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名 人 >

600年前 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更新時間:2018-01-11 11:03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1000809

今天,我們依賴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裝備、細致的海域地圖和天氣預報,從中國的上海港出發不到20天便可以抵達肯尼亞的蒙巴薩港。

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鄭和統帥著當時世界上最恢宏的船隊,歷經28年,7次遠航,出訪36個亞非國家,完成了史無前例的航海活動。

然而,了解了這段令億萬國人澎湃的光輝歷史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鄭和船隊是如何劈風破浪、巧妙規避海洋風險、精確掌握航線的?他龐大的船隊又是以什麽為動力完成數萬公里航行的?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董昌明教授團隊出版的專著《鄭和下西洋中的海洋學》,首次從海洋氣象學角度研究鄭和下西洋。他們試圖利用數值模擬技術重演鄭和航行的風貌海況,分析並驗證鄭和的航線與航行計劃,從而解開600年前那次壯舉中的個個迷團。

 600年前   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木船布帆如何挑戰遠洋航行

眾所周知,在鄭和遠探西洋百余年之後,歐洲的航海家們才開始了他們對於大海的探索之旅。盡管如此,歐洲的航海家在當時仍被視為群不要命的“瘋子”,因為那時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裝備,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實在是太簡陋了——鑿木為船,扯布為帆,這樣的裝備真的能完成數萬公的遠洋航行嗎?

專家根據史料分析,鄭和船隊使用的寶船在當時是世界首屈指的高科技海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寶船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4層,船上九桅可掛12張帆,錨重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起航。

早在唐代,我國就發明了“水密隔艙”船舶結構,提高了船舶的抗沈性和遠航的安全性,至今仍是船舶設計中的重要結構形式。到了明代,已經有了沙船、廣船、福船3種船型。

科學家推斷,鄭和寶船采用的是福船船型,尖底、深吃水、船體高大、操縱性好,排水量有2500多噸。而從動力上看,鄭和對硬帆與旋轉櫓這兩種驅動模式進行了獨特的設計和精巧的改進,使船不僅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多面來風,也可以在無風時保持相當的航速,還不懼在狹窄港灣擁擠的水域航行。

那麽,有了大船就能進行遠洋航行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探明水情、確定航路、繪制海圖、招募水手……還有系列問題需要鄭和去解決。

專家分析,鄭和下西洋前,已在航海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觀測天文氣候、辨別方位、確定航線等航海知識與經驗。根據史料記載,在下西洋之前幾年,鄭和還作了探清航路、召募航海人才、研討地文和天文導航技術等大量準備工作。並趁出使東南亞和日本的機會,巡視東亞海面,熟悉航路,累次校正針路、牽星圖樣、海嶼水勢等。

在記載鄭和船隊有關航海技術的《鄭和航海圖》中,保存了大量關於航海路線、歷程、沿途海流、水深、礁石分佈、停泊地點以及指南針、天文導航的豐富資料。鄭和在航行時使用了“過洋牽星術”和“海道針經”,這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除此以外,他所使用的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以及海圖、針路簿等航海地圖在當時來說都是先進的航海設備。

600年前   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數千噸大船航行靠什麽驅動

沒有現代機械化動力裝備,600多年前,鄭和是如何驅動數千噸的大船航行的?

“鄭和船隊的航行動力主要來自季風活動。”董昌明解釋道,“鄭和七下西洋所經過的地區都是全球顯著的季風區,風向的季節變化不僅驅動了帆船,還帶動了海流的變化,為航行提供了動力。”

季風的英文“monsoon”最早來源於西亞擅長航海的阿拉伯民族。我國古代沿海地區就將夏季的東南季風稱為“舶䑲風”,這意味著在夏季風盛行期間,其他地區的船只可憑借著偏南的季風到達中國。同時又因為季風的風向在夏季和冬季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到了冬季風盛行的時候,偏北的季風又能推動船只返程。

在古代航海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季風的季節穩定性為船只的遠航提供了巨大的自然動力。

