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文史博览 >

傅山「伏闕訴冤」文獻新探

更新時間:2021-12-28 19:29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2000

傅山「伏闕訴冤」文獻新探

傅山「伏闕訴冤」文獻新探

「伏闕訴冤」是一件著名歷史事件,當時正值壯年的傅山先生率領百余名學生徒步進京為恩師袁繼鹹鳴冤,舉國震驚,先生也由此名聞天下。此事與其中年參與秘密反清之「紅衣道人案」、老年「博學宏詞」拒官,都是研究傅山思想的名場面。「伏闕訴冤」事發明末,學術界普遍認為該事件實際上是東林、復社勢力同宦黨勢力鬥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一次啟蒙性的學生運動。關於「伏闕訴冤」的文字記錄,先有馬世奇《山右二義士傳》,後有傅山《因人私記》,從明崇禎九年(1636年)十月中袁繼鹹被誣陷送京勘問,山西四府諸生陸續往京訴冤,一直到明崇禎十年(1637年)閏四月袁繼鹹昭雪,從主客觀兩個維度做了較為詳細完整的記述。結合《因人私記》山西博物館藏手稿本,《霜紅龕集》劉、丁、王各本中的較多異文,以及新近發現的《傅眉雜錄》中的若幹相關補充文獻和清乾隆間王又樸相關記述等資料,筆者認為「伏闕訴冤」諸多細節仍有發掘價值及討論余地。

一、《傅眉雜錄》新見之「呈稿」可補充歷史文獻

「伏闕訴冤」經歷了三個階段,起初是明崇禎九年(1636年)十一月初到冬至向通政司上疏,其後是同年十二月到次年初諸生向在京大小衙門亂投揭帖,最終是明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二月間諸生每夜往朝房門外候閣老投揭。在這一過程中,公呈稿由王予珪屬傅山草書稿,傅山起罷《山西通省諸生上各部院公呈稿》,又由丁時學修飾合式,列諸名百余人。王予珪與傅山為本頭,投通政司。在《傅眉雜錄》現世前,《山西通省諸生上各部院公呈稿》只聞其名,未見其文,現錄之於下:

山西通省諸生上各部院公呈稿呈:為公保清正學臣,以端風教事。生等伏睹本省提學道袁僉事,氣骨嶙峋,文章炳蔚,其教士也,首明道德,次砥藝文,三晉之士莫不翕服。至於本官禔躬,一介不染,三公不易,屢行考試,明而且公。無論士林欣悅,即合省童叟,舉皆傳誦,以為冰玉,以為神明,且又文經武緯,著績封疆。此皆上臺素鑒,天地神明之所共鑒。近聞參母偶誤投抒,然風聞言事有何成心,或遠年傳誣之事,或別曹已結之局。即如榮河偽案一節,本官發奸摘伏,方快人心而剔弊之苦心,反成受贓之借口。河東諸生誰人不知,誰人不聞?以此罪本官,本官死不受,士林亦死不受也。其余情事畫影捉風,大率如此。仰惟大宗師繡斧激揚,為朝廷明公道,為士民留人心,大法小廉,實欽明德。生等輒敢合詞控籲,伏祈特疏題保,不獨一官之賢否,實全晉之風教所關,天下之治亂所系。生等不勝激切待命之至。

崇禎九年十一月

二、《因人私記》描述之「記名」可反映時人百態

袁繼鹹遭誣本身即是東林、復社勢力與宦黨勢力矛盾鬥爭的產物,但對於傅山等一批諸生學子,捍衛的是公道與正義,而非黨爭利益。在揭帖記名的一百零三名人中,盡管前後有所變化,傅山、盧傳第、王予珪、周培詵、薛宗周、李凱、劉美、胡來貢、樊嶷、荊光國、韓莊、崔嗣達、程康莊、張璞、董緒、楊永寧、白孕彩、李開馨等自始至終參與,也有像王象極、袁九緒、新甄、張凝種等則懾於張孫振等壓力,起初勇於列名,而後則求取其名者。限於史料,已無法將當時「伏闕訴冤」一百零三名記名者一一列出,但從歷代府縣誌書中,仍可窺得一鱗半爪的文字記載。

