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東南亞政經界威名赫赫
- 更新時間:2016-09-21 14:29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386107
“自古以來”,菲律賓老是喜歡在中國南海搞事。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前不久上台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祖上是中國人!
不僅是菲律賓,東南亞好多國家的高層領導,祖籍都是福建人比如說,新加坡現任總統陳慶炎,祖籍廈門馬壟小東山村,陳慶炎夫人祖籍在永春,兩人都會說閩南話。印度尼西亞第四任總統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祖籍福建晉江市,他曾經派人持親筆信到福建尋根。
在政界上,福建人剽悍、機智,遊刃有餘。在做生意賺錢這件事情上,福建人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東南亞國家,他們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大的驚人。
據菲龍網報道,福布斯(Forbes)雜志最新發布的年度億萬富豪排行榜中,11名菲律賓人重返名單上。
91歲的購物中心和房地產大亨施至成(HenrySy)家族,仍然是菲律賓首富。施氏在今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俱樂部中,從排名73上升到了71,是排名最高的菲律賓人。
雖然施氏在全球排名中上升,但他今年的淨資產從去年同期的148億美元下降到133億美元。
“許多年前,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裏,身無分文,也不知道英語或他加祿語(菲律賓主要語言之一)為何物。”這是施至成2002年在菲律賓戴拉薩大學演講時的開場白。
施至成祖籍中國福建晉江,父母早年去菲律賓做生意。1936年,不滿12歲的施至成坐船漂洋過海,到菲律賓找父母。當時,一家人十分困頓,父母用全部積蓄開了間小雜貨鋪,賣蔬菜、幹貨和日用品。這種雜貨鋪被當地華人稱為“菜仔店”,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必須先清理好櫃台才能騰出地方睡覺。
正當這家小店能夠為全家創造微薄穩定收入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整個馬尼拉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父親的雜貨鋪自然也沒能逃脫被日本人燒毀的命運,施至成一家人的生活又陷入困境。無奈之下,父親選擇了回國,而施至成則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菲律賓。為了生存和完成自己的大學學業,施至成走進了一家小鞋店當起了學徒。
應當說這段做學徒工的意義對於施至成來說並不只是解決生計的問題,也從此劃定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二戰”炮火停息後,施至成在給客人服務的同時,敏銳地覺察到當時菲律賓的很多人都沒有拖鞋,還有許多人更沒有鞋穿。於是,施至成與鞋店的老板商量,自己免費打工,而作為交換條件,老板允許施至成在鞋店出售他從美國大兵手中或者其他地方引進來的鞋子,老板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施至成承擔起了為人打工和替己賣鞋的兩份工作。
鞋子的銷路比施至成預料的要好。大學畢業的那年,施至成已經有了一部分積蓄。而為了專心經營鞋子銷售,施至成不僅辭掉了鞋店打工的工作,而且也中斷了在遠東大學的商科專業學習。1958年,施至成在馬尼拉開設了一家鞋子銷售商店,取名為ShoeMart(鞋莊),由此產生了日後赫赫有名的菲律賓SM集團。
SM經營了三年之後,施至成已經將“鞋莊”門店擴展成了三家,為了能夠保證充分的上遊貨源,更為了更新鞋店的產品種類以滿足顧客需求,施至成決定前往美國的波士頓和紐約取經。按照施至成後來的回憶,由於當時只有螺旋槳飛機,去一次美國要顛簸40多個小時,自己因此格外珍惜每一次到美國的機會,除了與當地的鞋子制造企業一起討論提高鞋子產量和款式之外,他說當時從美國學到了不少的生意經。當時從美國引進的黃銅收銀機現在已成為施至成辦公室的擺設之一,似乎時時刻刻在提醒他創業的艱辛。也在印證著沒有一個人是能隨隨便便成功的真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美國開始出現集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超級商場,這種新的經營形式對施至成有很大啟發,他逐漸對零售業產生了興趣。於是,在經營了SM百貨商場13年並有了雄厚的財力基礎之後,施至成在馬尼拉開始建造菲律賓第一座大型購物中心。
