靠塞林港後,用瓷器、金銀、絲綢、茶葉和鐵器等與當地居民交換特產和禮物。隨行翻譯將所見所聞錄於所著《瀛涯勝覽》中。
「船隊所攜帶物品清單中即有『磁器』一項,汪大淵也目睹了中國瓷器在紅海地區市場上銷售的情景。這些都與中沙考古隊在塞林港發現中國瓷器所呼應。」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時任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說,所發現的實證顯示,至遲到元明時期,中國瓷器已經行銷於紅海地區。
「塞林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聯系阿中文明的重要紐帶。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下,阿中世代友好還在延續。」麥迪說,沙中聯合考古隊工作對認識兩國人民傳統友好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文交流。「紅海沿岸還有多處珍貴的歷史遺跡,希望在完成塞林港的發掘工作後,我們與中國朋友到沙特更多的考古地點開展合作。」
合作研究,聯手解碼歷史
今年4月至7月,《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中國銷往歐洲紋章瓷器精品展》在國家海洋博物館展出。一件件華美瑰麗、兼具中西文化特色的瓷器,講述著中國瓷器經由古絲綢之路走向世界的歷史。近年來,在中外考古人員的通力合作下,有關瓷器的研究發現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
2016年,故宮博物院與英國杜倫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就中東、歐洲以及印度洋地區的考古以及該地區出土的中國瓷器等文物資料進行合作研究。幾年來,在中國、印度、阿聯酋等地區的遺址,雙方團隊多次聯合進行考古發掘和文物整理工作。2019年,中英聯合考古團隊整理了10余件中國唐代至宋代早期陶瓷殘片,它們出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阿爾梅裏亞和巴倫西亞等地。杜倫大學考古系教授克裏斯·傑拉德介紹,這一重大發現從物質文化角度證明,早在唐代,中國與地中海地區就有豐富的文化與經濟交流,改變了歐中陶瓷貿易始於明代的傳統觀點,為人們重新理解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線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英考古研究合作通過線上方式繼續進行。今年6月26日至27日,故宮博物院與杜倫大學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來自中英法三國的學者介紹了最新研究成果。杜倫大學考古系德裏克·康奈特博士表示,從非洲、波斯灣到印度,印度洋沿岸的每一處遺址中幾乎都發現了中國陶瓷的存在。這是考古學上非常重要的現象,需要中西方學者共同合作研究。英方與中國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機構合作,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視角和成果,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中國在古代印度洋貿易中發揮的作用。康奈特說:「絲綢之路將各國研究者聯系在一起,我們在工作中建立了情誼,多了不少好朋友、好夥伴。
而就在9月24、25日是一場文化盛宴,一曲絲路交響在敦煌展開。
第五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十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以下簡稱「一會一節」)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辦。敦煌文博會是我國唯一以「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本次「一會一節」以「交響絲路、文博天下」為主題,舉辦多場論壇、展覽和演出,搭建起「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平臺。
由文化和旅遊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甘肅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辦的「敦煌論壇:『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敦煌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21年度理事會會議」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論壇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將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為敦煌學研究高地的目標,共同探討「一帶一路」視野下敦煌學研究的重要命題。
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偉,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甘肅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玉萍,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院長蘇伯民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敦煌研究院和全國相關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8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馬玉萍主持。
何偉在致辭中指出,舉辦敦煌論壇,就是貫徹落實總書記敦煌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不僅今年要辦,而且要作為敦煌文博會的核心論壇長期辦下去,努力將其打造成敦煌學研究高地的大平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利用的大平臺,講好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大平臺,服務「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的大平臺。相信各位專家一定會提出更多前瞻性、建設性、創造性的真知灼見,不斷提升完善敦煌學學科體系,形成更多引領世界敦煌學繁榮發展的權威成果,持續擴大敦煌學研究國際影響力。我們將從本次論壇的豐碩成果中汲取營養,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提供精神支撐、貢獻敦煌力量!