傅山《因人私記》中所涉及者,袁繼鹹與馬世奇雙雙為大明殉難;揭帖列名者,不論當時自始至終堅持者,還是怕遭受牽連退出者,在明清鼎革之際,絕大多數都保持了文人氣節,即便成為貳臣輔佐新朝,也多為清官清流,保持了文人品格。比如薛宗周、曹良直,前者在與清軍的晉祠堡作戰中戰死,後者忠於職守,卒於任上;傅山、白孕彩始終以遺民身份從事從行動到思想上的反清復明;盧傳第、新甄、王象極均殉葬前朝。即便是選擇出仕新朝的楊永寧、戴廷栻等,也都為廉吏清官。

但這其中,舉人衛周祚則是一個特別的例外。

王本《因人私記》中,傅山這樣記述:「會是科會試舉人漸到,曹良直字古遺復慫恿諸同年上疏,而解元衛周祚畏懦不敢當。」但鑒於衛周祚與曹良直在三立書院間均為袁繼鹹所賞識,衛周祚又為解元身份,最終不得不與眾人一道為袁繼鹹上疏訴冤。《明實錄》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庚辰記載:「逮巡按山西禦史張孫振。孫振貪穢不職,先誣學臣袁繼鹹。山西丙子貢生衛周祚等訟其冤,命並逮孫振訊之。繼鹹守官奉功令,廉介自持,自書卷外無長物,近之推督學政者必稱焉。」李自成攻取北京後,作為京官的衛周祚選擇了歸順投降,再後來大順政權垮臺,又服侍於滿清。以氣節論,「貳臣」已不足以蔽其辜。

此外,「伏闕訴冤」的蒲州舉人韓垍,既是復社成員,卻在為袁繼鹹訴冤上躲躲閃閃,其行為也令人費解。但於傅山本人而言,通過「伏闕訴冤」期間艱難的抗爭,京師的所見所聞,乃至圍繞袁繼鹹被誣東林、復社與宦黨間的爭鬥,觸動了傅山的思想與思考,也是桂一章督學山西歲試畢因「伏闕訴冤」褒獎傅山,而傅山不願承受的緣由。也正是如此,傅山不得已而作《因人私記》。

三、《詩禮堂雜纂》記錄之「奇計」可豐富事件情節

王又樸《詩禮堂雜纂》卷上記曰:「傅道人高節孤標,人皆知之。其逸事雲,袁學憲繼鹹被誣下獄時,傅與同人申救,裹糧入都,上書而納言不為達傳,無如何,乃日於長安市投揭,亦無為上聞者。眾客久資盡,傅咨於一鄉先達,適座有酒糾,聞其說,乃曰:『此義事,無難處。』出其纏頭金帛,值二百以進,且歷至王公戚畹府第,從容白其冤。未幾,有中官取揭以入,而袁事得雪。此妓近俠士,夫所不如惜,其姓氏不傳。傅亦不為表,何也?意傅且逃名,而於此仗劍之紅裙,亦欲其跡匿聲銷,不欲塵世得而窺識耶?余於晉陽遇傅道人孫蓮甦為述,此時年已七十余,猶手錄其祖之詩文以遺余。終日不倦,貌古甚。傅先生家風故未墜雲。太原張生耀先曰:『酒糾名吳姝,救袁尚有西河諸生薛宗周。錫山馬公世奇作《山右二義士傳》以美之,擬為漢之裴瑜、魏紹』雲。」

鄧之誠《骨董三記》卷五「朱衣道人案」條目轉錄了王又樸上述文字,惜「吳姝」誤為「吳妹」,而唐長孺批註雲:「不獨青主未嘗表揚此妓,同時人亦未述及此事者。吳妹之名亦僅見。此妓若能出入王公戚畹府第,必是名妓。此青主後人妝點,不足信。當時力為繼鹹辯者山西巡撫吳甡,而此妓亦姓吳。」

酒糾,指飲宴勸酒監酒令的人。唐代無名氏《玉泉子》:「命酒糾來要下籌,且吃罰爵。」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蘇叔黨政和中至東都,見妓稱『錄事』,太息語廉宣仲曰:『今世一切變古,唐以來舊語盡廢,此猶存唐舊為可喜。』前輩謂妓曰『酒糾』,蓋謂錄事也。」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畿輔·禁歌妓》:「惟藩鎮軍府例設酒糾以供宴享,名曰營妓。」