如果按照現代商業選址標准,購物中心應當布局在人口稠密且交通方便的都市中心,然而,施至成卻偏偏看中了馬尼拉的北部郊區。整個SM購物中心占地17公頃,可出租場地達到了26萬平方米。內設百貨店、超級市場、電影院、電器店、美食廊、遊樂場、百餘家精品店與餐館,猶如一個小城市。對於這種新的零售業態,菲律賓人以前從未見過,在購物中心開業之日,馬尼拉市民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湧來。
超乎施至成的想象,自己看到的並不只是購物中心所產生的強大賺錢效應,還有令他狂喜的制度變革紅利。伴隨著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實施了近20年的軍事獨裁政權的坍塌,施至成強烈地預感到,隨著社會生活逐漸開放,零售業將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行動幾乎與預判同時發生。施至成開始果斷地在全菲各地購置大片土地,並建起了一個又一個購物中心,SM也由此從單純的零售逐漸轉向了房地產開發和購物中心管理。
亞洲商城是施至成最為看中的SM購物中心之一,該商城位於馬尼拉市中心新興CBD區域,占地4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65億比索(約合人民幣10億元)。為世界第三大和亞洲最大的購物中心。除了酒店之外,人們所需的吃、喝、玩、樂、購在這裏應有盡有。值得一提的是,該商城建造了全菲惟一一個符合奧運會冰上運動項目標准的室內真冰場。
從開業二十餘年來,亞洲商城一直被菲律賓人和許多來菲外國人士旅遊和購物的首選場所。
SM在本土的擴張速度一直被視為菲律賓零售業的風向標。除了目前已經擁有43座購物中心且占據了菲律賓零售業的半壁江山外,SM仍計劃每年以二至三家的開店速率遞增。
不僅如此,SM集團還擁有菲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金融銀行及其遍布菲律賓的120多家分行。作為一個最新商業動作,施至成已斥巨資在菲國內購買了多家專業型酒店和景區公寓以及若幹個生態旅遊項目。一個集零售、銀行金融、地產開發與旅遊業等四大核心板塊的商業帝國巋然屹立。
雖然SM投資股份公司登陸馬尼拉股票交易所的火熱場景不會從施至成的腦海中抹去,但施至成並不關心自己的財富排名,他最看重的是手中的企業能夠一次又一次成為《時代》、《財富》和《商業周刊》這樣全球頂級商業媒體歌頌的對象,同時在公共場合對於菲律賓人加封到自己頭上“零售大王”的桂冠也欣然領受。其實,施至成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菲律賓政府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SM在菲律賓市場的做強做大,並沒有使施至成滿足。在菲律賓大舉投資的同時,他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國。
施至成一直對家鄉懷有深厚的感情,至今依然鄉音不改,回到故地均是以一口流利的閩南話和大家交談。他說:“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一半是基於鄉情,另一半才是商業考慮。熱愛故裏是海外遊子的本性,為祖國的富強做一點貢獻,是每一位華夏兒女應該做的。”
因此,遲暮之年的他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項目選在了家鄉晉江。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施至成便回到中國,做了一些市場方面的考察,並於90年代初,投入巨額資金,在晉江福埔興建SM城市廣場。
在他的支持下,晉江市政府從1999年到2006年,連續舉辦了8屆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帶動鞋業產業的迅速發展,並被命名為“中國鞋都”。2005年11月,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晉江SM城市廣場正式開業後,施至成還在購物中心之外專門蓋了約2萬平米的地方,繼續提供給政府開辦鞋業展覽使用,支持家鄉經濟發展。
