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旅 遊 > 環宇掠影 >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更新時間:2016-09-22 09:10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20952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黃昏時分的馬拉喀什,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

當橙黃的夕陽,在這座摩洛哥古城發威的時候,建築的赭紅,橄欖葉的銀綠,柳橙葉的深青,在荒野的土黃色陪襯下,變得清晰無比。周邊一片玄黃中,這座寧靜卻繽紛的城市,像海市蜃樓般虛幻。可是,她又是真實的。

摩洛哥王國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國家,西部濱臨大西洋,並向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與西班牙相望。馬拉喀什,又譯作馬拉柯什,位於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貫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腳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稱。馬拉喀什是柏柏爾語,意思是"上帝的故鄉"。

透過機窗,俯視這座位於非洲大陸北方的老城馬拉喀什,湛藍的天空下,一棟棟並列的平頂房子,就像擺放整齊的積木。四周大面積的昏黃,把無雲的天空襯托成觸目驚心的藍。乍看之下,馬拉喀什就像一個苟延殘喘的生命體,正在被沙漠一寸一寸地吞噬著。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這種錯覺,一直到我真正走進這座城市之後,才在腦海中改變過來——事實上,馬拉喀什才是這片沙漠的真正征服者。被赭紅色城牆包圍的老城區,是馬拉喀什生命的起點,這座城市的發展就像攀爬的藤蔓,從老城區展開,再慢慢延伸到城牆外。自1913年建成後范圍就不斷擴張的新城區,就是她對沙漠宣戰後的戰利品。

北非最高的山脈阿特拉斯巔峰的積雪,讓馬拉喀什有了稀罕的沙漠水源,使之一度成為沙漠商旅駝隊最重要的停駐點。當純淨、清澈的雪水滋潤著這塊土地的時候,草木的油綠,顯示了這片幹燥貧瘠的沙漠中最耀眼的生命力。

馬拉喀什從一個原始綠洲成為北非最繁忙的旅遊城市之一,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完整地闡述它的曆史。老城區那堵赭紅色的城牆,以近乎完整的牆身,見證了它走過的一段段動蕩又坎坷的路程。它被記載和未被記載的過去,在時光的洪流中,因為口口相傳,而成了一個謎。

由於具有地理位置和水源上的優勢,馬拉喀什曾是權勢爭奪的焦點。尤其在1062年,被強大的阿爾穆拉比特王朝占領之後,馬拉喀什更加受到矚目,成為非洲大陸最主要的商貿點之一,中世紀時期它還兩度成為摩洛哥王朝的都城。

據說,在沙漠商旅柏柏爾人的語言中,“馬拉喀什”是“上帝的故鄉”的意思;在阿拉伯語中,它則意為“紅色城市”。這座沙漠中的美麗城市,曾經海納百川,吸引了來自四方的商人。阿拉伯籍、柏柏爾籍、猶太籍,以及從北部南下的歐洲籍商人,都曾因為商貿目的而彙集在這個日常生活跟宗教密不可分的國度。他們帶去多種文化和信仰,在這塊土地上交彙,並衍生出今天屬於這座城市的獨特傳奇和神秘個性。

馬拉喀什分為古城及新城兩部分,這座城市名聲大噪,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古城區擁有北非最大最熱鬧的廣場——德吉馬艾芬娜廣場。一切街頭景象,幾乎都會在這裏上演。

德吉馬艾芬娜廣場被稱作馬拉喀什的心髒,當地人告訴我,這個巨大、方正的廣場曾經是刑場,在古代象征著死亡。如今,當夜空的星星漸漸繁密的時候,那些說書的、跳舞的、耍蛇的和玩雜技的人便開始登場。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他們各自分開演出,人群也隨之散開,圍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圈。精彩的表演,讓圍觀者拍掌,甚至驚呼和笑鬧。一波又一波,人群由四面八方彙集過來,重疊的喧嘩聲,讓人感覺像置身於魔幻般的露天劇場之中。

而“劇場”的另一邊,除了白天已有的鮮果汁攤位外,擺賣各式各樣當地美食的攤位,填滿了原本空曠的廣場。當地的美食,多以燒烤為主,因此隔著一段距離,就可看到廣場上白煙四起。這些帶著香氣的煙霧,對我們是一個很難抵擋的誘惑,於是我們坐了下來,買些美食滿足口舌之欲。

