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文史博览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文物何以道來

更新時間:2021-03-04 09:20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930

正於遼寧省博物館熱展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新近宣布延期至3月底。這一展覽首次用文物講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盡管疫情令絕大多數觀眾不能親至展廳,可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對其投來關註。更何況VR數字展廳已同步上線,讓大眾得以隨時隨地看展。

總計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的115件(組)作品匯聚在此次展覽,其中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明仇英《赤壁圖卷》等都是難得一見的國寶級文物,53件遼博館藏文物為首次展出,並從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等多家文博單位借展藏品。盡管一提唐宋八大家,人們大多會將其與文學相聯系,因為他們都以散文著稱,共同構成古文運動的核心力量。其實,他們作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又大多兼具書畫家、學者等多重身份,因而展覽中有不少文物就出自八大家之手。而它們與更多文物的有機組合,更為人們構築起一條移步換景的展覽敘事線,讓人們看見唐宋八大家的文華墨彩、家國情懷,領略雄唐雅宋的風采,感受綿延千年的文脈。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文物何以道來

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

【 國寶引領時代風華 】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契合著唐宋八大家“效法古道”的一致追求;北宋徽宗1112年完成《瑞鶴圖》,這一年蘇轍辭世,由此宣告了“唐宋八大家”時代落幕

在諸多參展文物中,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的《瑞鶴圖》堪稱國家級珍寶,尤為引人矚目。看上去,它們似乎與唐宋八大家的關聯度不那麽明顯。事實上,這兩件繪畫作品所昭示的是中華文明的融會貫通、一脈相承,也是引領觀眾走進文人藝術的極好範本。

《洛神賦》本是三國才子曹植的傑作。它用浪漫主義的筆法,描摹了驚艷絕倫的洛神姿容和飄渺迷離的人神愛戀。然而,文字總不及圖像來得直觀和生動。於是,東晉畫家顧愷之暈染水墨,讓這段人仙未了之情躍然紙上、流傳千古。由於巧妙地運用了以形寫神之法,使畫面精準呈現原作的詩意,乾隆皇帝對其視若珍寶,並在引首處禦書“妙入毫巔”四字。如今畫作真跡早已失傳,遼博所收藏的摹本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具有“晉尚故實”之風,也是畫中錄賦的唯一宋代版本。在這幅作品中,漢賦、晉畫、宋摹、明跋、清詩、鈐印等多種藝術元素合而為一,既能見佳作之縱向傳遞、歷代相承,也契合了唐宋八大家“效法古道”的一致追求。

與之相反,《瑞鶴圖》則是文藝橫向兼容的體現。在宋以前,中國畫上很少出現成行的文字。似乎深怕破壞觀感,畫師即便落款,也大多字小且隱蔽。它們或寫在一角,或藏於樹幹,頗有讓人找不到之樂趣。宋徽宗卻不守陳規,偏要玩出另類。一次,他看到群鶴飛鳴於宮殿上空,便隨即畫下這一有祥瑞寓意的奇觀。與普通花鳥畫追求“一葉數翎”的局部神韻不同,這幅畫取中軸線對稱的布局,而且運用鮮艷奪目的大色塊,突顯白雲下宮殿的恢弘、碧空中群鶴之百態。在繪畫之余,趙佶還用獨樹一幟的瘦金體,在一旁寫下了自己應景的詩作,從而構成詩寫畫意、書畫交輝之美。這既是唐宋文運流變、藝術交融的產物,也成為後來文人畫“詩書畫印”四絕一體之雛形。

十分巧合的是,《瑞鶴圖》完成於1112年,這一年蘇轍辭世。他在唐宋八大家中最為長壽,也是最後一位告別的。其生命的終結宣告了古文運動的結束,但很快“八大家”的稱謂逐漸確立和流傳開來。南宋呂祖謙在選編《古文關鍵》時,就清晰地梳理了這八人的血緣或師承關系,意在匯集他們的作品,以示唐宋散文與秦漢文賦的截然不同。在此基礎上,明初朱右選編《八先生文集》,更使“唐宋八大家”的提法廣為人知。因此,用這幅畫來引領文物展覽同樣恰如其分。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文物何以道來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局部

