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註華為雲,任正非在下一步什麽棋?
- 更新時間:2021-03-23 09:10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5460
遭遇制裁之後,華為的手機業務失手,十年前布下的雲業務成為公司新的“錨點”。走過十年的幽暗歲月,華為雲在得到重視後,迎來一波小爆發,但競爭對手早已先發制人,留給華為的市場空間所剩無幾。這一次,華為又要艱難“創業”。
2012年,任正非看了災難電影《2012》,他並不相信所謂的“世界末日”,但意識到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想生存下來必須造方舟。
同年5月,華為投資香港科學院,共建了一個從事數據挖掘研究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被任正非命名為“諾亞方舟”。兩個月後,他在座談會上說:“諾亞方舟實驗室要面對信息洪流的沖擊,解決信息收集、處理、挖掘和分析等多方面的挑戰,構築華為技術優勢,成為ICT領域的領先者。”
如今回過頭看,這是華為從以電信為主的設備制造商,轉型成全能型IT供應商的起點,也是華為雲灑下的第一顆種子。
彼時,華為在電信設備制造領域已經躋身頭部,但任正非清晰地意識到,繼續在電信領域偏安一隅,華為很難做大:市場擴充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如果沒有新的發展目標,華為終會有偃旗息鼓的一天。
任正非轉型的方向,一個是高端自主品牌手機,另一個就是雲計算戰略。他當時信心滿滿:“華為在雲平臺上要在不太長的時間裏趕上、超越思科,在雲業務上要追趕谷歌,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轉型十年間,智能手機在余承東掛帥後一路高歌猛進,2020年上半年,華為4540億營收中,消費者業務的營收占比高達56.3%,而雲業務卻一度成為華為內部的隱形部門。
2021年1月,雲業務重新被重視起來,華為任命余承東兼任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稍晚些,任正非2020對雲業務的發言被曝光,他指出,華為要集中優勢兵力聚焦做好華為雲平臺及雲服務,並表示新的一年裏將在軟件架構、方法和工具上進一步加大人才投入。
在這背後,美芯片制裁帶給華為的陣痛還在持續釋放,去年底華為出售手機業務子品牌榮耀,今年初更是有傳聞稱華為擬出售全部手機業務,華為官方不久便否認了這一消息。消費者業務步履維艱,華為這艘大船需要重新轉向,而曾被輕視的“華為雲”,成了新的錨點。
與十年前那場主動求變不同,時移世易,當下雲市場的競爭與彼時手機市場的競爭不可同日而語。
華為雲的這場博弈,不僅直面來自對手的競爭,亦要進行自我基因變革。
重啟公有雲
華為雲戰略地位的提升,是從2017年成立CLoud BU、以及在8月將其從二級組織升級為一級組織才開始的,在這之前,華為雲的主要商業形態是私有雲,公有雲業務並不出色。
然而,華為雲部署之初,仿佛都是在為公有雲做準備。
2011年,華為與加拿大的移動運營商Telus公司、加拿大貝爾等強強聯手,專門針對雲計算等IT領域中的核心技術成立了聯合創新中心,以及投入巨資收購了華賽公司近一半的股權,力圖一舉拿下雲計算的“領跑權”。
發力雲計算的同時,華為開始招募行業人才,把雲快線科技公司連CEO兼CIO蔣建平在內的約40名雲計算專家統統挖了過來,雲快線是國內第二家提供公有雲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的公司。
這些挖來的雲計算專家,被安插在了當時華為名為“Other BG”中的“互聯網”部門下。互聯網部門後來拆分為華為終端部門以及企業雲,原來的雲快線團隊和2B的業務留存下來,構成企業雲的主力。據財經報道,2015年以前,企業雲部門一直保持在200余人的規模。
華為公有雲團隊組建不久,就完成了公有雲平臺的核心研發,但做不做公有雲業務,反而在華為內部掀起了一場爭論。
當時,華為公有雲團隊一位核心員工告訴《財經》,華為對做不做公有雲分歧很大,最後否定意見占據上風,華為三位輪值CEO中,僅徐直軍堅持要做公有雲。
否定的原因有二:
國內三大運營商在2010年先後布局公有雲,而運營商是華為的最大收入源,華為不想跟運營商發生業務沖突。
公有雲處於初生時期,彼時被視為面向海量的中小用戶市場,而華為習慣了做“大生意”。
這也就導致,最初的華為雲,在更多時間裏以私有雲的形式存在,在具體的商業形態上幾乎繞開了公有雲。2018年夏天,華為Cloud BU部門總裁鄭葉來接受AI財經社專訪時就表示,“華為私有雲本身就有一定競爭力,簽單很快,隨便做做就是幾億美元。”
局面在2016年開始轉變。徐直軍在這一年牽頭組織了多次閉門會議,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對《財經天下》周刊透露,這些會議在3天到7天不等,與會者都是國內外雲計算人士,會議全部談論華為公有雲怎麽做,“那一整年,徐總一直在想華為要不要把公有雲作為發展戰略。”
事實上,這也是市場倒逼的結果,彼時公有雲的市場潛力已經開始釋放,幾乎是華為部署公有雲最後的機會。
華為公有雲開始重啟。
2015年7月,華為面向中國市場發布名為“華為企業雲”的公有雲平臺;2016年,華為進一步升級雲戰略,提出2020年企業雲要達到100億美元量級。
