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地域文化 >

少數民族的流與變

更新時間:2018-03-07 14:19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560947

少數民族的流與變

也許是終宋一朝,華夏民族始終被北方的契丹族和女真族所侵擾,宋代文人心中鬱悶;也許是宋朝人始終以天朝大國自居,看不上這些荒野蠻族的風俗習慣。在宋代文人眼,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也好,居住在松遼之間的契丹人也好,都是一群化外之人,缺少教養和馴化,其舉止行為異常可笑,而素來以傳統文化自居的宋朝人,以有色眼鏡看待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在今人看來,亦顯得顢頇和過於迂腐。

那么在宋代文人眼,北方少數民族都有哪些“離經叛道”、“荒誕不經”的習俗呢?或者換句話說,契丹和女真族都有哪些讓人匪夷所思、饒有趣味的風俗呢?宋代文人筆下給我們呈現出了一種精彩紛呈的異域文化,而中華民族恰是在這種包容兼蓄,不斷積澱和融化的氛圍中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宋朝人認為女真部族,民風淳厚質樸,但是部族首領卻不知道尊卑貴賤,更不知道怎樣在日常社交禮儀中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尊嚴,於是在宋人眼,女真人為慶賀釀酒成功,殺雞宰羊,載歌載舞,無分男女、貴賤、長幼席地而座,無論主人賓客還是部族首領均翩翩起舞,以示幸福祥和的生活,並矜誇自己所產美酒的狂歡行為是一種不可思議有失倫理的荒唐表現,且以正統文化和道德標榜者的身份予以指責,而女真人這種率性而為天性的自然流露,隨著漢文化的不斷融合,竟然也自認為此風不端,有失人臣之分,而漸行廢止,可見漢文化的衛道士們內心還是值得沾沾自喜的。

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中,也流行“杖責”,上至宰輔和王公貴族,下至各級官吏,作奸犯科者亦不能免杖,宋人天真的認為此乃天朝大國之威望被蠻夷們借鑒效仿,接著筆鋒一轉,笑話這些蠻夷們的發揚光大,說虜中有忤逆上意者,則剝去其人衣物,先杖擊其口,然後止足,全身上下打遍,此為“禦斷”。如果州縣一官之長犯事,則派遣天使不遠千趕到其家實行杖擊,此名又叫“監斷”,也有因此在杖下斃命者,而所有被杖擊之人,則坦然受之,不以為辱,孰不知有古訓“刑不上大夫”之說?宋朝官員確實優越,而刑不上大夫確實也做到了,皇帝即使對官員再不滿意,宋朝三百年間也沒打過屁屁,宋人絕沒有想到,後來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時候,居然創下了一百二十四名大臣同日被梃杖,十六人當場死亡的世界紀錄,讀書人可謂顏面盡失,斯文掃地,文臣的賤命在皇帝眼不值一文。

北方少數民族婚姻風俗也讓宋人取笑,北人娶婦於家,如果其丈夫不幸身死,不會象中原漢人一樣將女人遣送回家,而是讓兄弟子侄輩得以續聘,甚至出現了兒子娶其繼母的情況,宋人大發感慨,認為蠻夷們如豬狗之輩,全然不知道禮法,而漢族人則斷不會做此禽獸之舉。更讓宋人忿忿不平且難以理喻的是北方這些民族每逢正月十六日這一天,是官方默許的偷盜之夜,是為“放偷”,平常人家若不留意,則衣裳、器具、鞍馬、車駕等物被人名正言順偷盜,等過些時日,主人知其所在,則以酒食、錢物贖回。更有甚者,平常人家女子隨家人野外遊玩,或者其家居住荒郊偏僻之處,年青女子就會被男子擄掠,過段時間,這些女子就會悄然回家,並將經過告知父母,男子則以財禮聘娶其女,這可能是契丹和女真版最早的“偷情”和“試婚”了,在宋人看來,此實為大逆不道和難以容忍的穢聞。

