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狀態下的核防范
- 更新時間:2020-01-28 16:38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040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念碑
【導讀】當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時,核威脅、核危機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劍拔弩張的戰爭狀態向無聲無息的和平狀態過渡。但即使處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與核能打交道,也必須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與小心。和平利用核能如何趨利避害,如何防患于未然?這是原子時代人類必須深入研究、思考和認真對待的一個重大課題。
核火藥桶上的危險游戲
1964年1月,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險些遭殃。當時有一架B-52戰略轟炸機在北卡羅來納境內失事,機上攜帶著兩枚核炸彈。在飛機墜落之前,即世界處于千鈞一發之際,飛行員明智地將兩枚核炸彈拋出。
莫斯科曾出版過一本由R·法馬茲耶編寫的書,書名為《帝國主義:事實與數字》。書中提供了這樣一個引人注目的數字:從1950年至1975年的25年之間,美國核運載工具共發生95次事故。
除了核運載工具發生事故外,核武器控制系統事故也層出不窮。
1960年代后,美國核武器裝備所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其戰略武器的運載工具——轟炸機,逐漸被彈道導彈所替代。這一變化可以避免核運載工具發生事故的種種危險,但又帶來了一種新的危險。用轟炸機作為運載工具時,如果發現實施核打擊的命令有誤,對起飛后的轟炸機,在投彈之前仍可以召回;而導彈一旦發射,它便“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決不可能被追回,因此一旦有誤便只能錯到底。
如果說戰爭中到處都有偶然性發生作用的天地,那么原子時代并沒有減少偶發核戰爭的危險,區別只在于偶發核戰爭造成的破壞更大。
盡管美國政府對核武器的事故守口如瓶,但有關人士還是獲得了一些關于美國核事故的驚人信息。
1979年11月9日,一次計算機故障導致美國10架截擊機緊急起飛,接受的指令是去擊落所謂侵入美國的蘇聯戰略轟炸機。
1980年6月,由于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北美空軍防御指揮司令部曾發出關于一枚蘇聯導彈攻擊美國的信號。美國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因此而進入一級戰備,甚至飛機引擎也已經發動起來。
1980年10月,美國軍事力量委員會報告說,僅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由于種種技術故障,北美空軍防御指揮司令部就發出過15次錯誤信號,每次錯誤信號都顯示:美國即將遭到核打擊。
美國學者D·弗利等人編撰的《偶發戰爭的風險》一書,提到過130多次由控制系統引起的核武器事故。
英國心理學家安·斯道爾則指出,偶發性核災難可能由某種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前蘇聯和美國都沒有一套可靠的保障途徑能阻止主要決策者錯誤地作出使用核武器的決定。
在前蘇聯,作為精確打擊力量的1000枚洲際導彈的發射權,控制在最高領導人和國防部長手中。這1000枚核導彈時刻處于戒備狀態,在指定時間內打入由12位數字組成的密碼(按設計原則是由蘇聯最高領導人和國防部長同時打入各自的數字而組成的12位數字密碼),就能通過紅軍總參作戰中樞的電腦,直接向發射場下達指令。戈爾巴喬夫出訪時,總有一個手提黑盒子的人不離其左右。這個盒子的形狀類似于保險箱,但其中裝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裝的控制發射導彈的按鈕。那是一只可以帶來大毀滅的黑盒子。
