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大灣區 > 戰略佈局 >

大灣區綱要非概念 真機遇更利港澳

更新時間:2019-02-25 17:10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329512

大灣區綱要非概念 真機遇更利港澳

圖:大灣區有內陸的縱深腹地和龐大市場,有中高速發展的巨大機會和成長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共11章、2.7萬多字,洋洋灑灑、面面俱到,媒體連篇累牘、各界議論紛紛。透過表面文字,我們可以透視綱要更多的核心價值、面臨的挑戰,以及顯性與潛在的戰略與機會。歸納來說,就是「非概念、真機遇,更利港澳」。

一、綱要的戰略意圖

相比深圳、廣州的充滿活力與朝氣、經濟快速增長,香港、澳門經濟增長緩慢,年輕人感到失落,而他們是港澳的未來。《綱要》能否解決港澳的問題,正是其關鍵所在。

港澳人最想要什麼?其實所有的國家、地區的人民都是一樣的,想要尋求安居樂業,能有好的發展機會。但世界變化很大,港澳過去的某些優勢正在消退,僅僅依靠彈丸之地是很難再有成長性的。

大灣區有內陸的縱深腹地和龐大市場,有中高速發展的巨大機會和成長空間,有不均衡的創新高地和價值窪地,如果以港澳的高度國際化、法治化和完全的市場經濟,與內地的半計劃、半市場和強力政府推動形成融合,非常有機會成為最好的世界級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目標也正在於此。

香港和澳門將藉此獲得更大的騰挪擴展空間,港澳教育金融保險等機構將獲得大灣區內地展業的機會,港澳人將得到更好的發展成長機遇,港澳青年將獲得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和生活的大好機會。

《綱要》體現的是一個嶄新的世界級都市圈的未來遠景,其現實目標是優先解決港澳的發展問題,戰略目標是打造世界級都市圈之冠。

當然,目前《綱要》仍是一個規劃草圖,明晰了大灣區發展目標、指導原則及其各個城市的分工定位、產業布局結構、交通連接規劃、制度建設路徑、改革方向舉措,下一步,還需要落實「詳細規劃」,進而推出「施工圖」,在十六年的時間裏逐步釋放建設發展利好。

二、綱要的政策利好

《綱要》對港澳的利好濃墨重彩、明確可行。在四個中心城市的優先順序上,綱要把香港、澳門列為首、次位,體現了其優先級的價值。在《綱要》中,香港總計出現102次,澳門90次,廣州41次,深圳39次,珠海20次,其他城市均不超過10次,這也印證了綱要的現實目標。

在城市分工上,定位精確、各有側重,對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描述尤其清晰,共計139字,可謂是《綱要》的「重中之重」。澳門的描述也有60餘字,與廣州、深圳相當。比如,《綱要》提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和在優勢領域「再工業化」,支持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成為電影電視博覽樞紐,支持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

《綱要》支持澳門建設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務平台,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和澳門機場改擴建,支持澳門加快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支持澳門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訓基地,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綱要》還提出港澳可以享受國家和廣東支持創新政策和科技成果轉化、融資,支持粵港澳有關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推進香港、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建設,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完善有利於港澳居民特別是內地學校畢業的港澳學生在珠三角九市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完善並確保港澳能源供應安全和穩定。

諸此種種,不勝枚舉。上述《綱要》要點恰恰抓住了港澳的軟肋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如能全面落實,是對港澳實實在在的巨大利好。儘管,廣州、深圳、珠海等內地九市也有利好,但相比港澳來說,責任重於收益,付出遠超港澳。

三、綱要的實施挑戰

正如《綱要》所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於不同關稅區域,市場互聯互通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第一個挑戰是:決策法治化與市場化的挑戰。

雖然,在《綱要》第11章中提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但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指導下,重大決策很有可能出現嚴重分歧,甚至影響決策效率與實施進程。而《綱要》提出:「尊崇法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這就意味着,港澳的民主決策、尊崇法治、自由市場與內地的首腦決策、計劃指令、行政推動式做法難免衝突,項目銜接難免出現斷裂,衝突解決原則以憲法和基本法優先,需要內地九市更多妥協,領導小組更好地發揮統一指揮作用面臨考驗。

在港澳法治化、市場化的衝撞之下,內地九市的法治化建設和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會不會由此而上一個新台階呢?

第二個挑戰是:城市分工的挑戰。

雖然,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各自定位清晰,但在實際落地之時,產業落位難免互相競爭。即便是在《綱要》之中,也沒有完全避免分工的重疊與衝突。比如,深圳定位為創新創意之都,《綱要》也同樣「支持香港通過國際影視展、香港書展和設計營商周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匯聚創意人才,鞏固創意之都地位」。

香港「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深圳又是國家創新型城市,雖然有「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希望能夠協同一體,但各自為戰、惡性競爭的可能性不可小覷。不僅「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難分伯仲,還有香港科學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與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產業也定位模糊。大灣區其他七市的產業定位更是少有表述。

第三個挑戰是:互通互聯的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軌道上的1小時都市圈,這不僅是反映在交通基礎設施的硬件標準上,對於軌道交通來說,粵港澳之間的通關效率是重要影響因子。未來,港澳通行證可以取消嗎?「一地兩檢」,是不是可以變成兩地一檢?有沒有可能實現持身份證上車的軌交、高速直通車?貨物安檢、通關如何更加便利化?走私、販毒、偷渡如何更有效防範與化解?《綱要》提出:「創新通關模式」,已經指明了改革方向,但挑戰之大難以估量。

