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專 題 > 科技 >

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已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

更新時間:2018-04-05 14:32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7391264

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已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

我們可能已經聽過太多關於比特幣如何將金融權力從政府和大銀行轉移到個人身上。區塊鏈技術也可以使人工智能(AI)更加民主化。任何規模的企業很快就能提供類似亞馬遜這樣的大型零售商的個性化推薦。

想象一下,當你第一次走進附近的商店時,店員馬上會向你展示符合你品位、甚至是你的尺寸的產品,這些有可能連你自己都不清楚。

這就是人工智能承諾所帶來的直觀體驗。目前對小型企業的挑戰並不是人工智能系統的成本,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負擔得起,也越來越容易獲得。但這其中的障礙是獲如何得足夠高質量的客戶數據,從而驅動相應的系統。很少有零售商能通過多種渠道和設備識別出他們的客戶,而且他們也經常依賴第三方的行為數據,而這些數據並不能讓他們完全了解客戶想要購買的產品。此外,大多數零售商只處理一小部分客戶的購買數據,這些數據不足以使這些人工智能系統運行良好。

這就是區塊鏈技術如此具有變革意義的原因。它的關鍵性創新是它可以創建一個開放和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對隱私的進行嚴格控制。消費者可以授權他們光顧的所有商店的信息來向區塊鏈的分類賬簿提供數據,以保護消費者和零售商的隱私。

一家家門口的小店和一些商店和一個電子商務網站相比,是永遠不會向後者那樣有體積為顧客提供最大的選擇以最低的價格,但是它可以迎來一群有識別能力顧客,這些顧客欣賞它們店裡來自一些小型的、高質量制造商的商品。

即使是在今天,當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向顧客推薦諸如“現在你已經買了那件黑色的晚會禮服,難道你不需要一些紅色的輕便舞鞋?”的時候,精品零售商很難保持競爭力。(這種個性化的技術也有很多更微妙的用途,但這卻很難被人們發現。)

如果區塊鏈分類賬記錄了所有購物者的購買情況,鞋店就可以向這些購物者發送電子郵件,建議其購買匹配的鞋子,即使這條裙子是在不同的商店買的。在實體店,銷售助理通過可以掃描一個手機應用程序來查看顧客現有服裝的圖片,以推薦最適合他們的產品。

但是,在我們聽到各種各樣的數據可能是如何被從Facebook提取出來,用於各種各樣的用途之後,為什么有人會相信一個巨大的數據庫會列出我們所購買的所有東西呢?

因為區塊鏈顛覆了權力的平衡,讓消費者--而不是企業--控制住局面。

每個購物者將授權他們的購買數據添加到鏈中。每個購物者都可以控制對數字鑰匙的訪問,而訪問數字鑰匙可以讓其他人查看這些數據。實際上,零售商永遠無法直接訪問這些數據,但他們的人工智能引擎可以暫時獲得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和購買曆史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與零售商的庫存數據結合起來,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推薦和實時獎勵。當您願意為更個性化的建議交易訪問數據時,您可以這樣做。否則,您的數據將是私有的。

從單個零售商收集的零散數據庫到消費者維護的綜合數據庫,這一轉變應該會使推薦引擎和其他預測營銷系統的數據量至少增加一個數量級。這將會帶來一個可衡量的准確性提高。

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系統還可以創建另一個數據流,以改進機器學習系統:終極反饋循環。購物者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商家所提供的建議是否有價值,從而創建到模型中的反饋信號,以提高模型的准確性。當然,當前單個零售商可以直接向顧客尋求反饋意見,但是區塊鏈可以允許創建更為完整的數據集。

使用區塊鏈數據庫進行人工智能應用還有一個更微妙的好處。即區塊鏈是不可變的。這意味著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訪問和信任每個數據元素的來源。如果發現一個數據源不可靠,那么來自該數據源的所有數據都可以被跟蹤並刪除。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逐步使用,我們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中有著更有用的人工智能系統。這個行業將會被人工智能系統的爆炸所取代,這將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安全、更方便。

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幹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幹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么,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么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件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容忍多少節點的崩潰而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個人和組織能最終控制這個系統;邏輯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接口和數據是否像是一個單一的整體。

區塊鏈是全網統一的賬本,因此從邏輯上看是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置疑。從架構上看,區塊鏈是基於對等網絡的,因此是架構去中心化的。從治理上看,區塊鏈通過共識算法使得少數人很難控制整個系統,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構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為區塊鏈帶來三個好處:容錯性、抗攻擊力和防合謀。

