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更新時間:2016-06-16 09:55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94635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從政以來,工聯會郭偉強一直以斯文形象示人。在當下“性格巨星”林立的立法會,與他的工聯會前輩比起來,或許他看上去稍欠“硬淨”。但郭偉強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自己心中亦有一團火,對反對派無理“拉布”更是深惡痛絕。他又表明,若有機會連任立法會議員,成為他人的師兄,自己一樣會擔起責任,為後輩擋槍搏殺。

過去四年,郭偉強經歷了進入立法會、娶妻、生子等人生轉變。論及自己小心謹慎的形象,他笑言,自己心中都有一團火,隻是不少時候工聯會“大佬”和“大家姐”們已經非常照顧後輩地站在風口浪尖上,擔當起了“重炮手”角色。郭偉強説,如果有機會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自當承擔起相應責任,為後輩拼搏。

冀反對派勿事事先搞破壞

被問到心中的火燒了四年,最想怒喊的一句話是什麼,郭偉強的答案是“拉布拉到天荒地老,要拉到香港陸沉嗎?”他解釋,自己對反對派議員本來沒有偏見,認為大家隻是以不同方式去監督政府,希望香港能夠更好,但當下反對派的做法已經演變成事事不由分説地先搞破壞。

身為“雙料議員”,郭偉強結婚生子之後,亦隻能夠與父母同住在300多尺單位中,和大多數港人一樣期待“上車”。他提到,早前公民黨郭家麒和楊嶽橋就擴建東湧新市鎮撥款諸多刁難,竭力拖慢審議速度:“(反對派)一面要求要起樓,一面就去阻撓政府開發土地的政策,起樓的地點怎來到?難道是憑空變出來的嗎”,“現實沒有空中樓閣,他們這樣根本沒有解決到市民的問題。”

郭偉強續指,反對派即使否認“拉布”,但他們對政策的要求某程度上已經到了吹毛求疵地步。這種氛圍也感染到社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反對派支持者。

郭偉強表明,事實證明所有政策都需要逐步完善,急功近利的大破大立隻會拖慢發展進程。

郭偉強雖然出身工聯會,但一直是襯衫、西褲,外加黑框眼鏡,予人官仔骨骨感覺。但隨著近年社會求變聲音日盛,郭偉強亦摘下眼鏡,換上新發型,顯得格外有活力和幹勁。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採訪當日,郭偉強剛剛在地區做完街站,頗有些風塵僕僕,但一提到新造型便來了興緻。“咁大個栗子都唔得意啊?”他指著中間高聳的新發型笑言:“又像洋蔥又像栗子。”他指,街坊無論老少,都覺得他更有朝氣。不過他強調:“無論是洋蔥也好,栗子也好,換個形象隻是讓自己精神一些,讓市民感受到自己朝氣和拼勁,但主要還是靠地區工作,要紮實地幫到市民。”

“社會在轉型,香港以前藍領多,現在是白領多,(換造型)都是想反映藍白領混合體,太偏藍或太偏白都不理想,希望兩邊都能兼顧。”郭偉強又説:“斯文都有市場,有人buy,始終道理是講出來,不是鬧出來”。

除了郭偉強之外,工聯會其他成員最近亦大搞形象突破,在街頭巷尾的海報上,理事長吳秋北以一代宗師葉問形象示人,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亦穿上一身長衫大打太極。郭偉強説:“興哥本身有操開太極,是真材實料;秋北就是玩下議題,因為葉問是傳統愛國人士,亦是武林世家,通過他的形象可以反映出工會硬橋硬馬態度,是很貼切。”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董建華6月13日出席團結香港基金午餐會,並發表致辭,全面闡述對香港問題的看法,從中能看出一些問題。以下是致辭全文。