晉江SM城市廣場興建的同時,施至成還興建了廈門SM城市廣場。一經開業便成績突出,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把一個荒涼的城鄉結合部打造成了城市的商業中心,成為廈門商業界的領頭羊。
至今,SM集團已先後在廈門、晉江、成都、蘇州、重慶、淄博、天津、新鄉等地投資興建購物中心。
施至成認為,中國已經進入Mall時代。多年前,他就曾說過,“我不敢保證一定開出中國最大的Mall,但我至少可以做到,讓SM成為中國數量最多的Mall。”並且,他信心堅定,要“讓中國的市民都能體驗SM帶來的MALL生活樂趣。”
施至成是菲律賓華商領袖,這位原籍福建的菲律賓百貨大王依托鞋業在菲律賓白手起家,並通過鞋業進入百貨業,通過百貨業進入到大型購物中心領域,一路上,他環環緊扣,步步為營,取得一連串的商業輝煌。回顧他幾十年的經營曆程,我們不難發現,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的精神支撐著他,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郭鶴年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蓋山,1923年10月6日出生於馬來西亞,享有“亞洲糖王”“酒店業巨子”“香格裏拉之父”的美譽,他還是馬來西亞首富。
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銀行、傳媒到糧油,郭鶴年不但建立起龐大的商業王國,更讓這個商業王國持續向上。郭鶴年可能是除了政治領袖外,最廣為人知的馬來西亞人。
他出生於小康之家,崛起於青年時代,郭鶴年的成功在商界已是一個傳奇,而他的低調也為平添很多神秘色彩。
1949年,對於郭氏家族來說,是家族企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郭氏家族第一代人經營糧油食品在當地創下豐厚的家業,但郭家也只是在當地——馬來西亞的新山比較知名。1949年之後,郭氏家族企業重新整合,年僅的25歲郭鶴年由家族兄弟推舉為掌舵人。此後幾十年中,郭氏家族開始名揚海內外,成為東南亞經濟界舉足輕重的角色。
馬來西亞是上個世紀初許多中國人下南洋的第一站。1909年,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鑒還只是個16歲的少年。為了謀生,他離鄉背井來到馬來西亞,他的幾位哥哥幾年前已經在那裏站穩了腳跟。他們經營一家名為東升的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兩層小樓的雜貨店,主要做糧、大豆、糖等生意。郭欽鑒就在哥哥的公司裏做店員。當年,誰也不想到這個雜貨店會成為多年後郭氏商業帝國的第一塊基石。
也許郭氏家族天生的商業基因,十多年後,郭欽鑒竟然由一個小小店員,成長為當地頗具知名的百萬富翁。
1923年10月6日,郭欽鑒的第三個兒子降生,第二代鶴字排輩,他為兒子取名為鶴年,希望他將來承繼米糧生意,年年都有好收益。
郭家的鶴字輩人數眾多,關鍵是他們像父輩一樣齊心協力,共同將家業推至一個更高的境界。
1948年12月,曾為郭家掘到第一桶金的郭欽鑒去世,郭家因此分家。曾和郭欽鑒一起創業的妻子、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不想家業就此沒落,她提議郭氏幾房堂兄弟,各拿出一部分財產入股,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誰來掌舵呢?大家一致推舉年僅25歲的郭鶴年。
此時的郭鶴年已經有了一段創業經曆。1947年,他在新加坡創立平生第一家公司——力克務公司,像父親一樣經營米面生意,同時還做船務經紀、船租業以及膠粘劑制造,生意格外紅火。因此由他接手郭氏企業,大家心口皆服。
正當家族兄弟把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之時,1954年郭鶴年突然飛往英國,在那裏他參觀眾多知名大企業,了解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同時他見識了期貨的作用。1957年,他滿懷熱情地回到馬來西亞,郭氏兄弟的公司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郭家依然做父輩的老營生,米、面、糖還是他們的老業務,不過郭鶴年敏銳地注意到食糖越來越走俏了。他花了兩年時間全面考察煉糖業,之後在一次家族董事會提議,全資投入煉糖業。
