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新 聞 > 專 題 > 科技 >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更新時間:2015-11-10 13:10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31837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可穿戴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接入互聯網的方式和入口,我們的身體也將由此成為一個更加智慧的終端,具有:

1.更快速的資訊抓取和加工能力,更準確的判斷決策能力:可穿戴技術説明我們快速全面的完成對資訊的抓取和做出分析,使我們形成更加貼近事物本質的判斷並完成更優的決策。因此,我們的行為模式和行動效率將隨之得到改善和提高。

2.超群的記憶力,智慧的知識管理:人腦的記憶和運算能力是卓越的。可穿戴技術將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儲存和提高知識的管理能力,讓智慧的產生、應用和轉化更加可靠、高效。即便是在思維發生“短路”,或是大腦機能受損的情況下,可穿戴技術也有辦法彌補這一損失。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3.思想的眾籌,完整的去中心化:可穿戴技術在個體上找到了網路的入口,所有的思想得以隨時互聯、分享和碰撞,迸發出億萬個智慧的光芒,新的時代也將由此而生。

物聯網與可穿戴技術目前已經開始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大家還沒有接觸過此類方案,那麼現在是時候一探究竟了——當然,也不能忽略由此給企業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

根據研究企業HIS Technology公司發佈的調查報告,截至2018年將有超過2億台可穿戴設備投入使用,而這也相當於我們的企業內部多了2億多個潛在的安全隱患。如果大家對於這個數字不太敏感,那麼Gartner方面還預測稱,這些設備中將有30%無法被直接看到。智慧隱形眼鏡以及智慧首飾等設備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全面入駐業務環境。面對這樣的趨勢,大家是否做好了為其提供安全保障機制的準備?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根據TechTarget網站的說法,“儘管目前尚未出現針對可穿戴設備的重大攻擊活動,不過隨著該項技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商業環境及流程,駭客們無疑將努力竊取此類設備中的資料或者利用它們作為入侵企業網路的切入點。”

誠然,IT部門不可能為每一類潛在安全風險做好準備,不過我們仍然需要在攻擊活動真正出現之前對其風險做出準確的評估。其中包括為新型設備及趨勢的出現做好準備,並將有可能由此引發的新型安全威脅納入業務保護考量。

不可否認,很多從業者一邊讀著每天媒體曝出的令人觸目驚心的資料洩露事故,一邊仍舊對所在組織內部的安全措施感覺良好。如果大家由此而感到內疚,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雖然業務機制的轉變不可能一夜之間全面完成,但我們仍然需要從安全角度出發持續關注、而不能單純聽之任之。

在2014年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有86%的受訪者表示可穿戴設備會提高資料洩露事故的發生機率。IT Business Edge網站建議稱,”對於那些正通過人們的智慧手錶往來傳遞的業務敏感資訊,企業應當早做準備,即創建安全管理政策及規程以約束企業內部的可穿戴設備使用方式。”推出有針對性的政策調整當然非常明智,不過最困難的是預測此類新型設備的自身特性與使用方式,而後實施具體規程來解決其中的潛在威脅。總而言之,這又是那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工作。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我們都清楚可穿戴設備必然帶來安全挑戰,不過IT部門該如何切實加以解決?這項任務之所以如此困難,是因為相當一部分安全風險其實源自設備製造商而非負責企業網路安全的技術團隊自身。很多可穿戴設備都擁有在未經加密、PIN保護或者用戶驗證的前提下進行資料本機存放區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如果該設備丟失或者被盜,任何人都有可能獲取到這些資訊。

除了由陌生人訪問敏感資訊所帶來的資料洩露風險之外,可穿戴設備還給了惡意人士更為靈活的選項——現在他們能夠以更難察覺的方式錄製音訊或者視頻資料,從而竊取敏感資訊。您所在的團隊中是否有人利用智慧手錶錄製機密資訊?即使有,大家也可能尚未發現——或者發現時為時已晚。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些設備之上有效實現安全保障,從而解決這類在設計上與安全要求相悖的新產品所帶來的隱性威脅?就目前來看,最便攜的辦法就是在企業環境之內全面禁用可穿戴設備——畢竟由其帶來的安全風險實在太多誇張,有一些甚至無法加以控制。但如果大家也抱有這樣的想法,我這裡有些不中聽的消息。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這種方法並不現實,特別是那些希望能夠在憶節奏的社交體系之下保持應對速度的組織機構。TechTarget網站的Michael Cobb解釋稱,“禁用可穿戴技術很可能直接讓員工從影子IT轉向流氓IT——這類狀況顯然更難應付。”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如果流氓IT的威脅還不足嚇倒各位,那麼請再考慮考慮可穿戴設備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切實收益。根據根據Forrester發佈的報告,各行各業都將通過可穿戴設備的普及獲得回報,其中將在短期內快速起鏟的行業包括醫療衛生、零售以及公共安全性群組織。作為醫療衛生領域的實例之一,Forrester指出“生物感測器能夠持續監控各類健康資料,例如血糖、血壓以及睡眠模式,而後將其發送至醫療機構的定期監測體系並形成健康狀況報告。”同樣的例子在其它行業也非常多見,而市場也會以此為基礎不斷發生演變。