為了驗證鄭和下西洋對海況風貌的準確把握,董昌明團隊選取了歷史資料較為充實、航線較為綿長的第6次航行進行史實重建,將途經的東海、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區域、非洲沿海區域等分為23個框區,逐分析論證了框區內的海氣狀況,原創性地再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海上經歷。

鄭和船隊航行往返的時間般為年半,而他航行所利用的4種季風之間的轉換也剛好是年半。“所以鄭和船隊早就對季風的規律了然於心,1421年船隊於3月初從江蘇太倉出發,就是在等東北季風助力南下福建,當時風速能達4—5米/秒。”董昌明說。

稍微近點的地方還能通過前人的資料記載獲取季風信息,而在遙遠的海域,鄭和還能精確測算季風嗎?“對於阿拉伯海域這種比較遠的地方就只能通過季風的輻射區域大膽假設、小心前行了。”董昌明說。通過分析,當時鄭和船隊很有可能認為阿拉伯海域的氣候條件跟東海類似,並根據東海的氣候條件做出航海計劃。

除了季風推動鄭和船隊前行外,海流和波浪也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如在第6次航行時,鄭和選擇春季出發,此時長江沖淡水向東南方向延展,同時江蘇沿岸的表層流由北轉向東,有利於船舶自北向南起航。

 600年前   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下西洋中的最大麻煩是什麽

有了先進的船隊、充足的人手、對航路的準確判斷,鄭和下西洋的大航海之旅就可以帆風順了嗎?科學家並不這樣認為。

為了更好地還原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過程中的海況,董昌明團隊嘗試通過數據分析,復原距今久遠的明朝海洋狀況。

經過多次討論與嘗試,團隊利用氣候態數據資料進行模式推演,分析了區域海洋地貌、海洋溫度、鹽度、潮汐以及大環境海洋環流、氣候系統的影響作用,最終實現了鄭和航行的風貌海況重演。

“前人有研究認為1400年前後我國就開始進入寒冷時期,所以我們認為小冰期對鄭和下西洋產生了影響。”董昌明說。

歷史上,明朝小冰河時期,也稱明朝小冰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後、清代康熙年間年平均氣溫明顯低於長時期數值,夏季大旱、大澇相繼出現,冬季氣溫驟降的氣候狀態。《明史·五行誌》與《清史稿·災異誌》等文獻中都提及,當時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暴雪,甚至出現長江結冰的情況。

極度寒冷驟然加劇,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連年遭災。這樣長時間和高密度的災害極度削弱了國家的綜合國力。顯而易見,遠洋航行這種需要國家投入龐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活動必然受到影響。

利用過去1200年間的氣溫數據,研究人員對每年的溫度進行滑動平均,采取局部回歸的穩健形式,做出了全球異常氣溫變化情況圖。可以看出,在1400年前後有個明顯的溫度降低的變化。“說明在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段裏,氣候條件確實較差,航行條件十分艱苦。”董昌明解釋,同時鄭和選擇沿岸航行而非穿越大洋,除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響外,也可能和海溫較低有關。

【華發網根據科技日報整合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 吳亦凡:讓全世界聽到華人音樂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 吳亦凡:讓全世界聽到華人音樂

    6月2日下午,有網友曬出吳亦凡做客美國音樂節目直播的視頻,視頻中被問及如何縮小東西方嘻哈的差距,吳亦凡稱自己想做東西方嘻哈之間的橋樑,並坦言想當音樂界的成龍。 [詳細]

  • 2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害怕變老,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病。 變老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其他屬性會發生各種變化。人們的臉上會長皺紋、皮膚變得更加鬆弛、膠原蛋白也不斷地流失,甚至體質也一年不如一年。[詳細]

  • 3專訪關曉彤:跟張藝謀學習很多,導演是個溫柔的人專訪關曉彤:跟張藝謀學習很多,導演是個溫柔的人

    關曉彤在張藝謀的新片《影》當中飾演了一個叛逆有性格的公主,這是她以前沒有嘗試過的角色,也是第一次和張藝謀合作。即將開始讀大三的關曉彤對自己能加入到張藝謀的劇組中倍感驕傲,她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導演的尊敬,連連說從導演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她對[詳細]

