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一帶一路 >

壹帶壹路與雙循環事關主場全球化未來

更新時間:2020-09-24 20:04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8893

壹帶壹路與雙循環事關主場全球化未來

9月24日,以“高水平開放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在廣州正式拉開帷幕。

近年來,廣州不斷深入與“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邊交流和貿易往來。今年1至8月,廣州對“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644.7億元,增長11.5%;“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穗實際投資4.73億美元,同比增長70.9%。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而“壹帶壹路”建設正是通過打通國內外的商品、要素市場,為“雙循環”構建堅實的發展平臺。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壹帶壹路”建設壹脈相承、同頻共振。

從2000多年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到今天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壹帶壹路”重要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將發揮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鏈接作用,為高質量共建“壹帶壹路”作出新的貢獻。

廣州萬寶工業園壹片火熱,在工人的操控下,廠房裏機械臂忙碌作業,生產線上壹件件完成組裝的冰箱有序排列,即將運送到歐洲市場。

面對疫情沖擊,壹手依托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捕捉海外新需求,壹手優化產業鏈、修煉“智造”內功,萬寶這家老牌家電企業冷櫃出口量增長199%。

萬寶逆勢而上是經濟企穩、展現韌勁的縮影。全市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三次產業全面實現正增長;1-7月外貿出口同比增長0.6%,今年首次實現正增長,“壹帶壹路”市場發揮重要力量。

經濟社會應對疫情的承壓能力,以及快速修復、反彈能力,根植於先前布局培育的深厚產業鏈、供應鏈基礎——廣州擁有全國41個工業門類中的35個,是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有年產值超百億元行業共26個,其中,超千億元行業4個。

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整合,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經濟發展,廣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撐起壹片天。今年上半年,新興產業增加值2897.68億元,占GDP比重為26.4%。其中,生物醫藥與健康、新壹代信息技術,分別增長2.9%和4.0%。

農業在革新。“極飛科技致力於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說,從在印尼進行病蟲害防治到在越南助力疫情防控,極飛無人機已經“飛”到了“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引發了新壹輪的農業升級。

工業被賦能。德國“老牌”企業普茨邁斯特生產的混凝土機械,在鏈入樹根互聯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後進入數字時代,其工況數據被“激活”,通過數據的存儲、分析和應用,可以預測預防故障與問題,提高效能。

數字經濟未來可期。廣州在全國率先發布的數字新基建政策,聚焦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充電基礎設施等四大領域,開展23項重點任務和17條政策措施,劍指全國城市級數字新基建典範。

決勝未來,新的力量蓄勢待發。

國家科技部日前發出公告,支持廣州市建設國家新壹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廣州試驗區從藍圖到落地,不斷走向實處、走向深處。以“壹區三城”為主陣地的創新平臺催生新發展動能,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布局串聯起產業“骨骼”,奮力撐起城市經濟未來新格局。

廣州港出海航道上,巨輪往來不斷。

就在壹個月前,這條川流不息的“黃金水道”由243米拓寬至385米,結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區巨輪單向通航的歷史,實現了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船舶雙向通航。

城市的北邊,白雲機場停機坪上的飛機有序起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後,可支撐白雲機場實現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遠期2045年1.4億人次需求。

大灣區城市之間軌道交通加快完善,誕生了越來越多的“廣佛候鳥”“廣深候鳥”。根據最新規劃,未來廣州中心區與佛山、東莞等鄰近城市中心區將實現30分鐘通達,廣州與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白雲國際機場航線覆蓋全球230多個站點,是國家第三大航空樞紐。廣州港航線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去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居全球第四。地鐵裏程數和客流量位列全國第三,是國內客運強度最高、增量最多的城市,且以每年80-100公裏的裏程增加……南來北往、通達四方的航空線、航運線和軌道線在廣州交匯。