北方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喜歡無拘無束,服飾慣於披發左衽,即披頭散發,衣襟左開,宋朝文人士大夫笑話北人土老帽,不知衣冠禮節,如此成何體統?當時女真、契丹上流社會,也有一些公卿貴族,開始研習漢人服飾禮節,遵從漢例“披秉”,即穿上官服,戴上裝飾品。在宋人看來,此為沐猴而冠,而有些女真、契丹貴族因為身著錦緞,佩戴飾物,反而出現了頭暈、身癢症狀,認為不如恢複原來裝束自由,且牢騷滿腹的報怨,官員服飾禮儀漢人已成定制,今之效仿,實在是束縛拘束我輩,既受苦又受辱。宋人聞聽,更加嗤笑胡人乃化外之人,不知禮法。

宋人筆記中還記載著許多今人已經見不到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奇特風俗,如“拜天”,每年的端午、中元(七月十五鬼節)、重陽這三個重要節日,北方民族就會選擇寬敞之地,設置祭祀所用酒食、牛羊牲畜、水果等物,遙拜天地,名稱“拜天”,祭祀結束後,無論男女老幼,尊卑貴賤,插柳為射,只要射中目標的,就會以金帛獎賞,射不中者,則脫去衣服眾人羞辱,射柳結束,家家大擺宴席,極樂而散。

到了女真人建立金國後,上至朝廷,下至州府,流行一種叫做“過盞”的禮節,所謂過盞,即類似今之民間的“湊份子”,朝野上下此風大熾,譬如執政大臣和百官過生日,或者民間娶妻生子,抑或州府迎接欽差以及官員走馬上任等,則必定會擺上酒食瓜果,以及贈送金銀錢財和鞍馬珍玩,主人就會手捧美酒,舉杯相邀賓客,祈願祝福,以此“過盞“禮節結恩釋怨。而這項俗禮更有可能是女真人建國後,從北地漢人那承襲而來,好端端一個民族也變得繁文縟節,世俗起來,漢文化的同化作用可謂大矣。契丹人見面,不作拱手打揖之禮,更不象漢人相互間點頭哈腰的,甚至有話沒話的亂搭訕,今天你吃了嗎?或者今天天氣真好之類的,契丹人兩手相交於胸前,相互間不搭聲,以交手禮而致問候,擺完這個造型後,各走各道,毫無費話可言,契丹人叫做“相揖”。

北地少數民族契丹和女真族與中原的喪葬文化也是大相迥異的,女真人死後,以木鑿槽為棺,然後將屍體放入,葬於山林之中,不做任何封樹以示標記。而契丹人則不同,契丹貴族家中如果有死亡者,則以利刃破其髒腑,將其腸胃掏空取掉,然後放入特制的香藥和鹽礬,用五彩線縫合。接著用鋒利的竹尖刺於皮膚之下,將其體內血液放幹流盡,然後戴上金銀特制的面具,用銅絲纏繞手腳,秘葬之。據說遼太宗耶律德光就是用這種辦法下葬的,契丹人叫做“帝羓”,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木乃伊皇帝”的意思,不知現代有沒有人據此考證契丹人的喪葬文化與古埃及法老的下葬方式有何淵源?

宋人文惟簡在《虜庭事實》中還有一說,女真貴族死亡之初,他的親戚、部族和奴婢們就會擺放酒食、瓜果、牛羊牲畜超度主人,以示祭奠,稱之為“燒飯”。然後眾人會用一把鋒利的小刀輕刺面頰,頓時滿臉鮮血淋漓,看上去恐怖異常,此又稱作“血泣”。刺完面頰後,大家互相慰籍,大概說一些人死不能複生,節哀順便之類的話,安慰話說完後,則男女同座,飲酒唱歌,翩翩起舞,看上去歡樂無比,前後反差緣何如此巨大?也許契丹人以為,再沒有比以刀刺面,血流如注更能充分表達對主人之死哀悼傷感的了,而祭祀完成後,確信主人在另一個世界享樂,他們也為主人高興而一起載歌載舞以示慶賀了。

迂腐、狹隘的宋代文人,對於北地胡風民俗有著一種本能的輕視和鄙夷,他們認為這些野蠻而愚昧的契丹和女真人不知禮儀,難以教化,但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些看上去落後、粗鄙的野蠻人,攪擾的大宋江山三百多年來不得安寧,而後女真人滅了北宋,而南宋雖然苟延殘喘,但還是被發源於北地的蒙古人在金戈鐵馬、黑雲摧城之下變得灰飛煙滅,國破家亡。抱殘守缺的宋朝文人可能到死都想不通,代表著高度文明的央央帝國何以會被他們所看不上眼的蠻族落後文化所擊敗?曆史其實就是這樣,在文明和野蠻的糾結撕纏中,彙聚成一股巨浪,而潮起潮落,循環反複。

延伸閱讀:在我們中國古代,實際上並不像現在一樣,只有五十六個民族,而大約有接近百多個民族。因為相比漢族,人數遠遠較少,因此我們一般把這些民族統稱少數民族。而在曆史長河之中,我們知道部分民族曾經在曆史中崛起過,比如匈奴、鮮卑、羌、黨項、契丹、女真等,那么今天他們又上哪去了呢?

