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調查:千億芯片大騙局
- 更新時間:2021-01-29 09:43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9871
為什麽僅僅時隔壹個月,千辛萬苦求來的寶貝“光刻機”,就被抵押出去換錢了?這讓芯片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以下簡稱“弘芯”)的管理層,尤其是新聘來的CEO、業界泰鬥蔣尚義感到很不對勁。
光刻機是制造芯片的關鍵設備,全世界僅有幾家企業可以生產,當中以荷蘭公司 ASML 技術最為先進。但由於中美經貿摩擦,據路透報道,自 2018 年起,美方多次遊說荷蘭政府,希望荷蘭不要允許 ASML 將高端光刻機出口中國,致使國內芯片廠商“有錢也買不到”。
弘芯員工陶永還記憶猶新,2019 年12月22日光刻機到位的情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網安大道的壹座廠房內,五位工人小心翼翼地把壹臺龐然大物運進恒溫車間,這臺型號為NXT:1980Di 的光刻機,被密封袋層層包裹。為了防止氧化,工人還在袋中註入惰性氣體,保持全程液氮保鮮。
光刻機入廠,弘芯如獲至寶。當日為這臺光刻機舉辦了壹個進廠儀式,火紅的背板上寫著“弘芯報國,圓夢中華”,合影的人群中,站著前臺積電二把手蔣尚義。
“弘芯有個蔣尚義,蔣爸帶了光刻機”,樁樁件件,都是國內半導體界頂天的大事。
74 歲的蔣尚義是半導體界風雲人物。在業內,蔣尚義被尊稱為“蔣爸”。壹位行業人士對 36 氪形容:“臺積電有很多叔、伯字輩的,但’爸’只有壹位。”2019 年6 月,蔣尚義加入弘芯。
拿下光刻機,“蔣爸”的面子發揮了巨大作用。
曾有弘芯人士問蔣尚義為什麽能拿到光刻機,蔣尚義答:“我們在臺積電時簽過幾百臺,(ASML)上上下下哪壹個不和我們熟?是看面子才願意賣給我們第壹臺。”
光靠臉面還不夠。上述人士告訴 36 氪,由於ASML產能有限,對外供貨條件極為嚴苛,即使接受訂單,ASML還會派十幾人的團隊去客戶工廠實地考察,以“打分制”評判買家的技術藍圖、資金狀況等。
還是依靠蔣尚義,弘芯很快得到了接受考察的機會。2019 年 12 月,弘芯獲得了壹臺全新的DUV深紫外光刻機。
壹時間,當時僅成立兩年的弘芯公司,在壹眾近幾年新上馬的芯片項目中,風光無兩。而它此前訂立的宏大目標——上手就主攻14nm工藝,緊接著就要拿下7nm,月產3萬片的產能,行業裏基本只有臺積電和三星能實現——似乎也不再那麽如夢幻泡影。
可蔣尚義怎麽也沒想到的是,他費勁心力求來的光刻機,在入廠不到壹個月後,就被抵押進銀行換了錢。
天眼查顯示,2020 年 1 月20 日,弘芯將引進的 ASML 光刻機抵押給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以此貸款5.8億元,在抵押信息壹欄,赫然寫著該光刻機“全新尚未使用”。
“蔣爸開始覺得不對勁。”林雄對36氪回憶到。他是弘芯團隊早期成員。
2020 年 6 月,心灰意冷的蔣尚義打算辭去弘芯董事與 CEO職位,彼時,蔣尚義與弘芯董事會已然決裂,為了強留住蔣尚義,弘芯董事會露出了猙獰嘴臉。
壹名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時任弘芯董事長李雪艷為了阻撓蔣尚義離職,表明要發律師函起訴他,“要把蔣爸寫得很難聽,把弘芯所有的失敗都歸在蔣爸頭上。”
百般阻撓下,蔣尚義無法脫身,甚至壹度淪為弘芯對外示人的傀儡。2020 年 7 月8 日,弘芯舉辦“員工表彰大會”,蔣尚義被要求出席為員工頒獎,弘芯官方對外發布了蔣尚義、李雪艷等人合照,畫面裏紅紅火火,壹團和氣。
活動結束後,蔣尚義迅速離開武漢,隨後回到位於美國的居所。他在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曾說:“我在弘芯的經歷是壹場噩夢。”
在蔣尚義宣布辭職壹個月後,地方政府的壹紙文書,將弘芯的爆雷慘狀展露無遺。2020年7月30日,弘芯所在的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官方發布壹則報告,明確指出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
向弘芯討債未果的工程總包公司“武漢火炬建設集團”(以下簡稱“火炬”),其負責人盧海濤對著諸多地方官員憤怒聲討:“憑什麽說(弘芯)投了1000 個億?那不就是騙子!”
