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理念應者雲集
- 更新時間:2018-01-29 17:23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260560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力量對比和全球治理體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對世界事務和全球治理的認識也隨之發生深刻的改變。
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集體崛起,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推動了全球治理體系乃至國際秩序從過去“西方治理”向“東西方共同治理”轉變,並由此引發一系列國際關系的變化。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總體接受,但“不適應”和“戰略焦慮”明顯上升,調適進程頗為曲折,大國關系隨之更趨複雜、敏感。
隨著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導致全球貿易連年下滑,各國認識到,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新思路、新模式,都開始探索經濟增長和全球治理的新路徑。與此同時,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奇跡和成功治理,與全球經濟增長頹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經驗中所凸顯的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在政治經濟共同作用下,全球治理缺陷凸顯。治理“赤字”和“碎片化”現象,與經濟全球化帶來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增大之間,矛盾日益尖銳。比如,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系在西方發達國家面前遭到冷遇,多哈回合談判等全球性貿易安排進展緩慢,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政治的推動力和支持力。隨著貧富差距擴大等全球化負面效應積聚,不少國家民眾反全球化思潮和民粹主義思潮在上升。全球化與“去全球化”的力量博弈加劇,影響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體系的運轉。
從這些變化來看,全球化時代進入新階段,全球治理的大環境發生了曆史性的轉折。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曆史性變化,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聯系日益緊密。今天,中國該發揮什么作用?這是曆史給我們出的考題。
做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貢獻者。中國要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這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相一致,根本不是西方一些人所宣稱的是現有體系的“破壞者和修正者”,想搞什么“另起爐灶”。為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維護以WTO為代表的自由、開放、公平的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完善國際經濟和金融機制。
做“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要從中華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出中國思想和中國方案,為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為建立新型國際合作關系,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提供新的思想、選擇、路徑和方案,發揮全球性大國的作用,為世界提供與時俱進的“全球公共產品”。
做“和平與發展”道路的堅定捍衛者。中國從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世界發展的趨勢中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和平就不可能有發展,沒有發展又沒法確保和平。要超越地緣政治背後的那些狹隘考慮和偏見,超越地緣政治的糾纏,切實防止“修昔底德陷阱”,為維護和促進全球自由貿易投資體系創造有利的國家政治和安全環境。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將繼續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更好的智慧與力量。
近年來,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多個重大外交場合闡述中國關於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提出中國解決全球治理重要議題的新方案新舉措,明確提出要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2017年1月份,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並發表重要演講,強調要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堅守《巴黎協定》的成果。“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來自中國領導人擲地有聲的話語,凸顯了中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17年5月份,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要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2017年,金磚務實合作取得了新進展,含金量進一步提升,在貿易便利化、服務貿易、貨幣互換、本幣結算、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領域規劃了合作路線圖,成立了新開發銀行非洲區域中心,制定了《金磚國家創新合作行動計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為金磚合作未來發展規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將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
2017年9月份,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首次納入全球經濟治理理念。越來越多的中國倡議成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彙聚成國際行動,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抱負和擔當正為世界所認可。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4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7.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源。發展起來的中國深知自身肩負的責任,力所能及為人類提供全球治理的公共產品,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共享中國的發展紅利。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多來,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自身發展形成的經驗和基礎與各國的發展意願和比較優勢結合起來,推進中國與不同國家的發展規劃合理對接,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進而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取得5大類、76大項、270多項合作成果,充分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高度認同。
2017年,“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深入開展重點區域、重點國別的產能、投資、數字絲綢之路合作,積極穩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蒙內鐵路建成運行,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阿聯酋哈利法港開工建設,漢班托塔港正式交由我國運營。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累計與8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0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7000列,市場化運營水平不斷提升。“一帶一路”已成為有關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台。
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上。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加快同有關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推動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盡早結束,構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未來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發展將更加全面,為各方開辟中國市場搭建新平台。
在規劃國家未來發展藍圖時,中國展現了負責任的擔當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寫入黨章。這充分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並向全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鄭重宣告中國將開啟“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征程”。這是黨的十九大之後,中國在國際場合對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目標的又一次莊嚴宣示,傳遞著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大黨胸懷,體現了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擔當。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離不開理念的引領。近年來,中國提出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遍布全球的夥伴關系網絡,踐行正確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等一系列新理念,既與中國的務實行動交相輝映,又順應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引起國際社會廣泛共鳴。講好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理念,不斷尋求最大公約數、引導各方形成共識,我們就能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彙聚各方積極參與的行動力量。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增強實力、提升能力是基礎。全球治理格局取決於國際力量對比,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源於國際力量對比變化。革故鼎新,歸根到底要靠實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我們在國際上說話辦事的實力,就能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既主動承擔國際責任,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才能務實求進、收到實效。著力增強規則制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輿論宣傳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厚植人才優勢,築牢本領根基,才能勇做全球治理變革的弄潮兒和引領者。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凝聚合力、協調合作是關鍵。隨著時代發展,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不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國際社會大家的事,要大家商量著辦,使有關主張轉化為各方共識,形成一致行動。全球治理變革千頭萬緒,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經形成廣泛共識的事情先做起來,做到久久為功、行穩致遠。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當前,要抓住機遇拓展杭州峰會成果,推動二十國集團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上海合作組織合作,加強亞信、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建設,不斷為全球治理變革激發新動能、開拓新空間。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處世之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堅持要合作而不要對抗,要雙贏、多贏、共贏而不要單贏,中國與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前行,必將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奮發有為的中國外交,越來越著眼於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為全球治理增添“中國紅”:
——器物層面:物質性公共產品。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平均三成的世界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經濟的拉動,超過第二位美國貢獻的一倍。為推動國際社會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宣布: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中國將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這些都體現出中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胸懷與擔當。
——制度層面:制度性公共產品。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一帶一路”,是“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的制度設計貢獻。亞投行不僅激勵國際金融體系變革,也在開創21世紀全球治理新路徑:Lean,Clean,Green(精益、清潔、綠色);“一帶一路”倡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旨在構建互利合作網絡、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精神層面:觀念性公共產品。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尤其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引導美國對華關系。“一帶一路”更是激活“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開創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探尋21世紀人類共同價值體系,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示全球治理的東方智慧。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越來越多地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也在不斷產生示范、對比效應,助推亞洲乃至世界擯棄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思想。
中國積極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貢獻正能量,超越了和平崛起的層面,更展示了中國外交的自信與自覺。全球治理的“中國紅”,為世界呈現鮮豔的色彩和明亮的未來。
根據新華社、人民網、中國網、中新網、經濟日報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上一篇:中國空軍首用無人機練補給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