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
- 更新時間:2018-03-06 12:44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248654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有四項議程: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審查預算報告、聽取關於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生機盎然。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氣氛莊重熱烈,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近3000名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盛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栗戰書主持大會。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陳希、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在主席臺執行主席臺就座。
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應出席代表2980人。5日上午的會議,出席2970人,缺席10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上午9時,栗戰書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全體起立,在軍樂隊的伴奏下高唱國歌。
根據會議議程,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共分三部分: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二、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三、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李克強從9個方面對過去五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穩中向好;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著力激發社會創造力,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型經濟水準顯著提升;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著力推動平衡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成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污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李克強表示,回顧過去五年,諸多矛盾交織疊加,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國內外很多情況是改革開放以來沒有碰到過的,我國改革發展成就實屬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
李克強指出,我們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不畏艱難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意志,盡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負人民重托。
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了2018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
李克強說,做好2018年工作,要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三是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
李克強說,2018年要扎實做好9項工作:一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三是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四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五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六是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七是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八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九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李克強還就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國防和軍隊建設,香港、澳門發展和兩岸關係,以及我國外交政策作了闡述。
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審查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及2018年計劃草案、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18年全國預算草案。
會議聽取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王晨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憲法修改,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王晨說,我國現行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必須堅決維護、長期堅持、全面貫徹。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範,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根據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勢新實踐,在總體保持我國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有必要對我國憲法作出適當的修改。
王晨指出,憲法修改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動和重大立法活動,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黨中央確定的這次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總體保持我國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王晨說,貫徹和體現上述總體要求,這次憲法修改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黨對憲法修改的領導;二是嚴格依法按程式推進憲法修改;三是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四是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
