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為高品質發展工業添動力
- 更新時間:2018-01-09 11:37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717679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能源發展動力正由傳統能源增長向新能源增長轉變,清潔低碳化進程加快,美麗中國的畫卷正不斷舒展。
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11月底,我國風電裝機1.6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2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15億千瓦,同比分別增長11.8%、67.1%和23.6%。根據國際能源署發佈的報告,2016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產能新增50%,其中中國貢獻過半。從可再生能源看,預計到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並網裝機可達到6.56億千瓦,與2012年相比增長約110%,近5年年均增速約16%。
結構繼續優化
一方面,新能源開發正從資源集中地區向負荷集中地區推進。“目前正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並舉、遠距離外送與就近消納並重的原則優化佈局。以光伏為例,今年新增裝機西北地區佔比下降了17%,華東、華中地區佔比分別提升9%、6%。”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新能源集中與分散發展並舉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分佈式發電具有電力損耗小、輸電費用低、土地和空間資源佔用少的優點,今年前11月,分佈式光伏裝機1723萬千瓦,同比增長了3.7倍。”
利用水平提升
棄風棄光一直是新能源發展的“老大難”。今年前三季度,棄風、棄光率分別為12%和5.6%,同比分別下降了6.7%和3.8%,新疆、甘肅等重點地區棄風率分別下降了12.1%和10.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認為,新能源技術也在不斷提升,“我國光伏發電效率原來大概在14%—16%,現在能達到16%—18%,好一點的甚至能達到20%左右。”
只有讓更多資本和企業參與進來,鼓勵創新各種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才有可能把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做起來。
不久前,河南速達成為第十二家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與此同時,蔚來、愛馳億維、車和家等數10家造車新勢力,正為獲得一張“准生證”使出渾身解數。
投身火熱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遠不止這幾十家。據不完全統計,算上傳統車企,追逐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投資高達千億元,規劃產能近500萬輛,遠超《“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200萬輛產銷目標。
2016年3月26日起,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長城華冠等12家公司先後獲得獨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
從國家發改委項目批復看,12家車企累計投資247.72億元,規劃年產能累計69萬輛。不過,鑒於最大產能一般會超出規劃產能20%—30%,12家車企最大實際產能有望達到100萬輛。
雖然迄今為止,宣佈造車的互聯網公司沒一家拿到生產資質,但公開資料顯示:樂視、愛馳億維、奇點汽車、威馬汽車、博郡汽車的生產基地已落戶浙江、安徽、江西、江蘇等地。上述企業對外公佈的投資規模,僅樂視和博郡就分別為200億元和100億元。
為達到政府“雙積分”(平均燃油消耗量、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要求,傳統車企紛紛加快電動汽車量產步伐。據統計,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北汽、廣汽、奇瑞、吉利、長城九大自主車企發佈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近400萬輛,投資總額高達800億元。
“雙積分”對汽車合資公司甚至是其外方跨國車企形成倒逼效應。去年11月,從未涉足純電動車的豐田汽車,舉全公司之力啟動了純電動汽車項目。按大眾汽車規劃,2020年在華銷售新能源車將達40萬輛。
加速產能投資的還有動力電池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即使不算電池材料領域的投資,2016年鋰離子動力電池總投資超374億元。其中,全球排名第三的國內動力電池領軍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去年9月投資100億元在江蘇建設生產基地,年產能超10GWH(10億瓦時)。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50.7萬輛,同比增長53%,與上年3.4倍的同比銷量增幅相比,已大幅趨緩。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大支撐——財政補貼,則逐年退坡,至2020年將完全取消。
離開政府補貼,剛剛邁出商業化腳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才能有玩家持續參與?除了用“雙積分”倒逼傳統車企,有關部門在重申暫停傳統汽車企業資質審批的同時,放寬了新能源汽車准入門檻。
政策立竿見影
2015年7月10日《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
實施至今,12家造車新勢力獲得生產資質,而據透露,目前排隊申請資質的還有三四十家。
“汽車恐怕是當前為數不多產銷量與利潤齊升的行業”,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志勇認為,資本有逐利性,越來越多行業外企業希望分享蛋糕。而行業主管部門希望借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技術突破的初衷,以及為之配套的眾多優惠政策,更是引發產業投資熱潮的推手。
“有觀點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產能過剩,我不這么看。”奇瑞新能源公司總經理高立新說,只有讓更多資本和企業參與進來,鼓勵創新各種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才有可能把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做起來。“有統計顯示:超90%的互聯網初創企業死掉,但只要有不到10%的企業成功了,這個產業就成功了”。