令人不解的是,弘芯最初的幾個攢局人全無半導體從業背景、甚至大多是大專學歷,他們是怎麽把武漢政府、業績泰鬥蔣尚義,以及眾多合作公司,壹步步騙進入了這個“千億騙局”?
更重要的是,對於諸多急於“造芯”的各地政府、各路資金,怎麽避免再次踏入“弘芯式騙局”?
弘芯工地現場,由36氪邱曉芬拍攝
外行團隊做下千億芯片局
組建芯片項目要找人、找技術授權、找政府,關系層層嵌套,難度極大。但由於芯片業務需要土地、建廠、買機器,每個環節都牽涉上億的巨額資金。投機者壹旦得手,回報極具誘惑。
而故事講得大、牽扯金額高的武漢弘芯,正是這麽壹個大膽的項目。
曹山,弘芯最早的做局者。2017年,曹山就試圖組建半導體項目。有知情人士對 36 氪稱,為了找到有意願合作的地方政府,曹山平日裏就在各個省會城市中流竄,包括廣州、合肥、成都、南京等地,但多數情況都是碰壁。
在林雄的印象中,曹山滿嘴大話,頗有江湖氣。為了包裝自己,曹山身上常揣多張名片,身份包括“臺積電副總”、“宏碁駐美國紐約第壹任副總”等等。然而謊言常被拆穿,因為“臺積電副總沒有叫曹山的”、“宏碁在紐約根本沒有公司”。
多位與曹山接觸過的人士告訴 36 氪,“曹山”甚至不是此人真名,其真名為鮑恩保,曹山是他借用了老家司機的名字。“犯過的事兒太多,所以在外面都用化名。”壹位熟悉曹山的人告訴 36 氪。
但行走多地,曹山練就出壹副長袖善舞的交際能力,組建弘芯前夕,曹山遇到了另外壹個關鍵人物,龍偉。
龍偉,弘芯背後的隱秘操盤手。多位弘芯內部人士告訴36氪,龍偉“很有能量”,在龍偉的穿針引線下,弘芯敲開了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的大門。
為了把控住公司實權,龍偉找來了關系親近的李雪艷擔任弘芯董事,李雪艷的從業經歷和芯片毫不沾邊,她賣過燒酒、開過飯店、還倒賣過中藥。龍、李二人還將多位親信安插進弘芯任關鍵崗位,諸如董事會監事李月茹,有內部人士稱,其此前是負責照料李雪艷日常起居的“貼身保姆”。
壹個荒誕的初始團隊形成了:有“背景”的龍偉擔任董事長,“江湖混子”曹山為董事,“芯片小白”李雪艷為董事兼總經理,三人均無半導體從業經驗。而這樣壹個千億級半導體項目的創始團隊,學歷竟以大專居多,曹山本人更是只有小學文憑。
出乎意料的是,在龍、曹、李三人的操作下,弘芯迅速起勢:2017年11月12日,曹山成立了壹家名為“北京光量藍圖”的公司,4天後,光量藍圖作為持股90%的大股東,與武漢東西湖區政府共同成立了弘芯。
隱患自此就埋下了:看起來,武漢東西湖區政府承擔的風險很小,它作為10%的小股東此時僅註入了2億元啟動資金,在動輒投資百億的芯片項目中只是小數目;可問題在於,持股90%,龍、曹、李壹方的光量藍圖雖然當時擺出了要承擔重任的姿態,承諾要投18億元,但其實壹直沒有實際繳納這筆錢。
2017-2018年,曹山、李雪艷成立的北京光量藍圖 實繳資本為0 數據來自天眼查
不過,這並不妨礙短短壹年內,弘芯迅速成為武漢市的明星項目。2018年起,弘芯連續兩年入列為湖北省重大專項的項目。對外,弘芯都介紹自己是壹個投資額200億美元/1300億人民幣的項目。
