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靠行動
- 更新時間:2017-07-12 18:29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258574
還在為脫貧攻堅過程中填表太多而發愁嗎?一場脫貧攻堅資料“瘦身行動”將在四川全省鋪開。
川報觀察記者7月11日從四川省脫貧辦獲悉,《關於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資料清單刪繁就簡工作的通知》已印發,《通知》要求,對脫貧攻堅資料做到不重複、不累贅、簡潔實用。這一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最大變化來自收入台賬。每月走村入戶登記台賬曾讓不少扶貧幹部感到“惱火”——台賬很細,包括出售農產品、購買汽油等收支費用在內,多達91項。今年7月1日起,我省不再對貧困戶收入台賬登記強行要求,各地自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農民春種秋收,台賬按月統計作用不大。”四川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核最終是看貧困戶“一超六有”是否達標,應以目標為導向算總賬。
目前,我省貧困戶資料重複較為嚴重,以南充市某村的貧困戶檔案為例,多達8頁的全村33戶參與戶的“三建五改”預算資金花名冊,複印了33份,在每戶檔案中都有存放。
因此,“瘦身”重點在村戶兩級,整理出貧困戶的公共資料將是主要工作。
從村一級看,此次“瘦身”將把原本涉及貧困戶共用的公共資料剝離出來,成立資料庫。如50戶貧困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瘦身”後,此前50份相關資料簡化成一份存入公共資料庫。簡化之後,村上存放貧困村脫貧資料和貧困戶公共資料,貧困戶家中只需存放一本《四川省脫貧攻堅貧困戶精准幫扶手冊》。
從戶一級看,“瘦身”前的貧困戶入戶資料包括3大類12項,改革後只剩下幫扶手冊、達標認定書和脫貧成果表3項,後兩項在脫貧時填寫。貧困戶即便提前脫貧,到2020年前幫扶手冊仍按年度填寫,確保脫貧不脫政策。
“某貧困戶2016年的資料曾多達150頁。”上述負責人測算,改革後即便一直填到2020年,幫扶手冊最多不超過10頁。
《通知》還要求,貧困戶入戶資料已完成的,不再推倒重來;正在整理的,要對標完善;未整理的按新標準落實。
“資料簡化既要全面客觀,又要防止層層加碼。”上述負責人表示,刪繁就簡後,基層幹部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和品質上來。近日,記者下鄉採訪時發現,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幹部大傷腦筋,也讓貧困群眾頗多怨言。多位扶貧幹部表示,希望能改變傳統的考核辦法,讓他們能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田間地頭,給貧困群眾多出些實招,多辦些實事。貧困群眾則希望少摁些手印,多些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
但一些地方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跑偏的現象。
主要表現在,不少原本只適用於機關、企業的考核督查方式,被機械地搬到了田間地頭。比如,為了“精准識貧”,一些地方在流程管控上下足功夫,過分強調“留痕”,要求基層對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層層簽字畫押。
其結果是,精准識貧變成了“精准填表”。有位駐村第一書記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全村130家貧困戶,每戶的扶貧統計表均為一式4份,每份表格他需要在4個不同的地方簽上大名,僅填寫一遍他就需要簽2080個名字。
不只是駐村第一書記要簽、村幹部要簽,貧困對象也要簽。類似的表格今天填了明天又填,昨天才讓貧困戶摁了手印,今天又要找上門再摁一遍。
這樣一來,本該在田間地頭忙活的扶貧幹部,很多時間都用在了開會和寫文填表上。
“表上來,表上去”,也讓貧困戶產生抵觸情緒。一些貧困戶對扶貧幹部說,每次來不是填表就是調查,不是簽字就是畫押,這樣的扶貧我們不歡迎,也不需要。
話雖不中聽,但話糙理不糙。對貧困戶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幫扶行動,是增收致富的真點子、好措施。
