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大灣區 > 灣區資訊 >

大灣區推動教育合作 建「小而精」文理大學

更新時間:2019-03-02 14:04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995888

大灣區推動教育合作 建「小而精」文理大學

圖:不少機構建議在深圳河套區建設一所服務大灣區的新型大學,大學的模式各方正展開討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於近日發表。在教育領域,《綱要》提出了有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鼓勵聯合共建研究中心,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的要求。

對此,有不少機構建議成立「灣區科技大學」或「粵港澳灣區聯合大學」,由三地政府在深圳河套地區合作共建,對標世界一流大學,以全新的聯合辦學模式建設一所服務大灣區發展的新型理工科大學或者綜合性大學。

集中資源打造精品

上述建議雖好,但都有可商榷之處。筆者認為,粵港澳三地現已有不少理工科大學以及綜合性大學,再多建一間此類大學,未免有重複建設之嫌。粵港澳三地教育若要求變、求新,以及更適合大灣區未來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的要求,可考慮參考位於紐約灣區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辦學模式,建立小而精的文理科大學。

雖然追求規模和數量已成為各國大學發展趨勢,但普林斯頓大學仍堅持其打造21世紀文理大學的初衷。該校一方面堅持小而精的風格,強調「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沒有刻意發展專業學院,使學校的規模始終相對固定,學校可以有效地保持各系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另一方面,則大力推動文理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促使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無論專業設置、研究方向還是課程安排,普林斯頓大學各學院都盡量與其他系科建立互為基礎、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

小而精方面,迄今為止,在常春藤大學序列中,普林斯頓大學仍然沒有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只是一間文理大學而不是綜合大學,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不少綜合大學為了學科的全面發展,會傾向犧牲或佔用投入到優勢學科的資源,以保證弱勢學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但最終淪為一座各個學科都不差的二流大學。對此,普林斯頓大學則堅持小而精的發展思路,為了維持優勢、維持特色,把有限的資源放在優勢學科,以及學生身上。

例如,普林斯頓不設置醫學院,是由於醫學院須與臨床應用結合,而運作一個龐大的醫學院和臨床醫院系統需要大量人力和經費。此外,普林斯頓大學的師生比例為1:5,學生只有8000人左右,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數增長控制在學生總量的10%以內,規模較小的學生數量可以使得分配在每個學生身上的財政資源遠遠超過其他大學,這也使得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率,要比哈佛大學的高出約4%。

在文理學科交叉方面,這更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獨特之處。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建築學院,注重的是建築藝術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政治經濟效應的研究;被譽為世界「數學之都」的普林斯頓大學中,一些數學系教授會滲透到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領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專業特色。世界頂尖的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則更是學科交叉的典範,該學院絕大多數教授都是來自其他學科的兼職教授。筆者第一次前往該學院參加小組討論,意外發現負責講座的教授既是國際關係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的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制定有遠見的全球環保政策來減緩對全球公共衛生、農業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學科交叉產生火花

學科之間頻繁交叉和交流,不僅體現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內的研究人員,也體現在校外的研究人員。例如,國際著名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在離開麻省理工學院(MIT)之後,1994年普林斯頓大學專門為他創立了一個稀奇古怪的職位:「來訪研究合作者」(Visiting Research Collaborator),同年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普林斯頓大學多增添了一名諾貝爾獎得主。自此之後,「來訪研究合作者」就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一個常設的職位,專門用來邀請一些外校、研究機構掌握有專門知識、技能,而普林斯頓大學對此知識比較缺乏的研究人員。

以筆者為例,由於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需要一個既掌握「一帶一路」知識,又有經濟學背景,而且還熟悉香港、中國內地經濟、政治情況的學者,進行綠色「一帶一路」、「綠色經濟」的研究,但普林斯頓大學校內缺乏相關背景和知識的研究者,因此邀請筆者也以「來訪研究合作者」的身份,前往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研究工作。而且,筆者不僅要在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也要在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經濟系和國際關係學院與相關的教授、研究人員們,就「一帶一路」、中國經濟問題等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叉研究和探討工作。

與此同時,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文化還要求學者出席與研究領域不大相關的講座。例如,筆者近日參加了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母校)的Prof. Dani Or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講座。作為一名經濟學者,筆者對講座提及的表面蒸發電容、非飽和土壤中的擴散和微生物活動、孔隙物理學等議題,確實需要腦洞大開,才能勉強聽明白。不過,筆者發現還有不少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甚至是國際關係學教授也在現場。

這在普林斯頓大學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該校的教授們認為,只有越跨界,才能越開闊眼界。也只有跳出來,才能鑽進去。正是由於學科交叉所帶來的化學效應,令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科研成果頻出,該大學現已有65位諾貝爾獎得主、15名菲爾茲獎得主、13名圖靈獎得主、2名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以及19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而由於「小而精」的特色,學生也非常受益。普林斯頓共培養出2位美國總統、12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1000多名先後擔任過美國國會議員、眾議員、聯邦政府高級官員,以及州長和州政府的高級官員。為此,普林斯頓大學贏得了「美國學者和政治家搖籃」的稱譽。