來自東西湖區政府的糧草彈藥也快速跟進。武漢市發改委發布的文件顯示,2019年1月,僅僅成立壹年的弘芯已完成65億元的投資;到了2019年3月份,弘芯壹個月內就拿到超過15億的投資。這些投資均來自武漢東西湖區政府。
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麽弘芯能拿到這些資金?畢竟,弘芯團隊初期在技術、運營上的種種錯漏,令業內人大跌眼鏡。
對於晶圓廠來說,初期的技術路線幾乎是定生死的壹環。曹山最早為弘芯制定的技術方向是,生產90微米到7納米制程的芯片,他還定下壹個大煉鋼鐵般的目標:“成為僅次於臺積電和三星的晶圓廠。”但只要略懂半導體發展規律的人都清楚,沒有壹個晶圓廠可以同時生產跨越13個世代的芯片。
按照半導體行業規律,芯片制造理應從入門級的65nm、40nm逐步向難度更大的14nm 遞進發展,但弘芯壹上來就宣稱專攻 10 nm、甚至 7nm芯片。
有弘芯員工曾問曹山:“為何還沒學會走,就要飛?”曹山答:“做 65nm 芯片,項目只值 80 億,做 14nm 能值1200 億,油水就多了。”
武漢東西湖區彼時為什麽頻頻投入、如此急於上馬芯片制造項目?林雄對36氪分析,壹部分原因是隔江相望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紫光集團2016年在此落地的芯片項目“長江存儲”搞得紅紅火火——該項目後來實現了64層 3D NAND Flash芯片量產。武漢東西湖區也做出了產業規劃:打造“芯、屏、智、網、新”的產業集群,“想做壹個晶圓廠把產業鏈上下遊串聯起來”。
壹位上海半導體領域資深投資人對 36 氪表示:“地方政府很難理性,妳看到大家都在搞(芯片),我為什麽不能搞?總不能說妳搞就可以,我搞就是過熱。”
不過要撐起弘芯版圖,三人勢必會露出馬腳,為了假戲真做,龍、曹、李三人迫切需要壹個實打實的技術團隊。
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居然做到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
2019年,曹山再次發揮人脈,他找到壹家名為“上海精泰”的公司,該公司與臺積電等芯片大廠合作密切,擅長倒買倒賣二手設備,在圈子裏相當“吃得開”。
曹山讓上海精泰充當掮客,雙方簽下價值千萬的合同:精泰需要從臺灣等地幫弘芯湊齊100名資深技術人員,級別越高,弘芯支付的傭金更多。林雄對36氪說,當時弘芯開出的傭金條件是,“如果能挖到蔣尚義,就給100萬,找到副(廠長級別)的就給50萬”。
金錢驅動下,上海精泰通過層層關系,輾轉聯系到當時正好結束中芯國際任期、郁郁不得誌的蔣尚義。
蔣尚義上當,與曹山等人的巧言令色不無關系。
弘芯團隊深諳包裝之道。在弘芯內部,關於創始團隊背景的傳言壹直存在:龍偉是“某高幹的孫子”,李雪艷是“某領導的妹妹“,兩人還常上演欲說還休的戲碼,若有人提起他們的神秘身份,都會被二人當面否認,並推脫是團隊其他人傳出的謠言。
壹面半推半就,另壹面,龍、曹等人又刻意營造身份光環。林雄告訴36氪,曹山等人前往臺灣等地尋求技術團隊入駐時,常常搬出政府高層的旗號行騙,號稱弘芯項目“大陸願意投資1000億”。為了假戲真做,增加說服力,龍偉還會帶技術團隊進出壹些他號稱“有背景才可以去的酒店”。