交通樞紐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命脈,也是城市經濟活力的有力保證。

斯裏蘭卡的螃蟹、哈薩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櫻桃、土耳其的無花果、巴基斯坦的巖鹽……從廣州出發“買賣全球”,今年1-8月,通過廣州海關跨境電商平臺進出口257.7億元,位居全國第壹。《中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在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中,廣州位列先導城市首位。

城市發展格局因樞紐而優化,實現從流到留、從通道到平臺的轉變。

在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已逐漸形成航空維修與客改貨、航空物流、跨境電商、航空總部、通用航空、飛機租賃等六大產業集聚。在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上,總投資超10億美元的瑞士AMAC宇航集團中國總部及華南飛機生產維修基地項目成為了示範區內的“新成員”。

“城市的機場,正升華為機場的城市。”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全球空港經濟之父”約翰·卡薩達如是研判。

推進白雲機場三期建設,加快推進南沙港四期、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二期、5個國鐵、7個城際軌道、12個地鐵、6個綜合交通樞紐等重點項目,力爭在全國經濟融入全球體系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樞紐能級更高,承載能力更強。從人流物流資金流到信息流、從有形流動到無形鏈接,讓超級樞紐帶來的資源要素沈澱下來,廣州真正實現從“城的樞紐”到“樞紐城市”躍進。

機 遇 之 城

壹個月前,在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簽約項目共266個,協議總投資額超過6000億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企業共享廣州發展新機遇。

“廣州熱度”還在持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位列前4名,廣州在多個維度上排名靠前,其中“智力資本與創新”位列第壹。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咨詢部合夥人金軍表示,無論是體量規模或者發展質量上,北上廣深已經是中國名副其實的“超壹線”城市,“這四個城市是能與世界級城市比肩的,也是城市集聚效應的典型體現。”

第5年上榜機遇之城,廣州機遇何來?

創業者為廣州而來。“20多年前,我拉著壹個拉桿箱從寧波南下,在廣州創業,廣州開放包容給了我發展的機會。”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在2018年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講述了這段創業故事。

從創業起步,到擁有全球唯壹壹家母公司及子業務在紐交所、納斯達克、港交所同時掛牌的互聯網企業,是他為“廣州機遇”寫下的最佳註解。

人們為廣州機遇而來。夜幕降臨,廣州“最美科創大道”科韻路上燈光閃耀,映照出奮鬥者的身影,這裏走出了網易、UC、小鵬汽車、酷狗等壹大批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也廣聚全國最優秀的人才。

日前,網絡招聘平臺發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報告》顯示,廣州第壹次躍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數榜單首位,源源不斷的人才流入廣州,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註入強大的活力。

全球項目為廣州而來。1—7月,全市註冊(落地)項目538個,增長371.93%;協議投資總額超3500億元,增長超60%,協議投資總額100億元以上的項目8個;協議達產年產值7827.16億元。

總投資超過4000萬美元的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落戶廣州天河。“這裏人才、外貿、金融資源強勁,同時在政策開放的推動方面具備引領作用。”渣打銀行華南區CEO吳乃莘充滿信心。

巨頭的成長、科技大道的沈澱、市場主體的信心,都能折射機遇的內涵。

登記財產僅需60分鐘,開辦企業僅需0.5天,獲得電力僅需3天,辦理建築許可僅需11天……從1.0到2.0再到3.0,廣州營商環境改革連續三年實現“三級跳”。培育企業發展沃土,廣州正努力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品 質 之 城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是個大高個,每逢周末他總愛騎著折疊的小自行車,慢行在珠江兩岸。歷史的厚重和創新的活力讓他享受著與城市地標的每壹次遇見。

“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是多元的,內涵是豐富的,能讓來自全球的人才都在這裏找到歸屬感。廣州有這樣的底氣和潛力。”李德紘現在壹年365天裏有200多天是在廣州。

深厚的人文底蘊、現代的都市風貌、宜居的城市環境,不論是創業還是生活,廣州是人們“用腳投票”的品質選擇。

這裏文旅融合更活。

老建築、老品牌、老城脈的“小切口”講述城市的“大改變”,聚集全市96%的歷史街區、70%歷史建築的荔灣、越秀、海珠等中心城區,可以稱得上是“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永慶坊,這個曾經破敗的傳統西關社區,蝶變成為當下周末年輕人相約“打卡”的熱鬧地,更被視為探索城市更新“微改造”的經典樣板。

