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學大師: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 更新時間:2021-10-17 12:19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790
魏了翁,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四川成都蒲江)人,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六月八日,魏了翁出生。幼時,聰穎絕悟,才幾歲,便跟隨兄長一同進入學堂讀書,儼然一副成人模樣。年紀稍長,魏了翁便已能日讀千余言,過目不忘,鄉裏稱他為神童。十五歲時,魏了翁撰寫《韓愈論》,文章抑揚頓挫,頗有作者之風。
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魏了翁中進士第三名。當時,忌諱談「道學」,魏了翁卻在策論中提及。登第後,魏了翁獲授劍南西川節度(駐成都)判官廳公事,他在任上盡心公事。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魏了翁被召為國子監國子正。次年,魏了翁改任國子監武學博士。
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魏了翁召試學士院。當時,權臣韓侂胄謀劃北伐,魏了翁上言,以「國家紀綱不立,國是不定,風俗茍偷,邊備廢弛,財用雕耗,人才衰弱。」、「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為由,認為,當務之急在於「內修」。此論一出,眾人大驚。魏了翁遂改任秘書省正字。監察禦史徐柟彈劾魏了翁「對策狂妄」,但韓侂胄卻並未再做處置。
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魏了翁升秘書省校書郎,後來,以父母年老為由辭任,後外放嘉定(今四川樂山)任知府。同年末,在赴任途中到達江陵(今湖北荊州)時,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魏了翁因而未能到任。
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二月,安丙、李好義、楊巨源等誅殺吳曦平定叛亂後,魏了翁在繼續赴任途中,於廣安(今四川廣安)收到免職命令,遂奉雙親回蒲江故裏。同年末,奸臣史彌遠,秘密殺害權臣韓侂胄後,理學人士劉爚建議,史彌遠崇奉理學,起用理學名士以美化其形象。「朝廷收召諸賢」,魏了翁也在收召之列。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十月,史彌遠入相,專理國事。魏了翁從一開始就覺察到史彌遠「收召諸賢」的用意,因而力辭詔命。不久,父親去世,魏了翁解官守喪,遂於邛州西白鶴岡下,建成鶴山書院,著書立說,授徒傳道,宣揚理學,因此,蜀地百姓都知曉朱熹的義理學說。而後,魏了翁守喪期滿,任漢州(今四川廣漢)知州。在任上,魏了翁減免百姓欠繳的賦稅,但因其轄區內出現橋毀傷及人命的事故,被降授宮觀使閑職。數月後,魏了翁知眉州(今四川眉山)。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魏了翁升任潼川府(今四川三臺)路提點刑獄公事(監司)。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兼本路提舉常平,後又改兼轉運判官。作為理學家的魏了翁,見到南宋理學家朱熹、張栻均已賜謚,次年春,遂以周敦頤曾任本路合州(今重慶合川)的官職為由,奏請為周敦頤賜謚,同時也為程顥、程頤請謚。在魏了翁的一再奏請下,直到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朝廷才特賜周敦頤謚「元」、程顥謚「純」、程頤謚「正」。魏了翁遂進一步為張載請謚,並請將四人從祀孔廟,朝廷雖隨後又特賜張載謚「明」,但未同意將四人從祀於孔廟。盡管如此,將不符合通常賜謚規定的四個理學創始人特賜謚號,仍極大地提高了理學派聲望,並為以後理學獨尊地位的取得奠定了基礎。
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魏了翁一度以路級監司官代理本路的遂寧府(今四川遂寧)知府。嘉定十一年(1218年)春,魏了翁改任瀘州(今四川瀘州)知州、兼主管潼川府路安撫司公事(帥司)。母死守喪,起復後任潼川知府。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朝廷提升魏了翁任潼川路提點刑獄公事。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宋理宗即位後,時事多變。魏了翁積憂成疾,三次上奏要求隱退,都不獲準,還出任起居郎。那時,因「雷聲非時」(雷聲按季節,但不是時候而發雷聲),認為異常,宋理宗心神不定。魏了翁入對,闡述理學與政見,指出「心」的作用,並為理宗謀求久安長治計策。並勸理宗,公正聽取不同意見和一視同仁地看待人與事。
