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藝術廣大之極,足以佔據一個人

更新時間:2018-05-03 11:53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185840

藝術廣大之極,足以佔據一個人

“一生中最感遺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寫《紅樓夢》只寫到八十回沒有寫完。”

——張愛玲

“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讀到程偉元和高鶚整理出來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紅樓夢》,這部震古爍今的文學經典巨作。”

——白先勇

繼餘秀華、北島等詩人之後,全季酒店攜手“理想國”,在這個春天邀請到了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及多位紅學家和作家,一同品紅樓聽遊園,探尋傳統文化的美與情,在這場“全季·人文大賞——紅樓夢與我們的‘文藝複興’”的主題活動中,白先勇在解讀《紅樓夢》的同時,還攜手以北大為首的北京十八所高校學生昆曲愛好者,共同演繹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一場古典文化盛會,從一個側面呈現了這個時代的“文藝複興”。

白先勇的一生始終交織著“情”與“美”二字。如今八十高齡的他,念念不忘的還是民族文化的複興,心中所掛念的無非就是一卷紅樓,一曲驚夢。他說,自己一生中有兩部古典著作對他影響最深,一個是《牡丹亭》,一個是《紅樓夢》。

白先勇以“從牡丹亭、紅樓夢到中華‘文藝複興’”為題進行了演講,細數了複興昆曲、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十年辛苦不尋常”的曆程,暢談“一個人的文藝複興”的赤子情深。他堅信《紅樓夢》與《牡丹亭》將成為當下文藝複興的中流砥柱,是形成我國文化認同的堅定基石,感悟《紅樓夢》作為一部超時代文學作品在中華“文藝複興”中的重要地位。

白先勇認為,我們這個民族曾經有過那么輝煌的成就,每個人內心中有意識無意識地隱藏著一種痛處。“至少我在念書的時候就有這種希望在,有一天我們的文化也像歐洲那樣來一個文藝複興,使我們的古文化重新獲得新的生命,讓我們的漢唐、我們的宋朝那些最高成就以新的生命和面貌出現,讓全世界重新欣賞我們的文化,了解我們的文化,對我們的文化有一種尊敬。這是我們的渴望,相信我們整個民族這兩個世紀來都有這種渴望,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文化也會像西方文化那樣燦爛,那樣輝煌。”

他說,“西方文化是從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開始的,那么我們的文藝複興也可能從文學、戲劇、戲曲、小說、詩著手,我們也像歐洲文藝複興一樣,從我們的古文化裏面去找靈感。然後再結合現代文明,讓我們的古文明有一個新的生命。”

白先勇表示,自己的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所有華人世界裏的學生,至少一生中看一次昆曲,看了昆曲之後,才能發現我們傳統文化中最美的東西。而與此同時,他也希望大家在一生中一定要去閱讀《紅樓夢》。在他看來,《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也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 被白先勇視為寫作的百科全書。

面對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讀《紅樓夢》,並把它列為“死活讀不下去”的書之一,白先勇一聽急了,“這可不行,大學生不看《紅樓夢》,這還了得?一定要看《紅樓夢》,這是我們最了不起的文化成就。”

白先勇認為,年輕人讀不下去,關鍵還是一個怎么引導的問題。如何引導這很要緊。“昆曲《牡丹亭》也是一樣啊,開頭年輕人都不看的,後來反響這么熱烈,現在學生還自己來演,關鍵是如何引導。”白先勇說,《牡丹亭》與《紅樓夢》都不是容易理解的東西,要有一種啟發、解說以及引導。去年出版的《白先勇細讀紅樓夢》就是他在台大上課時的精華。“2014年,我在台大教《紅樓夢》,沒想到登記的學生有1000多個,因為沒有那么大的教室,後來只選了400多個。我講了一年半,每次一兩個鍾頭,等於是一部導讀。《紅樓夢》是最偉大的小說,因為我自己寫小說,所以我知道應該怎么去講。”

對於一生中該讀幾次《紅樓夢》,白先勇以自己為例,“我20多歲看一次,後來30至40歲,50至60歲,一直看到現在,也只是讀懂了七八成。”白先勇說,這本書是天書,太多的玄機,太多的人生哲學,太多的人情世故,沒有花時間去體驗,根本沒法讀懂。“經過自己的人生經驗,慢慢地才能讀懂,所以要看好幾次,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領會。”

除了出書,白先勇透露,自己接下來還希望在教育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那就是如何在中國的大學、中學裏教《紅樓夢》。他認為,“念過《紅樓夢》,而且念通《紅樓夢》的人,和完全沒有念過《紅樓夢》的人相比,對於中國人的哲學、中國人處世的道理的理解,會很不一樣。”