王旭東在致辭中表示,敦煌論壇作為今年「一會一節」的主打品牌,以「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敦煌學研究為主題,賦予敦煌文化研究新的時代內涵,契合時代主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進入新時代,研究傳承弘揚好敦煌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和歷史責任,相信敦煌文化研究一定能夠結出累累碩果,建設敦煌學研究高地的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期待各位專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思想激情碰撞,貢獻真知灼見,成果出新出彩,祝願本次敦煌論壇圓滿成功。
開幕式結束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榮新江,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研究館員趙聲良,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鄭炳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葛承雍,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羅華慶等專家學者先後就《敦煌文獻描繪出絲綢之路的多彩圖卷》《敦煌藝術與中國傳統繪畫精神》《西漢敦煌郡西域間駿馬貿易與李廣利征大宛》《冷門絕學:敦煌壁畫外來圖像文明屬性研究》《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概述》主題發表了精彩演講。
論壇為期三天。在接下來的兩天裏,將有40位敦煌學研究、絲綢之路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與敦煌學研究的新課題,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百年來國際敦煌學研究史回顧與總結,敦煌石窟考古與藝術研究,敦煌文獻、宗教文化、少數民族研究,敦煌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等議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見解,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交流。與會專家學者還將分赴莫高窟和榆林窟、鎖陽城實地參觀考察。
高規格論壇架起交流橋梁
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學者雲集,思想薈萃。敦煌論壇、「一帶一路」交流與合作文化論壇、「五涼」文化論壇等3場高規格論壇正精彩呈現。「舉辦『一帶一路』交流與合作文化論壇,就是想搭建這樣一個對話的平臺。通過這一交流的渠道,有效推動以文明交流超越文化的隔閡、以文明互信超越文化的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化的優越,從而更好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註入文化的力量、沈澱文明的因子。」甘肅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青說。
「『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紐帶、民心相通的平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認為,新時代,全球進步不能再是零和的,一個大陸或一種文明的崛起,不必以犧牲另一個大陸或另一種文明為代價。中國政府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其人文基礎就是正確的全球文明觀,其目標是實現合作方的共商共建共享,實現人類社會的合作紅利。
如何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明說,要從「站在中國看世界」轉向「站在世界看中國」。「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根本在於直指人心,而贏得人心的根本在於價值觀的認同。中國的對外文化戰略,要積極尋求與域外民眾共同構建『可分享價值』。『可分享價值』隱含多元的價值預設,並產生於渠道多樣、內容廣泛的國際交流,依托著現代文化貿易和服務、學術交流、大眾旅遊以及各類民營—民間組織的積極互動等多種方式。」
高層次展覽再現絲路光華
「我之前來過敦煌,也看過莫高窟的壁畫。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敦煌文化中的一些元素被提煉出來了,我註意到之前沒有註意過的細節,對敦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常沙娜」設計獎獲獎作品展廳,參展商馬艷萍說自己在參展工作之余,還參觀了其他展廳,頗有收獲。
韓國文旅及文創產品展、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復製展、絲綢之路文旅商品展、「常沙娜」設計獎獲獎作品展等展覽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展出。展覽涵蓋絲路沿線文物精品、藝術作品、文創產品等,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絲路沿線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重放光彩。
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復製展中,參觀者通過「發現藏經洞」「流散的藝術瑰寶」「再現敦煌藝術」三個單元,可以欣賞到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等流散海外的200件敦煌藏經洞文物復製品。借助科技的力量,利用3D無損掃描技術原大、原色高清復製,通過聲光電手段復原藏經洞場景,不少參觀者感慨「對敦煌有了新的認識」。同時配合展出甘肅酒泉各博物館館藏敦煌藏經洞文物和佛教文物100余件,多層面再現了敦煌藝術的輝煌。
「全面推進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合作,探索和分享先進的保護和傳承技術,創新合理利用模式,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既要讓歷經千年的文化遺產留得下來,也要把承載各國文化血脈的文物、遺產、典籍、工藝等文化遺產用起來,讓各國文明在交流中爭奇鬥艷,在互鑒中綻放異彩,使『絲路精神』在傳承中賡續綿延,在保護中熠熠生輝。」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表示。
高水平演出講述絲路故事
當日晚,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在敦煌大劇院上演。《玄奘西行》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為原型創排,展示了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風格特征的音樂文化,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音樂在融合中兼收並蓄的多元文化特質。