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正月,前太子、後被廢黜為濟王的趙竑暴死,因為理宗是由史彌遠擅自扶立,而原太子趙竑則被矯詔廢掉,史彌遠一直視趙竑為眼中釘,所以,負責治喪的官員行事潦草,下葬的儀式也不符合規格,民間一時流言四起。魏了翁每每請見宋理宗,都會進諫請理宗寬宥人倫,厚葬趙竑,從而平息傳言。朝中大臣只有魏了翁與洪咨夔、胡夢昱、張忠恕引經據典,直言諍諫,而魏了翁更是憤懣以病請辭。此時,右正言李知孝彈劾胡夢昱,使其被貶嶺南,魏了翁為其餞別,李知孝便指責魏了翁首倡異論,準備上書彈劾,史彌遠卻特別表示寬容。還沒過兩天,諫議大夫朱端常便彈劾魏了翁欺世盜名、朋邪謗國,朝廷便把魏了翁削官三等,貶到靖州(今湖南懷化靖州)居住。不久,魏了翁再入朝,史彌遠想要拉攏,他不與茍同。於是,魏了翁一直按部就班地升遷,並未官居要職。在三年時間裏,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那時,江南、荊湖、兩浙幾個路的許多讀書人,背著書籍紛前來求教。這一時期,魏了翁勤勞恭謹,全身心地傳授理學知識,並著《九經要義》,總共二百六十三卷,成為當時較好的著作。
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魏了翁復職,主管武夷山沖佑觀。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魏了翁又改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不久,又知遂寧府,他辭謝不拜受。後升任寶章閣待製、潼川路安撫使、瀘州知州。瀘州是一個大藩屏,控製邊境的面積達兩千裏,而武備不修,城廓廢弛。魏了翁乃奏請修繕瀘州的城樓、垣墻和雉堞,並增置軍械,訓練盾牌手,申明軍紀,興辦學校,豁免欠稅,恢復社倉,修建義冢,修辦養濟院。他上任只有幾個月,瀘州就出現了百廢俱興的局面。
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時值史彌遠去世,宋理宗親政,魏了翁被提升為華文閣待製,賞賜了金帶,仍留居原任。入朝以來,魏了翁見一些高官顯貴大權獨攬,擅廢法紀,目無綱常,致使政權腐敗,不可救藥。他疾惡如仇,在應詔赴任途中,給宋理宗上疏,指明時政有十弊,建議理宗恢復歷來好的典章傳統,以表明想要作為的態度。他的整頓朝政十項建議,其中第二、三項關於恢復二府之法規與恢復都堂之紀律,以便聚議及嚴明朝綱和第六項恢復臺諫製度,以便公開進退人才等建議。十項建議論述萬余言,引事實,切時弊,辯是非,講利害,宋理宗讀畢,深受啟發和震動,手拿奏章舉讀成誦。從此,舊典章都得到了恢復。
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十月,魏了翁任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他忠於職守,縱論政事,體察民情,訪問人才,召從臣集議,許多事情做得認真、紮實,不負眾望。回朝六個月前後,共上奏二十多章,全是當務之急。皇上欲引魏了翁參與共商國家政事,而嫉妒他的人合夥竭力排斥,使他不能安心在職。
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十一月,魏了翁因熟知兵書、兵法,又替國家盡力,被任為端明殿學士,參預機要工作、撰寫文書等,又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十二月,督視江淮京湖軍馬。斯時,正值蒙古軍犯境,且戰事失利,朝廷驚慌,理宗憂慮。在一次例行朝拜結束後,理宗面贈魏了翁一首親筆的唐人嚴武詩:「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和「鶴山書院」四個大字,並贈金帶鞍馬,又命宰相、重臣關外設宴餞行。
魏了翁掌管邊關兵馬戰事後,即以吳潛為參謀官,趙善潮、馬光祖為參議官,重申軍規,嚴明軍紀,並身先士卒,加強練兵,一時軍力大增。他提醒將帥加強警戒,並調遣增援部隊,安撫為國捐軀的士卒,罷免貪生怕死的將領,及時向理宗奏明邊防十件事。
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正月,魏了翁被召回,任簽書樞密院事。在赴邊關奏事時,因得病提出辭呈。那些存心排擠魏了翁的人,早在那裏窺視,並蠢蠢欲動。他們趁機推波助瀾,又大造輿論。之後,魏了翁又被召回。前後這些都不是宋理宗的本意。魏了翁要求回歸故裏,理宗不肯,便改任資政殿學士。
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魏了翁被改授為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他屢次向理宗請求,告老還鄉,但沒有被批準。魏了翁病重時,再次請求退職。當時,他的門生前來探望,魏了翁穿戴整齊後,與其談話,並說:「我一輩子對自己淡然無所求,沒有任何非份之想。」當談到蜀地的動亂時,他久久苦皺眉額,便口授遺奏。
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三月十八日,魏了翁病逝,終年六十歲。十天後,宋理宗頒詔拜魏了翁為資政殿大學士、通奉大夫的詔書才到達。當理宗接到魏了翁送來的遺奏,知道他已經去世時,十分悲痛。他不理政事,輟朝以示哀悼,「嘆惜有用才不盡之恨」;又追贈魏了翁為太師,賜謚號「文靖」。此後累贈爵位為秦國公。
作為一個飽讀聖賢書的大儒,忠君為民是其一生的抱負,雖仕途蹇促,無論是身在朝堂還是州縣,心有明君聖賢,只要不負吾心,都會為國為民作出貢獻的。魏了翁不僅在理學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他對家鄉普及教育和理學的推廣也功不可沒,他長期在蜀中為官,每到一地便尊師重教,加上自己乃集理學之大成者,其學卓犖自成一家,在他的努力下,也將理學在全國得以推廣,進而在南宋後期形成了繁盛之局面,甚至形成了「南方共宗鶴山老」的現象。
「惟國家盛時之人才,稟山川清淑之間氣。文章則眉山之父子,道學則伊川之昆季。更南渡之百年,邈征稱而誰嗣。鶴山先生以英偉之資,抱遠大之器,文追正始之音,學探聖賢之秘。於易則探賾鉤深,於禮則訂訛證偽。」