而最終一切都將歸結為:企業需要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對風險及收益做出權衡。我們都很清楚其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不過潛在收益是否足以抵消這些風險?具體結論可能根據您所在的行業及具體企業而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可穿戴技術確實能夠為我們帶來大量實實在在的商業機遇。

美國吸收可穿戴融資的79%,但是法國和中國等國家融資正在增長。

可穿戴初創企業覆蓋很多領域,包括醫療設備、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和生物感測器。廣泛的應用領域使可穿戴成為民營企業融資較高的領域。CB Insights的資料細分顯示了可穿戴交易的地理格局。

去過六年,可穿戴初創企業交易和投資額大部分被美國吸收。2010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90%的投資和83%的交易流向美國企業。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但是美國主宰的狀況將發生改變,自2011年美國交易額份額就開始逐漸下降。2015年第三季度,美國只占可穿戴領域交易量的79%。

加利福尼亞、曼徹斯特、紐約和德克薩斯是美國可穿戴交易份額最高的地區。加利福尼亞是主宰,2011年占美國可穿戴交易的80%。最近,其他州的交易份額越來越大。加利福尼亞當前占美國交易量的43%。

沒有進入圖表的是科羅拉多州,直到今年才出現在投資圖表中,2015年僅占美國可穿戴交易的10%。

除美國和加拿大外,中國和法國是可穿戴交易量最高的國家。

可穿戴技術成科幻生活的有力支柱

在過去五年裡,加拿大吸引了超過10個交易,主要交易圍繞著早期初創企業。只有一個交易是B輪或更高,即2015年第二季度 InteraXon的1000萬的B輪融資。最大的交易是Thalmic Labs,2013年第二季度A輪1450萬交易額,緊隨其後的是2014第三季度Nymi的1400萬的交易,也是A輪。

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是中國和法國,重要的交易包括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Huami Technology3500萬B輪交易,2013年第三季度法國 Withings 3000萬B輪交易。

這些國家和北美還有一定差距,除了美國和加拿大其他國家交易份額不超過2%。

可穿戴技術投資的火熱及普及無疑證明著它對科技化生活的幫助。相信再過不久,我們就能過上藍胖子電影里的那些高科技生活了。拭目以待吧。

根據新浪、戴客網、至顶网綜合採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演習後發現榴彈短少 台軍全面清查

    據中通社報道:台軍「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第八軍團下轄裝甲旅日前清點彈藥時,發現40毫米榴彈練習彈數量與清冊不符。軍方22日回應,已成立專案小組清查中,並將檢討究責,防範類似事件重演。 [詳細]

  • 2「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港稱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詳細]

  • 3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哪些核心技術, 還在“卡脖子”?

    劉亞東認為,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成為阻礙中國攻克一些核心技術的共性原因。 “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其中,2016年,全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準2.0[詳細]

  • 4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軍售化整為零 美賣台36戰車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證實,將出售36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車,這項總額為8360萬美元(約6.55億港元)的訂單由英國航太系統公司負責,預計2020年7月完成。兩岸學者表示,華府以小規模的個案方式處理軍售,是想降低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但對台軍售違背中美三個聯[詳細]

  • 5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穗智能機器人產業達600億

    據報道,記者7月1日從中國計算機學會廣州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十五周年暨「智勝未來、智造廣州」專題論壇獲悉,目前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人民幣(約為593億港元),機器人生產量居全國第二。而廣州亦正在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詳細]

  • 6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科大校友研平價潛拍機 透視海底

    海洋世界深不見底,吸引不少海洋愛好者去潛去拍去發現,但市面上的潛拍機價格高達八萬元且大多作工業用途。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出主打大眾市場的潛拍機,售價只是1.6萬港元,可深潛水底五十米,電池續航達四小時。[詳細]

  • 7「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4日11時06分,「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Halo使命軌道。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人類首次窺探月背而發射的嫦娥四號[詳細]

  • 8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5G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國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24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眾多嘉賓看好5G商用市場,認為5G的到來將催生更多智慧生活的應用場景。 [詳細]

  • 9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貝索斯送人上太空 旅費156萬起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亞馬遜(Amazon)兼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辦人貝索斯2019年擬實行首次送人上太空的計劃,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火箭公司計劃向乘客收取約20萬至30萬美元(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的太空旅費。[詳細]

  • 10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機場App升呢 行李拎得即知

    ■林天福(右)介紹流動自助登機櫃位iCUSS。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新功能程式下月有售可多次重用 不必一過關撲去輸送帶苦等機場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在香港機場行李輸送帶苦候行李抵達一直為旅客所詬病。為提升旅客[詳細]

  • 11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C919大型客機第三架機首飛成功

    ​28日,記者從商飛公司獲悉,當日12時45分,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第一次飛行,標誌着目前共三架C919飛機進入試飛狀態。 [詳細]

  • 12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下水

    ​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中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九章」量子神算 秒解億年難題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