2018年,有政府高層曾經前往武漢視察,林雄記得,李雪艷故作神秘地告訴員工,該高層將會秘密到訪弘芯工廠,鼓勵大家”好好做中國的邏輯芯片“。但有細心的員工後來多方核實後發現,該高層其實並未到訪弘芯,李雪艷所說皆為假話。
而在蔣尚義接到邀約時,弘芯主動放出的、拿到千億投資的新聞已經鋪天蓋地,加之接近完工的壹期工程,2019 年夏,“蔣爸”決定入局。
“如果是蔣尚義要做,他的技術能力對市場是很有吸引力的,”曾有國字頭芯片投資人對媒體表示,但基於資本市場內流傳的弘芯傳聞,“就怕蔣尚義是被人騙去的。”
在蔣尚義的背書下,大量工程師慕名而來,弘芯也不惜用工資翻倍的方式留住人才。林雄告訴36氪,工程師團隊中,“300萬、500萬(年薪)的壹大堆”,高峰期,弘芯員工數壹度膨脹到400人以上。
正因為蔣尚義和隨之而來的技術團隊,武漢弘芯才有可能買到光刻機。而靠此前的外行團隊,這是無法達成的。有員工記得,董事長李雪艷曾給苦於無法解決光刻機的團隊支招:“請ASML來中國吃飯,給他們送禮、送中國的字畫”。
陶永記得,荷蘭光刻機制造商ASML來調研時曾給弘芯的工程團隊很高的評價——陶永對36氪稱,ASML當時誇弘芯是他們“在中國大陸看到的最好的團隊”。
雖然此時這個局看起來光鮮,似乎有成功的希望,但對於心懷鬼胎的做局者來說,“攢局”做芯片,終究只是用來圈錢的幌子。
騙子的金口袋
被高薪挖來的工程師們進到弘芯的工廠,很快發現弘芯的工廠不對勁。
有熟悉芯片制造的人士曾實地勘測過弘芯的工廠,發現弘芯的工廠存在著中軸線未對齊、緊急借用電力儲備不足等問題,“地都是不平的,建起來的芯片廠沒兩年就會報廢。”
還有更低級的錯誤,由於弘芯工廠的挑高太低,導致後期光刻機搬不進來,只能重新推高天花板,加固了地板的承重。
弘芯工程師們得出結論——就是壹群不懂的人,設計了壹個完全不能用的工廠。
有數位弘芯員工告訴 36 氪,為了迅速建廠,攢局人曹山從某設計院要來了中芯國際的老舊廠房圖紙,直接仿造建起了弘芯工廠;而弘芯找來的工程總包方火炬集團,沒有任何芯片工廠建造經驗,甚至官司累累,在法院有上億欠款的被告記錄。
曹山曾對身邊人說:“芯片太復雜,我不是真的想做芯片。我就想把廠房建好,搞土建我們熟啊,可以上下其手。”
林雄告訴 36 氪,以“建廠”之名,行“圈錢”之實,已是半導體公司轉移資金的常見手法。“首先,建廠可以拿到中央或者地方的財政補貼;另外,建廠需要找承包商,承包商為了確保履行土建任務,會繳納動輒上億元的保證金。”林雄說。
換句話說,建廠可以兩頭騙、兩手拿。
不僅騙投資的政府,承包商與分包商也成了弘芯吸血的對象。
2019 年 12 月 20 日,“武漢環宇基礎工程公司”(以下簡稱“環宇”)負責人王立銀向總包商“火炬”負責人盧海濤打去電話,催促壹筆 200 萬的工程款,卻被後者告知:“欠款已經積壓了7000 萬,(給弘芯)報了都沒有批。”
拖款不還,弘芯給出的借口千奇百怪。比如要求承建方把簽好的合同重新擬壹遍,理由是“不整潔、淩亂”;若是打電話給弘芯財務催款,對方會以“領導手機忘車上了”為理由搪塞;火炬老總還對環宇的人吐槽,弘芯直接賴賬,“高速模(壹種模板工藝)的費用2000 多萬,弘芯不認賬了。”
