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收藏考古 >

西方視野看顏書之道

更新時間:2019-03-11 12:17來源:網絡作者:@Mary人氣:974710

西方視野看顏書之道

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顏真卿名作《祭侄文稿》今年一月至二月在日本展出,圖為《祭侄文稿》(局部)

最近,東京國立博物館策劃了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書法特展「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品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出借的顏真卿傳世真跡《祭侄文稿》等珍品。據說已有數萬中國觀眾為此專程赴日,一睹國寶真容。

顏真卿的顏體是書法入門的必修課,影響力不言而喻,但這次展覽特別揭示的副標題「超越王羲之的名筆」,還是別有深意的。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國研究系列叢書在二○一八年正好翻譯出版了美國堪薩斯大學倪雅梅(Amy McNair)教授所寫的《中正之筆:顏真卿書法與宋代文人政治》,為我們探尋顏真卿在書法史上地位的形成提供了參考。

歐陽修力推顏體

在中國書法史上,王羲之無疑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從他去世不久的南朝時期起,宋明帝、梁武帝等帝王就推崇王氏的書法。到了唐代,唐太宗更是極力弘揚,皇室的提倡使得王羲之秀逸的書法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審美標準。延續到宋代宮廷也依然如此,公元九九二年,宋太宗下令匯刻包羅傳世書法精品的《淳化閣帖》,一共十卷,其中五卷專門收集王羲之、王獻之的作品。

而顏真卿,雖然在唐代也小有書名,但地位遠遠不能和王羲之相比,在初刻的《淳化閣帖》中並沒有任何一件顏真卿的作品。

顏書地位的提高和一場影響深遠的思想文化運動相結合。早在中唐時期,韓愈就公開發出對王羲之書法的批評,他在《石鼓歌》中一面歌頌鐫刻着高古大篆的石鼓,一面說「羲之俗書趁姿媚」。也正是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揭開了儒學復興的序幕,強調文以載道的文藝觀念,褒揚忠孝節義的儒家正統思想。

進入宋代以後,這些觀念受到更廣泛的擁護。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人領袖,他繼承韓愈以來的思想運動,反對充滿宮廷習氣的西崑體文學,重修五代史,褒貶分明,對馮道這樣歷仕四朝的人物痛加駁斥。顏真卿在安史之亂中挺身而出,一門忠烈,三十年後以古稀高齡還赴叛亂藩鎮勸降而不幸遇害,無疑是歐陽修心中完美的道德典範,他也成為顏真卿書法最有力的讚揚者,在歐陽修的《集古錄》中收錄了二十多種顏真卿書法作品,他一再讚頌顏真卿「顏公忠義之節皎如日月,其為人尊嚴剛勁,像其筆畫」;「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通觀歐陽修對顏真卿書法的讚揚,多是與其人品相聯繫的。

歐陽修的身邊圍繞着一個有廣泛影響的文人群體,他們的學習推崇進一步強化了顏真卿的書法地位。「蘇黃米蔡」宋四家,無不推重顏真卿,也都從中取法。學得最深最像的是蔡襄,蔡襄的楷書有非常明顯的顏真卿印記,而蘇軾的性格氣質似乎和忠厚持重的顏真卿不同,但也不妨礙他從顏體中汲取大量養分。蘇軾有過一段著名的評論:「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把顏真卿定格到了書法藝術頂峰的位置上。

《中正之筆》一書取「顏真卿書法與宋代文人政治」為副題,正是認識到中國古代藝術評論與政治傳統的這種緊密關係。倪雅梅指出「顏真卿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被宋代文人集團有意識地創造出來的……這個集團中的人士出於某種特殊的政治需求,從而要將顏真卿的聲望傳遞給子孫後代,因而他們也採納了顏真卿的書風。」是歐陽修將顏體確認為儒家推崇的書法標準,通過歐陽修和蔡襄的共同努力,讓顏體成為後代學者標準課程的一部分。通過這個文人集團,構建出「一位人品正直,並且寫得一手端正規範字跡的儒家殉道者形象」,並一直流傳至今。

倪雅梅進而總結道:「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古老的藝術都被政治手段進行了創造性的再解讀,而宋代圍繞顏真卿的藝術及其聲望之間的爭論不過只是其中一個段落罷了。」

人品決定書品?

顏真卿的書法藝術成就和他忠義凜然的道德品格有必然的聯繫嗎?