2017年華為成立CLoud BU,起初隸屬於產品和解決方案部門,由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兼任總裁。5個月後,CLoud BU由二級組織升級為一級組織,據《財經》報道,這次升級後,CLoud BU不僅營收會單獨核算,且將有自己的HR部門、CTO辦公室以及戰略與業務發展部和財經管理部門。
這輪調整背後,華為對公有雲與私有雲業務的態度正在發生明顯轉變——CLoud BU獨立於運營商、消費者和企業三大業務集團外,而私有雲業務仍在企業業務集團之中。
2020年1月,華為成立Cloud&AI BG,成為華為內部第四大業務集團,Cloud BU從屬其中,作為該調整的一部分,過去雲計算、服務器、存儲和機器視覺方面的銷售團隊都被整合到一起,統一面向客戶。
鄭葉來對此表示,此次調整後,華為雲會解決線上和線下架構不一致的問題,使私有雲和公有雲都使用公有雲的架構和投資。
這一戰略轉變背後,雲計算市場的競爭主題開始清晰顯現:公有雲、混合雲、專屬雲等多種組合形態,但公有雲仍是一大主流形態。
信通院發布的《2020年雲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334億元,其中公有雲市場689億、私有雲市場645億,公有雲規模首次超過私有雲。近年來公有雲市場增速也明顯快於私有雲,2019年公有雲市場增速為57%,相比之下私有雲的增速僅維持在20%左右。
華為雲如今的部署無疑遵循於此,去年底的華為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任正非表示,公有雲、專屬雲和混合雲,甚至包括非華為私有雲將長期共存,以解決客戶的不同需求。
為什麽是雲?
余承東兼任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之外,還是華為消費者BG業務CEO,而在此前,華為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余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
也就是說,如今余承東一手挑起了華為雲、華為消費者業務以及華為汽車業務。而這三者之間並非全然割裂——華為雲是底層賦能中心。
據深網報道,2016年前後華為手機業務高速增長之時,消費者業務高層已經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手機不增長,消費者業務未來往哪兒走?
彼時IoT漸呈風口之勢,但沒人知道未來方向在何處,智能手機的勢能在不斷釋放,一度被認為將替代PC、電視等大部分設備。不過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及團隊認為,手機很難完全替換其他設備。2015年,王成錄受余承東之邀,從華為中央研究院轉入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
“如果替換不了,那為什麽不讓它們互相協同起來呢?”王成錄2020年9月接受深網采訪時指出,這種共識是鴻蒙誕生的源點,從設計之初,鴻蒙的目標就是將多個設備連接起來,融為一體。
2019年8月9日,在東莞松山湖召開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王成錄攜鴻蒙1.0首次亮相。在這之前,這一項目在華為內部高度保密,知情者只有少數高層。
余承東在會上宣布鴻蒙將進行開源。對此,王成錄表示,華為內部就鴻蒙是否開源進行過多次討論,最後決定開放源代碼是因為——華為想要做生態。
構建生態的關鍵在於應用和開發者。為此,在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還推出一站式DevOps工具及其實踐,DevOps由華為雲Devcloud與終端應用市場AppGallery Connect聯合推出。
DevCloud華為雲軟件開發服務CTO談宗瑋曾表示:“移動應用不僅涉及移動端和服務端開發,在上線後還將面臨運營維護等方面的壓力,將華為雲DevCloud及華為雲CDN、RDS等基礎服務能力與華為終端應用市場的能力進行結合,可以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覆蓋開發、部署、分發、運營等全生命周期能力支撐的一站式支撐平臺。
任正非希望華為雲成為客戶合作夥伴的黑土地,現在看起來,鴻蒙就是華為雲這片黑土地上長出的一棵大樹,華為近些年潛心研發的鯤鵬、昇騰系列芯片解決方案,則源源不絕為華為雲提供養分。
而在鴻蒙這顆大樹上,無論是AIoT還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都只是眾多果實中的一部分。
華為此前已多次重申不造車,但表示要做智能汽車的超級供應商,向下為車企輸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華為此前公布了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五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以及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華為敢做全棧的底氣源於技術。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下的首款產品——HUAWEI HiCar車載智聯系統便是基於鴻蒙。截至9月,基於鴻蒙的華為HiCar平臺已經與20多家車廠、150余款車型達成合作。根據華為預計,2021年預裝該平臺的車型將超過500萬輛。基於達芬奇架構研發的華為昇騰系列AI芯片,也是華為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底層支撐。