在大學執教期間,白先勇就在講《紅樓夢》,也是一堂非常熱門的課。退休後,他拿出很多時間來推廣這部巨著,主要是版本問題。在白先勇看來,之前作為通行本《紅樓夢》底本的庚辰本,作為研究本很珍貴,但作為普及本卻存在一些問題,“程乙本是個非常好的版本,有著文字精確、人物性格統一等優點。然而,現在卻有些被‘邊緣化’。我想要做的,就是盡量推廣程乙本”。

如前所述,除《紅樓夢》外,昆曲則是他另外一個心頭好。白先勇與昆曲結緣很早,1945年年底,他在上海看到了梅蘭芳與俞振飛聯袂出演的《牡丹亭》,覺得曲調美不可言,“假如那天唱的不是《遊園驚夢》,可能錯過了也不一定。人生奇怪得很”。

昆曲雖好,但怎么才能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2002年,白先勇受邀來到香港,為為一千多名十幾歲的學生講昆曲。這對他來說,算是教書生涯的一次大挑戰,“要學生們認真聽我說兩個鍾頭,怎么做?於是我想辦法,邊講邊示范演出,果然他們聽得很入迷,這給了我很大啟發”。

於是,白先勇開始挑選年輕演員來出演《牡丹亭》,同時做出一些必要改編,努力使其更接近年輕人的審美。他覺得,老師父們的《牡丹亭》當然是好,但也要以年輕演員來吸引年輕觀眾,“那是我的初衷。昆曲是有過危機的,要快點訓練一群年輕演員接班,快把一大批大學生召喚到戲院來看”。

在各方努力下,2004年,由白先勇和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的表演藝術家改編創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世界巡演,獲得成功。他開始四處奔波、接受採訪,著魔一樣推廣昆曲。

不以為然者亦有。京劇演員裴豔玲認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旁門左道,“如果你家有人學戲,你願意用他這個版本開蒙,還是願意用梅蘭芳的開蒙?道理很簡單嘛”。

白先勇似乎並沒因此氣餒。2017年,由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與白先勇合作的昆劇新版《白羅衫》首次亮相香港舞台,吸引了大批觀眾;2018年4月,已經81歲的白先勇與其他嘉賓一起,為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昆曲)傳承基地揭牌,由他擔任總制作人的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亦順利首演。

喜歡一人一事,一時容易,一世卻難。經常有人驚訝於白先勇對昆曲幾十年來的執著熱愛,他自己形容為“念念不忘”,在他眼中,昆曲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江南韻味,特別能打動人,“一聽到《遊園驚夢》的曲子,真是心一下子動了”。

無論是談昆曲,還是講《紅樓夢》,在白先勇心裏,最終目的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時光流逝,母親、父親早已離他遠去。他說,晚年有兩大心願:推廣昆曲《牡丹亭》和《紅樓夢》。此外,還想為父親寫傳記,“第三本正在寫。寫完了,我的心願也就了了”。

網絡上時常流行“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紅樓夢》往往高居榜首。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或許在於,學界對《紅樓夢》汗牛充棟的研究,過度依賴於某些材料而加以曲折考索,而在文學一面卻有所缺失。

一個顯例便是:許多稍微了解紅學研究的愛好者,乃至不少紅學家,其閱讀取向是“讀《石頭記》不讀《紅樓夢》”。具體來說,是只讀八十回沒有結局的殘本,而不讀一百二十回的全本。盡管後四十回存在若幹不如人意之處,但作為一部小說,如果沒有結局,當然會影響觀感。在“新紅學”興起以前,《紅樓夢》長期以一百二十回的面貌流傳於世,並贏得了大量讀者,足見“足本”在閱讀上的價值實為最高。據說,紅學大師俞平伯臨終前曾寫下這樣的話:

胡適、俞平伯是腰斬紅樓夢的,有罪。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大是大非。

這晚年議論也許不免過激之處,但勇於直視自己的學術局限,正確認識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的價值,這種治學勇氣和批判精神值得敬重。“閱讀《紅樓夢》,研究《石頭記》”,應該是較為平正的態度。

胡適建立的“新紅學”學術范式,以《紅樓夢》為曹雪芹的自敘傳,通過大量新史料推動《紅樓夢》的解讀與研究,其學術貢獻不可謂不巨。以一部白話小說而稱之為“學”,並由此推動了文史學界的范式轉換,更可謂稀有。這一方面是胡適本人學術功力使然,另一方面則很大程度得力於連續出現的《紅樓夢》抄本文物。這十餘種抄本多標有“脂硯齋”的評語或署名,且自稱與作者曹雪芹關係密切,故被統稱為“脂批本”。今見脂批多為殘本,回數以八十回為限,內容則多涉及小說創作過程、史事原型、真正結局等問題,因此被紅學家認為是《紅樓夢》研究的權威文獻——也正是由於脂硯齋的聲明和暗示,所以有學者乃提倡讀八十回的《石頭記》:這是經過脂硯齋認證的曹雪芹原作。