【 翰墨詮釋體被文質 】

東晉《曹娥誄辭卷》書心上方有韓愈的楷書題名,這是現今唯一存世的韓愈墨跡;《瀟湘竹石圖》則是罕見的蘇軾畫作

唐宋八大家的遭遇不同、地位懸殊,韓愈甚至比蘇轍大了整整271歲。他們之所以被後人相提並論,主要基於共同的文藝追求:厭惡辭藻、音律、對仗等外在形式的過度雕琢,強調質樸自由、文以明道。因此,這些文人的作品雖然風格不盡相同、個性差異明顯,卻都能折射出一種文與質的兼備和協調,也能體現前赴後繼、古為今用的歷史沿襲。

以此次的書法展品來看,上述先賢的墨寶可謂精妙絕倫、嘆為觀止。東晉的《曹娥誄辭卷》是中國書法由隸入楷階段的傑作,部分專家認為是王羲之的真跡。尤為難得的是,在書心上方還有韓愈的楷書題名。這是現今唯一存世的韓愈墨跡,其字端正、質樸,能見書家崇古之意、方正為人。而《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則是歐陽修的日常文稿,其中塗改、圈點較多,卻集中體現了書家的修養和藝品。整幅作品從容自然又不失法度,行筆與文辭渾然天成,毫無矯揉造作之態。作為宋四家之首的蘇軾,書法造詣自是更勝一籌。《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陽羨帖》均為蘇體行書精品。雖是東坡晚年之作,卻更見“老大漸近自然”之神韻,有灑脫飄逸、格調恬淡之韻味。至於《韓愈羅池廟碑》更以“三絕”著稱,因為它是蘇軾的書法,寫韓愈的文章,講柳宗元的德政。這幅楷書反映出效法唐人的印跡,構成一種遒勁古雅之氣。而且三大家的文學、藝術與生平融合一體,也更能體現他們藏巧於拙、文質兼修的一致取向。

作為罕見的蘇軾畫作《瀟湘竹石圖》同樣難得亮相。這幅國畫的內容極簡:僅遠山數點、頑石兩塊和瘦竹幾叢,但其繪畫筆法和內在的精神卻有著裏程碑的意義。今天,談及中國古代書與畫的關系,人們多會引用趙孟題《枯木竹石圖》上的題詩:“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其實早在蘇東坡的筆下,用飛白畫石、以永字八法寫竹早有踐行。《瀟湘竹石圖》所呈現的正是這種技巧的嫻熟運用,也印證了其“成竹於胸”“心手相應”的文藝觀。這同樣是對脫離現實、賣弄技巧的否定。而且較之於宋徽宗“四絕一體”之外形,蘇軾的這幅作品更具文人畫的內在精神和氣質。華麗色彩、嬌艷形姿、摹實求真,被代之以空靈、素雅、簡約之美。以意舍形、借景寫心之法,更是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寫意畫的成熟與發展。因此,鄧拓曾評價此畫:“雋逸之氣撲人……令人心曠神怡,徘徊凝視,不忍離去”。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文物何以道來

蘇軾《瀟湘竹石圖》

【 意韻貫通千載文脈 】

南宋《毛詩唐風圖》把《詩經》內容變為可觀的圖景,這種以文入畫,推崇詩意所構成的淡雅、空靈之美,顯然是對歐陽修、蘇軾等文人誌趣的效法

對於中國古典文學藝術而言,唐宋八大家的意義並不止於其身處的時代,更不限於親手所寫的作品。他們所代表的是一以貫之的審美誌趣。這次主題文物展的參展作品中,之所以出現了很多其他藝術家的傑作,是由於它們所因襲的同樣是韓柳之學、三蘇遺風。

一方面,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大家的詩文,成為了後世藝術創作重要的素材。此次展出的書法精品就有:宋孝宗趙昚章草蘇軾《後赤壁賦》、蔡襄楷書歐陽修《晝錦堂記》、趙孟頫行書蘇軾《煙江疊嶂圖詩》、鮮於樞行書王安石古詩四首、文徵明行書歐陽修《醉翁亭記》卷、祝允明楷書蘇軾《東坡記遊》、祁寯藻楷書韓愈《平淮西碑並序》、曾國藩行書曾鞏《擬峴臺記》等。這些墨跡字體各異、面貌有別,但在線條遊走、筆墨揮灑之中,竭力詮釋的都是原作的意韻和意旨。另一方面,八大家的形象、遭遇和性情,也能孕育出生動的文藝作品。例如明代仇英的《赤壁圖卷》所展現的就是蘇東坡攜友泛舟、夜遊赤壁的情景。在《赤壁賦》的懷古傷今、孤冷豁達之外,畫家似又融入了自己平和、恬然的心境。在展廳門首,清人所繪的唐宋八大家半身像,也結合時代、身份,生動描摹出八個人各自特有的精神氣質。