這裏生活環境更優。

PM2.5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國家中心城市及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常住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中率先達標,“廣州藍”刷爆朋友圈。四季繁花似錦,公園星羅棋布,曾經被稱為違建拆除最大“釘子”的白雲大缽盂18棟違建已經消失,即將“還綠於民、還景於民”。

這裏發展勁頭更足。

壹部手機、壹臺支架、壹名主播,就能打造出壹個直播間,當全民直播熱潮來到千年商都,坐落在西關騎樓間的老字號迎來了直播“探店”,廣彩、廣繡等嶺南味受到網友熱捧。來自五湖四海的奮鬥者們聚集到壹起,棠下城中村的舊倉庫裏“變”出“中央大街”,壹個個網紅創客空間成為互聯網創業者的奮鬥沃土。

千年商都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匯東西南北,多樣性的城市文化成為廣州與世界互通的紐帶。

在國際權威全球城市排名評價中穩步發展、城市面貌向國際壹流靠攏、營商環境改革對接國際規則、年新增常住人口連續五年超過40萬人……繡花見功夫,老城正青春,漫步城市CBD和“微改造”網紅打卡點,不僅可以感受城市向上的創新活力,還能喚醒“食在廣州”的味蕾記憶。

雙循環事關主場全球化未來

中國經濟的內循環已經開始與“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市場融為壹體,堅定不移地推進“壹帶壹路”建設,就是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近期發表的文章強調,我國提出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閉關鎖國,駁斥了“壹帶壹路”建設因疫情而式微的流言,還體現出“壹帶壹路”建設與形成雙循環發展格局兩者間並不是厚此薄彼,而是緊密聯系,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同頻共振。

何謂同頻共振?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提出的初心,還是理念以及發展邏輯,“壹帶壹路”倡議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有著眾多相同點。

“壹帶壹路”倡議與雙循環均為我國提出的長期發展規劃。在此次疫情期間,“壹帶壹路”暫停論死灰復燃。對此,我們只需要翻開中國共產黨黨章有關“壹帶壹路”內容予以回應。與此相類似,雙循環剛剛提出的時候,被目光短淺的壹些人誤讀為應對當前形勢的權宜之計。後來,有不少研究成果指出,壹些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雙循環格局,或者具備了雙循環發展的能力。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壹個國家走向經濟強國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構建完善的內需體系,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目前全球人口和市場規模較大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基本上都屬於這種類型。

“壹帶壹路”倡議和雙循環的理念相通。“壹帶壹路”建設的理念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則是暢通,打通各市場要素在循環中的堵點、痛點。這兩者都通過壹個“通”字,促進我國經濟、“壹帶壹路”沿線國家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保持壹定的韌性。

最重要的是,“壹帶壹路”與雙循環均為未來全球化發展畫出了藍圖。當前全球化出現了逆全球化思潮擡頭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南京大學教授劉誌彪把這種出現問題的全球化稱為“客場全球化”。在他看來,“客場全球化”是壹種不可長期持續的戰略,具有“依附經濟”的不良特征,從而可能會導致各經濟體無法有效地用好自己的競爭優勢,還會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產生嚴重的貿易和經濟摩擦,難以在競爭中培育出自主品牌和技術並取得高附加值。

此次疫情進壹步暴露了“客場全球化”的問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表的分析文章《新冠病毒大流行如何擾亂全球價值鏈》指出,受疫情影響的全球價值鏈中斷將留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長期隱患。這其中就包括,發展中國家從經濟全球化獲益機會越來越少,這對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造成沈重打擊,並阻礙許多發展中國家已取得的社會經濟進步,未來很多年裏發展中國家通過融入全球價值鏈進行工業化的潛力將大大降低。