然而,脂批本盡管種類眾多,材料豐富(批語約八千條,異文更不計其數),但卻沒有說明一個重要的問題:脂硯齋到底是什么人?他(或者她)與曹雪芹是什么關係?紅學家爭論甚久,有說是曹雪芹叔父的(根據是裕瑞《棗窗閑筆》)、有說是其兄輩的(胡適等。對於具體是哪位兄長,則更有進一步的分歧)、有說是曹雪芹本人化名的(俞平伯等)。更“離奇”的,則是周汝昌認為脂硯齋乃曹雪芹續弦的妻子,即《紅樓夢》中史湘雲的原型,這見解多少有點令人驚詫。此外,就脂批內部而言,脂硯齋與署名批者如畸笏叟、梅溪、棠村、松齋等又是什么關係,是同一人抑或親朋好友?這些人與曹雪芹又有何關係?凡此種種,歧見紛紜。紅學家爭論不下,但共識則是相信脂硯齋及相關批語在《紅樓夢》研究的權威地位。

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學者歐陽健立足於這些歧見,嘗試辨析脂批本作為文物和文獻的疑點,撰寫了近百萬字的《還原脂硯齋:二十世紀紅學最大公案的全面清點》一書。其核心結論是認為脂批文物全部是為了迎合胡適而制造的贗品,與之相關的“新紅學”研究均系根據偽本的錯誤研究。這對《紅樓夢》與紅學,都是極重大的沖擊。但與某些民間“紅學家”的任意思辨不同,這部書的結論雖然驚世駭俗,但解讀材料用功紮實,總體方法上也基本是沿用胡適的考據路數,是一部值得認真對待的學術著作。

本書出版後曾得到不少紅學家的批評,其中的硬傷和過度推論也已被反駁。但持平而論,盡管歐陽健的“程前脂後”說等結論還很難成立,但他在脂批本中發現的大量疑點卻是很重要的學術問題,而且多數並未得到紅學家的妥善解釋。從“懷疑”而非“定案”的角度來閱讀《還原脂硯齋》,會發現本書精義卓見不少。

而且,在此基礎上仍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反思,即:

在很多基本信息尚未明確的情況下,脂硯齋是否可以被定義為《紅樓夢》的權威?

即使脂硯齋是較早的《紅樓夢》讀者,是否其批語都值得不加批判地據信?

讓我們不妨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即選擇讀《石頭記》還是《紅樓夢》?由於不少讀者相信脂硯齋的話,認為《石頭記》是曹雪芹原筆,所以拋棄了帶有後四十回的《紅樓夢》。那么這就需要對脂硯齋的相關論述作一點反思。

今之脂批本絕大多數均以《石頭記》作書名,相關批語稱及本書時也多言《石頭記》,可以確定的是,脂硯齋認同《石頭記》這一書名。但脂硯齋的態度並不能直接等同於曹雪芹的態度。

《紅樓夢》第一回楔子提及了本書的書名:

作者自雲:因曾曆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改《石頭記》為《情僧錄》。(甲戌本多出“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一句),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此處表明了《紅樓夢》所涉五個書名的前後關係及所謂“題名者”,從文氣觀之,幾個書名顯同指《紅樓夢》一書。按照字面意思來看,曹雪芹創作的這部小說應該定名為《金陵十二釵》。這顯然是難以成立的說法。從文章風格來看,很可能是曹雪芹在故弄狡獪,重在審美,而未必蘊含什么深意(魯迅說),其他四個書名很可能都是為“紅樓夢”打掩護的別名。按照通行本的情況,正文僅提及了四個書名,而讀者卻稱本書為“紅樓夢”,那么最大的可能是,“紅樓夢”已經成為曹雪芹寫在書名頁上的定名,而其他四個書名或是曾用過的舊名,或是楔子中的虛構。這樣看來,甲戌本的增文也很有可能是文學上的畫蛇添足。

作為外證,除脂硯齋以外的早期讀者也多將本書稱之為《紅樓夢》。與曹雪芹同屬旗人圈,並且很可能與曹雪芹認識的明義,在《綠煙瑣窗集》中言:“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其書未傳,世鮮知者,餘見其鈔本焉。”約為同時的永忠、弘旿,也同樣稱本書為“《紅樓夢》”。陳維昭在《紅學通史》中指出,早期《紅樓夢》讀者分為“以脂硯為中心的評批集團”與“以永忠、明義、墨香等人為中心的閱讀圈子”,並指出兩個圈子“置身於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世界”、“讀到的是明顯屬於兩個系統的曹雪芹手稿”。

