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名 人 >

王國維:曾為溥儀國文老師,被稱一代國學大師

更新時間:2019-05-10 23:45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784615

說到王國維,很多人知道他的《人間詞話》,知道他著名的“三境界說”,甚至還知道他是以自沈的方式離開了人間,但卻很少人知道他的真實經歷。

今人常以“國學大師”的稱號形容壹個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著述等身的大學者,然而放眼當下的學術圈,真正能稱得上是大師的卻寥寥無幾,但王國維生活的民國壹代,卻是大師頻出的時代。

清華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歷史煙雲中的北大、清華,在清末至民國的大半個世紀中,可謂群賢畢至,大師雲集,而王國維正是這其中最為閃耀的傳奇人物之壹。

曾在北大、清華這兩所中國最高的學府執教的王國維先生,學貫中西,縱觀古今,對哲學、文學、考古、翻譯、戲曲、教育等領域,都有非常高的建樹,為後人留下許多極有研究價值的著作。

王國維:曾為溥儀國文老師,被稱一代國學大師

一、坎坷不平的仕途之路

王國維出生於1877年,正值風雨飄搖的清末,時為光緒三年,此時離1912年溥儀退位大清帝國完全消亡只有三十幾年的時間了。

很多人奇怪,為什麽這麽一位知識淵博,風度翩翩的大儒,在功名上卻只是個秀才,終生沒有考上進士?其實並非王國維無才,而是他無心科舉。

王國維16歲時即考取秀才,但他“不喜括帖”“尤不屑就時文繩墨”,所以之後他在封建仕途之路上再無寸進之舉。甚至在第一次考舉人時交了白卷,又遇到了當時考場賄賂大案,讓他更加無心仕途。

後來,王國維又因父命難違,還曾兩次參加科考,但一次遇到了甲午戰爭爆發而作罷,一次則敗北而回,因為他還是“不肯入時流”。也許,王國維正是因為無心科舉,而故意“名落孫山”。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清廷覆亡後,“尤不屑就時文繩墨”的王國維,卻做起了溥儀的文學侍從。這是1923年,此時王國維已46歲,離他考中秀才已過去30年,而大清也早已宣告滅亡,僅僅保留了一個所謂的小朝廷。

從1923年的清明前後到1924年11月前後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國維在這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裏,以“南書房行走”的身份,供職於溥儀小朝廷。

有人不理解,既然王國維厭惡仕途,考試交白卷,為什麽後來又甘願做溥儀的文學侍從,甚至還像辜鴻銘一樣一直留著大清的辮子?我想這背後藏著的是王國維作為一介文人的報國之思。

年輕考學時,他不願入時流,當時的大清也尚未覆亡,且是慈禧掌權,故他無心仕途。而他供職小朝廷時,慈禧已死,且清廷也早已覆亡,已是民國時期,但他的諸多行為證明了,他是擁護和懷念前朝的,屬於遺老。

因此,他後來被溥儀授意可“著在紫禁城騎馬”時,他很是激動,還跟摯友羅振玉寫信說“內廷雖至二品,亦有不得者”,而他之前只是被加賞五品銜,食五品祿的“南書房行走”。

王國維當然不會沈浸於這些虛華的名利中,為報答溥儀的知遇之恩,他曾先後給溥儀上過兩道折子,一個是《敬陳管見疏》,一個是《劾大臣不明事理疏》,一個分析西方政治學說之弊,一個是為保護國寶文物。

由此可知,王國維甘願逆潮流而入職小朝廷,除了他心系前朝外,他更是想著以自己的才學見識而盡忠報國的。

然而無論是少年時期的科考,還是後來學問大成的帝師,他的仕途都極為坎坷,做了一年多的紫禁城騎馬,最終還是以溥儀被趕出紫禁城而告終。

二、涉獵廣泛的學術研究

王國維先生一生著作等身,涉獵廣泛,且每個領域都有精深研究,放在今天,就是個通才型的大學問家。

無心科考的他,因為結婚早,有家累,所以很早就參加了工作,也是在工作中,他在學術之路上不斷精進,最後成為一代大師。

他對於學問的研究,先後經歷了從西方哲學到教育學心理學,到中國詩詞、文學乃至戲曲考古的由西到東的轉變。

王國維1898年就參加了工作,當年21歲,最先進入的是《時務報》,他的職務是書記員,薪水只有十二元。也是在這裏,他結識了相交一生的摯友羅振玉。

戊戌變法後,有感於社會風潮和民生時艱,王國維產生了出國留洋的念頭,後因故未能成行,王國維開始嘗試翻譯國外著作,以期達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目的,他最初翻譯的是《勢力不滅論》和歌德的《浮士德》。