字如其人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常識。中國書法的理論自覺可以追溯到漢代,現存下來的第一個關於書法的理論論斷出自楊雄的《法言》,他就指出:「言,心聲也,書,心畫也」。兩千多年以來,中國人確實普遍相信,一個具備良好品德的人會自然而然在其藝術作品中流露出作者的內在德性。

但這種人格與藝術品格的比附,在倪雅梅這樣西方文化背景的學者眼中,卻並不成立。她認為這種比附其實是一種性格學(Characterology),「是一種古老的偽科學,這種偽科學旨在通過對於美學修養的考察,來評估一個人的性格及其與官方要求之間的適應性。」這種性格學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在很長一段時期裏,人們相信人的體質分為膽汁質、黏液質、多血質、憂鬱質等等,不同體質又先天決定了人的性格分類。

其實,翻看中國書法史,蔡京、王鐸、董其昌這樣在政治或私生活上名聲不好的人,在書法上一樣造詣甚高。事實足以證明,藝術的水平與人的道德水準、性格特點即使有一些聯繫,也應該不是必然的。

那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還是不假思索地認同字如其人的觀念,倪雅梅用性格學這樣的西方學術概念來理解,未免圓鑿方枘。這裏其實隱含着中西方思想的一個區別,與西方思想重分類不同,東方思想重視普遍聯繫。中國傳統哲學中有一個先驗的基本理念,即認為宇宙中有貫穿一切的「道」,它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個人生活乃至藝術作品等各種事物和現象中分別體現又一以貫之,月映萬川,理一分殊。這個莫可名狀的道不是客觀無情的自然規律,還帶着明確的道德判斷,它指導着宇宙的運行,也可以充盈人的心靈,進而又在人的藝術作品中展露。

用現代人的角度看,這種把物理和倫理、心理與行為混而為一的形而上學,自然是不科學的。只是這種觀念已經深藏在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裏。

倪雅梅把宋代知識分子對顏真卿的推崇理解為一種政治,也是從西方語境出發的,其實並不完整。中國的儒家文化在君君臣臣的政治之外,有強烈的人本主義傾向,對個人的道德修養傾注了極大的關注,絕不亞於對政治秩序的強調。之所以認為藝術應該和人格相比附,是一種應然,而非實然,其意義不在於現實政治需要,而是把對書法繪畫等藝術的研習,看成持之以恆的人格修養的一部分。或許這種對個人修為的高度關注在西方文化中缺乏對標,所以倪雅梅更多看到了政治意義。

幾何學解構書法

《中正之筆》一書的主體部分是以顏真卿的一生為順序的,介紹了顏真卿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宋人評論和這些評論背後的政治文化背景。

原著是一本英文讀物,倪雅梅在向西方讀者介紹書法時使用的語言和方法對中國讀者完全是另外一種感受。

我們熟悉的書法評論風格是這樣的——朱長文是宋代書法評論家中擁護顏真卿的重要代表,他說顏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鈎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而米芾說「顏真卿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特立,卬然有不可犯之色。」即使如不無微詞的李煜批評顏的書法,也說「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叉手並足如田舍郎翁耳。」

這種描述全是比喻,全靠意會。

再看倪雅梅是怎麼敘述的。她說「顏真卿的字則更加平穩,呈現為矩形。」顏真卿把篆書「平、正、直、圓」的寫法運用於楷書之上,「平是指橫畫幾乎從頂部到底部,從一邊到另一邊都是水平的;正指的是筆畫和筆畫的相交處形成的直角;圓指的是一種用筆方式,在這種用筆方式的作用下,筆畫以轉筆的方式結束而未加調整;還有直指的是豎畫要絕對地垂直。」

她比較顏真卿和蘇軾臨摹的字,說顏真卿的字「整體形狀是方形的或者長方形的,在蘇軾的作品中,所有的字都是由彎曲和傾斜的筆畫組成,所以它們傾向於螺旋形和橢圓形。」

顯然,倪雅梅用比較容易理解的幾何知識來介紹評論顏真卿的書法。

除去西方閱讀者需要更簡單易懂的表述的原因外。這種書法評論語言的差別,其實也還是代表着文化上的差異。書法作為一種抽象的藝術,它的美來源於哪裏?在西方審美者的眼中,更像是一種純粹幾何圖形組合的節奏與變化,這是米羅這樣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所學習借鑒的。

而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因為我們相信一個共通的道貫穿一切,書者可能是從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驚沙孤蓬和夏雲奇峰這樣的自然景象中尋找靈感,人們也樂於用這樣的形容去描述書法作品,甚至從公主擔夫爭路,公孫大娘舞劍這樣的事情上體驗在藝術中的道。通觀中國書法理論史,對筆法的描繪大都是用比喻來完成的,對筆法的道理的闡述則基本上可以當做哲學書來看。

所以,看一個西方學者評價中國書法藝術,在文本之外,頗能使人去思考文化背景差異對藝術欣賞的影響,更多些新角度、新視野。

【華發網根據大公報採編】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浙江良諸博物院重開館 文物擴充近一倍浙江良諸博物院重開館 文物擴充近一倍