雖然現在斷言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的確太早,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行業一些問題依然值得警惕,主要表現有三:
一是不重視核心技術研發、積累,產品靠東拼西湊,走低質低價戰略,拼命做大規模,只為搶到更多政府補貼。
二是熱衷制造概念,PPT造車、發佈會造車……動輒全球第一、數百億投資,只為迎合資本方,提升在資本市場上的價值,忽視了正向開發一款車不僅需要資本、技術、人才,更需至少30個月時間的現實。
三是真正具備國際化視野、掌握領先“三電”核心技術,能引領未來汽車產業研發、生產、銷售模式的“鯰魚”,至今仍未出現。
鑒於交通工具的特殊屬性,我國一直效仿歐洲,對汽車生產資質采取嚴格的事前審批制度。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如何用好審批這只“看得見的手”,近年來,有關部門進行了改革探索。
2014年出台的《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科研生產。這為跨界優質社會資源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開辟了道路。更為重要的是,意見一方面強調新建企業投資項目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關最低要求限制,降低准入門檻;另一方面在寬進的同時,通過發改委管項目投資、工信部管產品准入的雙部門產業管理架構,實施事前、事後雙監管,提出項目完成截止日期,在產品公告上明確“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有效期為3年”,為優勝劣汰提供了制度保證。
“發改委專家組來企業評審,主要看三項。一是正向開發能力,所有能證明進行正向開發的流程、標准、程序文件以及評審記錄、檢驗記錄,都是依據。”雲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說。
“第二項考核內容是電池控制系統開發是怎么做的,15台樣車是自主開發還是委托設計公司開發,必須證明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不具備整車集成、電池控制、輕量化、智能網聯等能力,根本就過不了關。”
“三是看企業試驗試制能力,包括實驗室設備、整車試制車間、電池包生產線。當然,企業長遠發展規劃、市場戰略、對客戶有什么承諾,同樣是考量因素。”劉心文說。
“發改委批複的奇瑞新能源投資項目,明確要求在兩年內,也就是2018年12月完成所有項目投資,否則撤銷項目許可。”高立新透露,事後監管還包括項目批複後評審專家組“回頭看”。
顯然,與傳統車企或傳統車企孵化出的企業相比,從未有汽車生產經驗的互聯網造車公司,短期內達到上述要求並不現實,這也是迄今為止沒有一家互聯網造車公司拿到資質的真實原因。像蔚來汽車那樣與江淮、長安等傳統車企代工或合資合作,就成了選擇。
據透露,目前我國燃油汽車已有產能3100萬輛,在建產能600萬輛,總產能3700萬輛。如何在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同時,縮減和控制燃油汽車產能,成了考驗監管層智慧的新命題。
為發揮抽水蓄能電站的動態調節作用,有效緩解我國西部、北部地區窩電和棄風、棄光問題,國家電網公司近日宣佈正式開工建設6座抽水蓄能電站,其分別位於河北易縣、內蒙古芝瑞、浙江寧海、浙江縉雲、河南洛寧、湖南平江等地。6個項目總投資524億元,總裝機容量840萬千瓦,計劃全部於2026年竣工投產。
“近年來,我國電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力的規模迅速擴大,對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表示,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最具經濟性的大規模儲能設施,做好建設和調度運行,有利於更好地利用新能源資源,有利於提升電力系統綜合效益。
此次新建的6座抽水蓄能電站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
提高系統整體經濟性,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汙染防治。工程投產後,通過遠距離輸電通道,可實現與西部、北部地區風電、太陽能發電的聯合協調運行,減少機組調停,每年促進消納富餘風電、太陽能發電量133億千瓦時,有效緩解西部、北部地區窩電和棄風、棄光問題。
優化當地電源結構,緩解系統調峰調頻壓力。
目前,河北、內蒙古、河南電源結構以火電機組為主,系統調峰主要依靠燃煤火電。浙江、湖南水電豐枯出力懸殊,在枯水期系統調節能力較為緊張。建設河北易縣等一批抽水蓄能電站,可以有效提高系統調節能力,同時可以滿足東中部地區風電、太陽能發電快速增長所增加的部分調峰需求,為當地大規模發展新能源提供有利條件。
提高電力系統安全可靠性,在新一代電力系統中充分發揮“穩定器”“調節器”“平衡器”的作用。抽水蓄能機組啟停便捷、反應迅速,對穩定系統頻率、提供事故支援、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180萬千瓦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為例,可以在5分鍾內由滿負荷抽水轉變為滿負荷發電,提供360萬千瓦的電力支援能力。
有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抽水蓄能電站等電網基礎設施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具有帶動力強、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根據投資估算,6座電站可拉動GDP增長超過707億元,增加電工裝備制造業產值11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17萬個。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寇偉表示,5年來,國家電網已累計開工建設21項抽水蓄能電站工程,裝機容量達3015萬千瓦;累計投產5座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610萬千瓦。
隨著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快速發展,必然要求系統調節能力和保障手段的同步增強。“目前,我國抽水蓄能裝機在電力裝機中佔比不到2%,還遠遠不能滿足系統發展的需要。”劉寶華說,國家“十三五”能源和電力規劃都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並明確“十三五”期間新開工抽水蓄能容量6000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我國抽水蓄能運行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
2017中國500強企業榜單10日在南昌發佈,受行業周期、去產能政策、新舊能源轉換等影響,500強中煤炭企業集群等艱難扭虧;光伏、太陽能等新能源企業集群快速發展,成為我國能源行業增長的一極。