作為一種全新種類的分佈式系統,區塊鏈往往被錯誤地當作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或日志系統,實際上區塊鏈與傳統的分佈式系統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去中心化。現在我們來審視一下區塊鏈與傳統分佈式系統的主要區別:

(1)一致性算法:區塊鏈需要解決的是拜佔庭將軍問題,即網絡中存在一個或多個欺詐節點,可能會故意違反協議或傳輸錯誤的數據,因此區塊鏈往往採用拜佔庭容錯的一致性算法(通常稱為共識算法),如BFT、PoW、PoS等;而傳統分佈式系統只需考慮節點失效和通訊錯誤的情況,往往採用paxos、raft之類的一致性算法,這類算法不能對抗欺詐節點。

(2)中央控制方:在區塊鏈網絡中是不存在中央控制方的,沒有一個節點可以控制或協調賬本數據的生成,各節點通過共識算法進行協調,生成一致的賬本。而傳統發佈式系統則往往是由一個機構進行控制,統一調度各節點參與運算。

(3)規則制定:區塊鏈的規則就是共識協議,又稱共識機制,共識算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共識機制一般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設計制定,並開發出相應的程序,提供給社區使用。這一點似乎與傳統的分佈式系統一樣,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的改變、升級是需要社區對此有一致的共識,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則任何人都可以實施硬分叉,另建一個社區、一條鏈。這就是共識機制的去中心化過程。

(4)計算模式:由於區塊鏈節點之間不具有相互信任,因此區塊鏈的業務計算是通過智能合約完成的,智能合約代碼在網絡上的所有(或部分)節點上同時運行,其執行結果通過共識算法在全網進行驗證,通過這種計算上的冗餘來保證計算結果的一致性。而傳統分佈式系統則無需考慮這些問題,同樣的運算只需在一個或少數幾個節點上進行,結果也無需其他節點驗證,可以獲得很高的效率。

(5)性能:區塊鏈是以相對的低效率來換取公正,目前主流的公有鏈每秒只能處理幾筆到幾十筆交易,更高效的區塊鏈軟件正在研發之中;而分佈式系統的性能理論上可以無限提升,目前已達到每秒數十萬筆交易。

由此可見,區塊鏈是一種特殊的分佈式系統,通過解決拜佔庭將軍問題實現了非信任網絡環境下的最終一致性,代價是相對較低的效率。如果剔除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因素,由一個或幾個中心節點來控制整個系統,則這種效率的犧牲變得毫無必要,區塊鏈就退化為傳統的分佈式系統。

這兩個概念似乎是國人發明的,也許是孤陋寡聞,筆者尚未找到國外有類似的概念,也沒有找到對二者含義的明確描述。這裡只能根據字面意思來進行分析。

所謂“多中心化”,意思是在鏈上存在多個中心節點,還有其他非中心的普通節點,所有的交易必須通過中心節點進行處理。其實,這種模型與區塊鏈的“全節點/輕節點”模型是一樣的,關鍵之處有二:

一是在所有的業務場景下,輕節點是否有權任意選擇一個或多個全節點來參與交易。也就是說,全節點之間是否可以自由競爭,如果存在一個業務場景,全節點是壟斷的、排他的,這樣的模型就不是“多中心”而是“單一中心”;

二是全節點的數量是否足夠的多。如果全節點很少,則很容易實現共謀,形成寡頭壟斷,這樣的模型仍然是中心化的。

至於“弱中心化”,就更像是個文字遊戲,弱中心在某些場景下就是強中心、單一中心,否則就不能稱其為“中心”了。

人們之所以試圖否認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征,或許是因為錯誤地認為去中心就是要去監管。

其實並非如此。監管與“去中心化”並不沖突,“去中心化”去的是中央控制方和中介方,而不是監管方。

區塊鏈技術從來就不排斥監管,監管節點可以方便地接入任何一個區塊鏈網絡。由於區塊鏈的公開透明特性,監管機構反而可以更加方便地監控整個系統的交易數據,而且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交易一旦發生後即不可更改、不可刪除,那種數據造假蒙蔽監管的情況就不可能發生了,更有利於監管機構對市場行為進行監督。由此可見,區塊鏈將成為監管科技(RegTech)的重要工具。