這一時期,國內正逢《辛醜條約》的簽訂、庚子賠款前後,王國維無心變法,只一心鉆研學術,先後譯介了許多西方著作,內容涉及科學、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法學等領域,可以看出,王國維意在通過另一途徑報國圖存。

大約從1903年開始,王國維開始專攻康德、叔本華,專註於西方哲學的研究,一年之後的1904年,他就寫出了影響深遠的《紅樓夢評論》,這一年王國維才27歲,比蔡元培的《石頭記索隱》(1917年)早了13年,比胡適的《紅樓夢考證》(1921年)早了17年。

《紅樓夢評論》以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理論入手,先後分析了紅樓夢的精神、美學精神以及倫理學價值,可以說是近現代紅學史上的裏程碑,也是後世學者研究紅樓的必讀書籍。

數十年間,因為時局不穩,加之憂心國事,王國維的工作也多次變動,從加入東文學社,到東渡日本,到進入實業救國的清末狀元張謇創辦的學校任職,再到他後來的兒女親家羅振玉創辦的教育雜誌任職,乃至江蘇師範學堂、學部、再次避亂東渡日本……無論身在何處,面臨著怎樣的環境,王國維都從未停止其學術研究。

從進入二十世紀開始,一直到其去世的1927年的這近三十年裏,可以說是王國維學術生涯的高峰,他先後寫出了《紅樓夢評論》《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等許多蜚聲中外的國學專著。

不僅教授培養出了一批後來頗有影響的學者,如吳其昌、王力等人,其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術貢獻,嚴謹精深的治學理念,視學術為生命的治學態度,也一直影響了後來無數莘莘學子。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王國維先生就是最好的代表。

三、淒慘悲痛的家庭變故

過去的人成家立業都很早,且多是先成家後立業,王國維先生也不例外,他1877年出生,1896年結婚時剛成年不久,還不到20歲。

他的家族雖人丁興旺,有六子二女,也算得幸福安康,但亦多有變故。王國維三歲時,母親淩氏就去世了,他是在父親的諄諄教誨和繼母的關懷下長大。

在1906年到1908年的三年裏,邁入而立之年的王國維,接連遭逢家庭變故,先是父親王乃譽去世,享年60歲;時隔不到一年,妻子莫氏因產褥熱去世,享年34歲,撇下三個年幼的孩子,最小的只有3歲,最大的也不過9歲;又隔一年,繼母葉太夫人去世。

親人的接連去世,對王國維來說,是難以愈合的悲痛,也是很大的人生打擊,他亦曾寫有悼亡詞“當時曾笑牽牛處”,“孤檠側,訴盡十年蹤跡。”在其自沈前一年,又經歷了喪子之痛。

王國維的三個兒子中,他最器重的便是長子王潛明,而長子也不負眾望,曾通過香港大學的高等考試,本有機會去英國留學,但他卻放棄了,而是選擇了去海關工作。令人惋惜的是,王潛明與羅振玉之女羅孝純結婚沒幾年,他就因病去世。

幼年失恃、壯年失怙、喪妻、喪母、喪子,甚至與摯友斷交……人生的許多大悲至痛,王國維都經歷了。

也許正像《孟子》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所說的那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正因為這樣的家庭變故,失去至親的切膚之痛,讓王國維在悲痛欲絕之時,也更加視學術事業為生命,不斷朝著學術的更高峰邁進。

喪妻之後不久,在嶽母安排下,王國維又續娶了嶽母的表甥女潘氏,亦為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讓王國維能夠更加專心致力於學術事業,並一直陪伴他到最後。

正如王國維女兒王東明所說“先父這一生,如無兩位母親先後為他處理家務,無內顧憂,恐怕不會有那麽輝煌的成就。”

王國維在這樣的多子女且多變故的大家庭中,一邊既要掙錢養家,一邊又要專心學術,且在任職清華研究院之前,居無定所,經常搬遷,甚至東渡避難,可想而知有多不易。

四、聚合離散的金石之交

王國維的一生,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術研究,都與一個人密不可分,這個人就是羅振玉。

羅振玉生於1866年,長王國維11歲,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教育家、考古學家、農學家、金石學家及古文字學家。

他與王國維一樣,都是16歲時就考中秀才,且位次還在王之上。羅振玉與王國維訂交,始於東文學社時期,大約在1898年前後,一直到王國維去世前不久,兩人因兒女婚姻之事斷交,凡近30年。

這樣的友誼不是一般的情誼,而是涵蓋了共同的人生誌趣、相似的人生軌跡,勝於親人般的相扶互助,以及生活關懷,即便沒有後來的兒女姻緣,兩人的關係也都勝似親人一般。

王國維過人的才學很為羅振玉所賞識,在兩人深交的幾十年中,處處可見羅振玉的身影,從王國維入讀東文學社,到東洋留學,主編《教育世界》,執教江蘇師範學堂,辛亥革命爆發後再次東渡日本,以及後來於“哈園”主持《學術叢編》,騎馬紫禁城,乃至王國維逝後……