榜單數據顯示,今年21家上榜的煤炭企業共實現19.31億元的淨利潤,大部分企業出現“扭虧為盈”、“虧損減少”或“盈利增加”。與去年相比,上年26家上榜的煤炭企業淨利潤總額為-145.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榜單中,神華集團一家就實現盈利127.34億元,填補了不少虧損企業數據。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楊杜認為,煤炭等行業有所減虧、經營數據有所改善,跟行業周期趨勢有關,也與宏觀的去產能政策有關,但行業是否持續複蘇,仍有待觀察。
與煤炭行業的艱難扭虧相比,新能源企業集群持續快速發展。今年新入圍500強企業榜單的新能源企業中,除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營收增速僅為5%外,另4家企業營收增速均超過兩位數。
其中,成功打造從矽材料到光伏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太陽能電站建設運營的光伏一體化產業鏈的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去年以34.62%的營收增速,實現營收1074.08億元,成功進入千億企業集群。
協鑫集團總裁寇炳恩認為,雖然煤炭在能源總量中佔比仍偏高,但低碳綠色的轉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近幾年我國風電裝備和太陽能制造業快速發展,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的風電機組制造商中,中國佔4個,全球市場份額佔24%。”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說,隨著新能源產學研基本成形、全國電網互聯等,新能源發展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撐。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清潔低碳發展,新能源功勞不小。
“風電、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熱利用在能源生產過程中不排放汙染物和溫室氣體,而且可顯著減少各類化石能源消耗,同時降低煤炭開采的生態破壞和燃煤發電的水資源消耗。農林生物質從生長到最終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內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生物質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汙染物也遠少於燃煤發電。”李創軍介紹,截至11月,2718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已替代約8000萬噸標准煤,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達1.5億噸。
成本問題依然是主要瓶頸之一。“我們進行過簡單的估計,新能源發電比例達到10%時,整個系統的消納成本需要上升約兩成。新能源不上網,損失機會成本;上網,需要消納成本。如果成本難以承受,很可能會產生棄風棄光。”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此外,跨省跨區輸電過網費也存在過高的問題。“雲南水電送廣東電價平均每千瓦時0.2375元,但雲電送粵外送輸電費用每千瓦時0.1995元,框架協議內輸電費用佔比達45%,框架協議外輸電費用佔比達到57%。”李創軍表示。
優先發展的體制機制仍不健全。李創軍介紹,目前而言,省份之間的壁壘問題依然存在,在電力整體富裕的情況下,部分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優先保障本省煤電機組發電,對消納外來新能源電力積極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能源的跨省跨區消納。此外,現在的傳統化石能源價格還難以反映資源稀缺程度,也未考慮環境保護支出,降低了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補貼資金結算周期較長
“近年來,新能源補貼資金一直存在較大缺口,一些補貼差不多兩年才能拿到手,增加了發電企業的財務負擔,影響了企業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在行業內形成了‘三角債’,甚至出現了部分企業結算電費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的現象,企業生產經營風險增大,同時補貼拖欠也延滯了光伏、風電電價的進一步調整。”李創軍說。
過去發展新能源,我們更多追求的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步入新時代,重心正向提高發展質量轉變。如何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清潔低碳發展?
一方面,要加速推進技術進步。“前段時間沙特阿拉伯一個光伏項目競標,最低的平准化成本是1.786美分/千瓦時,相當於人民幣0.12元左右,目前國內光伏的發電成本大概在0.5—0.7元/千瓦時左右。技術層面,成本降低潛力還是挺大的。”李創軍告訴記者。
根據《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在郭焦鋒看來,我國地熱市場潛力巨大,但當前地熱發電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家可以集中力量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
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完善相關機制。據介紹,針對當前較為突出的棄風棄光難點,國家能源局下一步將完善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制度,利用跨區輸電通道擴大可再生能源配置范圍,采取自備電廠參與電力系統調峰運行、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力專項交易、清潔供暖等電能替代措施擴大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
“明年試點地區還要開展分佈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相當於‘隔牆售電’,電網大一統格局打開了一個缺口。”李創軍談道,“綠色發展、能源轉型是必然趨勢,這個大家有共識。我們的觀念要從注重千瓦向注重千瓦時轉變,也就是說要把關注點從裝機量向實際發電量轉變,更加注重新能源的發展質量。”
華發網根據新華社、經濟日報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下一篇:全球首段太陽能高速公路亮相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中國創新研發2.4萬億 穩居全球第二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3科學家 表揚對理解複雜物理系統貢獻
- 航天員明與港青「天地對話」 楊潤雄冀學校安排同學觀看直播
- 29歲女博士5天被騙85萬: 孩子, 我寧愿你少讀點書
- 解放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包圍台灣“總統府”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