由此可見,所謂「奇計」應實有其事,不僅傅山孫傅蓮蘇(蓮甦)未予否定,而且得到傅蓮蘇學生,也是十余年搜羅傅山詩文並刊刻《霜紅龕集》的張耀先的肯定,直指酒糾名吳姝,當有一些依據支撐。至於酒糾吳姝所以能至王公戚畹府第,因明代酒糾惟藩鎮軍府例設。唐長孺所以會有「若能出入王公戚畹府第,必是名妓」的觀點,原因在於其對明代酒糾的特殊性未加詮釋。在傅山等諸生五次上疏通政司遭拒的情況下,不得已長安街市擁轎攔馬投揭陳情。也就在此間,酒糾吳姝出其纏頭金帛資助,而且借助出入王公戚畹府第特殊身份,仗義相助,得以中官取揭。當然,對袁繼鹹的撥亂反正,以原官起為武昌道,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山西巡撫吳甡的上疏。明文秉《烈皇小識》卷四如是記:「逮山西巡按張孫振。孫振疏參提學袁繼鹹,繼鹹素有廉明之譽,巡撫吳甡保薦之矣。有旨:『以撫按舉劾互異,嚴行詰問!』甡具疏,備陳繼鹹居官廉明,當薦不當劾,並列孫振不職諸狀。時長安哄然,皆不平其事,都察院遂疏參孫振是非顛倒,大負代巡之職,宜行提問以儆官邪。有旨:『孫振逮問,甡與繼鹹供職如故。』」但在推動袁繼鹹冤案的昭雪問題上,酒糾吳姝的作用也不應忽視。

傅山等組織的「伏闕訴冤」,諸多研究者認為,是一次帶有啟蒙色彩的學生運動先聲。明末崇禎十一年(1638)顧杲與顧炎武領銜公討阮大鋮的「留都防亂揭帖」;清末光緒二十一年(1895)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都是傅山等諸生「伏闕訴冤」鬥爭形式的繼續。「伏闕訴冤」本身,對其時及後世的影響很大,但於傅山而言,觸動更大。在京師聽候刑部審案的崇禎十年(1637)三月,得半月之暇遊歷西山,並寫成《喻都賦》,字裏行間處處可見其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並寄希望於朝廷確保江山社稷安寧穩固,更對其後來學術思想的形成極具重要意義。

來源:搜狐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對於祖籍東北的我而言,日本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生於斯長於斯的瀋陽,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亦即日本侵華戰爭的肇始地。彼時,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事端,炸毀柳條湖一段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中國軍隊,藉此炮轟北大營,次日侵佔瀋陽。及後,在不到[詳細]

  • 3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猖狂的攻打城市,掠奪土地。而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失失地,節節敗退。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了“武器不如人,戰必敗”“抵抗必亡”“再戰必亡”“亡國論”等悲觀[詳細]

  • 4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

    四百九十三年前的5月24日,湖北江陵縣張文明家的長子呱呱墜地,起名張白圭。此時千里之外的河南新鄭,12歲的高拱正在發奮苦讀,準備未來的一連串考試。而萬里之外的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首次環球航行,剛剛結束三年。[詳細]

  • 5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模式,就是一位貧寒的讀書人,在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後,成功考取功名,高中狀元,然後得到了皇家的賞識,一舉成為駙馬,從此躋身皇室之中,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仕途順風順水。[詳細]

  • 6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馬一生,帶領蒙古鐵騎政府了半個亞洲,而且還達到歐洲的多瑙河,為建立大元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開創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實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將領叛亂。[詳細]

  • 7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

    岡村寧次共2個孩子,長子岡村忠正,次子岡村武正,兩個兒子都先他死去,所以他的晚年很淒涼。 老大忠正是岡村在陸軍大學時期,與發妻星野理枝所生,1911年結婚,翌年得子。1926年理枝死後,這個孩子就一直由奶奶在日本照看撫養。 [詳細]

  • 8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的全面攻勢下,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是跑來中國尋求幫助。[詳細]

  • 9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

    在唐代,學子們入仕以前,一般都過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這樣的觀念在唐代是很正統的。當時的書生都是自幼拜師求學[詳細]

  • 10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有人認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還高出許多,稱他為現代“孫武”、“軍神”。白崇喜也稱他是“共軍第壹號悍將”,但毛澤東卻對他別有看法,為何?其實,如果熟知黨史軍史的話,就不難[詳細]

  • 11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吊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詳細]

  • 12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

    毛人鳳娶的女間諜是戴笠送給他的,而且是戴笠的玩物,看來分析毛人鳳就必須要先談戴笠了。[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