據 36 氪獲得的多張收據顯示,2019 年間,弘芯與總包商火炬有多次大額資金往來,蹊蹺的是,在 2019 年5 月 30 日,火炬向弘芯支付了 4.35 億元。
作為乙方的火炬,為何要給弘芯付款?壹位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因為弘芯承諾將多余的貸款利息付給火炬,因此火炬自願以擔保人身份向銀行借款,再輸血給弘芯。
這種做法也讓火炬深陷泥潭。由於弘芯後期無法及時還款,作為擔保人,火炬還為弘芯墊付了總計 1100 萬元的貸款利息。在電話中,火炬負責人盧海濤談及弘芯時多次破口大罵:“這幫人有問題,分包商都恨他們恨得要死。”
2020年1月21日,距離除夕只有3天,火炬負責人盧海濤給李雪艷打去了7個電話,壹個都沒有接通。
他心急如焚。由於5000萬元的農民工資沒結清,還沒返鄉的幾百名工人們急了,他們聚集在工地上,眼看辛苦壹年的工錢化為泡影。最壞的情況發生了。1 月 22 日白天,工人們沖進了武漢東西湖區政府,“警察都攔不住”。
矛盾已經激化,弘芯仍遲遲不願放款。直到1月22日晚10 點,弘芯財務才勉強承諾支付1200 萬,又磨到淩晨4點,這壹方案再次被弘芯推翻,弘芯方面稱只能支付 800 萬,剩下的400萬要等到大年初七到賬。
雙方在付款方案上僵持不下,盧海濤被徹底激怒,他對著當時在場的政府工作人員說,“我邀請妳們把我拘留15天,給工人壹個交待”、“我舉報,老子打市長熱線,到市區委反映情況。”
這場鬧劇也傳到了弘芯內部,員工們議論紛紛。為了安撫員工,李雪艷多次在重申弘芯絕對安全,她不時向員工強調:弘芯什麽問題都有可能發生,但錢絕對不是問題。
“弘芯這幫人嘴裏沒壹句實話”,盧海濤憤慨表示。
事實上,錢絕對是個問題。
對不上的賬目
弘芯成立時,鋪天蓋地的新聞裏,弘芯是計劃投資1300億元的天選之子,可到頭來連 200 萬都拿不出來。
那麽,弘芯究竟有沒有錢?錢又到哪裏去了?
36 氪根據訪談、公開資料粗略整理了壹份弘芯自 2017 年 11 月成立,至 2020 年 6 月蔣尚義離職,期間 2年零7 個月的大額收支記錄:
在進賬方面,武漢市發改委此前發布的文件顯示,弘芯截至2019年12月31日獲得的投資額總計達到153億元。
還不止這些。為了套出更多的錢,弘芯還不斷把土地、光刻機這些實體資產抵押,其中光刻機套取了5.8億。另外,有知情人士向36氪出示了證據,證明武漢弘芯曾經讓工程總包方火炬集團作保,向當地銀行先後提取了7億元左右的貸款。
入袋不少,弘芯支出極其有限,粗略為弘芯算壹筆賬:
弘芯壹期工程土建費用17億元(有經驗豐富的工程承包商向36氪表示,弘芯工廠在壹期工程的土建方面最多值20億);
2. 買下光刻機花費近 8 億;
3. 弘芯沒有花錢購置光刻機以外的生產機器,工廠還沒運轉起來,沒有產生研發和銷售費用;
4. 剩余較大額的固定支出主要是人員工資。考慮到弘芯高峰期的員工人數只有不到500位,半導體制造行業平均月薪為1萬元,即使考慮到高級技術人員工資較高,如果以兩年的運營時間粗略計算,產生的員工支出應該不超過4億元。
與此同時,弘芯還對外欠下不少外債。據36氪了解,弘芯並未結清與精泰、火炬及其他專業承包商的賬目。
估算下來,假如153億投資款全部到位、所有欠款都已結清,弘芯賬上理應還剩大約124億元。但這些錢到底哪去了?