中央要求把握好脫貧攻堅的正確方向,不是無的放矢;要求防止形式主義的警示,也正當其時。今後幾年,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任務越來越艱巨,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因此,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
為此,要積極創造條件,讓扶貧幹部能有時間、有精力專注於扶貧本身,能把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田間地頭,用來跟困難群眾待在一起,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摸清扶貧工作的重點、難點以及可能遭遇的困難。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才能找到精准扶貧的路徑和落腳點。
脫貧是誰的事?是貧困戶的事,是政府的事,是全社會的事,但歸根結底,還是貧困戶自己的事。
然而記者最近在多個貧困縣調研瞭解到,隨著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脫貧攻堅開始進入“深水區”,部分貧困戶精神貧困問題日益凸顯,“我要脫貧”異化為“要我脫貧”,脫貧主動性、主體性不強,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對於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地方的人們,易地扶貧搬遷是“拔窮根”之舉。
在許多省區,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的補助標準,少則每人上萬元,多則每人兩三萬元,幾乎是免費送給貧困戶一套新居,就是這樣一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在一些地方,要做通貧困戶的思想工作,做到自願搬遷,也非易事。
24歲的瑤族青年蒙志見生活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中國最貧困的角落之一。
全鄉石漠化嚴重,缺水缺地。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員考察後認為,這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裏,有約2萬人生活,其中近一半是貧困人口。
蒙志見家所在的弄根屯至今不通路。
記者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攀爬了一個多小時,翻過2座山頭,才到達屯裏。
屯裏清一色的破舊木房子,有的村民屋內的陳設簡陋到只有一張床、一個桌子、幾個凳子。距離最近的小學也要走幾公里的山路。
蒙志見身材矮小,一把砍柴的彎刀掛在腰間。
他的話很少,不問不答,小學畢業後輟學,十幾歲就到東部沿海地區務工。
前段時間因父親病重,他不得不回到家中。按照規劃,2017年弄根屯將整屯搬遷到山下的公路邊,但是蒙志見對於要不要搬遷還在猶豫。
“搬出去,以後你的孩子可以讀書,你父親看病也更加方便,政府白送你價值七八萬元的新居,為什麼不搬呢?”記者問。
“出去後,買青菜都要花錢,在這裏我多少可以在山坡上種點玉米。再說孩子屬於大山,多生點,能留下幾個是幾個。”蒙志見說。
但當記者告訴他,如果不搬出去,他可能像許多貧困村的光棍一樣,永遠找不到媳婦時,蒙志見陷入了沉思。
寧願窩在山旮旯,也不外出務工
對許多貧困戶來說,外出務工是他們改變貧困面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一個貧困家庭若有一到兩個勞動力外出務工,這個家庭的生活狀況很快就能得到改善,因此許多地方政府都將勞務輸出作為幫助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年紀輕輕,身體健康,可寧願守著“鳥不拉屎”的山旮旯也不外出務工,“讀書少、沒有技能、不會說普通話”是他們普遍的身份標籤,這使得他們更願意守著大山。
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龍州縣上金鄉隴門、隴咘、器鳥3個屯至今不通車,其中最遠的器鳥屯要步行3個小時的山路,最近的隴門屯也要步行2個小時的山路。