一、匈奴

匈奴這個民族大約興起在歐亞大陸漠北之地,與其說他們是一個國家還不如說他們是一個民族集團。最早應該是中國夏朝的後裔遷徙而興起。對於中原的記憶,往往停留在秦漢時期,這一時期異常強大,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領袖,統一了漠北。不過後來分化成南北兩王庭。

在我們中原地區,一支大約在公元4、5世紀南下,相繼建立了漢趙、北涼、胡夏、高昌等政權,後來漢化成為華夏族一員。漢化過後,一般認為在今天的山西和山東、陝西一帶,姓氏改為了劉、賀、叢、呼延等。

不過還有一支在漢代衛青、霍去病北擊之後,到達中亞地區,不過隨著突厥族的興起,這一支後來不得不繼續西遷,席卷整個歐洲,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了今天匈牙利的一員。

二、鮮卑族

鮮卑族的前身一般來講,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山戎的部落,一說是東胡部落。不管哪一種都毫無疑問的是,鮮卑族在匈奴西遷以後,逐漸強大起來,在公元二世紀左右,逐漸稱雄漠北。

尤其在西晉滅亡以後,入主中原。而這一時期,陸續在中國的北方建立了前後北燕、代國、西秦、北魏等國。尤其是北魏在統一北方以後,北魏孝文帝崇拜中原漢文化,主導了漢化改革。後來六鎮之亂北魏分化為東西魏國,而之後則是被北周統一。

今天比較信服的觀點是,鮮卑逐漸在漢化中,整個民族包括文化都消失了。

三、羌

羌族本身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而今天主要在四川的阿壩州藏族和羌族自治州地區聚居。而早在春秋戰國,秦國在崛起過程之中,就與羌族發生過多次戰爭,不過後來逐漸衰落。不過羌族保存了本民族較為完好的宗教和文化,在今天仍然是華夏族的一員。

四、黨項

黨項族本身就是羌族的一支分化而來。不過這個民族,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存在時間較長,直到唐代吐蕃的強大,被吐蕃征服。後來分化成八個部落,而其中的拓跋部落則最為興盛。後來李元昊建立了西夏一國。在宋代逐漸強大起來,並與北宋發生過多次戰爭。後來被蒙古人所滅。雖然獨立的黨項族逐漸消失,不過今天還能發現一些黨項族的後裔。

五、契丹

契丹本身為鮮卑族分化後柔然部落的一支。而契丹的含義為“鑌鐵”,象征草原契丹族的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契丹族本身在北方少數民族眾多的情況下,顯得較為弱小,經曆了上百年的分裂後,軍事洗禮下的契丹族逐漸走向了統一,在中國曆史上北宋時期曾經建立過遼朝。

不過最後為北宋和金聯合擊敗,西遷中亞北部,稱為西遼。後來成為中亞人的先祖。

六、女真族

女真或者叫做女直,或者叫女貞皆可。北宋時期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滅掉了遼和北宋,後來被蒙古人所滅,直到明代萬曆四十三年才逐漸興起,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來皇太極改為滿清。並且在1644年入關,建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不過在1912年清王朝滅亡後,逐漸作為統一的滿清貴族消失,今天的滿族是中國華夏族的一個民族。

根據中國藝術傳播網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港生商丘溯源中原「三商文化」港生商丘溯源中原「三商文化」

    作為中華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商丘催生了影響後世的商業文明。「商文化」的千年流衍遞嬗,促進了商品流通與工業生產的發展。在「商文化」的影響之下,誕生了與晉商、徽商齊名的豫商。這些商人勵精圖治,在中原大地留下許多經商佳話。6月16日,「2018范長江行動─[詳細]

  • 2印度的城鎮怎可用一個“吵”字形容印度的城鎮怎可用一個“吵”字形容

    搭上一輛舊得快要散架的老巴士,從西巴基斯坦進入印度國境的時候,已經是八月末了。我遇上的第一位印度人獨自端坐在遠處的紅土上,那裏離國境不遠。他那幅樣子突然吸引了我。 [詳細]

  • 3古代也有商品造假 那時古人如何打假維權?古代也有商品造假 那時古人如何打假維權?