在中央民族樂團民族管弦樂隊的精湛演繹中,南簫、古箏、胡琴、箜篌、艾捷克等70多種民族樂器悉數登場,現場演奏時而氣勢恢宏,時而空靈縹緲。用「音樂」和「語言」的雙重表述、多媒體視角和舞美技術建構的虛實空間,讓觀眾無不為玄奘「跋山涉水歷萬險,不取真經誓不還」的信仰和毅力所打動。
在《極樂》篇章,龍鳳笛、直嘴笙、細腰鼓、敦煌排簫、蓮花阮等失傳已久的古老樂器重新復活,演奏家化身伎樂天,在舞臺上妙音重現飛天奏樂……伴隨著激情澎湃的樂曲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觀眾仿佛跟隨「玄奘」一同進入了雲蒸霞蔚的佛國世界,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演出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結束後,中央民族樂團將價值360萬元的樂譜、舞美、道具和服裝捐贈給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並指導甘肅省文藝院團將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打造為弘揚「絲路精神」、推動絲路文化交流融合的經典劇目。
根據 一帶一路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廠商會與柬埔寨簽署醫藥領域合作備忘錄 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 向來積極配合國家發展策略,推動及鼓勵香港業界抓緊「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巨大機遇。廠商會及柬埔寨香港商會於6月29日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和柬埔寨商務部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簽署了一份《關於醫藥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詳細]
- 2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
拉美各國對11月將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充滿期待,盼望它成為連接中國和拉美的貿易紐帶。阿根廷農業產業部長埃切韋雷日前在由中國駐阿根廷使館和阿根廷投資貿易促進局共同主辦的一個活動上表示,中國國際[詳細]
- 3香港將推出上限130億美元綠色債券支持「一帶一路」經濟體
6月28日上午,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全方位合作」。 [詳細]
- 4電能「走出去」 覓「一帶一路」商機
「一帶一路」倡議推出四年以來,不少企業拓展海外業務,位於河南許昌的國家電網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員。 [詳細]
- 5「一帶一路」合作有潛力 以色列鼓勵華企投資
日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的經濟事務參贊Eran Nitzan率隊,專程到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主題為「全球夥伴與全球創新:中國和以色列」投資論壇,向在美中資企業介紹以色列的投資環境和科技發展優勢,歡迎中資企業到以色列開展投資與經濟合作。[詳細]
- 6開封出發 體會「一帶一路」機遇
6月14日9時,2018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中原行出發儀式在開封府前廣場舉行。河南省委外宣辦、河南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趙雲龍致辭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河南在很大程度上就了解了中國。我們通過讀河南,來[詳細]
- 7“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
在“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上,來自巴基斯坦瓜達爾市的納塞姆講述了“法曲爾小學”誕生的故事,打動了在場的400多位與會者。曾經,納塞姆的家鄉沒有一所學校。2016年8月,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出資建設的小學順[詳細]
- 8梁凱喬:願成港青內地發展「引路人」
在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展會現場,豐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袁志平看到梁凱喬後,熱情上前打招呼。據袁志平介紹,2016年12月,他的飛天通旅游手機平台委託合夥時代幫助打開香港的酒店市場,目前客房已經超過了一萬間,這離不開梁凱喬團隊的努力。[詳細]
- 9李克強:軟硬聯通拓亞歐大產業
當地時間19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並率先發表題為《共擔全球責任 共迎全球挑戰》的引導性講話。李克強指出,亞洲和歐洲是世界兩大穩定力量。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亞歐國家作為全球夥伴要加強協商合作,堅定維護[詳細]
- 10「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譜新篇章
據中新社報道: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峰會將譜寫「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的新樂章。 [詳細]
- 11廣西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經驗對構建和而不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啓示
廣西多民族通過和睦相處、平等交流和自由交融,形成多民族文明的相互促進、平等包容及互利共生的最佳狀態,爲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共存提供了活生生的樣板。相信廣西的多民族的成功治理經驗,可以給陷入文明沖突的世界帶來新的啓迪,爲新時代中國構建人類[詳細]
- 12金磚影響力增 具擴容基礎
南非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後,金磚機制內部合作優化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參與能力日益擴大。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靈桂分析說,金磚合作機制已經具備擴容基礎與空間,金磚擴容有利於全球治理創新。 [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