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失卻的報業黃金年代

更新時間:2018-12-16 15:09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3101585

失卻的報業黃金年代

圖:一九六二年《新晚報》報道美國挑起貿易戰

昔日的三級歷史建築,必列者士街街市,經活化後成為新聞博覽館,早前已開幕。繼電影博覽館後新聞行業終於有一個歷史落腳的地方,讓公眾熟知本港報業及影視媒體的發展歷程。

展館陳列多件昔日新聞器材、手稿,已停刊報紙重新復刻,初步來看,實物的展品數量可不斷充實,負責籌辦的同業友好付出不少心思汗水,也許存世舊物大藏於市,未被發現,也許存世不多,博覽館下一步的工作,公開呼籲大眾將舊日報紙或與報社有關的實物捐贈之外,同時,由當局撥出經費,用作收集實物與文字資料。目前,不少舊日報紙出現於各小型拍賣會,對捐贈需給以回報,起碼回贈一紙嘉許狀,不斷增加實物。

香港的報業發展從一八五三年《遐邇貫珍》第一家中文月刊出版算起,至今走過一百六十四年,歷史悠長。至二○○二年,首家「免費報紙」創刊,改變報業一個半世紀經營方式,由此,報紙分成兩類:一、收費報紙;二、免費報紙。免費報專人在市區各路口派送,到處設點放置任人自取,銷量直逼收費報,至今兩者數量均等,各自銷量逾百萬份,加劇競爭。

媒體是城市心靈,每個時代脈搏怎樣跳動,記錄於白紙黑字及照片與視像中,傳媒帶着社會脈絡面世,像一面鏡子照映現實,因此,每個年代的報紙有它的特色。新聞博覽館的成立,扮演了本地歷史角色,公眾對過去知得越多,對未來看得更遠。

回首香港媒體走過的一百六十四年,戰後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是一次飛躍,出現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鼎盛景象,香港經濟起飛進入黃金期用了三十年時間,這階段的報紙,則由篇幅少,內容簡單,走向「綜合性」方向,並將「綜合性」報紙發展至高度成熟。大報小報擺在報攤如街角遍地花開。

我在一九五九年出道跑新聞,那時碰面都是行家,不愁孤單,現在尚可記憶的報章為數一大批。日報有:工商日報、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大公報、文匯報、香港商報、晶報、循環日報、香港時報、自然日報、新報、天天日報、星報、萬人日報、太陽報、東方日報等;晚報有:工商晚報、華僑晚報、星島晚報、新晚報、新生晚報、真報、明報晚報、華人晚報等;夜報有:香港夜報、新聞夜報、新夜報等。

隨着市場需要,專業報紙脫離「綜合報紙」自成體系。

經濟報有:信報、財經日報、經濟日報、華南經濟;娛樂報有:真欄日報、伶星報、明星日報、娛樂之音、銀燈日報、明燈日報、麗的呼聲報;賽馬報有:專業馬訊、職業馬報、騎師日報、賽馬新聞、冷門馬經、天皇馬經、老五馬經、勞楚令馬經、田豐馬經、節節領先等等。

社會經濟起飛,股票買賣及黃金交易活躍、電視節目吸引、社會突發案件經常發生,造就了晚報市場,各線渡海小輪搭客,人手一份。

電視台劇集競爭,捧紅一批又一批男女紅星,觀眾追捧紅星偶像,令娛樂報紙大行其道,市場足以養起六、七家娛樂報。

原屬中產者以上的賽馬娛樂業,由於大量年輕一代市民投入工廠,職業穩定,收入增加,也投入「賽馬娛樂」,部分報人辭去原職,自創天地,出版馬經,「馬報」擺滿報攤,而且暢銷,成為香港一景。

經濟報章的出版,正值香港晉級國際金融中心,股票、黃金期貨交投「走進街市」,人人炒股,銀行多過米舖,投資者逐漸需要指引,專業經濟報章應運而生,向讀者提供投資專業分析。

這時期的經濟發展,為報紙及視象媒體發展提供黃金機會。

香港早期報業史資料珍貴,英國人在香港開拓對華貿易時期,自一八四二年起,外國人開始在香港出版英文報刊。中文報刊則在一八五三年出現,名為《遐邇貫珍》月刊,每期印三千冊,銷至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華人提供世界新知和國際消息。這時期主要報紙有《香港船頭貨價紙》,華人了解市場消息,多從此報獲得。本港早期報刊在促進華洋通商起捉供信息的作用,在報業史中是珍貴的。

二戰後期,香港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及法律制度走上軌道,穩步發展,綜合體的報紙在九十年代初出現,報業一大進步,內容廣泛,大量採用外國電訊,擴充新聞視野。包括國際新聞、中國新聞、本地新聞、財經新聞、體育新聞、娛樂新聞、綜合副刊、文化藝術副刊、小說版、逐漸擴至音樂、美術、旅遊等專版,集新聞、知識、趣味於一報,銷路隨之增加。一九二五年創辦的《工商日報》,一九三八年創辦的《星島日報》均已成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多種報刊相繼恢復,計有《華商報》、《大公報》、《文匯報》、《星島日報》、《工商日報》、《華僑日報》等。《大公報》是這時期重要報紙,創辦於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在天津法租界出版,創辦人英斂之,在抗日戰爭時期,力主抗戰,報社的立場「一不投降,二不受辱」,絕不在日寇腳下出版。一九三七盧溝橋事變,華北勢危,《大公報》幾經搬遷,但該報每到一地,均宣揚抗日主張,實踐「一不投降,二不受辱」承諾。一九四八年香港《大公報》復版,隨後宣布擁護人民政權,宣揚愛國,《大公報》長達一百一十六年歷史,至今仍在出版,為中國最長壽報紙,譽為「中國活歷史」。

全球第一張彩色報章《天天日報》在香港誕生,為香港報業史重要一頁。

本港尚缺一部較為全面的報業史料,博覽館成立,有利推動此項工作,由板塊文字展覽進而著書,成為大眾讀物。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