在說明中央修憲建議和憲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過程後,王晨從11個方面介紹了憲法修正案草案的具體內容:確立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內容;完善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舉措;充實完善我國革命和建設發展歷程的內容;充實完善愛國統一戰線和民族關係的內容;充實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內容;充實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內容;增加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修改國家主席任職方面的有關規定;增加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丁薛祥、馬凱、劉鶴、劉延東、許其亮、孫春蘭、李希、李強、李建國、李鴻忠、李源潮、楊潔篪、楊曉渡、張又俠、陳全國、陳敏爾、範長龍、胡春華、郭聲琨、黃坤明、蔡奇、王岐山、尤權、王勝俊、陳昌智、嚴雋琪、張平、向巴平措、張寶文、常萬全、王勇、周強、杜青林、韓啟德、帕巴拉·格列朗傑、董建華、萬鋼、林文漪、羅富和、何厚鏵、張慶黎、李海峰、陳元、盧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偉、馬飆、齊續春、陳曉光、馬培華、劉曉峰、王欽敏、梁振英、劉奇葆,以及中央軍委委員魏鳳和、李作成、苗華、張升民、趙克石、吳勝利、馬曉天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列席會議並在主席臺就座。
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列席大會。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有關單位、各人民團體有關負責人列席或旁聽了大會。
各國駐華使節旁聽了大會。
延伸閱讀:美國各界關註中國兩會
中國兩會的召開備受世界關註。站在經濟發展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新起點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如何把握戰略機遇期,推動高質量發展,逐夢"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世界各國政要和學者們都期待著從兩會中尋找答案。
美國國會密切關註中國兩會
央視記者 王冠: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山被認為是美國的權力中心之一,在裡面有美國政要,國會議員和朝野各方,他們或許代表不同的政治群體,有不同觀點,但他們有一點共識:美國同中國的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因此他們也密切關註著中國的兩會。一個國會議員的助手告訴我,他們每天都會將中國兩會傳遞出的這些信息匯總之後,放在國會議員辦公桌上。
美國學界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央視記者 王冠:美國學界也關註兩會。他們關心中國的經濟和改革。昨天政府工作報告中兩個數字尤其引起了他們的關註,7.1%和6.5%左右。華盛頓經濟學家薩魯罕-哈迪波盧昨天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7.1%代表了中國經濟避免硬著陸,改革初見成效。6.5%左右是中國未來一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依然中高速,但有所放緩的增長目標預示了中國將深化改革。
美學者盛贊習主席提出的理念倡議
央視記者 王冠:另外一些學者則在熱議過去五年,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中長期戰略構想和理念,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比如“一帶一路”倡議等。
《全球策略信息》華盛頓辦公室主任 比爾·瓊斯: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各國應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不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化,我們都無法脫離其中。所以我們有責任在更多領域合作,來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和危機。不論是經濟問題、疾病問題還是貧困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理念,我覺得它應該盡快在全世界實現,這對全人類都有好處。因為當今世界一直被地緣政治的現實主義理念左右,主張零和博弈,它帶來了什麼呢?它帶來了沖突、戰爭、種族紛爭,我們可以通過合作把各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凝聚在一起,我覺得這正是習主席理念的初衷。
《全球策略信息》華盛頓辦公室主任 比爾·瓊斯:“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包容性,對各國開放,強調基礎設施建設,第三世界對此非常歡迎,西方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中國也歡迎美國加入,我們美國可以從基礎設施建設中獲益,通過這個倡議,中國讓世界重新認識到基礎設施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引擎,比如高速公路、港口。“一帶一路”倡議真的為人類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如果它成功的話,它能夠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經濟困難以及政治社會問題。
美國學者:中國模式具有借鑒意義
習主席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等方面的探索,“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一論述也引發美國學者的熱議:什麼是中國方案,什麼是中國道路。最近就有一位來自美國知名學術機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塞思·卡普蘭 ,他從一個國際學者的視角,系統闡述了中國方案,中國模式,對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借鑒意義。
央視記者 王冠 :塞思,在你發表的《中國特色發展模式》的文章中,你說中國模式經常被西方人過分簡單化解讀,你的意思是什麼?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塞思·卡普蘭:西方專家很難全面理解中國發展的完整性和復雜性,他們覺得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要麼是威權,要麼是民主,這種極端化的思維框架限制了他們對中國的理解。中國模式包括從地方試點開始,看效果如何再全國施行,中國模式還包括政府大力投資於民眾和基礎設施,中國模式還包括重視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根據人口結構分佈和技能特點因地制宜,所以我寫的這篇文章總結了中國模式的十個特點,這樣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中國模式。此外,中國模式也能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決策起到借鑒作用,畢竟中國是最成功的發展中國家。
央視記者 王冠:在你發表的文章中,你提到中國積極致力於打造知識基礎設施,這對中國社會有怎樣的影響?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塞思·卡普蘭: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先是普及基礎教育,這從1949年就開始了,尤其到90年代末,開始大力投入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在另外一個層面,中國家庭對教育有非常重視的傳統。中國教育產業市場的競爭,在很多方面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激烈的,因為中國家庭之間都在相互競爭,看誰家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這是中國人眼中家庭地位提升的關鍵。
央視記者 王冠:沒錯,在地方建立試點然後全國鋪開,打造全民教育系統,要致富先修路,與時俱進的改革,這都是中國方案、中國道路。很多我們採訪的美國學者和政界人士也繼續聚焦兩會,期待看到還有哪些政策和法律將出臺。
兩會來了|李克強、俞敏洪、錢學明都說了啥?