當前,“壹帶壹路”已經成為各方積極對接的發展平臺,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計劃、泰國的4.0戰略、柬埔寨的“四角戰略”等國家發展規劃紛紛與“壹帶壹路”倡議相對接。這意味著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雙循環格局或者擁有構建雙循環格局能力的當下,各發展中國家可以“壹帶壹路”建設為抓手,以吸引外資等方式不斷完善國內產業鏈,打通內循環。與此同時,以多雙邊自貿協定、投資協定等渠道,形成外循環,從而逐步達到各國都形成雙循環的目標,以重塑全球化格局。這種各國以自身發展帶動全球化向前發展的模式,可稱之為“主場全球化”。也就是說,在“主場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每個國家都是全球化的動力源,即他們都要有自己的雙循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或將當前全球化推到壹個轉折點的位置,“客場全球化”迎來了尾聲,“主場全球化”時代即將到來。在此情勢下,我國將通過自身經濟發展來帶動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與此同時,通過“壹帶壹路”建設,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構建自己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促進全球化健康發展。正如黃奇帆所說,中國內循環的質量越高,對“壹帶壹路”沿線國家的帶動作用就越強,價值就越大,從而形成覆蓋“壹帶壹路”沿線所有國家更高質量的社會經濟新生態,推動“壹帶壹路”建設更高質量發展。

雙循環對當前經濟發展具有怎樣的戰略意義?新形勢下內循環最突出的任務是什麽?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如何讓國際循環和國內循環相互促進、聯動發展?

保障經濟安全 謀劃增長新空間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參與全球的分工與經濟大循環,通過持續產業升級,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逐步成長為世界工廠。總體上形成了歐美作為研發中心、金融中心、消費中心,東亞特別是中國作為制造中心,其他壹些資源能源大國作為資源品輸出中心的全球經濟大循環模式。美國1953年制造業產值占世界比重達到峰值(44.7%),隨後,全球的生產中心就從美國向東亞轉移,其中日本制造業產值占世界的比重從戰後的2.6%提高到1980年的14.9%。隨後又轉移到中國,到2009年中國制造業產值已經占到世界的25.9%,是美國的1.6倍。這壹模式在壹定時期是有效的,歐美占據了產業鏈高端,同時獲得物美價廉的消費品,是多方共贏而歐美發達國家多贏的局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暴發,這壹國際大循環模式的弊端暴露出來,美國出現了過度消費、過度負債的問題,制造業空心化加劇了美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加劇了99%與1%的對立。2008年以來全球化發生了重大的轉折,由全球化擴張階段,進入了逆全球化的全球化收縮階段。同時,歐美國家試圖對全球分工做出調整,以重構制造業的全球價值鏈,美國提出了“再工業化”推動制造業“兩個轉移”——高端制造業回流美國,中低端制造業向東南亞轉移。

同時,隨著中國科技實力增強,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產生了深刻的競爭關系。美歐近年發布的報告,都將中國作為5G、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也是美國挑起與中國經貿摩擦的重要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 全球環境更大的不確定性,加速了 傳統國內國際循環模式的終結。

首先,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舊世界秩序裂變時期已經到來。在國際秩序新平衡達到之前,外部世界不確定性會非常強。

第二,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進壹步升級。5月20日白宮發布了對華戰略報告,否定了過去40年對華接觸政策,要對中國開展長期戰略競爭。

第三,西方國家要求制造業本地化的戰略訴求更強烈,不但強調高端制造業回流,防疫等廣義安全產業也要求本地化。

第四,疫情期間全球的經濟運行都不正常,造成外需的進壹步萎縮,全球供應鏈也不穩定。

在此背景下,推出雙循環制,積極保障我國經濟安全,主動謀劃新增長空間,主動推動我國 從舊的國際國內循環模式轉向新的國內國際循環模式。

首先,雙循環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利用我們產業基礎實力雄厚、產業鏈條完整,戰略回旋空間大,超大市場規模的特點,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經濟運行的各個環節推動實現內部自我循環,包括供需循環、產業循環、區域循環、城鄉循環與要素循環等。