當時的馬來西亞沒有一家煉糖廠,這是一塊空白市場,也是一次孤注一擲的冒險。但郭氏家族最終同意了。郭鶴年配合馬來亞聯邦土地發展局,在靠近檳榔嶼的北海創立了馬來西亞第一所煉糖廠——馬來西亞制糖公司。同時,他看准時機,迅速建立遍布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形成“一體化經營”體制。1962年郭鶴年即被人們譽為馬來西亞“糖王”。
這是郭氏兄弟公司成名的第一仗,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郭氏的甘蔗園不斷擴大,食糧產量越來越多,1976年,郭鶴年收購了馬來西亞糖廠的93.3%股份。據媒體報道,郭氏集團控制了國際糖業市場的10%的份額。郭鶴年也升級為“亞洲糖王”。
當初郭氏家族全資投入煉糖業,當豐厚的利潤滾滾而來時,郭鶴年又做出多元化國際化的決策,把放到一個籃子的雞蛋又放回多個籃子裏。
除了繼續發展煉糖業,郭鶴年又將企業經營的觸角伸到糧食、工業、航運、礦產,地產、國際貿易、保險(放心保)、酒店、建築等多方面。上世紀90年代,他以巨資收購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香港無線電視等香港重要媒體,從而使他多了個“傳媒大亨”的美譽。
在郭鶴年眾多的王冠中,除了糖王之外,“香格裏拉之父”的稱號格外醒目。
七十年代初,亞洲政局大體穩定,經濟發展迅速,經常飛往世界各地的郭鶴年又注意到旅遊業將是一個重點發展區域。而酒店則是旅遊業的發展工具之一,環太平洋區域擁有促進旅遊業成長的最大潛能。
1971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建立了他的第一家酒店——香格裏拉酒店。
像當年糖業一戰一樣,定位於高級酒店的香格裏拉酒店又是一戰成名。郭鶴年趁熱打鐵,開始在新馬泰布局。漸漸地,香格裏拉被認為是高級、與眾不同的象征。而在郭鶴年創辦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檔次的五星級賓館才能命名為“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酒店提供了衡量亞洲酒店服務的一個標尺。比如“亞洲人的待客之道”,就發軔於香格裏拉酒店,風行於世界。
六七十年代是郭鶴年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似乎他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後來他說了曆年心得: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本人的經驗,成功也是失敗之母。這位商界奇才也曆經了幾次商業帝國拓展中的失敗。
早年郭鶴年的力克務公司就經營航運業,他的船隊後來也成為家族企業的重要部分。七十年代的經濟複蘇讓航運界十分樂觀,船只被一艘艘造起來,到了八十年代大家卻發現全球貿易雖然繁榮,但一些原產品加工生產已經轉移到原料產地,而且飛機也被用來運貨,航運生意日漸清淡。
經過慎重的考慮,郭鶴年決定從航運業中脫身,只保留在新加坡的太平洋船務。據媒體估計,他在航運業的損失高達1億美金。
與此同時,曾經給他帶來榮耀的酒店業在八十年代中期也陷入了低潮,不過他不再“斷腕”。後來他解釋道:酒店主人的成功故事,必定促使他人造更多的酒店,最終造成客房過剩,但是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平衡之後,還會有一個盛宴期。因此郭鶴年相信酒店業還會看到“太陽的再度照耀”。
而曾讓他最早成名的糖業在八十年代後期因判斷失誤,在糖的期貨生意上遭遇滑鐵盧。幾次失誤讓郭鶴年對“成功是失敗之母”有了特別的認識。不過他不會就此泄氣。新加坡財經界由此評價郭鶴年不是一個在經濟衰退時期會破產的人。
祖籍中國福建的郭鶴年與中國的結緣卻是從一場貿易戰開始。1962年還是“馬來西亞糖王”的郭鶴年突然發現當地市場白糖數量急劇增加,他調查後才得知,這是來自中國的白糖。中國政府希望能占領這個市場,以賺取外彙。眼見中國糖物美價廉,郭鶴年並未退讓,他從印尼調來更廉價的糖,終於奪回了市場,由此奠定他的糖王地位。
這次與中國的貿易戰,卻讓中國政府對他刮目相看。
1973年,還在新加坡的郭鶴年被一個神秘電話請到了香港,在那裏他見到了中國外經貿部的官員和華潤公司的高管。原來中國政府希望他幫助國內搞一批糖,同時也幫做一些期貨。在之後的幾周時間裏,郭鶴年漂亮地實現了承諾,不但幫助中國從巴西買回了優惠價的白糖,還從期貨市場賺了四五百萬美金,並按要求存入了中國銀行倫敦分行。
這次聯手,郭鶴年被定位為“愛國華僑”。改革開放後,他成為各地政府最受歡迎的投資者之一。
在上海,他參與了虹口區的重建以及閘北不夜城的部分重建;在杭州,他建了中國內地第一家香格裏拉酒店;在北京,他興建了地標建築物——國際貿易中心。即使在89年的政治風波後,很多外國投資者相斷撤資,郭鶴年反而增加了項目和投資。