兩會之際,教育成一大重點話題,從人民網日前進行的2018年“兩會熱點調查”來看,今年教育改革依舊是國民熱度最高的話題之一。而在各類提案和採訪中,兩會委員們也就教育熱點暢所欲言,從早教談到大學,從校內跨度到校外,從過去5年眺望到未來5年。
李克強: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回顧了過去五年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績,劃出2018年教育改革發展“重點”。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持續超過4%。
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600多萬農村學生。
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由1萬人增加到10萬人。
加大對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力度,4.3億人次受益。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
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
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
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
要多管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
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準大學。
繼續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
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
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今年高校畢業生820多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要促進多管道就業,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
俞敏洪:反對6歲的孩子學15歲的“超智培訓”
俞敏洪作為政協委員就整頓“超智培訓”提出意見。“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發展病態,這也是中國很多小天才長大後爆發力差的原因。”俞敏洪表示,他個人很反對超前教育和難題教育,雖然民辦培訓領域是中國教育體系的良好補充,但很有必要進行整頓和規範。
在俞敏洪看來,未來我們的教育一方面要下降教育的難度,另一方面要關註學生的特長教育,關註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現有的考試體制就要有所變革,例如幼升小、小升初考試是否可以取消,中考怎樣考才能更加合理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就高考而言,他認為高考對中國的教育公平還是起了比較大的作用,只不過在如何更加全面地考查學生素質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不久前,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學科類培訓及競賽活動的培訓機構,進行嚴格規範整頓。 近日,華杯賽停辦,學而思停止奧數招生等都暗示著“減負”的到來,雖然不少家長擔心“減負”只會和以前一樣,加重家長和學生的負擔,但實際成效如何仍待觀察。
全國政協委員錢學明:建議小學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向本次大會提交了題為《關於小學階段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的建議》的大會發言。錢學明建議以省為單位,在小學階段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的制度,探索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形成經驗後再在全國推廣。
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發展的方向。錢學明認為,社會發展需要大量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的人才,需要大國工匠,需要創新精神。在應試教育重壓之下,學校很少會鼓勵、學生也沒有時間發展這些技能,造成動手能力弱,思維固化。往這些方向發展的學生,有時候往往是文化課跟不上才不得不“轉行”,而不是基於天賦與興趣愛好,難成大器。
錢學明列出了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的四條理由:
減少文化課時,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當前,學生減負主要是減少文化課過多佔用在校時間,減少作業過多佔用學生課外時間。當前小學生文化課程只用半天已經足夠,文化課佔用過多時間,培養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也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
學生一技之長需要從小培養長期練習。音樂、體育、美術、手工等實踐課程,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人們社會交往、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需要從小培養,養成興趣和良好習慣,需要長期練習,形成一技之長。當前僅靠學校每週一兩節課不能滿足要求。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利用學校資源,開設實踐課程,可提高學校資源利用率,減少學生參加課外興趣班數量,減少學生的精力消耗和學習負擔,降低家長經濟負擔和“二次接送”的負擔。延長在校時間,學生放學時間與家長上下班時間相銜接,可減少家長接送難題。
以省為單位探索實行新制度。在我國當前高考招生以省為單位組織的情況下,建議選擇條件比較均衡的直轄市,人口較少的東、中、西部省(自治區),以省為單位探索實行新的教育制度。這樣可以不影響學生高考錄取,容易在社會、學校、家長、學生中形成共識,減少阻力,推進改革。
鑒於上述理由,錢學明認為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的制度,有助於簡便高效地推進素質教育,更容易形成可在全國推廣的經驗。他還提出了試行這一制度的三條具體措施:
規定小學生課程為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為保證制度得到落實,強制規定半天安排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課,另外半天安排實踐課。與此同時,學生在校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既便於學生盡量在學校完成作業,又盡量與家長的上下班時間對接,方便家長接送。
實踐課程包括音樂、體育、美術、手工等需要動手的課程,也包括社會實踐,如參觀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園、田園、企業等活動。讓學生從小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從小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樹立規則意識,培養健康人格。動手的課程在低年級可以普遍開展,高年級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擇若干門課程,發展成為自己的特長。
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增加實踐課程需要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和師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整合校內校外資源,結合實際安排實踐課程,逐步形成規範,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需要。
兩會看教育 | 教育部長:給教師提待遇!給家長解難題!
3月3日下午,教育部長陳寶生成為第一位走上今年兩會“部長通道”的部長,發出了2018兩會“部長通道”第一聲!
話說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過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走上“部長通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教育部長陳寶生回答了兩個老師、家長高度關註的問題——教師隊伍建設、“三點半現象”。
對於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送給教師們的開年“大禮包”《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長陳寶生說:“要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我們就辦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而對於“三點半現象”,陳寶生部長說:“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一是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二是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
教育部長陳寶生還回答了哪些問題,說了哪些金句?快來看看!
陳寶生部長在“部長通道”上說了啥?
解決“三點半難題”的紅包將更加厚實
我們關註到一個現象,現在的小學放學時間越來越早了,有的小學甚至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了,對於家長來說接送孩子是一大難題。請問家長們的困擾什麼時候可以得到解決?另外,小學放學時間早也催生了大量的校外託管班,這些託管班野蠻生長,急需規範,請問教育部是否會像近期重拳整治課外培訓機構亂象那樣來規範校外託管班?