剛才報告過團結香港基金近半年的工作,現在我想講講大家都非常關心的香港未來的問題。不過,未講之前,讓我先回顧一下過去。

管治備受衝擊社會內耗增加

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的保障之下,香港人當家作主,社會較殖民管治時代更加民主。然而,新的制度亦引伸新的管治問題。回歸以來,歷任特首都難於實施回歸前行之有效的「行政主導」,使歷屆政府都出現期望有所為而不能為的處境。問題在於回歸後,特首不領導任何政黨,而立法會議員都是民選產生。議員當中,有獨立人士,更多屬於不同政黨,他們往往由於代表不同利益,互相爭持,亦會與特區政府爭持不下。因此,特首難以有效執行《基本法》所要達到的「行政主導」模式,造成嚴重內耗。

回歸後的香港確實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我當選第一屆香港特首,1997年7月1日上任,翌日泰國宣佈泰銖與美元脫鉤,隨即引發亞洲金融風暴;接下來,1998年「國際大鱷」衝擊香港聯繫匯率、2000年美國科網泡沫爆破和2001年紐約9***1***1恐**怖**襲擊,之後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觸發金融海嘯,後果尤其嚴重。在國際金融危機不斷發生期間,還有禽流感、「沙士」的大型天災。一浪接一浪而來的衝擊,嚴重損害經濟民生。

近年社會出現問題

自2009年以來,香港樓價飆升,造成「高樓價、置業難」現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未有全力開發土地,致令住宅單位供求失衡。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科技持續發展,然而香港產業集中金融、地產及部分專業服務,未能與時並進,創造更多由科技發展及新產業所帶來的新職位,以致現時大部分的工種均為較低層次及低收入的職位。社會,特別是年輕人上流受阻、財富分配不均,貧富懸殊惡化。如此種種,社會出現怨氣,矛盾變得更深。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近年社會陸續出現了更多問題。2014年發生占中事件,漫長的示威行動,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和生計之餘,最令人遺憾的是有望2017年推行的香港特首普選,在這次風波中被拉倒,令實現普選變得遙遙無期。

占中落幕不久,今年春節發生的旺角暴亂更加激烈。少數極端本土化人士還乘勢建立新政黨,倡議「香港獨立」、「民主自決」的主張。香港人一向認同和支持本土文化,但是以本土之名,走「獨立」、「自決」的路,是絕對錯誤的想法,是不會得到香港人支持的,因為一是違憲違法,二是把經濟發展推上絕路。以上兩宗社會事件,引致本地以及國際的極大迴響,明顯損害復蘇當中的香港經濟。我們再吵吵鬧鬧下去,香港社會只會日被蠶食,大家不但得不到任何好處,最終還要香港人自己埋單。

解決民生問題為主要任務

在社會陷於政治化的環境下,我們儘量利用我們的多項優勢,在國家的關心下、人民的勤奮下,我們一次又一次克服難關,並開始逐步收復失地。

目前,特首及其領導的現屆政府更以解決民生問題為主要任務,陸續投入更多資源在不同領域,包括加推土地、增建房屋,在10年內動用2000億元改善醫療,並增加對科創、教育、扶貧等投資,有些項目已初見成效。這裡我想說,公共政策是長遠的,成效不是立見,各界人士需要衷誠合作和緊密配合。大家多一分和諧,社會就多一分進步,香港多一分踏實。

香港地位難被取代

立足踏實之地,努力必見成果。對香港前景,我是樂觀的。國家13多億人口市場,依然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香港得到的收成,一天會比一天多。

也許有人擔心香港社會風波頻生,令中港關係受到影響, 「一國兩制」可能有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先生上月中來港視察,他帶來的資訊是正面的,中央一如既往關心香港,願意大力支持香港,認為香港地位是其他地方難以取代的。至於「一國兩制」,回歸以來的實踐是成功的,即使現時出了一些波折,未來或有新的挑戰,中央對貫徹「一國兩制」的大方針是不會動搖。

中國經濟新常態發展

中國的經濟正進入新常態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的跨時代改革。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去年12月親臨浙江烏鎮參加互聯網大會,並告訴世界,目前中國有6.7億線民、413萬多家網站,中國正實施「寬頻中國」戰略,將令中國所有農村在2020年得到寬頻網路覆蓋。