廣場上熱鬧,雜亂,甚至有點喧囂,卻透出一種率性和真實。感受了這鄉土氣息籠罩的現代夜市氛圍,才算走進了馬拉喀什人的生活。

歲月留下了這個古跡,同時也將纏繞著它的故事都留了下來。在人們的記憶裏,這個和死亡有著密切關系的德吉馬艾芬娜廣場,今天,卻以活潑熱鬧的一面,展示於世人。這個曾經代表了血與淚的古代斷頭台刑場,在隱藏了過去的哀怨之後,在世人的眼中,輪回成北非最熱鬧的阿拉伯夜市和最繁忙的廣場之一。

在我周遊了摩洛哥之後,才發現馬拉喀什是整個國家文化的縮影。

從古到今,馬拉喀什就像一塊磁石那樣,悄然無聲地散發出神秘的吸引力。除了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外,異教徒也想在這裏探索,感受它的過去。在原始的淳樸中,馬拉喀什帶有一種自然奔放的色彩。

與德吉馬艾芬娜廣場毗鄰的庫圖比亞清真寺,是北非最美麗的清真寺之一,從11世紀開始它就和德吉馬艾芬娜廣場相守相依至今。它們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建築,將誠與叛,質樸與冶豔對比得如此強烈,但又默默同行共步,一起從中世紀走來。

金碧輝煌的清真寺尖塔高達67米,連同周邊的園林設計,給人富麗堂皇的感覺。不管是在烈日當空的白天,或者是星光燦爛的夜晚,經過庫圖比亞清真寺,都會聞到一股混合了香料和植物香氣的莫名香味。而這飄蕩在空氣中的悠悠清香,起源於當年修建這座清真寺的建築師的創意——把近萬袋名貴香料,摻入用於粘合石塊的泥漿中。因此這座清真寺也有“香塔”之稱。

還有一個故事也相當誘人。據說當年登上高塔呼喚人們祈禱的宣禮員必須是盲人,目的是防止有人借機偷窺附近王宮後院裏的嬪妃。

庫圖比亞清真寺在建築設計上追求細致和唯美,也滿足了人們的視覺感官需求。每一個細節凹凸分明,尤其在柔和光線裏,更讓人驚歎。

雖說越強的光線讓所有映入眼簾的事物越清晰,但沙漠午間的炎陽卻削弱了這裏的生命力。聳立在馬拉喀什老城區的庫圖比亞清真寺,在被高掛空中的灼熱太陽直射,剩下的就只有宏偉的平面感覺了。

清晨和黃昏時分,庫圖比亞清真寺最美。早晨的它,給人一種寧靜和舒暢的感覺。當夜幕降臨、燈火璀璨之時,它呈現的又是另一種古典高雅。然而,灼熱的午間,它卻給人一種正在沉睡的感覺。

是的,不止是庫圖比亞清真寺,整座城市也在炎熱中睡去。這裏屬熱帶沙漠氣候,白天和夜晚的溫差極大。城市在白天進入沉睡狀態,當夕陽西下,它又在徐徐微風帶來的涼意中蘇醒過來。

與當地人生活密切相關的集市,向來是旅行時最不願錯過的地方,不一定要花錢買什么,集市裏有的是不用花錢的民情體驗,逛一圈下來,荷包沒有出血、記憶裏卻盛滿豐富的異國滋味;而關於摩洛哥集市的記憶,是五顏六色而且讓人大開眼界的。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長而暗的集市,從最不善推銷的販子開始,擺出一副事不關己、仿佛眼前堆放的蔬果都跟自己不相幹似的姿態,越往集市深處走,販子臉上的表情越豐富誇張,各種肢體語言也正式上場。

會吆喝著客人上門的販子多半都是在打觀光客的主意,他們各個鉚足勁引客人入門、之後便和客人比賽殺價的技巧,一來一往地講價,誰最堅持誰就是贏家,這就是集市裏的遊戲規則。