古代戰爭中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心理效應。由于核襲擊的時間極為短暫,因此給決策、指揮人員帶來的心理壓力極大。盡管核時代具有極先進的偵察手段,但有時候“草木皆兵”的效應較之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60年代初,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衛星照片上發現了中國閩西的崇山峻嶺之間有幾群類似于核反應堆或者像導彈發射架模樣的東西。這個發現使白宮驚慌不已。但在進一步探測研究后,美國人又發現,這些被疑作“隱匿核力量”的圓形或方形建筑并無金屬反應。雖然如此,但美國方面仍不死心。之后的幾年中,美國每年向這片神奇的土地投下了大量心血和費用,僅衛星照片就拍攝了上億張。其實,衛星照片上所顯示的那種奇特建筑,并不是什么“隱匿核力量”,而是福建省永定縣境內的客家土樓群。中國改革開放之后,首批來土樓參觀的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研究人員。他們在土樓里外、上下細細察看,感慨萬分,認為這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建筑,這種建筑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美國學者D·弗利把偶發核戰爭的因素概括為四個方面:(1)技術障礙導致錯誤報警或錯誤發射;(2)核事故或核事件可能導致未經授權的行動、人為錯誤乃至喪失理智的瘋狂行為;(3)一項錯誤決定可能被對方認為是蓄謀已久的行動而采取報復措施;(4)發明一種新式武器,卻不想投資搞尖端的防御系統,這就可能使這種武器的控制系統失誤。
海底延時核炸彈知多少
美國和前蘇聯海軍,從1950年代起就開始裝備核武器。從那時候以來,隨著海軍海難事故的發生,海底核裝置和核武器的數量在逐漸增加。這些可怕的延時炸彈沉在海底,不知何時爆炸,也不知會給地球帶來什么樣的厄運。
1952年4月26日,美軍驅逐艦“霍布森號”在大西洋游弋,與美國航空母艦“瓦斯勃號”相撞。質量較小的驅逐艦自然猶如雞蛋碰石頭,很快沉沒,艦上的175名水手連同核裝置一起,沉入大西洋。
1965年12月5日,一架A-4E“空中之鷹”強擊機從“提廉特羅加號”反潛航空母艦的升降平臺上掉進大海,機上一名飛行員和一枚B-43型氫彈,與飛機一起沉入4850米深的海底。這枚氫彈的爆炸力,相當于美國當年投在廣島原子彈的70倍。日本專家指出,這枚氫彈如果在東京上空爆炸,那么,首都圈范圍內將全部被毀,連靜岡縣的80%的地方也不能幸免。在海難事故方面,前蘇聯海軍也有不良記錄。據不完全統計,從1956年開始,前蘇聯和后來的獨聯體各國的核潛艇,總共發生過126次大事故,有500多名水兵喪生。
1967年,前蘇聯的一艘K-3級核潛艇沉沒于地中海。此事一直到1993年4月才為世人所知。透露這一消息的是該艇的大副亞歷克辛列斯科夫,當時他奇跡般地逃過了潛艇上所發生的那場大火。據他說,假如艇上的魚雷和炸彈發生爆炸,那么核反應堆造成的核泄漏事故,肯定將影響到至少半個歐洲。
1986年10月6日,蘇聯又一艘潛艇在百慕大沿海沉沒。潛艇上有16枚彈道導彈,每個導彈上都有2枚彈頭。潛艇的動力裝置,是類似于切爾諾貝利那樣的核反應裝置。
1989年4月7日,莫斯科時間11時零2分,原蘇聯“共青團員號”核潛艇在一次返航途中,于揶威沿海因電線短路而突然起火。17時零8分,“共青團員號”沉入大海。艇上有兩個核裝置,如今,它們和潛艇躺在巴倫支海1500米水下的海底。挪威沿海深處又增加了兩枚威脅居民寧靜生活的延時炸彈。一旦艇上核反應堆外殼被海水銹蝕,北歐就可能遭受“水下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之害。
據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統計,1950年代以來,世界上大約發生過1200起嚴重的艦艇事故,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水下的核反應堆至少有10座,核彈頭50多枚。另外又有資料說,目前全世界海底起碼散落有480枚核彈和11個核反應裝置。
核泄漏帶來的核瘟疫
1986年4月26日,星期六。凌晨1時23分,距前蘇聯切爾諾貝利14公里的核電廠的第4號反應堆,發生可怕的爆炸。屋頂被炸飛,石墨塊和燃料物質噴射出來,一柱放射性碎物和平體——包括碘131、銫137、鍶90——沖上一公里的高空。在核爐的爐芯繼續猛烈燃燒的情況下,消防隊員不得不冒著致命劑量的輻射盡力滅火;同時,用大客車開始將半徑30公里范圍內的13.5萬多居民撤走。防護工作一直持續到5月5日。直升機在核爐上投下5000多噸硼、白云石、鉛、沙和粘土,以悶熄燃燒的石墨。但是,這一措施只能將爐芯與外界絕緣,并沒有阻止住燃燒,反而使溫度上升到超過攝氏3000度,輻射能的發射升到了自爆炸以來的最高水平。勇敢的工作人員把地道掘至核爐下,用混凝土加強地基,同時又將液體氮泵至核爐下,凍凝那里的土地,這樣才算將事態控制住。