對於監管機構需要幹涉交易的情況,如法院凍結資產等,區塊鏈也提供了可用的手段,例如著名的以太貓遊戲(CryptoKitties)中就有類似的設計。

CryptoKitties中設計了一個CEO角色,該角色由掌握指定私鑰的用戶所有,通過智能合約,CEO有權隨時停止以太貓的創生、繁殖和交易,如果將該角色的私鑰交由監管機構管理,監管機構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介入,對系統進行所需的控制。

這種監管機制仍然是去中心化的,因為所有的監管規則都事先寫在智能合約裡,即使是監管方也無法任意更改。這種去中心化的監管模式使得監管機構在獲得必要的監管能力的同時,也必須依法監管,不能任意妄為。

區塊鏈熱潮之下,無論傳統行業還是創業企業,都在尋找“上鏈”路徑。那么,現階段的區塊鏈生態有哪些?具體項目應用如何落地?

從全球范圍看,區塊鏈項目已覆蓋開發者工具、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泛金融、社交和娛樂、網絡傳輸和安全、數據存儲和計算等多個重要領域。

盈燦咨詢研究員袁鑫強告訴記者,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和不可篡改等優勢。不過,其基礎層協議相對較為晦澀、語言欠豐富,導致應用門檻高。因此,開發者工具成為區塊鏈生態中最核心一環。尤其智能合約出現後,憑借靈活多變、適用性強的特點,加速了區塊鏈技術應用進程,一系列拓展應用項目相繼出現。

“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已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袁鑫強表示,“如娛樂領域,依賴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和高度自治的特點,用戶的權益被放大,從產品的體驗者和使用者升級為內容創作者和產品的管理者,其代幣報酬機制更加強了用戶進行內容創造的動力。不僅如此,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與雲技術完美契合,利用區塊鏈技術,分佈式雲存儲和分佈式雲計算變成現實,一方面有助於計算機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分工合作。”數字貨幣應用廣泛說起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最成熟、廣泛的應用,非數字貨幣莫屬。“以比特幣為例,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已超過12萬個,若以單個5萬元人民幣計算,總市值已突破60億元。雖然其中有一定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因素,但不可否認,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已成為一類重要的投機工具。”袁鑫強指出,越來越多區塊鏈企業專注於開發數字貨幣的投資價值,為投資者提供多種數字資產組合,並制定“混合智能”策略。

與此同時,不少支付場景開始支持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之一。同時,類似支付需求的產生和擴大,也推動數字貨幣支付工具及其衍生技術發展。袁鑫強表示,“除了電子貨幣,一些以傳統金融資產作為標的的交易所開始出現。不過,當前全球各地監管機構對數字貨幣特別是代幣的發展持謹慎態度,一方面鼓勵數字貨幣發展,另一方面認為數字貨幣市場存在不合理因素。因此,從外部環境看,交易所項目將面臨較大的政策不確定性風險,其本身也有股東背景複雜、資金鏈易斷裂等問題。”

袁鑫強介紹,區塊鏈技術在貸款場景中也有應用,提高了獲客效率,但未對網貸發展產生顛覆性作用。在保險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相對較分散,有些應用解決了締約方之間的無信任問題,使險企、再保險公司和經紀人等結合在一起,形成高效、透明的市場,有些應用則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面向物聯網的保險,承保和理賠由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此外,在身份識別、票務、隱私管理、電子商務、能源、供應鏈等其他場景,區塊鏈技術也有多重應用。”

顯然,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在部分領域產生巨大創新價值。不過,區塊鏈從一項技術到一個系統,再到一種應用,整個過程並不容易。

工信部電子標准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指出,這種情況下,企業“上鏈”首先要想清楚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哪些問題,其次要考慮切實的落地場景。“區塊鏈目前已解決線上價值傳遞問題,但尚未解決線上線下互通問題。因此,區塊鏈更適合解決原生數字環境下的問題。而要將區塊鏈技術成功落地,需要‘工程化’思想,從知識維、時間維、邏輯維進行整體思考。其中,知識維是指與區塊鏈技術落地有關的知識,如智能合約;時間維是指制定技術落地的具體時間表;邏輯維是指確認實現技術落地的一系列條件之間的邏輯。總之,既要滿足法律和監管的要求,也要解決技術本身的效率或其他安全性問題。”