供需循環上,需要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為國內產品銷售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產業循環上,需要穩定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構建三次產業結構協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結合,實物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共生的現代產業體系。

區域循環上,需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更有效的區域協調戰略,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加強區域之間聯通性,暢通區域間循環。

城鄉循環上,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城鄉壹體化,促進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農村成為新的生產中心與消費中心,推動城鄉形成多層次交換循環。

要素循環上,要進壹步打通痛點與堵點,暢通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的循環。

供需循環上,需要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為國內產品銷售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產業循環上,需要穩定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構建三次產業結構協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結合,實物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共生的現代產業體系。

區域循環上,需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更有效的區域協調戰略,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加強區域之間聯通性,暢通區域間循環。

城鄉循環上,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城鄉壹體化,促進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農村成為新的生產中心與消費中心,推動城鄉形成多層次交換循環。

要素循環上,要進壹步打通痛點與堵點,暢通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的循環。

其次,要形成國際大循環新格局,擺脫過度依賴傳統國際大循環模式,形成更多的面向南方國家,面向“壹帶壹路”國家的國際大循環模式。壹方面,中國作為世界市場加大對全球的開放,繼續和世界分享中國市場機遇;另壹方面,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繼續為世界提供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形成國內國際大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內需供給兩端發力內循環

不論從經濟安全,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構建內循環為主體的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上文提到的幾個循環中,最重要的是要實現供需循環,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擴大內需。近年來,有效需求不足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突出的挑戰,疫情的沖擊無疑加劇了這壹點。不擴大需求,無論如何降成本、保運行,長期來說都難以持續。

中國需要積極擴大內需,擴大有效投資,恢復市場信心,促進經濟供需內循環,但要轉變投資領域與投資方式,避免造成新壹輪的過剩。

加大對軟基礎設施的投資,包括環保、公共衛生、養老健康、教育、防災減災、國防基礎設施等。中國在保障生態安全、防疫應急、村莊社區保健、終身教育、備戰應急、前沿科技設施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投資缺口,亟待彌補。

布局若幹超級工程,例如陸海通道、“壹帶壹路”國際通道與走廊、生態走廊、前沿科技基礎設施等。

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升級,即便像北京上海這種國內最發達的城市,也還是有很大的升級空間,包括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綠化生態環境升級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的防洪抗災能力,提升城市的應急避險能力,提升城市的建築節能水平,提升城市建築的抗震能力等。

積極擴大消費需求。例如,根據央行課題組發布的調查數據,我國目前城鎮戶均住房已經1.5套了,再大規模開發房地產會造成新的泡沫,可以考慮通過政策組合設計,拉動住房市場波浪性傳導消費,推動居民住房條件升級。對於改善型住房需求,通過減免契稅、住房公積金補貼等政策手段鼓勵居民住房以舊換新,以小換大。對於首套住房的剛需,通過共有產權、限價房、政府集中采供等方式促進住房消費。通過消費補貼等政策推進汽車、家電用品以舊換新,帶動家居大件消費品的消費需求。同時可以在目前各地發放消費券的基礎上,考慮推動公共消費,在線上線下設立公共消費區,低收入人口可以憑券免費消費,這既是保障民生的措施,也是挖掘潛在的消費潛力。

從需求側要擴大有效需求,那麽從供給側需要做什麽來促進構建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

最重要的是要 穩定優化產業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體系,這在全球都是獨壹無二的。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認為隨著要素成本上升,可以把附加值較低的制造業轉移到國外,以更好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產業垂直分工,但是從經濟安全角度卻並非如此。在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要避免重蹈壹些國家出現的制造業空心化覆轍。尤其是要避免中國全產業鏈優勢被削弱,加強自主創新補足產業鏈短板,利用國內戰略騰挪空間大的特點,鼓勵產業往中西部梯度轉移,提高政府與企業的本地化采購比例,以保障本國企業生存空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出臺了穩市場主體的措施,包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於企業的金融支持等,都是為了讓企業在艱難時期能夠活下來,能夠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牢牢把握第四次產業革命機遇