    闊別10個月,閉館改造的浙江良諸博物院於6月25日在浙江杭州揭開神秘面紗。據杭州良諸遺址管委會副主任李新芳介紹,改陳後的良諸博物院共展出文物600余件(組),比原展擴充近一倍。此中,鐘家港的良諸先民頭蓋骨、魚鉤、五千年前良諸先民吃剩的動物骨頭、果核等[詳細]

  • 2德·斯塔埃爾的三隻梨子德·斯塔埃爾的三隻梨子

    上周末與幾位朋友合辦了一場藝術導賞活動,去中環季豐軒欣賞「綠磨坊街」六人聯展。展廳中固然有趙無極等名家的大尺幅作品,我卻尤其被其中一幅靜物畫作吸引,那是俄裔法國藝術家德·斯塔埃爾(Nicolas DE STA?L,一九一四至一九五五年)的作品《靜物,梨,綠[詳細]

  • 3王震與溥儒 藝術「小中見大」王震與溥儒 藝術「小中見大」

    ​今年三月巴塞爾藝術展期間參觀過PMQ元創方的朋友,或許對「梅潔樓」這三個字有些印象。三月底「梅潔樓藏畫」(MK Lau Collection)曾在此舉辦「方寸之間——梅潔樓藏手卷冊頁」展覽,遴選五十件梅潔樓主人羅仲榮的書畫珍藏,包括丁衍庸、居廉、陸儼少、吳昌[詳細]

  • 4玉琫為飾劍出鞘玉琫為飾劍出鞘

    古人磨劍十多載,適時才用。現今狂人動輒劍拔弩張,無中生有,顛倒是非黑白,竊以為霸權在握,四處欺凌,亂舞亂砍。 [詳細]

  • 5霍金遺物拍賣 論文600萬落槌霍金遺物拍賣 論文600萬落槌

    ​據英國《衛報》報道:已故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的遺物8日於倫敦網上拍賣,包括他的論文、獎牌、獎杯、輪椅,以及一本印有他指紋簽名的《時間簡史》。其中,他在1965年發表的117頁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Properties of Expanding Universes)以58萬4750英鎊(約[詳細]

  • 6為何清朝妃嬪很多都不能生育?驗屍發現真相為何清朝妃嬪很多都不能生育?驗屍發現真相

    【導讀】古代能被選中進宮當上皇帝的妃嬪是很多女人一生的夢想,但並非所有年輕女子都有資本被選進宮當皇帝的女人。 古代能被選中進宮當上皇帝的妃嬪是很多女人一生的夢想,但並非所有年輕女子都有資本被選進宮[詳細]

  • 7港大明清竹雕展鐵筆藝術港大明清竹雕展鐵筆藝術

    竹雕自明代起成為文人和宮廷之中盛行的藝術品,而清代更廣泛發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鐵筆的藝術:明清竹雕」展覽即日起舉行,展出共六十五件竹雕作品,包括筆筒、臂擱、袖珍山水小景、人物雕像等,展現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和想像力,以及竹雕背後的文化意義[詳細]

  • 8遠古小怪蛋:長相奇特 身份成謎遠古小怪蛋:長相奇特 身份成謎

    愛吃巧克力的人都知道,香味濃郁的費列羅巧克力,以其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層次,讓人久久回味。然而,一種形似費列羅、來自寒武紀的疑難化石——“古球蛋”卻讓全世界科學家都犯了難。這種遠古化石雖然外形與結構酷似費列羅,但其真實身份卻始終是個未解之謎,[詳細]

  • 9埋存黃沙的寶藏埋存黃沙的寶藏

    猶記得一九九二年一月至二月期間,上海舉辦《長江中游的青銅王國》展覽,由上海博物館特邀江西省博物館把珍藏品展出,公諸同好。主要陳列品是江西新淦(新干縣)大洋洲鄉一九八九年出土的墓葬區文物;雖然分期斷代方面比較複雜和困難,但大致上可推算遠自商代[詳細]

  • 10長安多麗人長安多麗人

    前些天去北京出差,在零下十度的寒風裏排隊四十分鐘,只為去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看一場名為「大唐風華」的展覽。單憑這股不知哪裏來的勇氣,應該足夠自稱為「藝術愛好者」吧。[詳細]

  • 111.74億年!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為何叫“南京花”?1.74億年!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為何叫“南京花”?

    電影《侏羅紀公園》或許該改改了——與侏羅紀恐龍同框的,除了高大的蘇鐵、桫欏,還應該加上一抹亮色——鮮花。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近在南京東郊發現了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研究[詳細]

  • 12經典名作之《亞歷山大的伊蘇斯之戰》經典名作之《亞歷山大的伊蘇斯之戰》

    數年前初次在德國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邂逅《亞歷山大的伊蘇斯之戰》(The Battle of Alexander at Issus),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幅由德國多瑙河畫派代表人物,西方風景畫奠基人之一的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爾(Albrecht A[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德·斯塔埃爾的三隻梨子

德·斯塔埃爾的三隻梨子


返回首頁