從在中國一系列的投資來看,郭鶴年不僅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更是一個出色的觀察家。他認定:一名生意人必需保持對時勢的敏感與警覺。
這種政治敏感度從他的父輩就可以看出來。早在郭欽鑒發家之後,他就與當地政府首腦關系很好,戰後,他因此擔任了米糧統治官的要職,負責采購事務。而郭家的東升公司還經營了政府特許生意,家族企業更賺得盆滿缽滿了。
第二代鶴字輩中,郭鶴年的大哥郭鶴舉在外交界頗有作為,還曾被委任為馬來西亞駐歐洲共同體育首席代表。
而郭鶴年一直對外聲稱,“我只是一個商人”。他本人並不熱衷政治功名,但卻十分注意和政界保持密切的關系。在經濟上他對馬來西亞的執政黨和反對者都提供支持,但他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更不願接受媒體采訪。
林紹良被認為是印度尼西亞最成功的企業家,雖然他被懷疑利用行賄政府官員斂財。在去世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是印度尼西亞最富有的人,而且為華人首富,世界第六富豪。在1995年,林氏集團的總資產就高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
由於和那時的總統蘇哈托良好關系和政府高級官員的合作,他的生意幾乎沒有競爭者。他壟斷了印度尼西亞的水泥和面粉。他擁有一家生產印度尼西亞最受歡迎的方便面公司-IndofoodSuksesMakmur。他曾經擁有印度尼西亞最大的非政府銀行-亞洲中心銀行(BCA),直到1998年被印度尼西亞政府充公。
林紹良1916年生於福建福清的農民家庭,父親早逝,投奔到印尼爪哇的哥哥和叔父,一邊學習做生意,一邊學語言,生活過得很辛苦。
林紹良在印尼的創業從販賣咖啡粉開始,之後又賣過布匹,雖說賺了點錢,也就是夠養家糊口。真正的轉機,是從日本入侵開始。不過,他可不是發國難財,相反還是為國效力。
獨立戰爭打響,林紹良毅然的選擇了印尼軍方,大力支援印尼的抗戰。已把印尼混了個門兒清的林紹良,熱血沸騰地加入到支援隊伍中。
後來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軍方的一個高級將領哈山為了躲避追捕,在他家窩了一年,結下了過命的交情。還認識了他的女婿,當時上校團長的蘇哈托,幾乎是無話不談的好哥們。
蘇哈托的軍隊缺彈藥,林紹良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給他籌備彈藥,好幾次都差點死在途中,好在都是有驚無險的過關,名利雙收,和軍隊的高層領導成了生死之交。
根據運軍火的經驗,他還借著蘇哈托的軍隊搞起了煙草的運輸,幾年時間內,就成了印尼財大氣粗的商界大佬。
但林紹良的黃金時期,還不是這個時候。1967年,他當年的生死之交、鐵哥們蘇哈托當了大官:印尼總統。
後面的劇情,也不用小編介紹,大家也能猜到。渾身是膽,還有賺錢眼光的林紹良,事業肯定要井噴。
鼎盛時期,林紹良的公司控制著印尼絕大多數丁香、食糖、大米貿易生意,占有過印尼90%的方便面市場、85%的面粉市場、35%的牛奶市場、30%以上的食用油市場,60%以上的水泥市場,20%左右的建築工程及房地產市場,並創辦印尼中央亞細亞銀行將其發展成東南亞最大民營銀行之一,同時還在亞洲及美國擁有多家銀行和實業機構。
早在1995年,林紹良已在印尼及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家公司,業務涉及70多種行業,總資產超過180億美元,年營收近200億美元。
龐大的商業體系,讓林紹良被譽為“亞洲洛克菲勒”、“華人首富”,以及掌控印尼經濟的人,其在世界財富圈層的聲望與地位,以及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也遠超後來者李嘉誠和王永慶,以及今日之馬雲與王健林。
很多人會說都說埋怨如今的生過,房價太高,物價上漲過快,可上面的這3位沒幾個是家庭富足的公子、千金。所謂財富的分配,不是按照學曆,按照知識經驗,甚至不是按照“能力”來的,而是按照承擔的風險來的。
根據中網資訊、人物周刊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 吳亦凡:讓全世界聽到華人音樂
6月2日下午,有網友曬出吳亦凡做客美國音樂節目直播的視頻,視頻中被問及如何縮小東西方嘻哈的差距,吳亦凡稱自己想做東西方嘻哈之間的橋樑,並坦言想當音樂界的成龍。 [詳細]
