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人與事/我在香港讀研究生
- 更新時間:2021-03-09 11:22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80320
圖:香港的大學教育提供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資料圖片
回望二○一二年,初次到訪香港的我,整個行程滿滿徘徊暢遊在香港的幾個大學校園中,領略着與內地的大學不同的風情。就在那某一瞬間明悟了自己的內心,我將與香港的大學有一場未解的情緣。
隨後的幾年,每次乘坐東鐵線,途經大埔、大學、九龍塘、紅磡各站,看着朝氣滿滿的學子抱着電腦、背着包,上車、落車,步履匆匆,我曾心生羨慕。在內地工作六年多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我毅然辭去親友們眼中的好工作,在二○一八年的秋天,來香港攻讀碩士學位。如今的我,正在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行走在校園中,心中還時常盪漾着一絲絲幸福的漣漪。
經歷了內地十幾年的應試教育,一開始我對香港高校的教學模式無所適從。新學期伊始,我的學業面臨重重困難。至今,我都清楚記得,第一周的課,我幾乎聽不懂,筆記本上沒有寫下任何要點;第一篇三十頁左右的學術文章,我花了整整十七個小時,才一知半解地讀完,也無法複述出文章的主旨;第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我邊寫邊抹眼淚,前後寫了十天才趕在截止日期前五分鐘提交;第一次做項目報告,我反反覆覆背了幾遍稿子,還是講得磕磕絆絆。 相比身邊的同學,他們操着流利的英文,洋洋灑灑地寫着論文,自信地在課堂上分享讀到的文章和書籍,和同學間的差距,讓我感到十分焦慮。我找了所在專業的負責老師諮詢。教授鼓勵我,說當初會錄取我,就是相信我的潛能,只要跟着老師的步伐,就一定能夠順利畢業,讓我要對自己有信心。
於是,我重新把每門課的教學大綱看了一遍,整理出每門課的學習任務,並在日曆上標註出完成期限。從開學第二周開始,我每天一起床,就打開英國廣播公司電台(BBC Radio),聽上半小時,逼迫自己快速提高聽力水平。開學一個月後,我驚喜地發現,自己能夠聽懂課堂上教授講的絕大部分內容了,也能夠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看文獻資料所體悟的心得了。香港的教育模式強調團隊合作,我的每一門課,都有小組作業,這是令我十分頭疼的事。第一學期,我總擔心無法順利組隊、完成課堂演講和提交報告。到了第二學期開學,沒想到好幾個同學希望我能夠加入他們的團隊,一起做小組作業。他們說,發現我學習刻苦且進步很快,想向我學習。在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有了脫胎換骨的成長。學術寫作方面,老師從怎麼確定標題、怎麼查閱資料開始,將論文寫作如庖丁解牛般分解後,按照寫作順序分部分教學。我就跟着老師,一步一步地學會了整篇學術論文的寫作,初步習得了如何做學術研究。第三學期結束前,我提交了二萬多字的畢業論文,相比較剛剛入學時五百字文章都差點寫不出來的自己,僅僅過去十個多月。
雖然在香港學習的時間短,但學習任務絕不縮水。香港是購物天堂,自然風光又好,但我根本沒時間好好體驗和欣賞。哪怕幾次偶遇明星,也僅僅是多瞟一眼。曾經認為學習主要靠自己,但在香港的學習經歷告訴我,能遇到一位良師何其重要和幸運。臨近期末考試,學校開放的二十四小時學習區是校園裏最熱鬧的地方。伴着咖啡的香氣,同學們一起敲着鍵盤並肩作戰,天色逐漸變亮,漫漫長夜也變得不那麼難熬了,亦是我平淡求學生活裏浪漫的事。在完成的一個又一個小組作業裏,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志趣相投的朋友。畢業後,雖然身處不同都市,我們還像當初一起完成學術項目時候一樣,堅持學習、互相打氣。和老師同學間的情誼,正是這段學習經歷賜予我的,除了知識以外,最珍貴的收穫。
香港高校的國際化程度之高,極大地開拓了我的視野。校園裏,授課的教授一大半來自海外,同學來自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郵箱裏時不時收到去海外一流高校做交換學生和知名企業全球實習機會。每個學系還有針對本學系學生制定的國際學習交流項目。二○一九年夏天,大部分課程結束授課,我參加了曼谷、台北和廣州的學習交流項目,前後歷時近一個月,分別由專業的幾個教授親自帶隊,和行業內優秀專家學者親自對話。
在香港讀研究生的日子,是我人生中非常充實的時光,讓我明確心中真正的熱愛,也是我畢業後持續學習的動力。快節奏的香港,最適合實現夢想。內地本科畢業時,同學們互訴着「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但在香港,我們從頭到尾都明白,畢業就是一轉眼就會發生的事。
我觸摸着當下香港時代的變革脈絡,心潮起伏。曾經,星夜中的彌敦道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彷彿每個呼吸都帶着繁華的味道。如今,人面不知何處去,人間四月芳菲盡。只待,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佳曉補選撐植潔鈴 葉劉:建制派惟一人選
東區佳曉選區補選將於6月10日舉行,民建聯植潔鈴昨日在小西灣廣場對出空地繼續拉票,並得到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和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到場支持。 [詳細]
- 2香港踏入發展新階段