記者攀爬不到1個小時,已經汗流浹背,這時恰遇貧困群眾黃國平下山買大米。和很多老弱病殘的貧困群眾不同,42歲的黃國平,身體健康,正值壯年,但至今仍是光棍,家裏還有兩個30多歲的弟弟,也是光棍,全家五口人吃低保。
“為什麼不外出務工呢?掙錢又多,說不定還能找到媳婦。”記者問。
“沒讀過書,不好找工作。”黃國平說,兩個弟弟也只讀到小學,目前全家人靠種地、養牛生活,平常十幾天下一次山,買點油鹽米等生活必需品。因為屯裏太偏僻,沒有姑娘願意嫁進來。
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盤兔村是個貧困村。51歲的村民韋建展,並不憂慮自己的貧困現狀,他在外人面前更喜歡說自己生了4個兒子,比父親多,比爺爺多,比爺爺的父親也多。
當地鄉黨委書記努力尋找企業,為村裏50歲以上的閒置勞動力搭建務工平臺,像韋建展這樣身體健康的中年人至少可以做做物流配送。
對於這個就業機會,韋建展想了想說:“吃慣了玉米。外面的大米,我吃不慣。”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關係到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而發展產業就要經受市場考驗。
一些貧困戶本能地畏懼市場,對扶貧產業充滿疑慮,缺少闖勁,只想幹只賺不賠的生意,甚至有“你讓我發展產業,你得給我兜底”的想法。
“貧困戶總擔心賠了,啥都不願養。”一個貧困縣的駐村幫扶幹部告訴記者,以前貧困農戶抱怨政府幫扶少,實施精准扶貧後,產業扶持資金、政府貼息貸款等資金扶持政策都有了,可部分貧困戶還是不願發展養殖。
幹部入戶動員,農戶反問“豬生病了怎麼辦?要是死了你賠嗎?”問得幹部啞口無言。這位幹部說:“有的貧困戶願意養牛,卻向扶貧幹部要飼料和工錢,覺得搞養殖是政府的要求。”
“我不會養雞的,有一家養雞死了好多。”貧困戶秦洪寬坐在自家破舊的木房子前,大口吸著煙,望著遠處連綿光禿的石山,語氣平淡地對記者說。
為讓貧困戶有穩定收入,該村發動貧困戶養雞,雞出欄後給一定的補助,然而秦洪寬並不感興趣,他擔心雞生病會賠錢。
他看到屯裏一戶人家養的雞生了病,卻沒有看到他的鄰居何桂節夫婦養了300多只雞,長勢良好。而因為貧困,十幾年前秦洪寬的妻子外出務工再也沒有回來。
不少基層扶貧幹部告訴記者,為防止扶貧資金打水漂,一些地方是以獎代補,也就是貧困戶“幹了才有補助”,但是一些貧困戶卻是“給錢我才幹”,甚至“給錢我也不幹”,良苦用心的政策設計無奈“水土不服”。
“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個鄉鎮幹部要聯繫十幾戶貧困戶,若遇到幾戶這樣的,真是貧困戶脫貧,幹部‘脫皮’。”一位基層扶貧幹部說。
一些貧困戶安於貧窮,他們習慣於在貧窮中熬日子,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覺得周圍人“也都是這樣”,得過且過,脫貧不脫貧無所謂。
記者曾經在一個偏遠村屯採訪,這裏背靠草木豐茂的大山,適合發展養殖。
幫扶單位給屯裏貧困群眾每戶送來1公4母“一窩羊”。正常情況下,每只母羊2年後能生幾只羊崽,養殖規模會逐漸擴大。過了一段時間,幫扶單位回訪時,發現不少羊被吃掉了。
負責這件事情的一位幫扶幹部無奈地說,一些貧困戶習慣了貧窮,對於脫貧致富不急切、不上心。
“我們到貧困戶家裏,有時還是上午,有人就已喝得酩酊大醉。這是一個對幸福感認知不同的問題嗎?我們也很困惑。”一個貧困縣扶貧辦主任如此對記者說。
評論:讓觀望者奮起,讓畏懼者前行
扶貧攻堅越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精神貧困,更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缺乏信心、怕擔風險、不願嘗試、安於現狀……這些都是精神貧困的表現,而其根源,可能是能力素質、意志品質、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等。隨著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精神貧困所構成的障礙正在逐漸凸顯。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某種程度上,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更難破。
當“等靠要”成了路徑依賴,當“沒盼頭”成了生活常態,當貧困群眾成了局外人、旁觀者,再多的資金、再好的政策,效果也會打折扣。
即便靠資源堆積暫時脫了貧,也只能管一時,不能管長久,甚至還會陷入“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的惡性循環。
怎麼破?
