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菩薩造像藝術論

更新時間:2019-02-19 09:49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695952

菩薩造像藝術論

圖:河北正定興隆寺的“倒坐觀音像”被譽為“最美觀音”/資料圖片

佛教傳入中國,起源於東漢明帝的“洛陽夢”,一夢成真。明帝劉莊在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初夏一個星光燦爛的夜晚,睡在洛陽皇宮中的劉莊夢發奇想,夢見“有金人飛空而至”。《後漢書》中再無人追究劉莊為何能夢見這種奇特的科幻現象,夢應為日有所思,夢有所見;日有所聞,夢中忽現。劉莊深居皇帝禁宮何所思?何所見?又因何而夢?因為這一夢在夢後兩千年中曾改變了多少人的信仰?改變了多少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了多少人的一生。劉莊一生無能無德,無功無績,唯此一夢,垂史二千多年。他絕非莊子所講南柯一夢,那夢乃短夢、殘夢、荒唐夢。而劉莊是實實在在作了一個近乎偉大的夢。劉莊是位追夢人,第二天上朝,把追夢、釋夢、圓夢作為國之大事朝議。

這種夢之顯靈,史上鮮述,劉莊有靈有感。眾臣所議,夢之所想集中到有仙有神自西而來,此乃夢之所示。夜夢金人是飛天自西天而來,於是才引出去西天取經。

據佛學家考證,隨著佛教的傳入,佛像也隨之而來。佛像在中國傳播是由南向北,由西向東。佛像隨著寺院的建設幾乎家喻戶曉了,到南梁朝時,佛教被尊為國教,佛像已經深入到“尋常百姓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值得研究的是,現在發現最早的佛像雕塑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千年未變。可稱千佛一面,萬佛如一,圓髻方額,高鼻深目,眉眼細長,嘴唇緊閉,巨耳垂肩,身軀健碩,禢表威嚴。佛教中講三世十方有佛十萬,但未見佛有兩樣。這猶如耶穌和上帝,也彰顯宗教的偉力,凡人焉敢動其一神一態,一手一足?但菩薩非同。

菩薩雕塑的變化大,歷朝歷代的審美觀都在菩薩身上有所表現。因為菩薩在善男信女中,在民間百姓中,享有很高威望,幾乎是真、善、美的化身。金有足赤,人有完人,就體現在菩薩身上,在中國數百年間,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歲月如何變幻,菩薩在百姓心目中未變,四大菩薩,尤其是觀世音菩薩可以說家喻戶曉,老幼皆知,拜過觀音的人甚至不會少於拜過佛祖的人。

菩薩傳入中國時,還是男身,面有八撇黑鬚,據說這是在印度雕塑中的原型,但現在在印度已找不見有關菩薩在佛教傳播中是如何出現的。有一說法是釋迦牟尼圓寂後,由西天青風白雲送來一尊佛祖雕塑,從此佛像遍天下。而菩薩是佛祖的弟子,隨而學習之,隨而修行之。也有一說菩薩是跟隨達摩法師而來,為傳播佛教,分派其四大弟子雲遊四方,居四大佛山,開闢四大道場,傳經頌佛,居五台山的為文殊菩薩,居普陀山的為南海觀音菩薩,居峨眉山的為普賢菩薩,居九華山的為地藏王菩薩。菩薩是梵語,在梵語中究竟是什麼意思?從古自今未見有解釋,我去尼泊爾訪問時,曾經請教過當地學者,言為雨後七彩的菩提樹。

隨著菩薩的逐漸中國化、民間化、藝術化,菩薩既是走上神壇上的佛,又是走下神壇的人,這正是菩薩的特殊文化背景。菩薩逐漸中國化的過程就是其人格化,自然化的進程,到南北朝時,菩薩身上的威嚴莊重一步步褪化,更多的美麗、善良、可親、可愛的因素逐步加強。菩薩美,美在自然,美在回歸,美在人情,人的性格化越來越濃,不是那一身扮妝,不是那一頭花冠,她就是一位人間的美女。

菩薩源於印度、尼泊爾,但其再創造應在中國,正像佛教中的羅漢,雖然其起源於印度,但羅漢直到南宋時期才開始走進寺院,羅漢的隊伍不斷在擴大,由最初的十八羅漢,三十六羅漢,到南宋末年,已經建有五百羅漢殿了。但中國的四大菩薩一直儼然獨立於其四大道場,數百年過去了,再未發展,這正是佛教中的菩薩文化。

菩薩造像和佛造像的最大區別就是人與神的區別。菩薩造像是毫無掩飾地把內心表現在表情上,內情外表,和諧、超脫、恬靜、安寧、自在、美好、平淡、自由、親善、美麗。有時會散閒,自逸,一腿架在坐床上,一臂立在腿上。佛造像何止萬千?但清一色一律結跏趺坐,互交二足,左上右下,威不可犯,神不可看。

河北正定有一興隆寺,寺中有一尊菩薩造像,即“倒坐觀音像”,坐南向北,與大殿中的佛祖造像坐向相背,關鍵是這尊菩薩造像,是斜坐,非正襟危坐;一腿自然下垂,一腿隨意踞起,民間呼為“二郎腿”;雙手抱膝,身體微微前傾,似動非動,優雅端莊,面帶微笑,自然放鬆,似無拘無束,一點神仙勁皆無,倒像人間一美女。笑得也自在,一點不僵、不裝、不假、不傻,不像泥胎,一身的活氣,一身的靈氣。魯迅來看時,佇立良久,稱之為“東方美神”,民間喚之為“最美觀音”。

我在山西博物館見到一座直立的菩薩造像,是北齊時代的,距今已一千五百年,雖然失去了兩手,但依然很美。兩腳赤足,裝飾很美,肚臍處有一美玉環飾,拉緊衣裙,顯得亭亭玉立,杏眼細眉條鼻合唇,下巴微突,兩足足甲清晰可見,十分寫實。依造像而論,當為北齊之美人。大同下華嚴寺有尊遼代的菩薩造像極其罕見,那是尊合十臨風觀世音造像,其難得在是其笑而露齒,徒增人間之氣。遼代的菩薩造像更趨人間世俗化,也更有親和力。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