《石頭記》《紅樓夢》均系曹雪芹手稿,而除在《石頭記》上寫下批語的幾人以外,一百多年內幾乎沒有人知道脂硯齋的存在,其流傳情況也頗有謎團。唯一較早提及脂硯齋的是裕瑞(1771-1838)《棗窗閑筆》(其真偽同樣有爭論),描寫《紅樓夢》的成書過程時卻說:

聞舊有《風月寶鑒》一書,又名《石頭記》,不知為何人之筆。曹雪芹得之,以是書所傳述者,與其家之事跡略同,因借題發揮,將此部刪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時之人情諺語,夾寫而潤色之,借以抒其寄托。曾見抄本,卷額本有其叔脂研齋之批語,引其當年事甚確,易其名曰《紅樓夢》。

這段史料的解讀學界也有爭議,但很清楚的是,裕瑞(一般被認為是脂硯齋的支持者)所讀到曹雪芹創作的小說,其定名是《紅樓夢》而非《石頭記》。

換句話說,就本問題而言,不論我們如何看待脂批文物的真偽,“石頭記”都只是早期流傳中的小眾版本,而且甚至不能代表曹雪芹的最終意見。鑒於這一現象在脂批中屢屢存在,因此本文的結論也具有相當的普適性。即:

作為一般的文學閱讀而言,應以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作為文學典范。盡管其中有後人補續之文,但大致上並不甚背離曹雪芹的定稿和旨意,而且是《紅樓夢》得以成為名著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研究來說,《石頭記》系統值得繼續深入探討,但除卻“新紅學”已有的范式以外,更應該用批判的眼光全面檢核相關批語的可信效度。

根據中國青年報、騰訊文化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福建茶鄉——寧德 ▪ 茶香世界

    在外國人的眼中,茶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曾為中國帶來過巨大的經濟財富,它使中國走向世界。同樣的,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卻改變不了中國人對茶特有的情愫。 茶香氤氳的生活是那樣的有滋有味、富有情趣。難怪,有人說,品茶[詳細]

  • 2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寶雞鳳翔區的陜西西鳳集團參訪,感受名酒品質和尊貴品味,現場體驗西鳳酒169[詳細]

  • 3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是中國古代四大[詳細]

  • 4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周公廟:千年禮樂傳承的中華圣地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5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寶雞市周公廟風景名勝區,它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鳳凰山為[詳細]

  • 5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坤家茶丨你是誰的茶,在等哪杯水?

    坤家女主說: 茶如人生,我如茶;做一款心無旁騖、簡單,純然的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自己的內心修籬種菊,心中所愛便愈發清晰。 一葉浮沉,坤家時光中的故事都化作了詩篇,流年中的心事都鋪成了畫卷。朝朝暮暮,但求有[詳細]

  • 6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海外華文媒體寶雞行 |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 天下第一墓之謎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2月14日,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埃及、德國、菲律賓、新西蘭、尼日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華文媒體走進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秦公一[詳細]

  • 7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追夢中華·美好安徽 | 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走進銅陵博物館,領略銅文化風采

    【加拿大華發網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委宣傳部支持,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團活動,來自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尼日利[詳細]

  • 8傳奇茶室重生傳奇茶室重生

    數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一度成為全城熱話,大家爭相拍照留念,於1965年開業的興記,也成為朝聖地,最近這老[詳細]

  • 9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學沖茶不足兩年 滬姑娘奪「金茶王」

    ■21歲上海姑娘薛美寧勝出成為女茶王。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港式奶茶」是香港餐飲文化標誌之一,更於2014年成為聯合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香港咖啡紅茶協會舉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2017」,昨日雲集全球六個[詳細]

  • 10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暨涉僑央媒走進黃山程大位故居和珠算博物館

    【華發網香港繁體版 朱梅仙報道】以“追夢中華·美好安徽”為主題的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采訪活動于11月22日在黃山正式啓動。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黃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亞強 及12家海外華文媒體、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詳細]

  • 11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張天福:茶界泰斗,精神永存

    去年六月四日,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一百零八歲。茶界的一顆巨星隕落,茶業界的同仁悲痛萬分。張天福老先生是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榮譽顧問,在張老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想他對本會的支持,我們不禁思緒連篇,感慨萬千。 [詳細]

  • 12男人、女人養生茶不一樣男人、女人養生茶不一樣

    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別,養生茶也有涼性、溫性之分。其實身體素質的特徵很複雜,中醫將人體分為九種體質,平和、氣虛、濕熱、陰虛、陽虛、痰濕、氣鬱、血瘀、特稟。秋季是一個養生的好時機,秋季要多喝一些養生茶[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海外華文媒體西鳳行 | 西鳳酒回到古代叫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