第四個挑戰是:行政壁壘的挑戰。

內地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普遍存在,況且兩岸三地、三種體制、三種稅制,無不影響各方成本分擔和利益分配。如何形成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和徵管協調機制?如何解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地區調劑?如何改善商品房供應體系並協同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諸如城市落戶標準、商事主體資格認證標準、行政審批標準、信用體系認證等,更是需要打破行政與行業顯性、隱形壟斷,實現信息互聯共享、規則統一開放、標準資格互認、監管執法協同,破除其背後的地方利益糾葛也是不容小覷的巨大挑戰。

第五個挑戰是:公共服務的挑戰。

都市圈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聯通互認是尤為必要的。都市圈需要有一體化、均等化的醫療、教育、行政等公共服務。沒有這些軟性的公共服務,僅靠硬件設施是不足以形成人、物自由流動的市場化格局的。

大灣區居民可否享受港澳廣深的自由醫療保險與治病就診?異地辦學上學能否更大力度開放並一視同仁?居民就業、購房、養老如何能夠有條件打通?社保、公積金可否互認接軌?港澳青年如何能在大灣區自由創業、就業和生活,並與內地居民享受一視同仁的當地公共服務?內地對港澳人員流入給予大力度開放,反之呢?

《綱要》提出:「促進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但是,沒有後顧之憂的流動才能擁有最高效率的自由流動,這與《綱要》可控制性下的有序流動帶來的效率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韓正會見崔世安 聽取大灣區規劃建議韓正會見崔世安 聽取大灣區規劃建議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6月28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聽取意見和建議。 [詳細]

  • 2港券商冀大灣區可設辦事處港券商冀大灣區可設辦事處

    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實德環球副主席兼證券商協會陳柏楠表示,雖然《綱要》未有特別提及券商的政策,但在中長線看來可提供機會,與內地當局有更多交流。期盼日後能先試先行讓香港券商在大灣區設點,容許在境內開戶,甚至人民[詳細]

  • 3大灣區建設 香港定創科醫療教育等三大重點大灣區建設 香港定創科醫療教育等三大重點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7日)出席「人才變革‧迎大灣區先機」午餐會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在大灣區建設有三大重要工作,第一是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是醫療和教育產業落戶大灣區;第三是加強各地互聯互通,使大灣區成為香港廣闊的腹地,為[詳細]

  • 4林鄭:特區政府正積極細化大灣區規劃綱要林鄭:特區政府正積極細化大灣區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6月26日下午會見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並聽取特區政府關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意見匯報。林鄭月娥引述韓正表示,希望香港在「一國兩制」體制下,發揮金融、物流、科研等方面優勢,為大灣區發展做出貢獻。[詳細]

  • 5倡港私家車准行大橋 香江智滙:促進大灣區發展倡港私家車准行大橋 香江智滙:促進大灣區發展

    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智庫「香江智滙」昨日舉行大灣區大橋發展講座,他們建議進一步開放港珠澳大橋,容許所有香港「單牌」私家車經大橋北上到廣東省各地,體現大橋經濟和社會效益,幫助加快大灣區發展。「香江智滙」會長周伯展醫生表示,開放大橋可以逐步去實施,[詳細]

  • 6乘大灣區東風 台商覓新機遇乘大灣區東風 台商覓新機遇

    期待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18日正式發布。粵港澳三地將通過深化合作推動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消息傳出後,在粵台商倍感振奮,紛紛表示台商在高端製造、健康醫療、文化創意等方面具有優勢,可以邀[詳細]

  • 7《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18)》在穗發佈《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18)》在穗發佈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18)》在穗發佈。中新社據中新網報道,2月14日,由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院撰寫的《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18)》在廣州發佈。該報告從經濟發展動力、新型產業結[詳細]

  • 8何超瓊籲年輕人大灣區發展何超瓊籲年輕人大灣區發展

    ​新城財經台及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早前合辦《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2018》頒獎禮,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獲頒授「2018年度大灣區殿堂級傑出女企業家獎」。 [詳細]

  • 9兩會精神宣講分享會|王志民: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主角」地位十分清晰兩會精神宣講分享會|王志民: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主角」地位十分清晰

    王志民表示,香港在大灣區中不是「被規劃」而是「被重視」「被關懷」。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今日(20日)在「全國兩會精神宣講分享會」上表示,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的「主場」色彩和「主角」地位十[詳細]

  • 10大灣區改寫我的未來大灣區改寫我的未來

    中央政府近日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展示了大灣區的發展路向,也為有志於大灣區追夢的年輕人指點了初創揚帆的航向。《大公報》訪問了兩位創業港青,其中一位利用大灣區作為重要交通樞紐的新機遇,創立全港首個跨境巴士搜尋引擎,方便乘客穿梭大[詳細]

  • 11大灣區規劃料明確各城市定位大灣區規劃料明確各城市定位

    ■洪為民昨分享對大灣區規劃意見。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曉菁 攝前海月底在港辦宣講會 洪為民倡增QDIE額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在即,前海管理局本月27日將在港舉行宣講會,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昨[詳細]

  • 12深圳大灣區建設部分涉港項目深圳大灣區建設部分涉港項目

    前海城市新中心項目深港青年夢工場二期實現夢工場整體服務空間擴展及服務功能提升,建設前海片區的「創新產業孵化核」,打造香港「優勢產業集聚平台」。香港建滔集團總部大廈香港建滔集團全球總部,承擔集團的國際貿[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港券商冀大灣區可設辦事處

港券商冀大灣區可設辦事處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