要堅持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要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多採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
可見,面對精神貧困,還是要從政策措施上求變化,從幹部身上想辦法,不能簡單把責任推給貧困群眾。扶貧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扶貧觀”,摒棄“速效”思想,找准病根對症下藥,既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人,又要用好政策,穩紮穩打,實現真脫貧。
一些長期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認為,破除精神貧困,讓觀望者奮起,讓畏懼者前行,關鍵還得靠幹部。
扶貧幹部要切實走群眾路線,與貧困戶交朋友,真心實意去扶貧,促使其思想轉變、認識提升。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精神上的包袱放下了,奔向富裕幸福的道路才會更通暢。
根據新華網、中新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上一篇:考生降競爭減 八大更易入
下一篇:石油氣漏通宵 茶餐廳大爆炸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灣區動力/前海擴大金融業開放 拓寬跨境投資
- 陳茂波:今年進減息期 對股樓有信心
- 深圳灣口岸大塞車 交通配套待優化
- 李家超:善用「一國兩制」優勢 支持香港穩健金融體繫
- 李家超:牢記歷史 珍愛和平
- 習近平抵達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同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何立峰訪美晤耶倫 落實中美元首共識
- 共建「一帶一路」/港發揮金融優勢 助中資跨境融資
- 共建「一帶一路」/金管局與絲路基金合作 投資「一帶一路」基建
- 高素質專業服務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巴以戰火升級
- 煙花璀璨 全港歡騰
- 1墨西哥今迎大選 或變天向左轉
綜合美國CNBC、美聯社、美國《時代》雜誌報道:墨西哥7月1日將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選舉活動,不僅將選出總統和國會參眾兩院全部議席,還同時舉行地方選舉,合計有超過1.8萬名候選人。左翼政黨復興運動黨(Morena)的領導人、前墨西哥城市長奧夫拉多爾目前[詳細]
- 2谷卓恒既洗黑錢又蹂躪《成報》
■在谷卓恒荼毒之下,數代港人喜愛的《成報》面目全非、名存實亡,連累《成報》廣大無辜員工亦深受其害。 設計圖片肆意造謠掩護捲款走佬 78載報譽盡喪 淪撕裂社會「兇器」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傳媒作為公器,必[詳細]
- 3眾局長評價高 推介市民閱讀
李家超:讓港青認識國家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我從小已經是香港文匯報的讀者,因為其新聞報道文筆佳,每天閱讀有助提升中國語文水平。我認為香港文匯報的報道詳盡,除了香港的大小事務,內地新聞亦充分及全面地涵蓋,值[詳細]
- 4美官秘會委軍 曾討論政變
■馬杜羅或借機加強獨裁統治的正當性。數百軍人「叩門」 圖扣押馬杜羅等高官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引發南美移民潮,《紐約時報》前日報道,美國政府官員過去一年曾經多次暗中與委內瑞拉軍官會面,討論推翻委總統馬杜羅。雖[詳細]
- 5姜在忠:不忘初心 謹守責任 踐行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香港文匯報社長姜在忠昨日在文匯報70周年報慶酒會上致辭,感謝各位蒞臨和各界長期支持,並表示香港文匯報會不忘初心,謹守責任,踐行使命,將國家和香港發展大局的需要,[詳細]
- 6廣深港高鐵車票8時發售 深圳首發車車票一小時內售罄
蔣小姐香港始發首班車搶票失敗【文匯網訊】(記者 郭若溪)9月10日8時開始,廣深港高鐵各次列車車票在內地和香港同步發售,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運營,開通運營首日,安[詳細]
- 7「惠台31條」效應台青對大陸增好感
台灣最近有民調顯示,自大陸方面今年公佈「惠及台胞31條措施」、給予台企台胞與大陸企業、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後,台灣年輕一代增加了對大陸的好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教授向大公報表示,隨着台生前往大陸進行交流、學習、就業,在生[詳細]
- 8李克強5建議繪「16+1」藍圖
■李克強於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後與鮑里索夫共同會見記者。 新華社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倡設全球夥伴中心保加利亞時間7月7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索非亞文化宮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詳細]
- 9政府研升延期年金扣稅上限
■陳茂波(中)上星期宣佈正式推出香港年金計劃。 網誌圖片陳茂波指社會反應正面 業界倡增至6萬元政府早前提出向強積金自願額外供款或購買延期年金的納稅人,提供扣稅優惠,建議兩項措施的扣稅上限為3.6萬元。財政司[詳細]
- 10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冰城開幕
■中俄代表共8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和隨後召開的中俄企業對接會。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欣欣 攝16日上午,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暨中俄友城合作論壇開幕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地方合作理事會中方[詳細]
- 11特金會告吹 港股外圍腳軟
政治一日都嫌多,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再「變臉」,昨晚突宣佈美朝峰會取消,消息拖累歐美股市及外圍港股早段跌勢較急,中段稍收窄。截至昨晚11:58,道指跌164點,歐洲三大股指跌0.31%至0.94%;港股夜期跌165點,報30,5[詳細]
- 12香港樓市:住宅估價堅挺 四個月升一成
銀行看法進取 跑贏樓價升幅政府上月底推出樓市「新六招」,雖然面對本港下半年擬加息、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因素,但樓市依然熾熱。據追蹤本港十大指標屋苑的三大銀行最新估價,對比3月初,大部分屋苑的估價都有10%以上升[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