    自古以來造假和打假都是永久的熱點話題,可不是近現代才出現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人如何打假。 [詳細]

  • 4讓寧夏得到發展的「閩寧模式」讓寧夏得到發展的「閩寧模式」

    閩,是福建簡稱。要談的是寧夏,為何跟福建扯上關係呢?先讓你想一想。上世紀1997年前後我去過寧夏,當時首府銀川仍未怎樣開發,整體條件不太好。現在讀資料才知道,原來寧夏,尤其是西海固,因為條件特別困難,於1996年開始被中央作出重點幫扶。回頭說1997年[詳細]

  • 5中葡文化創意匯聚澳門中葡文化創意匯聚澳門

    ​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特約夥伴美獅美高梅呈獻,第一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近日開幕,帶來五大亮點活動,包括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電影展、「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展覽及講座、中國與葡語國家文藝晚會,[詳細]

  • 6良渚遺址見證中華五千年良渚遺址見證中華五千年

    大部分人對於中華文明史的了解開始於河南安陽殷墟、西安兵馬俑等遺址,在不久的將來,也許中華文明的探尋首站將會落在杭州,因為經過八十多年來中國四代考古人的不斷發掘證明,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詳細]

  • 7透過「文化之窗」 講好中國故事透過「文化之窗」 講好中國故事

    2010年,當時我還是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上海市長韓正支持,在當年上海世博會成功閉幕後,把中國國家館的「鎮館之寶」─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運到香港展出。日夜更迭的都市場景,千餘名動態人物,繁忙的汴河漕運以及喧鬧的街[詳細]

  • 8林鄭訪法 簽協議加強推廣美酒旅遊林鄭訪法 簽協議加強推廣美酒旅遊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日在波爾多展開法國的行程,她表示,香港是波爾多的主要葡萄酒市場,法國更是香港最大的葡萄酒貿易夥伴,而相關貿易在香港2008年豁免葡萄酒稅後蓬勃發展。她期望兩地繼續保持緊密關係,並鼓勵法國和波爾多的葡萄酒商積極參與舉辦多年的[詳細]

  • 9粵民眾過文化年 省博日迎逾萬客粵民眾過文化年  省博日迎逾萬客

    豬年春節,拒當「懶豬」。今年新春「文化味」尤濃,各個城市裡的圖書館、博物館齊齊人氣急升,意外成為市民熱門聚腳地。廣東部分博物館需要排隊逾1小時才能進場。春節期間,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廣東省博物館日均接待[詳細]

  • 10彩調入村屯 廣西彩調劇團新春送戲下鄉彩調入村屯  廣西彩調劇團新春送戲下鄉

    ■傳統彩調劇目頗受觀眾歡迎。香港文匯報廣西傳真回家過年的人步履匆匆,街道上的車流人流也漸漸減少,各行各業進入到了節日「待機狀態」。而此時,廣西彩調劇團團長蔣劍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早上剛剛結束表演[詳細]

  • 11煙花禁令來由與爭議煙花禁令來由與爭議

    中國人的習俗都喜歡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以增加節日氣氛。不過,隨着人們對煙火隱患的認識加深,以及發現對環境破壞不可忽視,世界各地近年都興起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措施,有人認為這是順應潮流的合理舉措,也有人覺得這是踐踏了人們歡樂的權利。總之,每[詳細]

  • 12馬場先難友紀念碑銘記慘痛災難馬場先難友紀念碑銘記慘痛災難

    在上世紀80年代,有人把「跳舞、跑馬」視為香港生活方式的代表,可見「跑馬」在香港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香港自鴉片戰爭割讓予英國後,也很早就引入賽馬活動,1846年香港島的一片沼澤被填平了用作比賽,這就是今天的跑馬地(Happy Valley)。賽馬最初只是一年一[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印度的城鎮怎可用一個“吵”字形容

印度的城鎮怎可用一個“吵”字形容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