陳寶生部長說——
謝謝你提了個很好的問題,我看你可以當關心這個問題的年輕父母們的代言人。
“三點半現象”成為年輕父母和整個社會關註的難題,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教育發展特定階段的一個產物。
它有什麼特點?關心這個問題的年輕父母們,正處在職業發展的關鍵階段,正處於孩子撫育的關鍵階段。同時這個現象更多地出現在大中城市,他們沒有時間去接孩子,但是孩子到三點半就得放學。
三點半之前,是孩子在校學習的時間,責任是學校的;三點半之後,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時間,責任是家長的。但是由於作息時間的不匹配,他們沒有辦法去接孩子,所以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帶來了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困難。
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去年2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解決這個問題的通知。一年來,應當講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據我掌握的情況,有25個省份已經下發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份實際的政策措施。經過這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已經摸索了一些比較可行的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舉幾個例子,比如上海,這個問題表現得比較突出。這裡年輕人、年輕父母比較集中。他們規定中小學校放學後服務要做到百分之百全覆蓋。服務的時間是三點半到五點。參與這項服務的老師在績效工資方面給予傾斜,這是上海的做法。
北京的做法是,北京規定,三點到五點期間是校後服務的時間,主要內容是開展課外活動,同時每個學生每年補助700到900元。
南京也是這個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地方,他們探索了一種彈性離校。就是說到了放學時間,孩子可以彈性離校,學校作出安排,進行託管。
還有像廣西,他們探索利用社區資源來解決託管問題的路子。
這四種模式各有所長,我覺得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一是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第二是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
涉及的相關政策問題,這個方面應該是個小問題,但確實有很多政策問題、政策障礙。
比如,三點半放學之後,老師的時間就成了備課、批改作業、學習提高的階段,那麼三點半到五點託管孩子了,老師的勞動時間就加長了,負擔就加重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還有涉及的相應的成本怎麼分擔?相應的勞動法規問題,怎樣調解?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另外,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我們將密切關註跟蹤。比如,有人建議學校不要把這件事壟斷了,可以把社會力量引到學校去,這是個新問題。怎麼樣依靠社會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探索。
對於現在存在的亂象需要進行治理。比如,學校周圍野蠻生長的這些託管班,要進行治理,加以立法,至少是有行政法規加以解決。當然還需要加強督促,使去年好的意見建議和各省好的做法能夠切實得到貫徹落實。
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這個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年輕的父母們認為這是黨和政府給他們的一個大紅包,這個紅包將會更加厚實!
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我們就辦六件事!
今年年初的時候,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文件,如何才能提升教師們的這種幸福感、榮譽感以及歸屬感,如何讓教師的職業真正能夠成為大家羨慕的職業?教育部在這方面有什麼樣的措施?
陳寶生部長說——
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文件。
好在哪里,至少有三點:
第一點,這是十九大之後中央下發的第一份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文件,是一個開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檔,是開啟新征程的文件。
第二點,這個檔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可以說這是一份開創新時代的文件。
第三,這個檔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都作出了系統部署。教師的歸屬感、地位、榮譽感在這裡面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政策措施,所以它是一個開創新模式的文件。
所以這樣一個文件,教育部一定要把它認真學習貫徹好,使它成為我們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檔下發之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老百姓歡迎,廣大教師更加感到振奮。
貫徹落實這個檔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我想貫徹落實好這個檔,提高教師的地位、榮譽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我們就辦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一提,就是提高地位,提高待遇。
提高地位有三個明確。