  • 4林妙可穿衣又踩雷,硬是從19歲穿成了29歲,看來該請造型師了林妙可穿衣又踩雷,硬是從19歲穿成了29歲,看來該請造型師了

    今年19歲的林妙可,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亮相一夜爆紅,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童星。隨著時光的流逝,童星林妙可也已經長大,可她卻並不像楊紫、關曉彤一樣順利晉升花旦行列,反而人們更多是把關註點放在了其“與年齡極不相符”的衣品上面……[詳細]

  • 5張愛玲與港大張愛玲與港大

    才女張愛玲,文筆細膩,她的小說獨樹一幟,令人有深入骨髓的感覺,連大導演李安也是她的超級粉絲,將其同名小說《色,戒》改編成電影,搬到大銀幕,且頻頻獲獎。[詳細]

  • 6解開心結?周傑倫曬休比都嘩排練照:仿佛回到過去解開心結?周傑倫曬休比都嘩排練照:仿佛回到過去

    搜狐娛樂訊 吳宗憲將於28日在台北小巨蛋開唱,休比都嘩19日合體彩排,一連演唱三首歌,當年替團體寫下《世界末日》的周傑倫,曾因“喜帖事件”和吳宗憲鬧僵,但幾年後訪問,周傑倫曾多次提到吳宗憲當年的教導,19日更在社交網站上寫下:“妳們的合體又讓我仿佛[詳細]

  • 7專訪《炮灰攻略》餘玥:演百合很精分被嚴禹豪撩會心動專訪《炮灰攻略》餘玥:演百合很精分被嚴禹豪撩會心動

    由餘玥、嚴禹豪、趙誠宇等主演的《炮灰攻略》正在搜狐視頻熱播。該劇改編自莞爾同名人氣網路小說《炮灰攻略》,講述了元氣少女百合意外進入懸浮時空的“萬卷書館”,從此開啟穿越“三千小說世界”助力炮灰角色人生逆襲的故事。[詳細]

  • 8專訪昆淩:周董有空就會陪通告,現在不會想女兒到哭了專訪昆淩:周董有空就會陪通告,現在不會想女兒到哭了

    昆淩在電影《摩天營救》裏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有好多觀眾是看過了好幾分鐘才反應過來——剛才那個一身黑衣、身手利落的“女殺手”是昆淩嗎?沒錯真的是她。與在綜藝節目和接拍照片中出現的活潑、溫婉的形象截然不同,昆淩這次演了一個打女。這幾[詳細]

  • 941歲陳數vs44歲董卿:她們的高級美從何而來?41歲陳數vs44歲董卿:她們的高級美從何而來?

    提起娛樂圈中的知性女人,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董卿、楊瀾的名字,她們舉止得體氣度恬淡,總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很少有女性能夠超越董卿楊瀾,但卻有一個女人毫不遜色於她們,她就是陳數。[詳細]

  • 10廖凡:演技沒法分高低,每個人在一瞬間都是好演員廖凡:演技沒法分高低,每個人在一瞬間都是好演員

    9月21日,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上映,廖凡在裏面演了一個北方小縣城裏的江湖大哥斌哥,隨著時代的變遷,處境和心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角色沒有趙濤演的“大女主”巧巧光彩奪目,但作為搭檔,廖凡的演技沒得說,會讓人感嘆不愧是影帝。 [詳細]

  • 11Banksy罕見作品現倫敦畫展Banksy罕見作品現倫敦畫展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因其神秘的街頭塗鴉作品聞名全球,曾為Banksy經理人的拉扎里迪斯7月11日至下月25日在倫敦舉行免費展覽,讓觀眾一睹從未在街頭出現過的Banksy的作品。 [詳細]

  • 12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德國掀起“馬克思熱”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德國掀起“馬克思熱”

    據中新社報道,今年五月五日是卡爾 · 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四日,北京將舉行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這一重要紀念日前夕,記者在馬克思故土——德國十分直觀地感受到不斷升溫[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俞飛鴻的美,是“不止於美”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