中國將以互聯網作為其中一個新的經濟引擎,加快推動雲計算、智慧能源、智慧機械人、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互聯網+」大幅提高市場效率,簡單舉個「互聯網+」的應用例子,阿裡巴巴以資訊化取代傳統的銷售與物流通道,減省了經營成本,提供消費便利,令消費者、經營者雙雙得益。也製造了無數個人創業機會。

同時,國家把「互聯網+」作為促進傳統產業,例如製造業、農業、能源、環保、醫療等轉型升級,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大空間,以求達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目標。我們看到「互聯網+」與製造業的結合,正帶給中國經濟新增長動力。中國經濟新常態異軍突起,跨過舊經濟的市場建構,取得世界的領先地位,香港在近距離體驗這個成就,我們也可憑著本身的創新能力和經驗,迎頭趕上。

香港4個新優勢項目

中國現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10年,中國的生產總值(GDP)將與最大經濟體美國並駕齊驅。中國市場變得更大、更多元化,市場會追求更高端、更高價值的服務。我想特別提出,在進入經濟新常態,進一步發展的中國會為香港帶來哪幾方面的新機遇。

一是金融業。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促使中國金融市場要與國際水準看齊,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在商品期貨市場發展、在債券市場發展,以及迅速壯大的中產階層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私人理財服務,將為香港帶來機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幾十年,累積豐富的經驗、專業能力,同時彙聚了金融行業的全球精英,他們熟悉國際金融規則、有廣闊的商業網絡,這些都令香港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同時也為本港經濟加添新動力。美國有紐約、芝加哥兩個金融中心,香港和上海也有條件和機會作為中國的兩個金融中心。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二是電影業。香港本是「東方荷李活」,電影人才輩出,而中國的電影票房收入預計兩年內將超過美國,市場前景亮麗。香港所擁有的良好服務創意產業融資機制,以及融通東西方的市場運作精英,這個優秀的電影業平臺,正好與內地緊密合作,創造我們的「超級夢工廠」,這為香港的電影業帶來良好的機遇。與此同時,外國電影公司亦看中這一點,美國時代華納公司早前與內地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合作,成立以香港為總部的「旗艦娛樂」公司;相信其他外國電影公司亦有可能登陸香港。未來在本地的電影人才大有可為。

三是醫療業。香港在這方面擁有很多過人優勢。我們有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兩間世界級的醫學院,培訓優秀的醫護人才;我們的醫療系統、服務質素也達到世界水準,我們完全有條件將香港提升為亞洲最佳醫療服務中心。國內高消費者日益重視健康,追求高水準醫療服務,對我們是一個有利因素。不過,發展香港成為亞洲最佳醫療服務中心之前,必先確保本地公營醫療服務要有同樣的高水準。政府在這方面需要高瞻遠矚,投放更多教育資源,培訓更多醫療人手,撥出土地讓私營醫療機構興建設施。與此同時,業界需要更大彈性,接納外來醫療人員來港,彌補短期的人手不足。

四是「一帶一路」。這計畫橫跨東亞、歐洲、中亞、中東、非洲,沿線65個經濟體將更緊密連接起來。張德江委員長早前訪港時指出,在設計「一帶一路」規劃時,已把香港的參與作為重要的取向。香港具備為國家門戶、開放式自由港以及高水準專業服務的重要元素,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獨特優勢。我們需好好發揮這些優勢,把握擺在眼前的無盡商機。以上4個產業和專案,是比較明顯可見。除此,我們還有科創、社創、藝創和其他的項目。所有這些專案都會帶來更多商機,每一項都有力推動香港新實體經濟發展,既增加香港庫房收入,也增加年輕人上流機會。現在,刻不容緩的是要增加投資去培養人才,開發更多土地配合發展,投入更多資源在醫療、教育之上,以提高服務水準。這樣可以製造更多職位,提升薪金水準,解決人才出路狹窄問題,亦會促進社會上流動力。若再加上成功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我相信連串的措施將會大幅紓緩貧富差距問題。新加坡九成家庭能夠置業,安居之餘也是日後退休的保障,成效已有公論。