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決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用“遺患無窮”四個字來形容決不過分。前蘇聯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受污染的程度大大超過起初的估計,其中烏克蘭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農田因污染有毒而廢棄荒蕪。工作人員在那里刮起表層泥土,當作核廢料埋藏。烏克蘭約有2000萬人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響,被污染的農田和森林面積大約相當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面積。白俄羅斯有7000平方公里的地區受到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染,據估計,有200萬人,其中包括8萬名兒童,生活在污染地帶。
據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從切爾諾貝利核泄漏至1993年初,不僅無數出生嬰兒成為畸形或殘廢,而且8000人喪失了寶貴的生命。調查發現,在污染地區,癌癥和其他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1986年,美國醫生蓋爾作為化學療法和骨髓移植的專家,受到前蘇聯政府的邀請,參與治療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受害者。他認為,受核泄漏影響的許多人,30年內將出現甲狀腺異常,其中有些人將會得癌癥。
1989年8月,有關專家經過考察發現,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許多動植物發生畸變,生長發育出現嚴重畸形。如高大松樹的針狀葉比正常松樹的大10倍,橡樹葉子卻只有牛蒡樹葉的一半那么大。刺猬、鼩鼱等嚙齒動物也發現有遺傳方面的影響。核泄漏發生區的水庫底部核輻射的密集度很高,水中魚類深受迫害。切爾諾貝利周圍6-7公里是受核輻射最嚴重的地區,這里的松樹和云杉以及1000公頃森林,由于核災難的打擊而逐漸枯萎。草原地帶的蛇,其毒液也具有了放射性。
核泄漏使白俄羅斯的經濟也蒙受了巨大損失。同時放射性塵埃隨著風云不斷擴散,污染了整個歐洲,有20多個國家對某些食物和戶外活動下了禁令。
“為了預防,我們會叫容易受害的人——孩子和孕婦——待在室內,等毒云過去”,瑞典核能警察弗里杰斯·萊史說道。因為在房間里,他們至少可以免受毒性強、消失快的碘的毒害。
由于核污染,歐洲共同體禁止從7個受污染最嚴重的東歐國家輸入新鮮食物,使那些國家的經濟受到災難性的影響。波蘭在食物出口方面的損失達3500萬美元。瑞典因為核污染,被迫掩埋牧場,倒掉毒奶,處理掉6萬余頭不可食用的馴鹿,政府為此而賠償1.5億美元。英國政府的禁令,使英國農業的總損失可能達700萬美元之多。
造成嚴重核泄漏的原因,除對核能污染的后果估計不足外,還有前蘇聯核技術存在著缺陷的問題。前蘇聯的核能計劃直接產生于推進終端武器的生產,其核反應堆要同時完成幾項任務。如切爾諾貝利的以石墨減速的RBMK反應堆,既要用熱能來發電,又要生產洲際彈道導彈核彈頭所需要的钚。核反應堆的設計又很不完善,安裝在反應堆上用于緩和核反應的“急停按鈕”,在實際使用中往往起相反的作用,即反而加快了反應堆內部的中子反應速度。1990年代初有人對一些科學家進行過一次調查,200多名核能專家和物理學家對前蘇聯設計的用于發電的反應堆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評價不高,被評為C級;安裝在切爾諾貝利的RBMK反應堆,則被評為更差的D級。
雖然沒有發生核戰爭,但是核災難的陰云卻籠罩著現代化高度發展的美國。核陰云來自核廢料的嚴重污染。
1990年,美國能源部部長沃特金斯發現,美國核武器制造系統污染成災,清理這個系統最終得花2000億美元。有些核廢料的毒性甚至能持續30萬年。
1946年,美國曾首先向太平洋某地傾倒過核廢料,英國、日本、新西蘭等國也步其后塵。然而污染海洋也可能危及全人類的生存。因此從1999年開始,美國就在新墨西哥州東南部埃迪縣修筑核墳場,用來埋葬核廢料。
埃迪縣荒無人煙,地質為一厚的塊層結構體,可以形成極其穩定的地質保護層。“核墳穴”就是在該縣紅沙地區地下的鹽層挖成的巨型地下室。每個巨室距地表630米,長度為10余英里。在今后20年或更長的時間內,美國國防部所有核設施基地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都將被送入這個墳場掩埋。