不過,他們那些色彩鮮豔、造型很摩洛哥式的鍋碗瓢盤以及五顏六色味道奇妙無比的香料,著實也吸引人,感覺上,你花錢買的不是商品,倒是一份摩洛哥的風味。

領略過馬拉喀什的標志性景點後,我開始環顧德吉馬艾芬娜廣場四周那些無數的小路口。每個路口都連著彎曲窄窄的路巷。如果將廣場比作是人的心髒,這些從四面八方通往廣場的小道,則是一條條通往“心髒”的血管。而在其中穿行的人群,就是維持著“心髒”跳動的生命活泉。

這些巷道錯綜複雜,又曲折深幽,宛如迷宮。巷道旁邊聚集著各式各樣出售當地特產的小商店,店裏出售手工藝品、地氈、燈飾、橄欖和面包等。這些商店都是古老建築,被歲月洗刷剝落的破舊牆面,就像是一個個框邊,把每一家店面框住。

光禿禿的燈泡垂吊在商店中央,明亮的燈光肆無忌憚地照在排列整齊又色彩豔麗的商品上。當它再度被反射出去,形成的光暈,使每個店面都像是一幅幅散發著熒光的油畫。尤其是售賣地氈的小商店,一塊塊羊毛地氈在燈光映襯下,給人以絲綢般輕柔的感覺。

老城區麥地那裏的巷道,彎彎曲曲,相互貫通,人們一不留神就會走失。在比較繁華的商業路段,當地人在以岩泥搭建起的老舊拱門之間,安裝了橫梁。拱門和橫梁新舊並排,把類似細竹的植物枝幹或者鉛板,平整地鋪蓋在上面,發揮遮陽的功效。用堅固耐用的鉛板代替原始的植物枝幹遮陽,雖有完美的遮陽功效,但在通風方面卻不盡人意。盡管巷道裏不斷有驢車、電單車和嬉戲的小孩穿梭,但這裏的空氣幾乎停滯不動,潮濕悶熱最讓人煩惱。

每次走在曆經滄桑的老城區巷道裏,我總有種處在兵荒馬亂的戰場中的感覺,然而慌亂之中也有一絲絲幸福感——那就是生活的真實感。或許只有被歲月洗過的鉛華,才算得是最實在的生活,這就是馬拉喀什與眾不同之處。

馬拉喀什的老城區和新城區,雖然只被一道城牆分隔,但它們卻給人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老城區的熱鬧,是一種在純樸生活中跳躍的豔麗色彩;而新城區卻一反傳統,商業味道很濃。高級酒店、名牌商店、外國餐館以及霓虹燈閃爍的娛樂場所,布滿了整個新城區。

唯一相似的是,新城區的大多數建築,無論酒店、餐廳,還是民居,基本上也都以深淺不同的紅色為主,與老城區協調一致。

廣場上布滿了食品攤,有薯條、沙拉、煮蝸牛等等,當你走進攤位時,熱情的攤主會向你推薦各種美食,並提供免費的薄荷茶,一點完菜,你的食物就會擺在你面前,還另外加了一些小吃,如薯條、沙拉、茄子、炸食等等。

但是,沒有一個遊客只是光站在賣羊頭的攤位前面的,除非那個人是傻子,羊頭用熱水洗幹淨後和鷹嘴豆一起燉,這簡直是美味、除了眼睛,羊頭上所有的東西都會被吃得精光。

大的銅壺裏面裝的是hunja,一種紅桐色的肉桂茶,這種茶在冬天飲用最合適了,品茶時,外加一點叫“thqout”的甜食,那就更美了。

在食品攤前享受美食令人流連忘返,同時,在廣場邊,還有一些音樂人,雜技演員,講故事的,算命先生,蛇夫在表演他們各自的絕活。

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上帝的故鄉

根據《非洲》雜志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塞納河畔的「綠箱子」塞納河畔的「綠箱子」

    這個陰天的午後很適合慢跑,我換上運動的衣服和鞋,沿着塞納河完成每個周末我的「長跑功課」。很多時候我並不喜歡跑步的時候戴耳機聽音樂,因為會影響我思考。事實上我也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比如說今天,我在認真考慮的,是給兩位特別要好的友人準[詳細]