天眼查顯示,2020年9月,壹家名為盛品精密氣體(上海)有限公司和弘芯的訴訟中,弘芯賬戶內的余額被查封。判決結果顯示,彼時弘芯的賬戶中只剩下1500萬元左右。
這個問題連弘芯內部人士看來也無解。36氪走訪了多位武漢弘芯高管,沒人能說清楚弘芯是如何走到資金幹涸的境地。
在調查中,36 氪發現弘芯與多家體外公司存在著復雜的利益綁定關系。
以其中壹家名為“佛山漢豈”的公司為例,漢豈名義上是弘芯的顧問公司,但其實是借用培訓員工/咨詢等名義進行利益輸送。陶永向36氪表示,漢豈團隊的操盤手,是李雪艷的弟弟李雪松。
林雄也告訴36氪 ,漢豈借由中介公司從長江存儲、臺積電、聯電等公司吸納了不少芯片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的日常工作,是把前東家的技術資料寫成PPT,最終由漢豈將這些 PPT打包賣給弘芯。
為了掩蓋這種交易,在漢豈內部,參與培訓的工程師都用化名相稱,“小毛、小豐、小朱”,為了混淆視聽,漢豈還在培訓中摻雜其他內容,比如讓工程師學習耐基成功學,集體閱讀三國演義等。
雖然不務正業,但這些工程師們的月薪高達15萬-30萬,這壹支出由弘芯撥款,名義是“技術授權”。
最終的結果是,這家按說已經拿到高額投資的公司,很快就處處缺錢。
按照弘芯原來的規劃,壹期工廠原應在2019年年底開始運轉,但彼時,弘芯連最重要的生產設備采購尚未開始,“全都卡在最後壹環的財務那”。財務部門給出的回復是,“到2020年1月份就有錢進來”,但這壹期限又不斷往後延遲至3月、4月,甚至更晚。
芯片制造已經停工許久,2020年4月,陶永接到壹項令人不解的任務:弘芯董事會要求11位管理層,包括CEO蔣尚義,編寫各部門發展計劃書,“給了很寬泛的命題,每個人要寫電話本那麽厚,還要向董事會報告。”陶永對36氪說。
這項工作明顯是障眼法。待管理層們各自匯報計劃書完畢,弘芯董事會無人提出質疑,卻在散會後告知全員:“計劃書寫得不對,所有人重寫第二稿。”
值得註意的是,也是在2020年4月,武漢市發改委曾發布的《武漢市2020年市級重大在建項目計劃》中,寫到2020年弘芯計劃投資額為87億元。
在又壹場如皇帝新衣般的高管會議結束後,蔣尚義忍無可忍,大罵李雪艷。他有點激動:“我們拿弘芯的薪水,要做對得起弘芯的事,寫這些東西(計劃書)就是浪費時間”,“我以CEO的身份命令妳們,統統不要寫。”
這是陶永第壹次見到蔣尚義發怒。和弘芯董事會的矛盾徹底激化後,2020年6月份,蔣尚義很快向弘芯董事會請辭,隨後離開武漢。
蔣尚義的離開,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壹根稻草。
2020 年7月,武漢市自曝了弘芯資金斷裂的事實。10月,國家發改委稱,對於芯片項目爛尾的現象,將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最終受損的是誰?