專家小組還為核墳場設計了一批精心構造的多層警告標志,初步考慮在核墳場附近豎立一批15米高的花崗石石碑。石碑上擬用多種文字刻上碑文,內容是:此地埋藏著極危險的核廢料,為什么要把核廢料埋在這里,為什么這些核廢料至今仍有危險,等等。石碑上還鐫刻著世界各地所有埋藏核廢料場所的地圖,并且用國際通用的核廢料標志標示在地圖上。同時,還把這種標志的小型復制品提供給各國博物館珍藏,使全世界子孫后代都知道這件事。
在核墳墓中的核妖怪,至少應囚禁1萬年,因為核廢料對未來300代人的健康都會構成嚴重危險。因此,專家小組認為,核墳場的警告標志至少也應保留1萬年。
前蘇聯疆域內也遭到一場被忽視了幾十年的核廢料災難的嚴重威脅。
在距莫斯科400公里的亞洲大平原上的“塞米巴拉金斯克-21”,是前蘇聯12大核基地之一。據統計,在這里曾進行過236次核試驗,其中113次為大片層核試驗,123次為地下核試驗。迄今為止,仍有一枚核彈被埋在600米深的地下。前蘇聯也曾將大量廢棄的反應堆沉入海底。據防輻射專家說,被沉入卡拉海的使用過的反應堆至少有15座,其中包括6個潛艇上用過的反應堆。
從1949年開始,前蘇聯絕密的馬亞克化學聯合企業就將首批提煉過的、仍有強烈放射性的核廢料大量倒入德薩河。幾年之后,河里的魚變得奇形怪狀了,但沒有人告訴村民們這是為什么。村民們繼續飲用河水,在河里洗澡、釣魚。結果村民中有些人得了莫名其妙的病,有的人已瀕臨死亡。后來士兵們來到這里,強迫村民們離開德薩河沿岸地帶。往德薩河傾倒核廢料一直持續了7年。奔流在烏拉爾山區的捷恰河也遭到極為嚴重的核污染。這條河在1948年就開始死亡。那時候,保密極嚴格的車里雅賓斯克-65武器工廠的科學家們,在生產用于制造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的钚的過程中,將放射性總劑量為275萬居里的核廢料直接倒入捷恰河。“車里雅賓斯克-65”所犯的另一個遺患無窮而又無法挽回的錯誤,是將提煉過钚之后剩下的放射性極強的廢液,未經任何處理就排入加臘蘇湖。據說湖中放射能的總量達1.2億居里,超過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時放出的約1億居里放射能的數量。
1957年,車里雅賓斯克-65武器工廠里一個裝著液狀放射性廢料的金屬容器發生爆炸,方圓幾千平方公里的地區內,有毒放射物遍地皆是。35年之后,攜帶儀器來這里的參觀者通過測量發現,這里的輻射強度是通常標準的85倍。不管是誰,只要在這里呆上一年,他所受到的輻射將會是一個人可以承受的輻射量的20多倍。
當年的爆炸是由一個裝廢料的存儲罐爆炸引起的。發生爆炸之前,存儲罐的冷卻系統失靈,液態廢料開始干化,最后只剩下易爆混合物留在存儲罐的底部。不久,失控的反應便引起了爆炸,3英尺厚的混凝土罐蓋被炸開,使原子粒子擴散到將近1000平方公里的地區,放射性線形地帶長達105公里,寬為8-9公里。生態學家瑪麗亞·切爾卡索娃對前蘇聯核污染的情況非常擔憂。她提供了如下情況和數字:在哈薩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進行的成百次核爆炸,風將核輻射吹到了北方,污染了阿爾泰地區肥沃的農田;在各種建設項目和石油勘探項目中爆炸了100多個核裝置,其中有些爆炸造成了污染;在伏爾加河沿岸的阿斯特拉罕城附近,進行過15次地下核爆炸,“挖”成了用于貯藏天然氣的大洞穴,但是地質構成發生變化,放射性氣體溢了出來;許多核廢料設施不但建造得很粗糙,而且已陳舊不堪,又差不多快裝滿了,軍事廢料倉庫和核電廠的廢料庫,都裝滿了核廢料。在波羅的海沿岸索爾諾維博爾,列寧格勒專門工廠掩蔽在一片美麗的松林中。環境雖然優美,但被封存在一排排一層和兩層的房屋的核廢料卻使人感到害怕。因為其中一些房屋有裂縫和漏洞,這里的輻射強度已超過通常標準380倍。葉利欽總統的一名高級助手阿列克謝·亞布洛科夫承認:“在我們所有的環境問題中,核污染問題是頭號問題。”前蘇聯核污染的后果正在顯示出來。據阿爾漢格爾斯克魚類和海洋生態研究所報告,數以千計的海豹正死于癌癥。海豹致癌的原因,就是海洋的放射性污染和來自前蘇聯在極地核試驗場的放射性塵埃。在過去5年中,白俄羅斯的甲狀腺腫瘤患者上升了22倍;在烏克蘭的被污染地帶,胃病和腎病患者增加了450%。類似的情況在美國也存在。1993年有報紙報道說,美國得克薩斯州出現過一群巨型蜜蜂,當地政府還興師動眾,調集部隊捕殺這些巨蜂,但只打死了其中12只。據有關專家說,這些巨蜂很可能是由于受到核泄漏輻射的影響,發生基因變異造成的。
核污染問題在全世界都引人矚目。妥善處理核污染的后果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內容摘自《核危機秘聞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