首先是明確教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是一支不可小視、無可替代的力量,是一支重要力量。第二點要明確他們的職責,他們承擔的是國家使命,是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這是一個光榮的事業。第三要明確公辦中小學教師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地位。這是第一次做出重要的制度安排、制度創新。
提高待遇就是要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要健全教師工資長效聯動的機制,要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還要落實連片貧困地區教師的補貼政策。另外要加強督導,確保這些政策真正落實。落實到教師的心裡面去,讓他們臉上能充滿笑容。
二改,要改革教師編制配備制度,就按照合理科學的師生比配備教師隊伍,改革教師入職、準入和離職的制度,提高教師入職的學歷等等。我們要實行一個教師振興行動計劃,改革教師管理制度。
三育,就是振興師範教育,培育未來的教師,培訓現有的教師,提高他們的素質,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教師隊伍。
四用,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最好的是要使用他們,給他們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讓他們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 對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作出安排,拓寬他們的管道。
比如,提高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比例,中職學校要設正高級的職稱。
五保,一保障、二保護。保障就是提供經費保障。過去我們的經費更多地用於硬體改善,今後要更多地用於人,人的全面發展,用於教師隊伍建設。還有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首先要強調一點,我們現在有很多民辦教師,還有中外合資辦學的教師,對他們的合法權益要依法加以保護。另外,對貧困地區、貧困教師,給他們修好周轉房,讓他們工作、學習有好的條件,給他們提供住房保障。
最後是“尊”,在全社會提倡尊師重教。我的說法叫做“重振師道尊嚴”。我認為“師道神聖,不可違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違反了師道,遲早是要受到懲罰的。所以全社會要創造教師從業的寬松環境,教師也要自律自警自省自愛,做一個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
校園欺淩話題再次上兩會,民革中央呼籲制定“反校園欺淩法”
校園欺淩近年持續成為社會熱點,也是兩會委員提案內容之一。在昨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民革中央向大會提交了題為《懲防並舉推進防治“校園欺淩”專項立法》的大會發言。民革中央在這份發言中指出,目前針對校園欺淩的專項立法時機已經成熟,呼籲盡快制定“反校園欺淩法”。
據兩會前夕,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主任鄭新儉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2017年前11個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淩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訴3494件5468人。
2016年最高檢的通報稱,2016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淩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697人。
一直以來對校園欺淩的界定都是一個需要慎之又慎的問題,真正進入司法程式被追究法律責任的並不多。盡管不同層級已經陸續出臺防治校園欺淩的規範性檔,但校園欺淩仍然被認為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盲區。針對校園欺淩專項立法的呼聲一直未止。
據澎湃新聞報道,民革中央此次在大會上的發言稱,“反校園欺淩法”涉及民事、刑事、行政多個方面,需明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多方的責任與義務。民革中央從立法建議角度認為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目前關於學校防治校園欺淩的相關規定效力層級較低。學校對“校園安全”的管理義務與責任,目前由教育方面法律法規組成,所保護的是最廣義的“校園安全”,沒有細化到與“校園欺淩”相關的校園安全管理義務責任。《加強中小學生欺淩綜合治理方案》為學校如何防治校園欺淩、應採取何種具體的管理和保護措施提供了依據與標準,但是與專項立法的結構和涵蓋內容相比仍不夠完備,且法律效力位階較低。
二是監護人責任實現方式過於概括。涉及監護人責任追究規定散見於《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盡管2017年10月實施的《民法總則》對監護人制度作出了重大修改,但依然缺乏“內容的細化”和“方式的特定”,對於“校園欺淩”中家長監護責任的問責,仍有待細化。
三是司法保護制度不完備。現有“以教代刑”的“中間過渡性措施”制度,如社區矯正、收容教養和工讀學校,相較於其他國家的“少年司法制度”,在司法性矯正措施的多樣性和體系化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對此民革中央提出建議,整合目前已有的學校防治校園欺淩規定,將其提升至專項立法;強調監護人責任追究制度。
完善“責令父母嚴加管教措施”的具體手段,如責令父母管教並繳納保證金、設定一至三年的管教期限等;引入“強制親職教育”並作細化設計。
增設“人格調查制度”,對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應充分考慮其性格、家庭、經歷等情況;增設“社會服務令”,對符合不起訴條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推薦至公益性機構從事無薪工作並給予感化教育;改革工讀學校,包括是否增加強制性就讀條款,設置與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課程等;確立“工讀預備制度”,即學生仍在原校讀書,經一定預備期,據學生偏差行為情況,決定是否撤銷預備檔案或進入工讀學校進行改造和教育。