袁鑫強認為,區塊鏈技術多元化的特點,要求區塊鏈項目有更強的適應性,能充分實現“跨鏈”需求。同時,私有鏈將是大多數區塊鏈項目的基礎。“因其特有的權限管理,使信息透明與隱私需求達到平衡。從發展趨勢看,政府機構將更多參與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過程,尤其在身份管理、個人信用、金融等需要信用背書和政策密集的領域。”

4月2日,由京東金融研究院和工信部下屬中國信通院雲計算和大數據所共同撰寫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區塊鏈可以應用在包括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等10個典型的金融場景。

“區塊鏈不等於幣圈。技術是中性的,關鍵看應用的領域和場景。”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認為,“如果沒有真實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將失去生命力。”而在金融場景中,區塊鏈技術不僅有廣泛的應用空間,而且已經有不少探索實踐。

在白皮書所列舉的10個金融場景中,大都存在參與節點多、驗真成本高、交易流程長三類共同特性,並因此造成業務的效率低、信用風險較高等問題。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不可篡改、內置合約等特性可以為金融業務中的痛點提供解決方案。

以區塊鏈在車貸資產證券化中的應用為例,近年來,資產證券化,特別是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也面臨資產現金流管理有待完善、底層資產監管透明性和效率亟待提高、資產交易結算效率低、增信環節成本高等問題。

而目前已經成熟的車貸資產證券化的區塊鏈平台,能夠實現資產池統計、切割、結構化設計、存續期管理等功能系統的全流程,不僅能讓資金方穿透地了解底層基礎資產,而且提升了整個交易流程效率。比如在資產出售結算的環節,可以實現將原來的按日結算,縮短到按分鍾結算,大大縮減支付到賬時間。

同樣,資產托管也是區塊鏈應用的一個典型領域。在冗長的資產托管流程中,操作風險時有發生。比如在私募基金的資產托管中,合同簽署環節有時會出現私募基金管理人未嚴格執行先簽署合同、後進行運作的要求,而是“先上車、後補票”,影響托管合同的回收與管理;或者因為合同簽署人的身份無法可靠驗證,合同原件和證券公司印章被惡意造假,出現“陰陽合同”。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金托管平台,可以實現資產委托方、資產管理方、資產托管方、投資顧問和審計方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不僅全流程的自動化,而且保證了履約的安全性和交易的真實性。在實際業務中,引入區塊鏈技術有望將原有業務流程縮短60%~80%,使信用交換更為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白皮書所選取的10個金融應用場景,使用的都是聯盟鏈技術。

據介紹,相對於公有鏈,聯盟鏈技術更為成熟,而且聯盟鏈大多以商業契約方式開展合作,更符合金融應用的需求,以聯盟鏈為切入點最具可行性。

按照“去中心”的程度,區塊鏈可以分為強中心化的私有鏈,弱中心化的聯盟鏈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三者基於不同的信任體系,私有鏈基於內部組織框架的個人或企業信用,聯盟鏈基於商業契約的聯盟式信任體系,公有鏈基於密碼學的陌生人信任體系。

孟昭莉解釋,從當前的技術水平和信用體系完備程度來看,公有鏈和私有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缺乏可操作性。一方面,公有鏈的技術還遠未成熟,其完全去中心化的特點,與金融交易的相對私密性存在天然沖突,實際應用層面存在諸多現實問題;另一方面,私有鏈與傳統中心化交易處理系統無異,傳統場景中的痛點無法完全克服。

除了對應用場景的研究,白皮書也對區塊鏈應用的風險進行了重要提示,包括相關技術不成熟限制了應用范圍、監管體系不完善導致行業亂象叢生、區塊鏈被過度消費導致的泡沫等等。這些風險應該引起行業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如何推進區塊鏈的下一步應用?白皮書建議,一是在急用先行、大膽試錯的思路指引下,加快行業標准化的推行;二是優先考慮痛點明顯、增量顯著、發展迅速的精品業務落地,試點成功後再逐步擴大;三是組織並擴大產業聯盟,促進產業成熟。

“我們希望借助白皮書的發佈,引導行業更多地關註區塊鏈技術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價值。”孟昭莉稱,“我們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但只有與場景和應用相結合,區塊鏈技術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不會顛覆和取代傳統金融,而是讓行業的效率和信任的提升有了新的技術實現工具。”

根據新華社、人民網、鳳凰網、環球網、中新網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