「憂民白發三千丈,報國丹心十二時。」一代名儒,一生潛心教育,但歷史又讓他披上戎裝,老當益壯,扶南宋危局,只要有需要,他就勇擔重擔,雖萬死而不辭,只要有時間,他便廣播學術,勤勞恭謹,全身心地傳授理學知識。
魏了翁《水調歌頭.焦山》: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裏東註,曉吹卷驚濤。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臯。惟有汀邊歐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來源:搜狐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對於祖籍東北的我而言,日本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生於斯長於斯的瀋陽,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亦即日本侵華戰爭的肇始地。彼時,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事端,炸毀柳條湖一段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中國軍隊,藉此炮轟北大營,次日侵佔瀋陽。及後,在不到[詳細]
- 3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猖狂的攻打城市,掠奪土地。而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失失地,節節敗退。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了“武器不如人,戰必敗”“抵抗必亡”“再戰必亡”“亡國論”等悲觀[詳細]
- 4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
四百九十三年前的5月24日,湖北江陵縣張文明家的長子呱呱墜地,起名張白圭。此時千里之外的河南新鄭,12歲的高拱正在發奮苦讀,準備未來的一連串考試。而萬里之外的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首次環球航行,剛剛結束三年。[詳細]
- 5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模式,就是一位貧寒的讀書人,在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後,成功考取功名,高中狀元,然後得到了皇家的賞識,一舉成為駙馬,從此躋身皇室之中,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仕途順風順水。[詳細]
- 6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馬一生,帶領蒙古鐵騎政府了半個亞洲,而且還達到歐洲的多瑙河,為建立大元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開創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實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將領叛亂。[詳細]
- 7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
岡村寧次共2個孩子,長子岡村忠正,次子岡村武正,兩個兒子都先他死去,所以他的晚年很淒涼。 老大忠正是岡村在陸軍大學時期,與發妻星野理枝所生,1911年結婚,翌年得子。1926年理枝死後,這個孩子就一直由奶奶在日本照看撫養。 [詳細]
- 8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的全面攻勢下,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是跑來中國尋求幫助。[詳細]
- 9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
在唐代,學子們入仕以前,一般都過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這樣的觀念在唐代是很正統的。當時的書生都是自幼拜師求學[詳細]
- 10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有人認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還高出許多,稱他為現代“孫武”、“軍神”。白崇喜也稱他是“共軍第壹號悍將”,但毛澤東卻對他別有看法,為何?其實,如果熟知黨史軍史的話,就不難[詳細]
- 11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吊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詳細]
- 12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
毛人鳳娶的女間諜是戴笠送給他的,而且是戴笠的玩物,看來分析毛人鳳就必須要先談戴笠了。[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