有所作為社會更加好

香港還有一個其他國家地區所沒有的優勢,這就是我們香港人努力耕耘、政府謹慎理財所累積的龐大盈餘。這筆逾3500億美元外匯儲備,超過一年的本地GDP,使我們有條件建設更好的香港。

在我們跟隨基本法的精神,保持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的同時,我們要考慮如何更好利用手上的龐大儲備,改善民生,促進香港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面對當前世界的創新大潮,我們必須與時並進,避免落後,這問題需要大家認真思考。因為經濟加速發展,人民收入增加,政府相對得益,就更有財力解決問題。

發展經濟不忘環保

以上談了很多關於經濟建設,我還想提出一點:積極發展經濟,不等於對環境造成破壞。香港必須堅定做好環保工作,而且要做到全亞洲最好的環保城市,從開山、填海造地到擴建交通設施,每一個環節都要照顧環保的考慮。政府應撥出更多款項,支援這方面的建設,為我們下一代提供合意和理想的生活環境。

團結建設民生解困

香港是一個美麗又美好的城市,我們亦一直追求一個理性的、文明的、繁榮的社會。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進一步從以下幾個問題著手建設:

一、政府要有作為。政府的整個團隊要有適度有為的管治方向;依賴市場決定一切的思想,已不足以應付現時的問題。現今科技突飛猛進,互聯網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經濟,人工智慧機械人將大量取代人手。香港正面對一個新的產業革命,這一方面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經濟機遇,另一方面亦會影響現時低技術、低收入的群體。我們需要及早研究怎樣應付新挑戰,早日聆聽業界意見,儘早提出對策,讓衝擊減至最低,讓大家得以安居樂業。

二、政府與建制派更努力合作,製造緊密的夥伴關係,讓建制派更多參與施政、議政。同時,建制派不單要考慮自己選民的利益,亦要更多考慮香港整體利益。

三、至於反對派,我們必須防止極少數人排斥「一國」。他們以本土為名,推動港獨,為禍香港,這是香港人不會接受的。「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絕對不能動搖。

反對派無理“拉布浪费香港資源

民主社會存在反對意見是正常不過的,但是反對派必須有建設性及合理性。在分歧的問題上,特別是經濟民生等議題,是可以通過理性、妥協的手段來解決。基於社會整體利益、市民福祉,持反對意見的反對派人士必須走出一條建設性的路。政府在此亦要加強溝通。

四、香港離開祖國長達150多年,很多人對國家認識不夠。回歸之後,社會關注集中在「兩制」,歷屆特區政府也太過聚焦於此,對「一國」的事情,包括國家憲法、基本法的認識,尚有大力推廣的空間。社會視野有局限,市民思維便容易有偏差,這一點我們要更多關注和加快改善。

為了香港福祉,政府以及各個政黨凡事亦要多走一步。香港人一定要團結,立法會要減少拉布、內耗,務求各方面共同努力,使管治重回正軌,回復有效施政,恢復建設和發展。這樣香港的民生問題以至政治困局才會得到解決。

理性建設為香港好

我要一再強調,香港前途是光明的,未來是大有希望的。期望更多有心人積極加入建設香港的工作,就算是不同意見的人士,也能本著理性的前提,走上一條建設性的路,而既得利益人士在考慮本身利益之時,亦能更多為香港整體作出貢獻。

香港好,惠及所有香港人;香港好,貧者生活得以改善;香港好,對年輕人更加有利,因為國家未來優勢持續,你們遇到的機會將比我們更多,你們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感謝各界人士對團結香港基金的支持,我們將繼續為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繁榮而努力,與大家攜手合作,打造更美好的明天。多謝各位!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採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