  • 2有人去緬甸就是為了去蒲甘,去蒲甘就是為了阿難達有人去緬甸就是為了去蒲甘,去蒲甘就是為了阿難達

    蒲甘王朝建立於849年,到了1044年,阿努律陀國王登基,蒲甘才進入了鼎盛時期。虔誠的國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並進行了多項的建築計劃,在以後的250年至皇朝沒落為止,一個國王緊接一個國王在富饒的依洛瓦底江邊,不斷[詳細]

  • 3加拿大秋遊賞楓正是時節加拿大秋遊賞楓正是時節

    楓葉變了顏色,有的紅彤彤,有的黃燦燦。這個時節,不少加拿大人樂意外出秋遊賞楓。 楓葉是加拿大的標誌。紅白兩色的國旗上,東西兩邊是兩塊紅色,中間較大的白色部分,端端正正印着一個紅色楓葉圖案,難怪人們稱加拿大為楓葉國。 [詳細]

  • 4兩世紀見證 白宮最老樹末日兩世紀見證 白宮最老樹末日

    ■「傑克遜木蘭樹」見證歷任總統的白宮歲月。 美聯社嚴重腐爛 梅拉妮亞下令砍伐美國白宮西邊(west side)一棵由第7任總統傑克遜親手栽種以紀念亡妻的木蘭樹,由於年代久遠和樹身嚴重腐爛,經樹木專家鑑定後認為無法修[詳細]

  • 5春節內地旅收4700億 零售餐飲日進1300億春節內地旅收4700億    零售餐飲日進1300億

    國家旅遊局今天披露,2018年春節中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6%。廣東、四川、湖南、江蘇、河南、安徽、山東、廣西、湖北、浙江等地接待遊客人數居前十位。[詳細]

  • 6身在塞班猶如置身天堂身在塞班猶如置身天堂

    "天生麗質難自棄",塞班島就是一個風情萬種的佳人,玻璃般的海水,嫵媚動人的密克羅尼西亞女郎與土風舞,以及浪漫而令人興奮的沙灘燒烤PARTY……塞班島以富有變化的地形以及超高透明度的海水令潛水族們一展[詳細]

  • 7沒看過馬特宏峰,不能說你到過瑞士沒看過馬特宏峰,不能說你到過瑞士

    她簡潔的外形和閃亮的冰雪,她就是美的代名詞,神聖不可侵犯。在歐洲人的集體記憶中,馬特洪峰就是阿爾卑斯的象征。裏布法特曾如此形容潛藏在人們心底的那個關於馬特洪的夢想:"我從沒走出過家鄉普羅旺斯,但我知[詳細]

  • 8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去體驗東南亞秘境之美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去體驗東南亞秘境之美

    並非一見傾心的驚豔,老撾的美好,更需要你在每個地方住上幾天,靜靜細品,又因為當地山路眾多,所以盡管整個國家並不大,我們也推薦你留出9天時間,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去體驗東南亞秘境之美。也許你會被萬象嚇一跳,因[詳細]

  • 9另類郵輪遊另類郵輪遊

    和平號是日本郵輪,每年三個航次環球遊。過往的乘客絕大多數是日本人,近年對外推廣,外國乘客漸漸多起來,主要來自內地、台灣、香港,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詳細]

  • 10阿拉木圖中亞活力之都阿拉木圖中亞活力之都

    阿拉木圖,相信對中亞稍有認識的人,對它都不會陌生。它是哈薩克斯坦的前首都。哈薩克斯坦於1998年把首都遷往北面城市阿斯塔納後,阿拉木圖至今仍然是該國最大的城市,這裏也是全中亞地區最多元化、國際化以及商業化的城市。 大型現代化購物商場林立的阿拉木圖[詳細]

  • 11北國之冬北國之冬

    在南方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愈發覺得北方的冬天才是冬。或許有人會反駁說,北方入冬之後,大多都霧霾籠罩,天空灰蒙,其實也不盡然。 [詳細]

  • 12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

    9月6日—7日,“‘行走中国·感知五年’2017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广西向海经济新篇章”活动走进“中国南大门”广西崇左市。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携手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以及崇左市等地共同主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有人去緬甸就是為了去蒲甘,去蒲甘就是為了阿難達

有人去緬甸就是為了去蒲甘,去蒲甘就是為了阿難達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