在為這個項目投入可能高達153億元之後,武漢東西湖區政府還要處理爛攤子。2020年11 月,武漢東西湖區收購了持有弘芯90%股份的光量藍圖,完全接管了弘芯。陶永對 36 氪說,政府在接盤弘芯爛攤子後,清退了李雪艷,派出了壹支遊說團到上海等地四處尋求收購,但這個項目恐難起死回生,因為弘芯的大部分員工已經找好了退路,只等著拿完年終獎後擇機退出。
環宇的王立銀至今還在為4千萬的工程尾款四處奔波。討債的這壹年半以來,他四處奔波,試過給李雪艷寫信,聯系過法院、區政府,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回應。因為這筆錢,他的環宇公司已經瀕臨倒閉。
火炬這邊,為了討回欠款,2020年9月份以來還在假裝“全面復工”,實則召集了壹小批工人,每天還在幫弘芯做著塗抹外墻、拆腳手架的“門面工作”。
獲益的是誰?
在 36 氪獲得的通話錄音中,王立銀、盧海濤都談到聽聞過弘芯攜款潛逃的傳聞,政府也有所警覺。“有朋友去東西湖政府求證,政府回復說,弘芯卷了壹部分(錢)走了。”王立銀這樣說。
根據天眼查顯示,2019 年 5 月,弘芯董事長龍偉、董事曹山退出公司管理層。離開弘芯後,曹山才向身邊人松口:“哈哈,臺灣人(指蔣尚義)可真好騙,這就是壹個局,讓他來做接盤俠。”
壹位弘芯內部人士告訴 36氪,原弘芯董事長龍偉在壹次大酒後吐露真言:“我現在壹個月的工資才壹兩萬,靠工資我什麽時候才能搞到壹個億?但幹完這個項目(弘芯),我就能退休了。”
曹山仍繼續流竄各地,用相似的手法復制“芯片局”。36 氪獲悉,曹山手中握有多個操盤中的芯片項目。自 2018 年 11 月起,曹山相繼成立珠海逸芯、雲芯國際、湖北天芯、濟南泉芯……即使在弘芯爆雷後,曹山依然在濟南將“泉芯”項目搞得風生水起,用和弘芯同樣的套路,撬動了濟南當地拿出上億資金建廠。
曹山背後有多家芯片公司,36氪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曹山背後有多家芯片公司,36氪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發稿前,36 氪向曹山撥去 11 通電話,均為拒接與掛斷狀態,曹山僅發來壹則“請信息”的短消息。在 36 氪發去核實消息的來意後,曹山失去了音訊。
地方造芯熱潮的無奈和圖謀弘芯式騙局是在什麽樣的土壤上滋生的?
壹位長期駐紮在長三角產業投資人向36氪表示,地方造芯項目當中,“行騙”證據往往難以坐實。芯片制造環節復雜,壹個項目黃了,很難說清楚是因為投資方資金沒到位、地方政府幹預過多,還是技術、設備有問題。再者,芯片項目爆雷,屬於地方政府的“家醜”,大多不願意繼續追究,只能吃啞巴虧。
這直接導致,半導體行業行騙成本比大家以為的要低,半路流產項目也屢屢出現:
2020年5月,擬投資100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大廠成都格芯,正式宣告徹底關停。這個項目,僅僅堅持了2年;
2020年7月,南京德科碼,這壹當初號稱投資30億美元的芯片項目,淪為欠薪、欠款、欠稅的“三欠公司”,如今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
2017年,淮安市淮安區政府壹口氣拿出了26億購買德淮半導體60%的股權——這筆錢相當於當地壹年的壹般公共預算收入,如今卻只留下壹個有上億元債務的公司。
當然,並非每個芯片項目都像弘芯壹樣是“做局人”蓄意行騙,但依然不乏資金斷裂、半路流產的項目。
2020年,芯片制造行業呈現出壹種詭異的現象:地方造芯項目壹邊爆雷,壹邊又快速進場。據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統計,僅2020上半年,已有15個省份、超過29個城市落地半導體項目,同比去年增長84%。按照簽約金額排名,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山東省排名前四,讓向來重視半導體項目投資的上海只能屈居第五名。