- 2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害怕變老,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病。 變老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其他屬性會發生各種變化。人們的臉上會長皺紋、皮膚變得更加鬆弛、膠原蛋白也不斷地流失,甚至體質也一年不如一年。[詳細]
- 3專訪關曉彤:跟張藝謀學習很多,導演是個溫柔的人
關曉彤在張藝謀的新片《影》當中飾演了一個叛逆有性格的公主,這是她以前沒有嘗試過的角色,也是第一次和張藝謀合作。即將開始讀大三的關曉彤對自己能加入到張藝謀的劇組中倍感驕傲,她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導演的尊敬,連連說從導演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她對[詳細]
- 4林妙可穿衣又踩雷,硬是從19歲穿成了29歲,看來該請造型師了
今年19歲的林妙可,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亮相一夜爆紅,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童星。隨著時光的流逝,童星林妙可也已經長大,可她卻並不像楊紫、關曉彤一樣順利晉升花旦行列,反而人們更多是把關註點放在了其“與年齡極不相符”的衣品上面……[詳細]
- 5張愛玲與港大
才女張愛玲,文筆細膩,她的小說獨樹一幟,令人有深入骨髓的感覺,連大導演李安也是她的超級粉絲,將其同名小說《色,戒》改編成電影,搬到大銀幕,且頻頻獲獎。[詳細]
- 6解開心結?周傑倫曬休比都嘩排練照:仿佛回到過去
搜狐娛樂訊 吳宗憲將於28日在台北小巨蛋開唱,休比都嘩19日合體彩排,一連演唱三首歌,當年替團體寫下《世界末日》的周傑倫,曾因“喜帖事件”和吳宗憲鬧僵,但幾年後訪問,周傑倫曾多次提到吳宗憲當年的教導,19日更在社交網站上寫下:“妳們的合體又讓我仿佛[詳細]
- 7廖凡:演技沒法分高低,每個人在一瞬間都是好演員
9月21日,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上映,廖凡在裏面演了一個北方小縣城裏的江湖大哥斌哥,隨著時代的變遷,處境和心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角色沒有趙濤演的“大女主”巧巧光彩奪目,但作為搭檔,廖凡的演技沒得說,會讓人感嘆不愧是影帝。 [詳細]
- 8專訪《炮灰攻略》餘玥:演百合很精分被嚴禹豪撩會心動
由餘玥、嚴禹豪、趙誠宇等主演的《炮灰攻略》正在搜狐視頻熱播。該劇改編自莞爾同名人氣網路小說《炮灰攻略》,講述了元氣少女百合意外進入懸浮時空的“萬卷書館”,從此開啟穿越“三千小說世界”助力炮灰角色人生逆襲的故事。[詳細]
- 9專訪昆淩:周董有空就會陪通告,現在不會想女兒到哭了
昆淩在電影《摩天營救》裏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有好多觀眾是看過了好幾分鐘才反應過來——剛才那個一身黑衣、身手利落的“女殺手”是昆淩嗎?沒錯真的是她。與在綜藝節目和接拍照片中出現的活潑、溫婉的形象截然不同,昆淩這次演了一個打女。這幾[詳細]
- 1041歲陳數vs44歲董卿:她們的高級美從何而來?
提起娛樂圈中的知性女人,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董卿、楊瀾的名字,她們舉止得體氣度恬淡,總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很少有女性能夠超越董卿楊瀾,但卻有一個女人毫不遜色於她們,她就是陳數。[詳細]
- 11Banksy罕見作品現倫敦畫展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因其神秘的街頭塗鴉作品聞名全球,曾為Banksy經理人的拉扎里迪斯7月11日至下月25日在倫敦舉行免費展覽,讓觀眾一睹從未在街頭出現過的Banksy的作品。 [詳細]
- 12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德國掀起“馬克思熱”
據中新社報道,今年五月五日是卡爾 · 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四日,北京將舉行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這一重要紀念日前夕,記者在馬克思故土——德國十分直觀地感受到不斷升溫[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