回到雲計算市場本身,當下,外界普遍認為,雲計算正在從Cloud 1.0時代全面過渡至Cloud 2.0時代,遠川研究所曾總結,區別在於,Cloud 1.0更側重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型服務,而Cloud 2.0則可以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型服務,而在這其中,既有芯片和硬件創新,也有軟硬件、AI、數據的全棧協同。
將這些業務串聯起來不難發現,“雲服務”是基石,將承載HMS/鴻蒙、消費者雲服務、智能車雲服務,形成生態+業務閉環。
余承東如今統管消費者業務、華為雲以及智能汽車事業部(業務),很顯然,任正非在下一盤大棋。
從BAT口中搶蛋糕
2011年任正非定下了華為在雲平臺上趕超思科、在雲業務上追趕谷歌的目標。如今十年過去,“雲”這條賽道上,華為的競爭對手由起初的思科,變成了亞馬遜、阿裏巴巴等國內外互聯網科技巨頭。
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中,亞馬遜以45%的份額占比一騎絕塵,隨後依次為微軟、阿裏雲以及亞馬遜,分別占據17.9%、9.1%、以及5.3%的市場份額,格局已然明晰。
華為正在追趕已經深耕的國際巨頭,IDC《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84億美元,中國前五大公有雲排名依次為阿裏雲、騰訊雲、華為雲、中國電信天翼雲和AWS。
錯失良機之後重新沖出市場,華為雲已實屬不易,但錯失的那幾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追趕。
從私有雲到發力公有雲,再到混合雲,華為雲的這種轉型,實際上是當前主流雲服務企業已經走過的路,2017年華為成立Cloud BU之時,市場上的不少玩家早已在公有雲市場浸潤多年,並已經開始發力混合雲:
在國外,微軟2015年推出混合雲產品Azure Stack,2017年落地中國;亞馬遜2018年推出AWS Outpost等混合雲服務;在國內,阿裏雲於2016年推出專有雲Apsara Stack(專有公共雲);騰訊雲也在2018年與美國軟件公司VMwar合作推出黑石混合雲平臺。
而到2018年,華為內部還在為公有雲與私有雲的紛爭問題所擾。那時,一篇名為《#華為雲#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熱帖在華為內部心聲社區引發爭論。發帖人質疑這兩大業務被割裂,陷入左右手互搏的局面:“一直很無語,Cloud BU和IT私有雲明明是一對孿生兄弟,但在銷售、市場側無法形成合力,甚至還互相阻礙。”
直到2020年5月,華為雲發布新的政企戰略,表示將向政府和傳統企業力推以華為雲Stack為基礎的混合雲解決方案,鄭葉來表示,華為已將原先放在IT產品線的私有雲團隊與Cloud BU的團隊進行整合,形成新的混合雲產品部。
任正非去年底的內部信基本明確了華為雲解決方案的最終結構:一套技術架構,支持公有雲、專屬雲、混合雲等商業形態;兩種交易模式,一是賣給客戶、產權屬於客戶、客戶自己維護的混合雲,二是產權屬於華為、由華為維護、客戶訂閱雲服務的公有雲(含專屬雲);三種部署方式,一是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裏面,與公有雲分開運維的私有部署,二是部署在華為建設的數據中心裏面,由華為運維;三是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裏面,作為公有雲的延伸,由華為運維。
但與巨頭搶市場卻絕非易事。華為雲的優勢在於政企領域,華為中國雲與計算CTO肖苡此前對《財新》表示,華為雲的優勢在於,過去十年,通過服務政企客戶,華為對本地部署的技術要求、合規要求非常了解,也與不少企業一起打造出了與他們流程相匹配的工具。
任正非2020年3月份在一次內部講話中也明確指出:“企業對安全性的要求要重過私人對安全性要求,企業要求高可靠。這個是我們的強項,是BAT的弱項。我們要堅持面向大中企業和政府組織,這就是和BAT不同的地方,我們要殺出一條不同的路來。”
這並不意味著華為雲能夠硬生生從巨頭手中奪下更多蛋糕,擺在華為雲面前的另外兩條阻礙在於:
·華為是傳統ICT硬件廠商,硬件基因深入骨髓,在“軟件+服務”為核心的雲計算洪流中,能否順利實現自我轉基因,還是未知數,此前唯一轉型成功的是微軟。
·Cloud&AI BG與企業BG在銷售層面左右手互搏的局面並未完全解決。
對於前者,任正非表示要借鑒亞馬遜、微軟等成功經驗,但絕非簡單復制;對於後者,其在此前的內部信中建議,華為雲業務團隊和企業業務團隊按照“作戰綜合化,能力專業化”原則,對一線組織進行優化,實現場景化合作作戰。
只不過,漂亮話誰都會說,這場自我博弈的終局裏,才藏著華為雲未來的答案。
來源:搜狐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