關於王國維生活、工作和學術研究的一切,羅振玉都多有參與,並一力幫助解決王國維的眼前生活和工作事宜,甚至為他的很多大事提建議拿主意,以至身後聲名,羅振玉都替其考慮謀劃。

王國維在《時務報》工作期間,因工資較低,難以養家,羅振玉知道後,曾“拔之儔類,為贍其家”,他想辦法讓他離開。在東文學社時,不僅不要他的學費,還給他發薪水,每月三十元,比報社的十二元增加了一倍多。

羅振玉識才,充分地為王國維的才學有可用之地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他1901年創辦了一份教育雜誌《教育世界》,做到有一定基礎之後,他就力邀王國維擔任主編,為他的才華提供了施展的陣地。

1904年官方在蘇州辦了一所江蘇師範學堂,羅振玉是校長,他又邀王國維擔任教職。後羅入京任職學部參事廳,又力邀王赴京供職。乃至後來復刊的《國學叢刊》,羅依然邀王負責編輯工作。

而王國維對羅振玉的知遇之恩也是充滿感激之情,辛亥革命後,兩人就曾一起東渡日本,這一時期,兩人彼此住的很近,常共研文史,多詩酒唱和,這是羅王友誼的“蜜月期”。

兩人產生嫌隙始於兒女姻緣,王國維長子王潛明逝後,羅振玉忽然把自己的女兒帶走了,且是不辭而別,這對王國維來說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兩人漸因此交惡,直至不再往來。

得知王國維去世的消息,羅振玉“大受震驚”,於是代王國維寫了一份《遺折》,言辭懇切,溥儀閱後,隨即“下詔”追授王國維“忠愨”謚號。

關於王國維家人的安置問題,羅振玉也多方出力,幫助其遺孀及子女南返,且立即著手整理出版王國維生前著作。後來他終於承認“我負靜安,靜安不負我”,算是為這段亂世之深情厚誼蓋棺論定。

五、風雲際會的五星聚奎

有個成語叫五星聚奎,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排列為近乎直線的奇異天象,這在古人眼中,代表著某種天意,屬於五星聯珠,是大吉之兆。

北宋的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五人,因為開創了理學一派,順應了天意,即被稱為五星聚奎。同樣,清華大學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次五星聚奎。

1925年,胡適親自出面請王國維到清華任教,但因王曾供職溥儀小朝廷,對去清華任教有顧慮,生恐溥儀不允,後在胡適的周旋下,促成此事。

當時,清華研究院任教的有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五人,他們被稱為“清華五導師”,也可以說是清華史上罕見的一次“五星聚奎”。

五導師中,學識最淵博的應該就是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三人。梁啟超我們都熟悉,他是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也是南海聖人康有為的弟子,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父親,是“公車上書”的主要發起者,“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

由此可知,長王國維四歲的梁啟超,也是學問大家,但他又極佩服王國維的學問,所以總是把他推到前面,而自己甘居王之後。學生有疑難,去問梁啟超,他都會說“可問王先生”。

因為兩人一個是南海聖人康有為的弟子,一個曾是清廢帝溥儀的國文老師。五導師之一的陳寅恪曾戲寫一聯,用以形容清華研究院的同學,說他們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陳寅恪也是難得一遇的大師,他的祖父是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父親是陳三立,為清末四公子(譚嗣同、陳三立、吳寶初、丁惠康)之一,妻子唐筼是曾任臺灣巡撫的唐景崧孫女。

陳寅恪曾先後在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柏林大學、蘇黎世大學、哈佛大學學習深造,精通八種語言,他與梁、王二人又並稱“清華三巨頭”。

可以說,在五大導師齊聚的清華時期,也是中國的學術研究不斷精進,學人輩出的時期,中國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王力,就是當年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生之一。

然而,這一切隨著1927年6月2日這一天的到來而漸漸落下帷幕,這一天王國維自沈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享年50歲。王國維留有一封遺書,開頭十六個字被稱為絕命箴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這樣一位知識淵博,潛心學術研究,有風度、有品格的國學大師,就這樣將自己的生命終止於北伐到來之前,也許他太累了,也許他不想再顛簸流離,也許他不想尊嚴被辱……回首王國維的一生,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學術研究,抑或是其文學抱負、愛國理想,都令人欽佩不已,值得後輩學習。

來源:鳳凰網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 吳亦凡:讓全世界聽到華人音樂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 吳亦凡:讓全世界聽到華人音樂

    6月2日下午,有網友曬出吳亦凡做客美國音樂節目直播的視頻,視頻中被問及如何縮小東西方嘻哈的差距,吳亦凡稱自己想做東西方嘻哈之間的橋樑,並坦言想當音樂界的成龍。 [詳細]