在雙循環中, 創新中心是重要的節點,直接關系著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創新實力持續快速提高,逐步成為全球創新潛在領導者之壹。特別是由技術引進、引進吸收、集成創新、跟隨戰略等外源式創新為主,逐步轉變為自主創新、創新驅動、蛙跳戰略、協同創新、融合創新、原始創新、基礎研究等內源式創新為主。2019年,中國的PCT專利申請量達到5.9萬件,首次超過美國(5.8萬件),躍升至世界第壹位。中國仍然需要通過布局三個面向: 面向科技前沿、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面向經濟主戰場,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中國創新是後發優勢、跨越優勢、引領優勢、集成優勢、協同優勢的疊加。特別是具有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巨大的應用場景,中國將成長為世界重要的創新中心,由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創造。

創新競爭的重點是 布局第四次產業革命。第四次產業革命不但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有效抓手,也是中美戰略競爭的制高點,歷史上全球性大國的崛起根本上是在於占領了新興產業革命的領導權。人類正處於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早期階段,其中蘊藏著無限的可能。

第四次產業革命帶來的是 新基建、新投資、新就業、新消費的經濟發展機遇。

新基建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構建基礎設施,包括構建各種類型智能終端、構建5G等通信基礎設施,構建城市大腦、行業大腦、國家大腦、數據存儲中心、超級計算設施等智能中樞設施。

新投資指第四次產業革命孕育著巨大的產業投資機會。這是壹個席卷商業部門、生活服務業部門、生產服務業部門、工業部門、農業部門、交通部門、社會治理部門等,貫穿生產、配送、消費整個鏈條的數字化、智能化過程,而且隨著新技術的叠代湧現,將不斷創造出新的投資風口。

新就業指第四次產業革命使得組織和市場的邊界進壹步融合,使得就業由傳統的組織內就業,轉變為多平臺就業、靈活就業、多元就業。就業關系由雇傭關系轉化為協作關系,就業和創業相互融合。

新消費指第四次產業革命將帶來新的消費方式變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的風靡,實際上已經帶動傳統電商進入了內容電商時代。隨著5G、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結合,將推動人們在線消費的升級,人們的衣食住行遊娛學消費方式都會發生重大變革。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鼓勵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等都將促進第四次產業革命帶來的新消費。

第四次產業革命也會重新塑造產業鏈與價值鏈。各種類型的平臺型企業通過數字賦能的方式,延伸到研發、制造、配送與銷售各個環節,已經成為產業鏈生態的組織者、價值鏈的重塑者,顛覆了傳統微笑曲線的價值鏈分工方式。

構建內外聯通的戰略大走廊

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如何讓國際循環和國內循環相互促進、聯動發展?

“壹帶壹路”將成為世界新的貿易軸心和產業協作、共同發展國際大平臺,也成為我們 推進國際大循環的最重要戰略平臺。今年壹季度我國與“壹帶壹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在對外貿易下滑6.4%的情況下,實現了逆勢增長,同比增長3.2%。通過實施“壹帶壹路”建設等,繼續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布局國內國際兩個生產、兩個市場。逐步擺脫過度依賴中國作為生產制造中心,歐美作為金融研發中心、消費中心的傳統國際循環模式,轉向更均衡、更多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化模式。

這種模式的轉換主要依靠以下幾個循環:在推進海外投資的同時,擴大資源品的進口來源地,形成資源品—— 制造業的循環。通過幫助當地發展,提升當地購買力,形成農產品、輕工業品—— 消費市場的循環。通過國際工程項目的建設,拉動配套制造業產品的輸出,實現制造業—— 建設項目的循環。通過推動中國投資,提高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的全球服務能力和全球服務半徑,實現生產性服務業—— 對外投資的循環。

同時,要 構建“壹帶壹路”內外聯通的戰略大走廊,加大沿邊地區開放,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推動中國形成東西雙向、海陸並進多層次多渠道的開放新格局,推動內外循環相互促進。