一轉眼,下周日便是香港回歸紀念日,亦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一周年。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一年來,香港全社會統一共識,凝神聚力,始終將聚焦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據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全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8%,今年一季度香港本地生產[詳細]
- 3得道多助的香港警隊
剛過去的周六是夏季「警察招募日」,當日收到多達2,614份申請,是歷來第二高的投考人數。眾多申請者中包括剛畢業的大學生、少數族裔人士等,他們都認同香港警察在前線真誠服務。但是,自違法「佔中」後,這樣一個為市民服務的紀律部隊,卻遭到一些人的無理指控[詳細]
- 4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過去數千年的文明史,人類活動主要舞台都在歐亞大陸,東西兩翼齊飛;而直至三百年前,主要是陸權至上。近數百年海權冒起,壓倒陸權,西翼欺凌東翼,西風壓倒東風。 [詳細]
- 5竄紅的法則
一個人要紅,有很多捷徑,個人基本要求,首重不是才華美貌,而是膽色。 香港人口密集、資訊爆炸,要在芸芸眾生中突圍而出,有膽,就贏了一半。近日流傳的港姐參選人玉照,賣的都是自信:「嘩,這個大媽都參加!」「哨牙都敢選港姐」……可圈可點的,從來都不[詳細]
- 6區會大比數通過「殺街」 旺角還「靜」於民
油尖旺區議會昨日通過研究終止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動議。大部分區議員贊成「殺街」的決定,並批評運輸署過去18年對表演者噪音零監管,令行人專用區「烏煙瘴氣」,居民難以忍受聲浪,甚至於專用區開放的日子「避世」。運[詳細]
- 7國歌法立法不容反對派阻撓
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實行「一國兩制」,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已通過決定把《國歌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成為在港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之一。目前,特區政府履行「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憲制責任,啟動《國歌法》的本地立法工作。[詳細]
- 8 先倒下的肯定不是中國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忍你兩年半,到2020年我們到達第一個一百年目標之後,所有舊恨新仇,一次了斷。 這想法不單幼稚,而且有害。我們一下子要面對所有問題,豈不要了自己的命?不被打死,贏了也要累死! [詳細]
- 9“一國兩制”底線不容超越——專訪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新任委員梁美芬
“過去一年,香港特區政府有決心守著‘一國兩制’的底線,法治精神依然穩固。”新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梁美芬近日接受了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她認為,香港正在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詳細]
- 10【抗擊新冠肺炎】港跨境司機確診 深緊急排查
一名香港跨境貨車司機昨日在深圳確診新冠肺炎陽性,該司機主要運輸供港水果,11月30日經文錦渡口岸入境後,曾出入深圳海吉星水果批發市場運貨。海吉星已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禁止所有跨境司機車輛進出園區。深圳市疾控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初步排查後,共確認密切接[詳細]
- 11解讀「逼害」
每次談起國家發展,總會有一些唱反調的人搬出幾個日子和名字,以為一語中的KO你。那數字,叫六四;那名字,是劉霞。 有朋友說:「真心,我都想愛國,但一想到劉霞,一個沒犯罪的人,老公都死了,還被共產黨逼害,我就不能原諒這國家。」[詳細]
- 12西諺有云:「要兩個人才可跳探戈」
特朗普這樣以進為退,有多層意義。第一層,是打破國內外行之數十年的觀念和習慣。一向以來,美國做霸主,一副樂善好施的樣子,其實已經掏空了。而各國也習慣了使用美國提供的公共產品,從未想過要付費,還要反過頭來罵美國霸權。[詳細]
- 和氣生財6/李家超:推廣禮貌服務 提升香港魅力
-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赴北京述職
- 吸引力足/寧德時代來港落戶 設國際總部及研發中心
- 免簽生效 到中國經商旅遊更方便
- 特區政府斥美打「法案牌」干預港事務
- 高鐵載客量超越疫前 短途增幅大
- 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台獨教育」
-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 情牽兩岸/創業台青深耕國漫IP 傳播中華文化
- 施政報告前瞻/設中醫藥專員 建數碼化中藥平台
- 兩岸京劇一脈傳 好戲連「台」見情深
- 投資信心提振 恒指連升六日共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