【華發網根據新華社、新浪網、鳳凰網、央視網等整合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上一篇: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下一篇: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灣區動力/前海擴大金融業開放 拓寬跨境投資
- 陳茂波:今年進減息期 對股樓有信心
- 深圳灣口岸大塞車 交通配套待優化
- 李家超:善用「一國兩制」優勢 支持香港穩健金融體繫
- 李家超:牢記歷史 珍愛和平
- 習近平抵達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同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何立峰訪美晤耶倫 落實中美元首共識
- 共建「一帶一路」/港發揮金融優勢 助中資跨境融資
- 共建「一帶一路」/金管局與絲路基金合作 投資「一帶一路」基建
- 高素質專業服務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巴以戰火升級
- 煙花璀璨 全港歡騰
- 1墨西哥今迎大選 或變天向左轉
綜合美國CNBC、美聯社、美國《時代》雜誌報道:墨西哥7月1日將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選舉活動,不僅將選出總統和國會參眾兩院全部議席,還同時舉行地方選舉,合計有超過1.8萬名候選人。左翼政黨復興運動黨(Morena)的領導人、前墨西哥城市長奧夫拉多爾目前[詳細]
- 2谷卓恒既洗黑錢又蹂躪《成報》
■在谷卓恒荼毒之下,數代港人喜愛的《成報》面目全非、名存實亡,連累《成報》廣大無辜員工亦深受其害。 設計圖片肆意造謠掩護捲款走佬 78載報譽盡喪 淪撕裂社會「兇器」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傳媒作為公器,必[詳細]
- 3眾局長評價高 推介市民閱讀
李家超:讓港青認識國家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我從小已經是香港文匯報的讀者,因為其新聞報道文筆佳,每天閱讀有助提升中國語文水平。我認為香港文匯報的報道詳盡,除了香港的大小事務,內地新聞亦充分及全面地涵蓋,值[詳細]
- 4美官秘會委軍 曾討論政變
■馬杜羅或借機加強獨裁統治的正當性。數百軍人「叩門」 圖扣押馬杜羅等高官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引發南美移民潮,《紐約時報》前日報道,美國政府官員過去一年曾經多次暗中與委內瑞拉軍官會面,討論推翻委總統馬杜羅。雖[詳細]
- 5姜在忠:不忘初心 謹守責任 踐行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香港文匯報社長姜在忠昨日在文匯報70周年報慶酒會上致辭,感謝各位蒞臨和各界長期支持,並表示香港文匯報會不忘初心,謹守責任,踐行使命,將國家和香港發展大局的需要,[詳細]
- 6廣深港高鐵車票8時發售 深圳首發車車票一小時內售罄
蔣小姐香港始發首班車搶票失敗【文匯網訊】(記者 郭若溪)9月10日8時開始,廣深港高鐵各次列車車票在內地和香港同步發售,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運營,開通運營首日,安[詳細]
- 7「惠台31條」效應台青對大陸增好感
台灣最近有民調顯示,自大陸方面今年公佈「惠及台胞31條措施」、給予台企台胞與大陸企業、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後,台灣年輕一代增加了對大陸的好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教授向大公報表示,隨着台生前往大陸進行交流、學習、就業,在生[詳細]
- 8李克強5建議繪「16+1」藍圖
■李克強於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後與鮑里索夫共同會見記者。 新華社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倡設全球夥伴中心保加利亞時間7月7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索非亞文化宮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詳細]
- 9政府研升延期年金扣稅上限
■陳茂波(中)上星期宣佈正式推出香港年金計劃。 網誌圖片陳茂波指社會反應正面 業界倡增至6萬元政府早前提出向強積金自願額外供款或購買延期年金的納稅人,提供扣稅優惠,建議兩項措施的扣稅上限為3.6萬元。財政司[詳細]
- 10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冰城開幕
■中俄代表共8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和隨後召開的中俄企業對接會。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欣欣 攝16日上午,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暨中俄友城合作論壇開幕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地方合作理事會中方[詳細]
- 11特金會告吹 港股外圍腳軟
政治一日都嫌多,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再「變臉」,昨晚突宣佈美朝峰會取消,消息拖累歐美股市及外圍港股早段跌勢較急,中段稍收窄。截至昨晚11:58,道指跌164點,歐洲三大股指跌0.31%至0.94%;港股夜期跌165點,報30,5[詳細]
- 12香港樓市:住宅估價堅挺 四個月升一成
銀行看法進取 跑贏樓價升幅政府上月底推出樓市「新六招」,雖然面對本港下半年擬加息、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因素,但樓市依然熾熱。據追蹤本港十大指標屋苑的三大銀行最新估價,對比3月初,大部分屋苑的估價都有10%以上升[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