仇英《赤壁圖卷》

由唐宋文人所積累的書畫技法、藝文品格和思想境界,對後人更是影響深遠。因此,這次展覽以“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版塊,全方位地凸顯唐宋以降中國文脈與內在精神的延續。例如:南宋的《毛詩唐風圖》把《詩經》內容變為可觀的圖景,趙構書詩,馬和之繪畫,次第間隔、相得益彰。這種以文入畫,推崇詩意所構成的恬靜、空靈之美,顯然是對歐陽修、蘇軾等文人誌趣的效法。另外,南宋馬麟的《荷鄉清夏圖》、清代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圖卷》,都用傳神筆墨描繪了杭州山水的秀麗風光。兩件作品均設色淡雅、執簡馭繁,畫面上有較多的留白,呈現出一種動靜結合、以虛帶實、疏密相間、情景交融的別樣意趣。這種寄情山水、以畫寫心的追求,澄懷觀道、天人合一的格調,所彰顯的同樣是古代文人一以貫之的傳統文化精神。在對不同時代藝術作品的對比中,唐風宋韻的詮釋和流變被體現得格外充分,也能給予今人較多的啟迪和借鑒。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2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對於祖籍東北的我而言,日本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生於斯長於斯的瀋陽,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亦即日本侵華戰爭的肇始地。彼時,日本軍國主義蓄意製造事端,炸毀柳條湖一段南滿鐵路路軌,嫁禍中國軍隊,藉此炮轟北大營,次日侵佔瀋陽。及後,在不到[詳細]

  • 3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毛澤東寫了本書,蔣介石看後渾身發抖,下令高級將領,人手一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猖狂的攻打城市,掠奪土地。而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失失地,節節敗退。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相繼失陷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了“武器不如人,戰必敗”“抵抗必亡”“再戰必亡”“亡國論”等悲觀[詳細]

  • 4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張居正跟高拱打架,勝者葬送了一個國家

    四百九十三年前的5月24日,湖北江陵縣張文明家的長子呱呱墜地,起名張白圭。此時千里之外的河南新鄭,12歲的高拱正在發奮苦讀,準備未來的一連串考試。而萬里之外的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首次環球航行,剛剛結束三年。[詳細]

  • 5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古代看起來體面, 實則窩囊的職業: 為皇帝當替死鬼, 給公主當玩物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模式,就是一位貧寒的讀書人,在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後,成功考取功名,高中狀元,然後得到了皇家的賞識,一舉成為駙馬,從此躋身皇室之中,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仕途順風順水。[詳細]

  • 6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成吉思汗為什麽一生沒有叛將?原因其實很簡單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馬一生,帶領蒙古鐵騎政府了半個亞洲,而且還達到歐洲的多瑙河,為建立大元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開創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實在成功還是失敗的時候,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將領叛亂。[詳細]

  • 7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岡村寧次結局:晚年淒涼,至親紛紛先逝孤獨終老

    岡村寧次共2個孩子,長子岡村忠正,次子岡村武正,兩個兒子都先他死去,所以他的晚年很淒涼。 老大忠正是岡村在陸軍大學時期,與發妻星野理枝所生,1911年結婚,翌年得子。1926年理枝死後,這個孩子就一直由奶奶在日本照看撫養。 [詳細]

  • 8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抗美援朝一戰,林彪獻計給毛主席,毛主席說了十個字,擲地有聲!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的全面攻勢下,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是跑來中國尋求幫助。[詳細]

  • 9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唐朝詩人的讀書生活:喜歡在山林或寺廟中讀書

    在唐代,學子們入仕以前,一般都過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這樣的觀念在唐代是很正統的。當時的書生都是自幼拜師求學[詳細]

  • 10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毛澤東為何重林彪輕劉伯承?四野殲滅百萬蔣軍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有人認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還高出許多,稱他為現代“孫武”、“軍神”。白崇喜也稱他是“共軍第壹號悍將”,但毛澤東卻對他別有看法,為何?其實,如果熟知黨史軍史的話,就不難[詳細]

  • 11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的挽聯上寫了哪16個字?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台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吊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詳細]

  • 12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毛人鳳為何娶靠“色相”來工作的女諜為妻?

    毛人鳳娶的女間諜是戴笠送給他的,而且是戴笠的玩物,看來分析毛人鳳就必須要先談戴笠了。[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中國情厚 日遺孤難忘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