在商界方面,其畢業生往往成為各大跨國企業、公司的決策者。對此,美國另一頂尖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表示該大學今後應當加強文理教育,因為「太多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工作在普林斯頓畢業生的領導之下」。香港的利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合和實業董事局主席胡應湘等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

正是由於普林斯頓大學上述特性,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周刊最近發布的年度美國大學排行榜中,普林斯頓大學再次超越哈佛大學,已經第十七年雄踞大學排行榜的榜首。

因此,筆者認為,如果粵港澳三地政府要進行教育合作,共建大學,為未來發展成為國際教育示範區奠定基礎,不妨參考普林斯頓大學的發展模式。「小而精」可以集中有限資源發展優勢學科,尤其是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關的優勢學科,「文理大學」可以進行學科交叉,不僅擴闊科研工作者的思維,更能培養文理皆通的畢業生,這對以後大灣區的建設,乃至為國家的建設都大有裨益。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穗文旅城下月迎客 港人灣區滑雪玩水穗文旅城下月迎客 港人灣區滑雪玩水

    粵港澳大灣區將增添「遊樂新地標」。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從廣州融創樂園「移動歡樂屋」大篷車珠海巡演獲悉,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的廣州融創文旅城將於6月15日開門迎客,屆時旗下的融創樂園、雪世界、水世界將同時開業,預計年接待賓客2,000萬人次。其中,作為華[詳細]

  • 2灣區創新學院首啟雙創訓練營灣區創新學院首啟雙創訓練營

    ■包括20位港青在內的大學生,將參訪騰訊、中興等名企並體驗模擬創業。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由深圳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成立的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宣佈啟動首屆雙創領航精英訓練營。32名來自深圳大學的內地學生和[詳細]

  • 3香港旅發局副總幹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旅遊帶來新機遇香港旅發局副總幹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旅遊帶來新機遇

    香港旅遊發展局副總幹事葉貞德近日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即將開通,將給香港旅遊業帶來積極的影響,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激發更多的內地遊客更方便來到香港旅遊。 [詳細]

  • 4社科院:香港應主動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爭取成為大灣區龍頭社科院:香港應主動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爭取成為大灣區龍頭

    社科院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顯示,香港在「宜居競爭力指數」及「可持續競爭力指數」位居內地各大城市之首,但「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則落後深圳,位居第二。 [詳細]

  • 5婚介:定居大灣區成新趨勢婚介:定居大灣區成新趨勢

    有研究指,過去20年兩地跨境婚姻人口已接近100萬人,但隨著香港近年樓價高企,也同時影響了兩地跨境夫婦來港定居的選擇,有研究甚至顯示,有55%的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長遠定居。 [詳細]

  • 6港企部署大灣區優惠搶市佔港企部署大灣區優惠搶市佔

    ■工銀亞洲推出粵港澳灣區信用卡,為經常往返大灣區的消費者提供便利。 資料圖片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台,以及各種交通網絡陸續開通,勢必為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貫通任督二脈,屆時港人北上無論衣、[詳細]

  • 7香港立法會通過共建大灣區議案香港立法會通過共建大灣區議案

    香港立法會通過共建大灣區議案(文匯報資料圖)【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立法會今日(31日)上午討論「加強區域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的無約束力議案,由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提出動議。林健鋒稱大[詳細]

  • 8【共建大灣區】韓正:灣區建設重惠民【共建大灣區】韓正:灣區建設重惠民

    ■ 韓正昨日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中通社提升協調性 穗深港澳建科技走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昨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首次以領導小組[詳細]

  • 9逐一拆解港青顧慮 提升大灣區吸引力逐一拆解港青顧慮 提升大灣區吸引力

    近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發表網誌,表示香港經濟面對下行風險,應該抓緊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應對環球政經局勢的不穩定。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發展機會的官方宣傳,可謂鋪天蓋地。可是民間的回響並不熱烈,特別是青年人作為社會的未來,部分更是反應相對冷淡[詳細]

  • 10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機遇

    廣東正加速整合港口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水上經濟走廊」,記者13日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獲悉,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項目近日正式委託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進行研究,成果預計一年後公布。按照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今[詳細]

  • 11穿梭大灣區 擁抱新機遇穿梭大灣區 擁抱新機遇

    近年來,香港和內地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緊密,兩地青年的來往也更加頻繁。北上讀書、工作,抑或周末去深圳、廣州覓食休閒,成為不少港青的「新常態」,而來香港讀書、就業也是內地年輕人的熱門選擇。特別是在大灣區範圍內,這種雙向流動,更為明顯。[詳細]

  • 12林鄭:港展金融優勢 服務大灣區林鄭:港展金融優勢 服務大灣區

    由全球廈門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主辦的「南強全球金融論壇」昨在港開幕,彙集超過350名金融界、政界、學界人士,共同探討當前全球經濟新形勢。論壇以「開放、全球、創新、發展」為主題,共舉辦三場主題演講和三場圓桌論壇,以發掘商界合作及投資機遇。昨日舉行的[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灣區創新學院首啟雙創訓練營

灣區創新學院首啟雙創訓練營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