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生 活 > 設 計 >

從“窺伺”和“自我認知”談社交本質

更新時間:2019-09-24 23:19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8900

不知道妳的朋友圈是不是經歷著這種轉變。從過去一點小事都要發個朋友圈分享,每隔五分鐘都要打開手機看看有沒有別人的點贊或者評論,到現在傾訴的渴望再強烈最後也只是轉發一首意義不明的歌,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無需解釋。

這種轉變到底來源於什麽?與其說長大的我們不喜歡社交了,不如說是我們的社交成本越來越高了。

 從“窺伺”和“自我認知”談社交本質

社交本質

人本質上就是愛社交的動物,以定的興趣為基礎,每個人都天生的與他人相互連接。人天生就充滿了好奇心,想知道別人的腦子裏在想什麽,生活中在經歷什麽,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看朋友圈、看新聞、聊八卦、看電影,觀察者和傾聽者的角色滿足了人的窺伺欲望。

同時人的價值觀塑造了其身份認同感,所以他們發動態、評論時事、回答問題,作者和評論家的角色便於人們告訴自己和他人“我是誰”,即明確自我認知。

由於每個人都兼備這兩種心理,所以他們即想輸入又想輸出,即是作家又是讀者,社交因此而來,而切的社交產品也都是從不同的側重點意圖滿足人類的這兩種心理需求。

朋友圈轉型

1. 短期需求對長期認知的影響性

微信朋友圈——以“熟人社交”為核心建立的社交互動平臺。從嬰兒時期,人類就知道相比於只見過面的阿姨,他們更喜歡和熟悉的親屬起玩,這就源於熟人社交的特點——情感安全性高,親密度強。

在熟人面前我們發言的壓力更小,討論的更深刻,更容易展示出真實的自我,這主要是源於認知的確立性,也就是說妳的言論並不會過多的影響他對妳的心智解讀(靈長類動物進化的種理解他周圍同類思想和行為的能力)。

以此來看,微信朋友圈確實是線下場景的個線上化,並且可以良好的提高社交的效率(信息聚合、沒有時空限制)。

但隨著微信的越發普及,“加個微信”成為開啟段關系鏈必不可少的開場白,人們的微信好友變得越來越多,但角色分級也越來越嚴重,朋友圈的發送成本也越來越高,修修改改,思前想後最後還是作罷已經成為了朋友圈發送的常態。

根本上來說,這是源於短期情感需求對長期認知的影響性變得不可估量,每個人在生活中情緒都是跌宕起伏的,悲傷時希望得到安慰,榮耀時希望得到贊美,所以人們可能會發朋友圈從而得到情感的宣泄。

這就是人們的短期需求,但從長期上看人們希望自己是樂觀的,是低調的,這是長期自我認知。

在以情感關聯作為紐帶的圈子裏,短期需求並不會對長期認知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在以生活關聯(同事、同學、上級等)作為紐帶的圈子裏朋友圈就是個對外的價值觀展示平臺,人們會根據朋友圈的內容揣測他人的性格、愛好、品味等等。

人們很自然的知道這點,就像產品會根據用戶畫像細分產出不同的策略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樣,朋友圈的每條動態受眾也是具有流動性的,越來越多的人數和越來越細的分級導致朋友圈本身熟人社交屬性的邊界被模糊和摧毀。

雖然針對這種情況設置了分組和隱私功能,但是被摧毀的邊界仍然無法重建,人們開始選擇了界限更明確、互動響應更快速的私聊或群聊或者更隱秘、更有安全性的微博好友圈來滿足個人短期情感需求,而朋友圈就成為了塑造個人理想形象的社交名片。

2. 線上互動對線下的影響性

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曾比喻朋友圈就像個大廣場,每個動態都是個討論小組,而發動態就是在這個大廣場裏發聲,如果朋友們對此感興趣就會自發的進入討論,妳可以點個贊就草草離開也可以評論下表示想深入討論。

對“熟人”這個圈子來說,線上的互動能彌補線下的時間空間差異引起的不足,其目的都是促進雙方感情的加深,即關系鏈的緊密。但隨著好友的增多,其目的轉化成為了關系鏈的創建,線上的互動對線下的影響是不好被量化的。

微信的消息提示機制增加了人們的互動壓力,想必所有人都遇到過點贊條朋友圈之後消息提示紅點好幾天就沒下去過,同時互動消息的他人可見性以及朋友圈和聊天的耦合性,都會增加人們在互動之前的思考成本。

比如被所有人痛恨的“不回消息還發朋友圈”就會讓我們在互動前思考其背後暴露的個人狀態是否是可以接受的,消息可見性會導致在朋友圈的互動總是不深刻的、寥寥幾句且容易引發歧義的,並不能對我們創建關系鏈帶來太大的影響,人們慢慢的明白線上的點贊之交也只能是線下的點頭之交。

3. 內容的低維性

前文提到人的心理本能的存在窺伺他人生活的好奇心。互聯網初期人們常用的產品以搜索類型占主導,最近的統計卻發現了在前十名用戶最常用的產品中六個都是社交類型(社交類型不只是微信、QQ這種即時通訊產品,而是包括所有具備社交屬性的比如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產品),這就說明了人們的需求從“目的性主動瀏覽”變成了“展示性被動瀏覽”,人們不需要思考要什麽而是平臺去思考用戶想要什麽。

作為種信息獲取和愉悅自己的平臺,朋友圈提供的信息更低維低頻,沖擊力更小,雖然“熟人”的屬性會增強用戶的瀏覽好奇心,但是隨著好友的混亂以及朋友圈的轉型(從生活分享變為人設塑造),其內容豐富度缺失被進步放大出來。

朋友圈以“文字”、“圖片”、“小視頻”以及“文章/歌曲推薦”作為發送的動態類型。前三者的維度依次增高,但由於是純UGC產物,所以普遍上只是傳遞只言片語,是種不全面的碎片化信息表達,又由於圈子不樣也會增加理解門檻,無法提供快速的準確的消息觸達和純粹的娛樂。

而“文章/歌曲推薦”雖然可以傳遞完整信息但是種延時娛樂,需要付出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評判收益,其沖擊力自然更不如即時娛樂的前三者,就像人人都知道閑暇時間看書是更有益的,但是大家還是抵擋不住看小視頻,打遊戲這種及時享樂。

人們追求娛樂性質更純粹,服務更個性化的消息獲取模式,比如說以抖音、快手為領頭羊的短視頻互動平臺,其內容承載量更高,沖擊力更大,並且會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為進行更精細化的智能推薦,而微博的信息時效性更高,具有更強的討論性,並且可以實現目的性搜索。

結語

社交本身就是人類最復雜的行為之,受到多種心理因素的影響。雖然短期的情感需求滿足和長期的個人認知有時候是相悖的,個人的隱私安全意識和對他人生活的窺伺心理也是不能同時滿足的,但是這種對立性和變化性才是社交的魅力之處。

人類社會懂得在實踐中平衡這些心理的關系,產品也會隨著目標和規模變化重新定義功能理想態,就像微信朋友圈,過去是鼓勵分享生活的平臺,如今更多的變成了個人名片,並非是失敗或者退化,只是為了適應現有的生態系統做出的調整,找到的另個平衡點。

本文由 @Crystal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APP自動續費的“坑”該咋填

APP自動續費的“坑”該咋填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