  • 2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害怕變老,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病。 變老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其他屬性會發生各種變化。人們的臉上會長皺紋、皮膚變得更加鬆弛、膠原蛋白也不斷地流失,甚至體質也一年不如一年。[詳細]

  • 3專訪關曉彤:跟張藝謀學習很多,導演是個溫柔的人專訪關曉彤:跟張藝謀學習很多,導演是個溫柔的人

    關曉彤在張藝謀的新片《影》當中飾演了一個叛逆有性格的公主,這是她以前沒有嘗試過的角色,也是第一次和張藝謀合作。即將開始讀大三的關曉彤對自己能加入到張藝謀的劇組中倍感驕傲,她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導演的尊敬,連連說從導演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她對[詳細]

  • 4林妙可穿衣又踩雷,硬是從19歲穿成了29歲,看來該請造型師了林妙可穿衣又踩雷,硬是從19歲穿成了29歲,看來該請造型師了

    今年19歲的林妙可,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亮相一夜爆紅,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童星。隨著時光的流逝,童星林妙可也已經長大,可她卻並不像楊紫、關曉彤一樣順利晉升花旦行列,反而人們更多是把關註點放在了其“與年齡極不相符”的衣品上面……[詳細]

  • 5張愛玲與港大張愛玲與港大

    才女張愛玲,文筆細膩,她的小說獨樹一幟,令人有深入骨髓的感覺,連大導演李安也是她的超級粉絲,將其同名小說《色,戒》改編成電影,搬到大銀幕,且頻頻獲獎。[詳細]

  • 6解開心結?周傑倫曬休比都嘩排練照:仿佛回到過去解開心結?周傑倫曬休比都嘩排練照:仿佛回到過去

    搜狐娛樂訊 吳宗憲將於28日在台北小巨蛋開唱,休比都嘩19日合體彩排,一連演唱三首歌,當年替團體寫下《世界末日》的周傑倫,曾因“喜帖事件”和吳宗憲鬧僵,但幾年後訪問,周傑倫曾多次提到吳宗憲當年的教導,19日更在社交網站上寫下:“妳們的合體又讓我仿佛[詳細]

  • 7廖凡:演技沒法分高低,每個人在一瞬間都是好演員廖凡:演技沒法分高低,每個人在一瞬間都是好演員

    9月21日,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上映,廖凡在裏面演了一個北方小縣城裏的江湖大哥斌哥,隨著時代的變遷,處境和心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角色沒有趙濤演的“大女主”巧巧光彩奪目,但作為搭檔,廖凡的演技沒得說,會讓人感嘆不愧是影帝。 [詳細]

  • 8專訪《炮灰攻略》餘玥:演百合很精分被嚴禹豪撩會心動專訪《炮灰攻略》餘玥:演百合很精分被嚴禹豪撩會心動

    由餘玥、嚴禹豪、趙誠宇等主演的《炮灰攻略》正在搜狐視頻熱播。該劇改編自莞爾同名人氣網路小說《炮灰攻略》,講述了元氣少女百合意外進入懸浮時空的“萬卷書館”,從此開啟穿越“三千小說世界”助力炮灰角色人生逆襲的故事。[詳細]

  • 9專訪昆淩:周董有空就會陪通告,現在不會想女兒到哭了專訪昆淩:周董有空就會陪通告,現在不會想女兒到哭了

    昆淩在電影《摩天營救》裏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有好多觀眾是看過了好幾分鐘才反應過來——剛才那個一身黑衣、身手利落的“女殺手”是昆淩嗎?沒錯真的是她。與在綜藝節目和接拍照片中出現的活潑、溫婉的形象截然不同,昆淩這次演了一個打女。這幾[詳細]

  • 1041歲陳數vs44歲董卿:她們的高級美從何而來?41歲陳數vs44歲董卿:她們的高級美從何而來?

    提起娛樂圈中的知性女人,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董卿、楊瀾的名字,她們舉止得體氣度恬淡,總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很少有女性能夠超越董卿楊瀾,但卻有一個女人毫不遜色於她們,她就是陳數。[詳細]

  • 11Banksy罕見作品現倫敦畫展Banksy罕見作品現倫敦畫展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因其神秘的街頭塗鴉作品聞名全球,曾為Banksy經理人的拉扎里迪斯7月11日至下月25日在倫敦舉行免費展覽,讓觀眾一睹從未在街頭出現過的Banksy的作品。 [詳細]

  • 12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德國掀起“馬克思熱”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德國掀起“馬克思熱”

    據中新社報道,今年五月五日是卡爾 · 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四日,北京將舉行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這一重要紀念日前夕,記者在馬克思故土——德國十分直觀地感受到不斷升溫[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