根據 中國新聞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廠商會與柬埔寨簽署醫藥領域合作備忘錄 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共贏廠商會與柬埔寨簽署醫藥領域合作備忘錄 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 向來積極配合國家發展策略,推動及鼓勵香港業界抓緊「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巨大機遇。廠商會及柬埔寨香港商會於6月29日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和柬埔寨商務部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簽署了一份《關於醫藥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詳細]

  • 2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

    拉美各國對11月將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充滿期待,盼望它成為連接中國和拉美的貿易紐帶。阿根廷農業產業部長埃切韋雷日前在由中國駐阿根廷使館和阿根廷投資貿易促進局共同主辦的一個活動上表示,中國國際[詳細]

  • 3香港將推出上限130億美元綠色債券支持「一帶一路」經濟體香港將推出上限130億美元綠色債券支持「一帶一路」經濟體

    6月28日上午,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全方位合作」。 [詳細]

  • 4電能「走出去」 覓「一帶一路」商機電能「走出去」 覓「一帶一路」商機

    ​「一帶一路」倡議推出四年以來,不少企業拓展海外業務,位於河南許昌的國家電網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員。 [詳細]

  • 5「一帶一路」合作有潛力 以色列鼓勵華企投資「一帶一路」合作有潛力 以色列鼓勵華企投資

    日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的經濟事務參贊Eran Nitzan率隊,專程到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主題為「全球夥伴與全球創新:中國和以色列」投資論壇,向在美中資企業介紹以色列的投資環境和科技發展優勢,歡迎中資企業到以色列開展投資與經濟合作。[詳細]

  • 6開封出發 體會「一帶一路」機遇開封出發 體會「一帶一路」機遇

    6月14日9時,2018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中原行出發儀式在開封府前廣場舉行。河南省委外宣辦、河南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趙雲龍致辭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河南在很大程度上就了解了中國。我們通過讀河南,來[詳細]

  • 7“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你在別人幹渴時給予的一碗水,將換來天長地久的友誼”

    在“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上,來自巴基斯坦瓜達爾市的納塞姆講述了“法曲爾小學”誕生的故事,打動了在場的400多位與會者。曾經,納塞姆的家鄉沒有一所學校。2016年8月,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出資建設的小學順[詳細]

  • 8梁凱喬:願成港青內地發展「引路人」梁凱喬:願成港青內地發展「引路人」

    在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展會現場,豐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袁志平看到梁凱喬後,熱情上前打招呼。據袁志平介紹,2016年12月,他的飛天通旅游手機平台委託合夥時代幫助打開香港的酒店市場,目前客房已經超過了一萬間,這離不開梁凱喬團隊的努力。[詳細]

  • 9李克強:軟硬聯通拓亞歐大產業李克強:軟硬聯通拓亞歐大產業

    當地時間19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並率先發表題為《共擔全球責任 共迎全球挑戰》的引導性講話。李克強指出,亞洲和歐洲是世界兩大穩定力量。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亞歐國家作為全球夥伴要加強協商合作,堅定維護[詳細]

  • 10「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譜新篇章「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譜新篇章

    ​據中新社報道: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峰會將譜寫「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發展的新樂章。 [詳細]

  • 11廣西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經驗對構建和而不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啓示廣西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經驗對構建和而不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啓示

    廣西多民族通過和睦相處、平等交流和自由交融,形成多民族文明的相互促進、平等包容及互利共生的最佳狀態,爲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共存提供了活生生的樣板。相信廣西的多民族的成功治理經驗,可以給陷入文明沖突的世界帶來新的啓迪,爲新時代中國構建人類[詳細]

  • 12金磚影響力增 具擴容基礎金磚影響力增 具擴容基礎

    南非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後,金磚機制內部合作優化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參與能力日益擴大。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靈桂分析說,金磚合作機制已經具備擴容基礎與空間,金磚擴容有利於全球治理創新。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

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