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香港未來房屋境況展望

更新時間:2016-11-16 10:12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94964

香港未來房屋境況展望

房屋委員會和房屋協會未來五年建屋量「大落後」,未達十年長遠房屋策略平均每年2.8萬公營房屋建屋量目標,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解釋,因過去六年八成住宅用地並非熟地,改劃土地、清拆等程序需時,為建屋量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正進行長遠房屋策略最新評估,期望下月公布最新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情況。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長策的建屋進度,就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建屋量只達9.45萬個單位,低於目標建屋量,張炳良承認,覓地遇到不少困難,房委會現有的「熟地」已用完,會繼續爭取「熟地」興建公營房屋,如果有土地興建中轉房屋,就應該用作興建公屋,但若將私樓土地轉作興建公屋,會影響私樓樓市。他稱,已參考長策會意見,新提供的住宅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會是六四比。

張炳良解釋,由於過去六年的八成住宅用地並非「熟地」,政府須按程序進行改劃土地,加上收地清拆、重置設施及建築工程等不確定因素,都為公營單位供應量帶來挑戰。他強調,不會輕言放棄任何可行項目或大幅減少發展規模,多建一個單位,就能解決多一個住戶的住屋困難。他稱,運房局正進行長房策檢討的最新評估,期望下月能公布最新的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情況。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政府未來五年只可完成十年建屋目標的三分一,質疑局方有沒有向特首或司長反映,以及研究如何令「非熟地」變「熟地」。工聯會議員陸頌雄認為,如在同一土地上綜合興建住宅單位和社區設施,可減低計劃建屋的地區阻力。近幾年來全球各大主要城市房地產物業市場成交熾熱,價格不斷攀升,各地政府不斷推出辣招打擊,但打擊調整後新一波升浪又隨之而來,香港本身同樣遇到相關問題,各地政府都想過很多辦法,但都無法徹底解決。

香港未來房屋境況展望

筆者認為論房屋問題不可以單單借鑒外地經驗,必須正視原因及周邊地區關係。能稱得上國際大都會(Cosmopolitian)有幾個相似之處,如地少人多,優越地理位置因經濟發達和交通方便,使地域中心住屋需求旺盛,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房地產物業價值高升。這些城巿最終令很多有自置物業需求者因無法在本地尋找到合適單位而向周邊城市物業另覓空間。筆者常常往返中港兩地,流傳一句順口溜:「香港人買深圳屋,深圳人買東莞屋,東莞人買惠州屋。」售價方面,香港平均逾一萬五千元每英尺,深圳約七至八千元每英尺,東莞三千元每英尺,惠州一千五百元每英尺;而以交通去考慮的話,深圳離香港北區十五分鐘車程,深圳龍崗、寶安、龍華、公明離東莞亦是十五分鐘車程,東莞離惠州亦差不多十五分鐘車程。以一小時生活圈來說,上述地方都可互相輻射。

筆者的專業領域是跨境物流,據了解,從事物流業的從業員很多現居住在深圳,這類人士估算超過五十萬人。不少打工仔和老闆白天坐車到市區開工,夜晚坐車回家,這種模式一早在東京、上海、紐約這些國際大都會出現。筆者亦有朋友現居住在馬來西亞,早上駕駛電單車到新加坡開工,晚上返回馬來西亞居住。澳門亦有人白天在澳門工作,晚上返回珠海居住,這相對讓自己有更多居住空間。香港和九龍租一間三百呎房屋租金需約萬餘元,從九龍坐火車或巴士到福田皇崗村租間三百呎房屋,不超過三千五百元,加上每月來回車費二千元,合共五千五百元,對於月收入一至兩萬元的單身人士來講是一個另類出路。

政治議題「壟斷」議事時間

筆者從不少專題報告中得悉香港政府早就儲備更多土地,從公營或私營模式都希望興建足夠住宅區以追趕本港需求。可是徵收土地、保育政策、城巿規劃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問題,是需要不同持份者方面協調才能成事。近年政治議題「壟斷」了立法會的議事時間,加上在發展房屋事情往往被持份者訴諸法庭,待法庭跟進後又過了數年。議事堂的政治「小丑」已令巿民生厭,影響社會發展,筆者仍希望有心人能為香港好,凡事以民為本,從大利益出發為上。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採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