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香港推行一帶一路大數據服務中心

更新時間:2016-08-04 09:44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40553

香港推行一帶一路大數據服務中心

香港特區金融管理局上月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簡稱“基建辦”)。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在成立儀式上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帶一路”中具有獨特地位,香港需充分把握這個重大機遇,發展成為重要的投融資樞紐。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稱,亞洲地區是21世紀的發展引擎,擁有巨大的開放潛能,希望香港能更多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及房屋等開發投資活動。

基建辦主任由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兼任,據他介紹,基建辦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資訊交流和經驗分享平臺、提升基建投融資方面的技能和知識、推廣市場及產品發展、促進基建投融資活動。它雖然不會投資專案和提供交易配對服務,但會為對基建投資有興趣的機構提供溝通平臺。基建辦現有41個合作夥伴,包括銀行、投資企業和專案發展機構。

具備難以比擬優勢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有多個國家踴躍參加,目前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額已超過140億美元,並創造了6萬個就業崗位。”陳元說,相信未來有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香港要充分把握這個重大機遇,發展成為重要的投融資樞紐。

近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東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亞洲地區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六成。不少亞洲地區正在急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勞動人口和中產人口同時快速增長,對房屋、公路、鐵路、發電站和港口等基建的需求十分龐大。

在談及成立基建辦的構想時,曾俊華說,一方面,亞洲新興市場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基建發展需求巨大;另一方面,來自各地的資金也會通過我們國際金融中心的網路,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香港位處亞太區中心,多年來和各地市場建立了廣泛而緊密的聯繫,是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加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具備其他市場難以比擬的優勢。

香港推行一帶一路大數據服務中心

曾俊華認為,基建辦的成立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體,有助於推動香港成為區內基建項目的投資和融資樞紐,有助於把握“一帶一路”和亞洲發展的重大機遇。

基建帶來無窮機遇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亞洲基建投資需求達8萬億美元,當中涉“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額達4—6萬億美元,資金缺口非常大,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或主權基金支撐,必須同時通過市場舉債融資。

展望未來,曾俊華對基建辦的功能充滿信心。在他看來,基建辦的成立正好讓香港發揮獨有的橋樑角色,引導資金投向具有回報價值的項目,填補基建專案的“資金缺口”,從而促進亞洲和“一帶一路”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相關基建項目發展將會為香港金融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帶來難得的機會。例如融資、風險管理、資產配置以及法律、建築和工程管理等多方面,都可受惠。

曾俊華介紹說,基建辦彙聚各方的合作夥伴,除了提供基建項目的詳細資訊,還是合作夥伴交流和分享經驗的平臺。基建辦也會通過論壇、工作坊和研究,加深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基建項目的瞭解。現已有超過40家來自不同界別和地區的合作夥伴,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屬下的國際金融公司和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國家開發銀行、其他多家商業銀行、公共事業以及包括絲路基金在內的投資和金融機構。

作為基建辦顧問之一,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認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蘊含巨大商機,香港在“一帶一路”上扮演重要的凝聚角色。當基建項目完成後,中小企業可利用這些基建設施拓展業務,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機遇。

打造各界交流平臺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說,亞投行樂於為基建辦提供支援,促進基建融資發展是兩個機構共同的願望。他認為,香港不應只注重固有的優勢,還應該發揮地緣上的優勢,從而在“一帶一路”的機遇中獲取成功。基建辦的成立,有望加強各界的交流。雖然亞投行現在不是基建辦的合作夥伴,但未來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說,“一帶一路”基建專案雖有大量融資需求,但沿線地區能引入的投資和項目仍不是太多。金管局牽頭成立基建辦,希望彙聚資金提供者、專案發展者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促進更多資金投進“一帶一路”地區,以基建帶動發展。這正好符合香港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商貿和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也是我們向來的專長。

香港推行一帶一路大數據服務中心

余偉文稱,根據亞開行的估計,未來亞洲的基建投資存在資金缺口。雖然資金正在低息環境下尋找出路,但需面對政治、法制、建造、貨幣等風險,不容易進行投資,香港可以作為金融仲介去分配風險和引進資金。陳德霖介紹說,金管局近日分別與國際金融公司及全球基礎設施中心簽訂《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基建融資方面的合作與技能提升,並促進相關交易。

在余偉文看來,投資者對基建認識越多,越有機會投資專案。基建辦平臺讓有經驗的機構與業界交流分享,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比如分享市場對基建項目債券反應,研究提升信貸品質的方法。基建辦的首個工作坊將於今年第四季度舉辦,將有國際機構派專家參與分享。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香港政府未見大力開發供市民使用的大數據應用軟件,他認為,將政府部門運營管理數據、協力廠商服務機構數據、私人企業所提供的數據相互整合,才能打造出一個真正對市民有用的大數據服務中心。

從1998年開始,香港推行「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每三年選擇一個專題,第一個三年選擇的是教育資訊化,第二個三年提出政府公共服務資訊化,第三個三年選了社會服務資訊化,目前提出來的則是智慧城市。洪為民舉例,目前很多公共服務部門的數據依然停留在內部使用,交通、天氣和政府部門的地址等資訊,並無部門協助整合。

洪為民強調,粵港澳地區經濟發展除了基建,數據平臺也是重要一環。現在,香港和深圳兩地數據沒有統一標準,如果在前海成立大數據特區,相信能吸引更多數據中心和智庫,提升粵港澳地區優勢。他建議,深港兩地可以建立大數據標準、平臺和特區,料對分析數據及建立模型有幫助,若未來有成功經驗,也可推動與其他城市的大數據互聯。他認為,香港一直都是全球資訊中心,香港特區政府可在大數據領域作更多推廣,令企業明白共用數據可帶來更多機遇,他憧憬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數據、資訊及智慧樞紐。

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常務理事李志雄表示,雖然香港公共服務數據較多,但商業機構也好,政府也好,它們做出很多小軟件工具給市民使用,每一個都是從自己利益出發、以自己的數據為基礎,共用水準偏低。所以,如何將數據連接起來,打造香港智慧城市還需進一步研究。

根據人民網、大公網等綜合採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