這背後,壹面是中興、華為等公司因為高端芯片“卡脖子”,頻頻呼籲重視芯片制造;另壹面,是地方政府、社會資本對半導體過度追捧,甚至不少房地產、水泥公司等門外漢都做起了半導體生意,投機者有了可乘之機。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去年10月份點明了中國這場“芯”病:國內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熱情高漲,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進入行業,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規律認知不清,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風險顯現。
芯片畢竟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項目,真想做成,條件缺壹不可:即需要政府或者其他資方口袋夠深、決心夠大——與弘芯隔壁區的紫光“長江存儲”芯片項目壹期投入資金以千億元計,芯片項目成本往往要5到8年才能確定;也需要定位準確、人才到位。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夥人宋春雨認為,避免踩坑的第壹步,關鍵是要看創始人是不是行業老兵,以及提出來的目標是否尊重行業客觀規律。在他看來,集成電路從材料到裝備到制造工藝,需要20-30 年才有可能做出來,需要有關鍵的帶頭人,需要和客戶壹起反復驗證,需要和設備長期磨合的工藝。
“半導體沒有捷徑,沒有 short time。”宋春雨對 36 氪說。
但需要明確的是,芯片項目有泡沫,並不代表做芯片的大方向是錯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或許值得當下的芯片行業借鑒:在這兩個行業的政策補貼時代,刺激了行業快速膨脹的同時,也淪為騙補重災區。但規範密集出臺,泡沫逐漸清除,目前國內企業從材料到設備穩居全球光伏產業龍頭地位、新能源汽車出貨量也已占據全球第壹。
除了騙子,還有很多想在芯片領域幹出壹番事業的人。
74 歲的蔣尚義在業內人脈通達,且極其愛惜羽毛,早年持有的臺積電股票更使他早已不為生計所迫——照常理看,“蔣爸”不應輕易落入弘芯圈套。
壹位與蔣尚義接觸甚多的人士告訴 36 氪:“蔣爸太需要壹個舞臺了。”
談及蔣尚義為何倉促加入弘芯,上述人士談到三點原因:其壹,蔣尚義半生在臺積電工作,做技術的人更像“學者”,行業資歷夠深,但社會閱歷不足;其二,2016 年,蔣尚義從臺積電前往中芯國際履職時,惹惱了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為了平息其怒火,蔣尚義答應在中芯國際只以顧問身份工作,實則無權,這種境地讓蔣爸“英雄無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在國內半導體遭遇斷供後,誰能搶先壹步突破技術封鎖,意味著名留青史。“他(蔣尚義)很想在這輩子留個名。”該人士表示。截至發稿,36氪未能聯系到蔣尚義。
退出弘芯後,蔣尚義重振信心,加入了中芯國際。盡管工資只有臺積電時期的1/5,更吸引他的是完成先進制程的事業。
回望過去,中國出現了三次造芯潮:第壹次在改革開放時期,國內33個單位、投入13億元引進了各類集成電路產線,卻因為缺少經驗,最後真正投入使用的產線寥寥無幾;第二次是在90年代的“909工程之後”,第三次是在2014年成立國家大基金至今。
三次造芯浪潮不是沒有成果。第壹次造芯潮之後,198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首次達到了1億塊——這代表著國家開始進入工業化大生產階段;第二次造芯潮,出現了中芯國際、龍芯這樣的代表性公司;第三次,2020年,集成電路產量數字飆升到了2613億。
中芯國際創始人之壹謝誌峰曾提到,美日韓半導體發展已經到頂,市場在中國、人才在回流,國內半導體已經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階段。
“如果這個階段不把握機會,到下個周期又會落後了”。
來源:財經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